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顢頇不安 VS 史達林的豁達冷靜
領導者的個性和決策模式,如何影響戰爭結果?
庫斯克打的不只是兵力,還是打科技、打國力。
蘇德戰爭的分水嶺
1943年春季和初夏,庫斯克,烏克蘭草原的突出地帶。希特勒、史達林兩人都面臨著庫斯克「衛城」作戰的戰略難題。
這場被後世稱為「二戰最大的會戰」,不管在規模和殘酷的程度上都達到了空前的地步。「通常我們的戰車中彈時,先是一聲深深長長的爆炸,然後是汽油被引爆的轟然巨響。感謝上帝,因為那聲音太大,使我們聽不到戰車乘員的尖叫聲。」(德軍戰車兵回憶)希特勒的裝甲部隊第一次沒有突破蘇聯的戰線,相反地最後被擊敗。庫斯克之後,俄軍奪下戰場上的主動權,從此再也不曾失去;他們更建立了日益強大的壓倒性物質優勢,大到德軍機動部隊靠戰術上的靈活運用也無法彌補。
這是二次大戰中一場決定性的會戰,庫斯克會戰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這場坦克大決戰,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車會戰及空中戰鬥,也被視為歐洲東部戰線最後的關鍵轉捩點,是歷史進程的分水嶺。希特勒在庫斯克的戰敗與史達林的勝利,兩者一進一退的變化,最終對二戰及戰後的世界格局造成關鍵性的影響。
希特勒和史達林,兩個大獨裁者面對生死存亡的時刻,如何做出他們最好的判斷?本書最精彩的是,作者探索兩人不同的指揮方式,分析他們在指揮觀念上的差異,如何對戰爭結果產生影響。
希特勒和史達林兩人在獨裁統治上並不是「敵人」。他們都欣賞對方的殘酷,也相互學習對方的手法,對彼此都保有一種「尊敬」。同時,希特勒和史達林各自發展出符合其性格的指揮模式:當希特勒和將領間陷入經常性的緊張關係時,史達林卻能善用從戰爭中嶄露頭角的軍事人才,但不影響自己對軍權的控制。希特勒是半吊子和空想家的致命組合,在每場作戰上都要強加自己的看法;史達林則傾向於聽取與事件最相關者的報告,然後再考量作決定。
當初希特勒雄心萬丈的「巴巴羅沙」征俄作戰,現在已經前途黯淡。此時的希特勒,「左手顫抖,背也駝了,目光呆滯,眼睛凸出,缺乏以往的神采,雙頰泛紅。他變得更激動、容易情緒失控,在暴怒下作出錯誤的決定。」史達林格勒大敗之後,希特勒總是干涉將領的決定,尤其在緊要關頭,需要當機立斷之時,他往往拖延得格外厲害,聽不進任何將領關於轉換防守的戰略建議。他失去了自制力,無法對局勢作確實的掌握與判斷。儘管德軍實力已經不在,但他還是傾其所有,動用大規模的戰力圍攻現在烏克蘭的庫斯克突出地帶。結果對德國人來說,之後的戰爭只是註定失敗前的苟延殘喘而已。
作者不只是描繪一場會戰——在二次大戰中,論戰爭帶來的殘暴行為和破壞,沒有別的戰場能和東線比擬,也沒有任何一個戰場上曾有過更慘烈的戰鬥發生。而是想從這個關鍵點上呈現東線戰場上的面向,以及雙方的高級指揮官和一般士兵是怎麼看待這場戰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