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認知心理學家解開大腦學習的運作結構,原來大腦喜歡這樣學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認知心理學家解開大腦學習的運作結構,原來大腦喜歡這樣學
定價:350
NT $ 264 ~ 277
 

內容簡介

掌握9大認知原則,就能掌握有效學習的訣竅!
不是學生不喜歡學習,原來是大腦喜歡這樣學!
            
 
  ★比爾∙蓋茲(Bill Gates)大力推薦
  ★《商業周刊》第1622期書摘推薦 
  ★被評選為教育教學與學習10大好書之一
 
本書特色
 
  大部分教師都會感到困惑,學生為什麼對課堂上的知識學習興趣缺缺,卻熱中於打電玩、滑手機,對偶像劇的劇情記得一清二楚?本書作者是美國知名認知心理學家,專攻學習和記憶,為了解開這些迷題,他透過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和實驗,試著揭開人類大腦是如何習得知識和儲存記憶,以及對什麼知識有學習的偏好。

  本書中作者清楚闡述了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思考和學習的方式,透過大量圖表協助讀者了解大腦的運作結構和記憶程序。當教育工作者可以掌握大腦背後的運作原理,將有助於教學技巧的磨練和增進,也能提升自身的教學方法。

  本書內容條理分明,揭櫫故事、情感、記憶、知識脈絡、練習的重要,這都是累積知識與開創持續學習經驗不可或缺的。全書在眾多認知心理原理中挑出最有用、放諸四海皆準的九大原則,包含令人訝異的研究結果,例如打破傳統的定義、智能是可塑的,以及缺乏事實就不能培養思辨能力等。每個原則都合乎科學,經得起時間考驗。每一章講授一個原則,並列舉諸多資料佐證原則背後的科學原理,最後引領教師如何實踐這些原則於教學策略,突破教學工作的瓶頸,以協助學生專注於課堂中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本書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認知心理學的科普書籍,而是一本有趣又實用的指南,不只適合教師在教學上的參考,更能幫助自學者掌握學習和記憶的運作,以提高學習效能。
 
  問:為什麼學生不熱中於課堂上的學習?
  答:我們普遍以為大腦的功用就是思考,但大腦不那麼善於思考。思考很慢,而且不可靠。如果動腦能有圓滿的結果,人還是喜歡動腦;但大腦不喜歡苦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如果課業對學生來說總是太難,難有成就感,學生自然不會喜歡。
 
  問:要學生死背一知半解的事實,有用嗎?
  答:一般認為強迫學生背誦枯燥無味的事實不太有幫助,但在缺乏事實型知識的前提下,要教學生分析或思辨等技巧是不可能的。認知科學研究指出,教師希望學生分析與批判思考,都需要依靠廣泛的事實型知識。
 
  問:為什麼有些事情會留在記憶裡,有些又那麼容易忘記?
  答:記憶不是你想記住的事,也不是你努力要記住的事,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所以記憶是思考的殘餘物。
 
  問:為什麼學生對抽象概念這麼難理解?
  答:抽象思考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但大腦並不喜歡抽象思維,大腦偏好具體事實。我們在已知事物的架構下理解新事物,而大多數我們所知都是具體的。
 
  問:反覆練習真的對學生的學習有用嗎?
  答:反覆練習一直背負惡名,但認知系統有其瓶頸:大腦可以應付多種概念的範圍是有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就是練習,因為練習能降低腦力活動所需要的「空間」。
 
  問:怎麼做才能讓學生像科學家、數學家、史學家那樣思考?
  答:學校課程教授的都是既定結論。很少課程鼓勵學生像史學家一樣思考、分析史料與證據,提出詮釋歷史的論點。自然課程要學生背誦事實,做的實驗其結果也在預料之內,學生並沒有練習到真正的科學思考,沒有進行真正的科學探究和解決問題。我們不訓練學生做科學家實際做的事,又如何能夠培育出下一代的科學家?
 
  問:教師要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學習風格,要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對教師是個重擔。幸好學生在學習與思考方面的相似點比不同處多,教師可以試著把心力放在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調整,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注力。
 
  問: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智能是天生的還是環境的影響?
  答:西方認為智能由基因決定,聰明人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好成績,如果你認真努力,代表你不夠聰明。亞洲國家則認為智能可被塑造,如果學生考試考不好,不是他們笨,而是不夠用功。孩子的智能確實有所不同,但智能可以透過不斷努力加以改善。
 
  問:教學是一種認知技能嗎?
  答:教師和學生的大腦認知條件是一樣的,教學和所有複雜的認知技能一樣,一定要練習才能進步。
 
  吳麗君,北教大教育學院院長
  林玫伶,國語實小校長
  邱世明,北市大附小校長
  徐建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
  秦夢群,政大教育系教授
  陳學志,師大教育學院院長
  黃貞祥,清大生科系助理教授
  黃雪萊,培風中學校長
  楊世瑞,北一女中校長
  鄭國威,泛科知識共同創辦人
  賴以威,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專家和學者對本書的讚譽
 

  一位認真的老師穿上羅馬人的寬外袍到校,因為他要進行古羅馬的課程。他認真教學的舉措打錯靶了嗎?從認知科學的視角來詮釋,會有什麼不同的看見嗎?本書值得認真投入實務現場的老師用來思考自我的教學。
──吳麗君,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生命教育碩士班)教授、 教育學院院長
 
  九個關鍵問題、九個認知原則,這本書以有趣實用的方式告訴我們:身為教師,我們得知道大腦喜歡怎麼學,而後才能設計出幫助學生的教學活動。
──林玫伶,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校長、兒童文學作家
 
  把觀念有效的放進別人腦中,就跟把錢賺進自己口袋一樣的充滿挑戰。作者分析了大腦運作以及學生不愛上學的原因,值得你我一起來探索。
──邱世明,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校長、教育學系副教授
 
  如果上學像看電影一樣有趣,我相信每位學生都會樂在其中。本書不但告訴您如何有效學習,還告訴您為什麼。
——徐建國,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
 
  學生為何不喜歡上學,已成為教師心中的大哉問。本書根據認知心理學的重要研究,清楚闡述大腦運作與學習知識的程序;並以實用的觀點,提出學習的相關原則。其中如思考之後才會有記憶、反覆練習能夠降低腦力所需空間、智能可以透過努力而改善等。對於希望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師,本書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指南,值得一讀再讀。
──秦夢群,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糸教授
 
  學生不喜歡上學,可能是學習時沒有獲得適性的教學以及獲得成就感。本書從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剖析大腦學習的奧祕,有助於老師及學生發展有效的教學與學習策略,獲得學習的喜悅!
——陳學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教育學院院長
 
  雖然教學是種專業,可是要讓學生更有效學習,僅僅讓學校教師負責,這種想法不太實際,很多時候家長的共同參與,同理教師面對的辛酸,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這也是一本關心小孩課業的家長需要好好研讀的好書!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學生為什麼學不會?為什麼缺乏學習意願?這些問題絕對是教育前線老師最最頭疼的難題。這本書讓我們重新了解腦袋的喜好和運作,讓我們真正「辨症論治」去探討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長都希望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愉快的,因此,這是一本值得我們仔細閱讀的好書!
──黃雪萊,馬來西亞培風中學校長
 
  作者以清楚流暢的文字,恰到好處的案例,揭開了隱藏在關鍵學習問題背後的大腦機制。這本書值得每一位家長跟教育工作者讀三遍;如果有空,就讀十遍。我要開始讀第二遍了。
──鄭國威,泛科知識總編輯與共同創辦人
 
  這是一本教育版的「流言終結者」,作者以學術研究、論文為基礎,讓我們破除許多教育的迷思,更清楚該怎麼面對學生。
──賴以威,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作為一個教育投資者,我推薦本書,因為這本書十分有趣而且非常實用,讓教師能夠協助學生如何有效學習和思考!
──比爾‧蓋茲(Bill Gates),微軟創辦人
 
  作者的問答集也可應用在課堂之外:企業講師、行銷人員等,還有家長——只要是關心我們如何學習的人——都會覺得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華爾街日報》
 
  作者從易懂的認知科學出發,進行有趣但複雜的研究。內容是扎實的概念,教師不但會覺得長了見識,對教學也相當實用。
——蘭迪‧溫加頓(Randi Weingarten),美國教師聯盟主席
 
  本書好讀易懂且實用,由傑出認知科學家所撰,闡述有效教學的共同根源。本書筆調風趣,又有實證研究權威,這是我所知道最佳的教師指南,是一本經典之作,從幼兒園到研究所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人手一本。
——赫許(E. D. Hirsch, Jr.),維吉尼亞大學榮譽教授
 
  作者是認知科學家群中少見的優秀作家,本書內容是關於學校學習的書籍,讀起來就像在野外與冒險新國度中的一趟旅程。對教師和家長,甚至學生而言,每一頁都有驚喜,比方說,你知道我們的大腦天生不是用來思考的嗎?
——杰‧馬修(Jay Mathews),《華盛頓郵報》教育專欄作家
 
  教育工作者會喜歡這本好書。作者用清楚且有說服力的文字,告訴我們認知革命中最重要的發現,可以如何用來改善教學、啟發課堂上的學生。
——約翰‧加布里埃利(John Gabrieli),麻省理工學院健康科技與認知神經科學Grover Hermann基金會教授
 
  關於孩子如何學習,本書提供諸多研究、論據,能幫助讀者成為更有效能的教育工作者。
——喬‧雷納(Joe Riener),華盛頓特區威爾森高中英文教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丹尼爾‧威靈漢(Daniel T. Willingham)


  1983年取得杜克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取得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他目前是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自1992年起於該校任教。在2000年以前,他的研究主要針對大腦運作中關於學習與記憶的部分;現在他所有的研究則專注於認知心理學在幼兒園至高中階段教育的應用。他為《American Educator》雜誌撰寫「請教認知科學家」專欄。他有個個人網站,網址是http://www.danielwillingham.com。

譯者簡介

謝儀霏


  師大翻譯所筆譯組畢。現為高職英文教師。翻譯過《書寫的故事》、《我心中的約翰藍儂》等書。
 
 

目錄

推薦序:學生喜歡怎麼學?(黃貞祥)  009
前言: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013
 
第一章 人類的大腦喜歡思考嗎?  017
第二章 學生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  045
第三章 為什麼學生比較記得住偶像劇劇情?  081
第四章 為什麼學生難以理解抽象概念?  125
第五章 刻意的反覆練習有用嗎?  149
第六章 如何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175
第七章 如何調整教學策略因應不同的學生?  199
第八章 如何幫助學得慢的學生?  227
第九章 如何才能精進教學方法?  255
 
結論  279
 

推薦序

學生喜歡怎麼學?
黃貞祥/清大生科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每年到了開學前,各大災難電影海報都會被瘋狂KUSO,然後在臉書、LINE和IG蜂湧而現,彷彿開學是學生最大的災難。對教師來說,更慘的是,他們連課都無法蹺,必須進入教室。

  很少人真的喜歡上課吧,除了極少數學霸例外。我博士班指導教授在萬聖節就穿上魔鬼裝進入教室,他告訴學生,教室就是地獄。很多學生若不是迫於無奈,上學的主要動力可能就只是能和同學朋友胡搞瞎搞吧。雖然我現在在大學任教,但非常能體會學生討厭上課的心情,因為我從小就不喜歡上學。

  我們的祖先十萬年前誕生於非洲熱帶稀樹草原,四處趴趴走散播至全球的過程中,為了躲避毒蛇猛獸居住在洞穴中。人類的大腦在這十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主要的工作無非是讓人在草原和洞穴中能夠溫飽和繁衍後代,並不是讓我們宅在教室裡聽老師口沫橫飛地講個不停。

  好吧,既然如此,我們乾脆把學校給革命掉!嗯,然後放棄手機、電玩、音樂、電影等等回到飲血茹毛的石器時代嗎?人類發明了太多機器,讓很多勞力工作不再需要人類了,未來人工智慧崛起,許多單調重複的腦力工作也可能會被取代。在現代化社會裡,我們需要學習更複雜的知識技能。

  人類有別於遠親黑猩猩的是,能夠理性克制自己,因為我們有更發達的大腦前額葉皮質,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坐在教室學習很不好玩,不過只要乖乖暫時控制一下,還是辦得到的。可是,人的意志力畢竟有限,像肌肉一樣,一直狂操很快就會疲乏。所以拚命運用意志力來讀書,僅能事倍功半。

  在學校,如果有明師指點,往往能事半功倍。我們自己或親朋好友,人生會選擇走上某一條道路,往往是因為何其有幸遇上明師。韓愈告訴我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而且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只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而已。靈芝的好壞在多醣體,那明師的好壞又體現在哪裡呢?

  雖然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在高度專業分工的高效率現代社會,身為教師是一種專業!師資的培養,需要修習不少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課程。可是在面對智慧手機盛行的今天,學生專注力的不足,加上線上課程能夠輕易地讓學習比較教師的教學方式,如果教師無法再當學生來學習,又能怎麼樣應付現在和未來更嚴峻的教學挑戰呢?

  幾十年來,認知科學家對人類行為模式有了愈來愈精確的了解和預測,那麼我們是否能夠利用這些認知科學的知識,設計出更理想的教學方式呢?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威靈漢(Daniel Willingham)接受了這個挑戰,用認知科學學的知識來研究分析學生究竟要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於是就有了這本《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威靈漢告訴我們,人類大腦的演化其實是儘量不思考,因為思考的速度太慢也太耗能了,這就是為何我們不喜歡學習。然而,我們已經不是生活在充滿毒蛇猛獸的史前時代,很多時候得三思後而行。儘管我們通常懶得思考,可是很多人還是喜歡玩益智遊戲且樂此不疲,就像跑步很累、很辛苦,可是喜歡路跑的人卻沒卻步。

  小時候有誰不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很多學生還願意待在教室裡學習,除了來自父母和社會的壓力,也多少是懷著對知識的好奇心吧?我從小就喜科學,其他科目不太行,可是至少生物和化學,我連老師沒教的都去圖書館裡借書來自行研讀。然而,要維持學生的好奇心,太簡單的作業或太困難的作業都會澆熄學生的求知慾,稍有挑戰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

  本書也試圖要打破不少迷思。東亞的教育一般都比較重視死背硬記的知識,而西方的教育一般較強調啟發式的教學法,更重視思辨的能力。可是威靈漢卻引用了不少心理學研究來論證指出,長期記憶在腦海中的事實和公式能夠讓我們有效進行分析與批判思考。

  要把知識牢牢記住,我們需要思考!歐美的教室一般來說比我們活潑,可是威靈漢卻指出,教師花許多精力在設計教案,如果花拳繡腿比內容更有趣或花更多時間,讓學生更有印象的可能是那些玩意兒,而非要傳授的知識本身。例如,為了讓學生學習莎士比亞戲劇而讓學生製作服裝,學生記得的可能不是戲劇內容,而是那些手工藝,這就本末倒置了。或者在課堂中講了太多笑話,學生可能只記得笑話的內容了。

  要有效理解這個世界,我們需要抽象思維的能力,可是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處理具體的事物,而非抽象的概念,因此要儘量讓學生從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抽象的新概念。另外,學生最討厭的是不斷重複練習,可是重複的刻意練習才能有效掌握困難的能力和概念。近年,心理學家對刻意練習也有愈來愈多的了解,我們也該好好讀讀這本《刻意練習》(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有教無類是教育的終極理想目標。一樣米養百樣人,愈有活力的社會就是由愈多樣的人組成的社會,多樣化成員愈高的團體能夠解決愈複雜的問題,也能夠對越複雜的事物作出更好的預測,這無論從研究調查還是數學模型上都能取得類似的結論。然而,當我們要把多樣化的人塞進一成不變的教育體系中,對不少學生來說猶如災難。然而只要是人,我們的認知模式還是有共同之處的,否則就無法形成想像的共同體。威靈漢建議教師應關注學生能夠從教材中學到什麼,以及用變化來提升注意力。

  最後,大家有聽說過「弗林效應」(Flynn effect)嗎?這是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心理學家弗林(James R. Flynn)發現的,就是國民智商(IQ)分數在許多國家從20世紀開始持續逐年穩定攀升。這個弗林效應還未得到充分的解釋,或許是營養狀況的改善,也可能是教育制度及方式的改良。然而,近年心理學家卻在富裕國家觀察到所謂的逆弗林效應,就是國民平均智商反而逐年下降了,或許是因為上網實在太便利了,所以富裕國家愈來愈不重視過去有助提升智商的教育方式?無論如何,我們應對這情況感到警惕吧!

  雖然教學是種專業,可是要讓學生更有效學習,僅僅讓學校教師負責,這種想法不太實際,很多時候家長的共同參與,同理教師面對的辛酸,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這也是一本關心小孩課業的家長需要好好研讀的好書!

前言

如何提升學生的提學習力


  全宇宙最大的謎團大概就是那三磅重的細胞,黏稠度和燕麥粥差不多,位置就在我們每個人的頭蓋骨裡。甚至還有人說,大腦是如此複雜,以至於人類聰明到無所不知,唯一參不透的只有為什麼人類會這麼聰明;換句話說,大腦是如此精明的設計,以至於笨到無法理解自己。我們現在知道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在持續的科學探究之下,大腦終於吐露出秘密。過去二十五年來,我們學到有關大腦運作的知識比之前兩千五百年累積起來的還多。

  看來我們對大腦所知越多,對於教育就有更多助益,畢竟,教育是以學生大腦的改變為基礎,因此瞭解學生的認知配備會讓教學更容易、更有效。但我認識的教師都不覺得他們有見到心理學家所謂「認知革命」所帶來的好處。我們都在報紙上讀過有關學習或解決問題領域的研究有突破性進展的報導,但卻一點都不清楚最先進新穎的研究可以怎樣改變教師在週一早晨的作為。

  研究和實務之間的鴻溝是可以理解的。認知科學家研究大腦時,在實驗室裡會刻意將大腦歷程(如學習或注意力)獨立分出,便於研究。但各種大腦歷程在課堂上並非單獨存在,而是同時發生,又經常以難以預測的方式交互作用。舉個明顯的例子來說,實驗室研究顯示,反覆練習有助於學習,但所有教師都知道,你不可能直接採用這個結論就在課堂上執行。比如讓學生一直練習長除法,練到精熟為止。反覆練習對學習是好的,但會抹煞動機。練習過度,動機驟降,學生失去嘗試動力,學習便不會發生。課堂應用不能複製實驗室結果。

  本書起始於九個認知原則,每個原則都是大腦運作的基礎,不會隨著環境而改變,在課堂是如此,在實驗室亦然,① 因此可以放心地應用在課堂上。這些原則中有許多內容完全不令人訝異,比如事實型知識很重要、練習不可或缺等等;會讓你驚訝的是隨之而來對於教學的啟示。你會瞭解為什麼把人類看成不善思考而非認知天才比較有助益。你會發現作者習慣只寫下他想傳達之意的部分內容,而我認為這對閱讀教學意義不大,但大大指出學生必須具備事實型知識。你會探究為什麼自己毫不費力就能記住《星際大戰》(Star Wars)的情節,你也會學到如何在課堂上利用這種輕鬆學習之力。你會跟著電視影集主角豪斯醫生,看他用聰明才智解決案件,你也會發現為什麼不應該要學生像真正的科學家一樣思考。你會讀到異卵雙胞胎如何幫助心理學家分析孩童的智能是遺傳自父母這樣顯而易見的事實,卻發現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你也會瞭解為什麼把此事傳達給你的學生知道相當重要。

  本書橫跨多種類型主題,致力於達到簡單明瞭但絕不容易的兩個目標:告訴你學生的大腦如何運作,並說清楚如何應用這些知識以成為更好的教師。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人類的大腦喜歡思考嗎?
 
問大部分我認識的老師之所以會進入教職,都是因為他們小時候喜歡上學,他們想幫助自己的學生,讓學生對於學習能有同樣的興奮與熱情。所以當他們發現有些學生不怎麼愛上學,且身為教師的自己也難以啟發孩子時,難免有失望之情。為什麼讓孩子喜歡上學這麼困難?
 
答我們普遍以為大腦的功用就是思考,但其實大腦並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用來讓你不用思考的。因為大腦其實不那麼善於思考,思考很慢,而且不可靠。不過,如果動腦能有圓滿的結果,人會喜歡動腦。人喜歡解決問題,但不喜歡苦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如果課業對學生來說總是太難,學生不愛上學也就不意外了。本章所根據的認知原則如下:
 
人天生好奇,但並非天生善於思考;除非認知條件恰當,否則我們會避免思考。
 
此原則意味著教師應重新考量如何鼓勵學生思考,盡可能增加學生得到伴隨成功思考而來的強烈喜悅之機會。
 
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
 
身而為人的本質是什麼?是什麼讓我們和其他物種有分別?很多人會回答是推理判斷的能力——鳥會飛,魚會游,而人會思考。(我所謂的思考,是指解決問題、推理、閱讀複雜的東西,或是進行任何需要花點力氣的心智活動。)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讚揚吾輩的認知能力:「人是多麼了不起的傑作!理智是多麼高貴!」不過,三百多年後,亨利‧福特(Henry Ford)則有比較偏激的觀察:「思考是最困難的事,也許正因如此,很少有人做。」① 兩位都有道理,人類善於某種形式的推理判斷,尤其和其他動物相較之下,但我們不常運用那些能力。認知科學家會再加上另一種觀察:人類沒那麼常思考,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是設計來思考的,而是設計來避免思考的。思考不但如福特所言很費力,而且還緩慢且不可靠。
 
你的大腦有許多作用,思考並非大腦最擅長的。舉例來說,你的大腦也讓你能看、能動,而這些功能發揮起來,比思考能力更有效率、更可靠。大腦的大部分區域都貢獻給這些活動絕非偶然,視覺需要額外的腦力,因為看東西其實比下棋或解微積分更困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5
    $264
  2. 新書
    79
    $277
  3. 新書
    79
    $277
  4. 新書
    79
    $277
  5. 新書
    79
    $277
  6. 新書
    79
    $277
  7. 新書
    79
    $277
  8. 新書
    79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