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想像:新銳建築師曾柏庭

重新想像:新銳建築師曾柏庭
定價:500
NT $ 375 ~ 440
  • 作者:李俊明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8-07-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4795147
  • ISBN13:9789864795147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多次入圍世界建築節獎的曾柏庭
打破台灣建築典型意識型態
為公共空間與民眾生活帶來無限想像

  連續四年共五件作品入圍世界建築節獎的台灣新銳建築師曾柏庭,能在國際大獎中與建築大師們同台較勁,靠的是他不屈服於窠臼,重新想像、定義建築的精神。

  國中才剛畢業,曾柏庭就獨自跑到太平洋的另一頭,過起小留學生的生活,獨力完成學業後,在全球知名的拉斐爾.維諾利建築事務所、帕金斯威爾建築設計事務所、貝.考伯.佛烈德聯合事務所等工作。

  14年後滿腔熱情與理想的他回到台灣,想用國外的所見、所學,在自己的故鄉大展身手。懷抱夢想的柏庭想在公開競爭下,用實力證明自己,積極參與公共工程競圖,雖然連續10次失敗,但他仍不放棄堅持。

  在第一次成功獲得競圖的台南一中體育館作品中,他因一個「半戶外」空間所衍生的公共性,啟發了他的建築思維,成為他後續公共建築與住宅系列作品的重要切點。

  在烏來立體停車場、土城國民運動中心、中和國民運動中心等作品中,他勇於挑戰成規,在符合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即使賠錢,也要做出最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空間,不僅翻轉台灣公共工程典型意識型態,也成功獲得許多國際大獎的肯定。

  在許多公共建築、住宅的競圖中,他努力提出新主張,要讓改變成為可能,期待在重新想像公共空間與居住體驗成功後成為先例,引發民眾、政府的觀念轉變,建造屬於下一世代的新建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俊明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曾任《遠見》雜誌資深記者,《世界地理》、《雅砌》、《2525》、《好房》雜誌總編輯,現為自由作家,著有《我的一生很平凡,只有愛而已:丁松筠神父的生命之旅》、《愛的先行者:翻轉50萬個生命的家扶》等書。
 
 

目錄


承擔建築的角色與意義/阮慶岳
國際經驗,台灣實踐/張基義
以「研發」精神走向卓越/褚瑞基
即使孤獨 仍要堅持自己的路/龔書章

第1章 種下不服輸的種子
第2章 憑著傻勁,堅持到底
第3章 在全球舞台磨練自我
第4章 旅行才能學到的事
第5章 故鄉中的異鄉人
第6章 要留下貢獻,還是庸碌一生?
第7章 還沒開始前,別說不可能
第8章 即使不開花的種子,也要種
第9章 不能預測,但能創造

 
 



即使孤獨 仍要堅持自己的路

龔書章/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


  常台灣建築界很小,我和Borden在評圖、教學的場合遇過,在不太熟時,他跟我一起至威尼斯看建築,深聊過後,他對我講的理論很感興趣,也聽了我一些建築理論課,之後我也邀請他到交通大學建築系授課。

  我很關心台灣年輕建築師,在同輩中,Borden最具整合性思考。他看事情是多面向的,把預算、機能、技術等全面集中思考,操作模式十分專業。

  Borden也是台灣少數有抱負、膽識的年輕建築師。

  他很年輕就創辦Q-LAB,且在一般台灣建築師不敢也沒能力參與國際競圖時,就連續不停的投入;更難能可貴的是,許多台灣公司做國際競圖時,多成為共同合作國際事務所的代工,但Borden參與的案子,多由Q-LAB主導,這種模式在台灣十分少見。

  Borden的作品,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烏來立體停車場。他用優雅的外觀,聰明、簡單的把一個機能空間包起來,是屬於形式上的案件,但在構建、比例做的很漂亮。

  第二階段的主要作品是中和運動中心、土城運動中心。他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內在的設計,整合各元素,技巧成熟。

  第三階段表現在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北市立美術館等競圖。Borden開始關心地景、都市和人的活動。

  第一、二階段屬於內爆形式,關注內在機能,第三階段開始觸碰外在問題,近年他也接下幾個公共住宅案件,在處理空間規畫外,還需關注空間裡人的情緒。

  Borden是小留學生,他的成長不在台灣,也因此少了一群同年齡層的台灣建築界朋友,這也讓他與同輩較疏離。但我覺得他的疏離也是件好事,因為若與同輩相濡以沫,只會讓他的路走的不夠遠,且他的孤獨反而會拉著大家一起往前走。

  他像是隻孤鳥,但台灣建築界需要一群孤鳥。

  我認為建築師應該是熱情、積極參與解決這個時代、城市所面對的問題;建築師應該面向社會,用專業直接介入社會、面對公共性而進行思辯、甚至樂觀想像。

  每個建築師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我期許Borden即使孤獨仍要堅持自己的路,善用扎實的專業優勢往前走,同時也不忘實驗人文性與生命力的案件,用建築改變未來的台灣社會。

  摘自《重新想像─新銳建築師曾柏庭》
 
 

內容連載

第6 要留下貢獻,還是庸碌一生?
 
別再為已然錯失的機會憂心了,開始尋找全新的機會吧!
 
—1983 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貝聿銘
 
Stop worrying about missed opportunities and start looking for new ones.
 
I.M. Pei
 
在連續十次競圖失敗後,
 
曾柏庭贏得人生中第一件指標競圖—台南一中綜合體育館,
 
以其對於結構之美的極致追求,贏得國內外矚目。
 
接下來,他陸續以烏來立體停車場、土城國民運動中心、
 
中和國民運動中心等注目之作,翻轉了台灣公共工程典型。
 
三十歲出頭就拿下台南一中體育館的設計競圖,並為他掄獲一座ADA新銳建築獎,讓曾柏庭初嘗獨當一面的滋味。這樣的勝利給了他很大鼓舞,讓他更相信,默默努力終有一天會被看見。
 
可是這種甜美的成就感,並沒有維持很久。
 
建築圈開始好奇,這個Nobody到底從哪裡冒出來?
 
而接下來,隨著曾柏庭拿下烏來立體停車場、中和運動中心、土城運動中心等一系列公共工程設計競圖,負面言語不斷流傳。
 
有建築圈前輩直下定論:這個曾柏庭,一定是靠爸族,肯定連工程圖都不會畫,都是底下員工幫他繪圖。
 
還有人評論,從台南一中體育館到土城運動中心,每一件作品風格都不一樣,他是不是一個沒有中心思想的建築師?
 
去到領獎現場,在國外是走紅地毯,歡欣慶祝作品受到肯定,台灣頒獎典禮的模式卻不盡相同,受獎人在領獎前,有些評審會公開評論,指出受獎人不足之處。
 
初期聽到這些評語,他大概花了一年多才釋懷。每一天他都自忖:自己的人生、信念、方向到底對不對?
 
從批評中找到往下走的方向
 
「我對人生很少感到不確定,但那段時間,我對很多事情感到懷疑,幾乎讓我沒法專心投入設計,」曾柏庭人生中第一次對自己的設計感到迷惘,懷疑自己是否做錯。
 
但是曾柏庭很快調整心情,告訴自己,台灣就是自己的家,未來也不會再回紐約,因此要正視自己投身的建築環境。
 
「批評讓我更認清自己該扮演什麼角色,而不是因為得不到認同,就去迎合別人。我理解到作品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價值觀及教育背景占了很大的因素,」曾柏庭提醒自己往正面思考,會出現批評,表示已經引起注意跟重視。
 
就這樣,他再次發揮「化悲憤為力量」的潛質,隨著新作品的誕生,他有了破繭而出的豁然開朗,在不斷贏得新獎項的肯定中,逐漸放下執念,看清自己的方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75
    $375
  2. 新書
    79
    $395
  3. 新書
    79
    $395
  4. 新書
    79
    $395
  5. 新書
    79
    $395
  6. 新書
    79
    $395
  7. 新書
    85
    $425
  8. 新書
    88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