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統到生存:東亞冷戰初期中華民國對琉球、釣魚台情勢的因應

從正統到生存:東亞冷戰初期中華民國對琉球、釣魚台情勢的因應
定價:350
NT $ 277 ~ 395
  • 作者:任天豪國史館
  • 出版社: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2018-11-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0569134
  • ISBN13:9789860569131
  • 裝訂:平裝 / 32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琉球與釣魚台問題,實是東亞冷戰局勢下的中華民國,不得不由「堅持正統」轉向「致力生存」目標的反映。本書爬梳罕見乃至已然「消失」的《外交部檔案》,探究自二戰後期至1970年代初期保釣風潮間的相關個案,諸如1955年第三清德丸、1964年金吉隆廿號等少有人知的事件,揭示琉球、釣魚台問題在東亞區域中的權力意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任天豪


  中興大學歷史博士,曾任中研院近史所博士後研究人員,現任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外交史、東亞冷戰國際史,著有各式學術論文逾50篇,通俗讀物近10本。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難以堅持的主張:戰後日本領土處置中的琉球問題
第一節 琉球的傳統及二戰後期狀況
第二節 戰後盟軍對琉球群島的處置
第三節 中日琉關係與戰後東亞形勢
小結

第三章 動輒得咎的氛圍:中華民國對琉球地位的態度變遷
第一節 退守臺灣後的內外交迫形勢
第二節 與琉球前途相關的各種主張
第三節 第三清德丸與關閉政策成效
小結

第四章 每況愈下的局面:從琉球到釣魚台問題的立場變化
第一節 琉球問題未解狀況下的遺緒
第二節 兩岸核武差距造就的新變因
第三節 由外而內的東亞權力新局面
小結

第五章 隨之而來的問題:釣魚台問題與中華民國因應情形
第一節 正統與生存知覺的此消彼長
第二節 釣魚台問題的正式躍上檯面
第三節 兩島問題體現的內卷化僵局
小結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序  

  琉球與釣魚台問題至少含有三個層次的性質,即東亞區域內民主陣營與共產陣營的領土糾紛(中華民國、日本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東亞民主陣營的內部矛盾(中華民國對日本),與兩岸政權各自對領土如何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戰」延續)的對抗。而無論在哪一個層次內,中華民國皆牽涉其中,是以對此二問題最為敏感者應係中華民國。尤其在兩岸各自宣稱為「中國」代表之時,兩者與其說是「國家」(state),毋寧都比較像「政府」(government),或是「政權」(regime);不妙時勢又對中華民國政府益為不利,致使原本得以代表中國的「正統」(orthodox)地位日漸不保,因此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競爭的重視,理應較中(共)、日兩者為高。本文除欲檢驗此一推論是否有據之外,因中共亦屬共產陣營(Eastern Bloc)成員,兩岸的競爭與兩個冷戰時期國際集團間的競爭,內涵有無差異?

  為理解這些問題,琉球即是足供檢驗的案例,因為透過琉球的案例來看,至少從二戰後期進行開羅會議(Cairo Conference,1943)的準備開始,到1949年中華民國遷臺之時,中華民國對琉球並無納入領土的舉動。既然如此,中華民國始終不放棄對琉球的主張權利,豈非既不利冷戰盟友結合,又做不明所以的無謂堅持?

  對此的原因,或可解釋為中華民國基於當時所處環境的不利,而欲製造衝突、增加外交籌碼,策略上不無道理。這種堅持原本或將造成東亞冷戰盟友間的齟齬,惟最後東亞民主陣營仍舊穩固。這種狀況是否表示籌碼無效,抑或係受其他原因影響,均是值得探究的問題,同時也是本文的另一提問。

  整體而言,由於在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之前,中華民國已成為世界級的大國,國際地位正處於難得的高峰,且顯然將在美國的護持下,擔任領導亞洲的任務。這對自認長期受到帝國主義侵略的中國而言,振奮之情自不待言。但從中國處理國際事務的歷史來看,這種情勢實是首次經驗。蓋中國傳統以來處於極具東亞特色的「朝貢體系」中,即使客觀上的國力確為世界上的大國等級,仍無充分的主觀意願,積極處理屬於朝貢體系外圍甚至以外國家的事務,換句話說,中國歷來皆是以一個世界大國的實力,扮演區域領袖的角色而已。因此,此時的新地位與新任務,對中華民國雖有鼓舞,卻也是極大考驗。是故在此情勢中,中華民國因為琉球、釣魚台「問題」而得到的知覺(perception)如何影響決策,從而形成在東亞影響國際局勢中的一個因素;而此因素與東亞冷戰氛圍的塑造、凝聚與維持,又有何種關聯──至於琉球、釣魚台究竟主權誰屬,則非本文關注的議題──另外,從琉球到釣魚台問題之間,也曾發生其他影響外交的重大事件,如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核試成功、大幅提升戰略地位等。中華民國在此變局下的因應方式,在東亞冷戰局勢與中國內戰局勢中,有何意義因此體現,當時的變化又與琉球、釣魚台問題的關聯如何,理應加以思考。甚至在整個1950至1970年代間,諸多重大事件的脈絡,能否完整體現中華民國當時決策中的思維或意識(ideology),該思維或意識與所謂「冷戰」的內涵、架構關係又是如何,均因涉及冷戰性質是否真是「美蘇兩大集團的意識型態對峙結果」,而具有值得深究的價值。

  *節錄自本書〈第一章 緒論〉
 
 

內容連載

二戰結束後,全球情勢快速變化,東亞亦不例外。中華民國雖在形式上擺脫百年來的低落地位,成為世界五強的一員,卻並未乘此良機,恢復東亞昔日的朝貢體系及自身的「天朝」地位,而是繼續向西方所構築的國際政治「遊戲規則」靠攏,更重要的是,接受美國以硬實力為主的權力形式,在東亞擔任「盟主」層級的地位。表面觀之,這似乎顯示了全球的連結更為密切,而美國所倡議的國際集體安全體制,也在日本的受迫失勢、中華民國的主動配合下,於東亞成形。繼而隨著國、共的對抗擴大,造成中國分裂的局面,而在東亞形塑出兩極對立的冷戰格局。表面上看來,中國(特別是國民黨政府主持之「中華民國」)的親美及不振,乃是造成局勢如此發展的重要原因。
 
不過,從中華民國內部處理琉球問題的角度上來看,中華民國此時似乎也非僅是一廂情願地接受美國指揮,實際上仍有在其能夠發揮的層面上努力。就琉球來說,雖然蔣中正「浪費」了藉由開羅會議取得琉球的機會,但這種作法仍舊是深思熟慮過後的結果,最主要的依據即是「中國沒有海軍」,因而根本缺乏決定琉球事務的實力,不如索性依循美國安排。但其退而求其次的內涵,便是避免遭到美國(與英國)疑忌,實也是種冷靜、持重的思考。
 
只是這種理智的考量能夠維持多久,乃是另一個問題,因為在其決策形成過程中,實已默默醞釀了團體迷思的環境。此時中華民國即使面臨與中共競爭的亂局,畢竟仍擁有大陸領土,形式上的「世界五強」地位也相對穩固,即使需要美國的支持,仍有一定程度的自主空間。是以決策的議定過程中,尚不致於出現明顯的團體迷思。然而日後「播遷來臺」之後,此種陰霾是否能夠擺脫,乃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雖然團體迷思尚未真正出現,但中華民國此時的決策,也可從東亞的區域觀點檢視,得出其他理解。1948年「喜友名嗣正」等琉球民眾請求中國「收回琉球」的舉動,顯示出戰後的「中國」,猶在東亞某些特定地區或人士心目中,具有傳統上的政治、文化領袖地位。中華民國如若妥善利用,配合其當時的國際地位,除可對琉球提出主張外,或許也可做為與美、日折衝的口實,擴展外交戰線與交涉籌碼。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77
  2. 新書
    9
    $315
  3. 新書
    93
    $326
  4. 新書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