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是哪處曾見?相看儼然
執筆為林百貨書寫,是很圓滿的因緣。
大學時學唱崑曲《牡丹亭‧驚夢》,身段老師教柳夢梅這段「是哪處曾相見,相見儼然」時,是這樣描述的:「好的因緣,相逢乍喜,喜不勝言哪!」我是學旦角的,每回看著老師示範小生的做工,甩著水袖,又驚、又喜、又纏綿的表情,腦海裡就記下了人與人相遇契合的一幕。人生有幸,三生石上值得珍惜的是遠別重逢的愛,人是如此,物也一般。對於林百貨,我總是這樣想:合該我們有緣。
林百貨未開放前,我便與藝文界朋友在二樓空落落的空間裡籌辦「詩禮樂」茶席,那年,參與的是府城年輕的學子,他們十八歲,就讀高中三年級。茶席在初夏,當鳳凰花蕊綻滿枝頭時,學子便一一告別故鄉,幾年內,故鄉將成為射線那端,夜夜思念的夢,很多人也許從此落地他鄉,遠去異國,因此,就在他們提腳遠行之前,這次的茶席讓他們看到故鄉值得驕傲的建築──林百貨。
我猶記得那些年輕的學子以驚歎的眼神審讀林百貨的窗櫺、廊柱與磨石子地板,多少年後,或許花開花落,人事已杳,但與林百貨相遇的茶席,終會在他們偶爾想起的青春映畫裡,與故鄉相逢。
之後,高青時尚入主林百貨,我因愛這棟建築,也相挺在地企業的擔當,於是,年年參與林百貨大大小小的活動,深入與高青團隊並肩作戰,許多的汗水與淚水,點滴在心頭。四年來,林百貨也沒有讓臺南人失望,一年比一年更茁壯,現今不僅獲得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的殊榮,也是國家產業創新獎得主,更成為府城地標,臺灣十景之一。
凡走過必然留下痕跡,四年來的大小活動,是林百貨古蹟再生的能量,而書寫這本《熱戀林百貨‧熱戀臺南》,就是記錄林百貨再開幕以來,以臺南人眾願所成的成果。全書由〈鳳凰花啊,多情的艷蕊〉寫入,這個象徵臺南精神的符碼──鳳凰花,標誌著林百貨是「臺南人的林百貨」,盛夏的鳳凰花滿城艷麗的景象,那是一股豐實、美麗的力量,枝頭飛揚的鳳凰花也賦予林百貨新生的意義。
感謝林百貨的重新開幕,讓許多人帶著父祖輩以及自己經歷的那些幾乎被遺忘的記憶,喚起我們重溫美好時光。因為這些故事,使得文字可以像一疋抒情的柔緞,攤讀著林百貨華麗轉身之後,窩在心中暖暖的溫度。書中那幾位記得舊情綿綿的瑣事與細節的長輩,彷彿勇敢穿越時間迴廊的健行者,把一個記憶的鍵結,套在我們的手心裡,然後,牽引我們到一個有愛、有盼望、有慈悲的年代裡。
在書中,我以「店」、「物」、「人」、「展」、「慶」、「旅」記錄林百貨四年來精彩的故事,一篇篇寫就,因為高青團隊太多的成果紀錄使得文字不斷爆版。在書中最後一段,我以「推手的愛」側寫林百貨團隊不為人知的甘苦談。採訪林百貨員工那段日子,聽他們說著這一路走來的故事,有人幾度哽咽,有人告訴我:「太艱苦了,所以不知從何處講起?」也有人說:「再一次,我還是選擇留在林百貨!」我永遠記得二○一八年二月十六日,農曆戊戌年春節的大年初一,我還在林百貨訪談,沒有休假的員工們剛鬧完舞獅的活動,看著一群群意猶未盡的訪客,他們笑著說:「林百貨,就是我們的過年!」後台永遠是可敬的,因為他們成就了林百貨讓人喝采的圖騰與印記。
我很感謝在書寫過程中,一直給予協助的林百貨企劃副理曾芃茵,她真是一個超級無敵的能量電池,隨時供電,隨時備戰。舉凡數據、圖表、地圖、活動新聞稿,以及採訪人物的聯繫,幾乎都由她鉅細靡遺地張羅,書中千千萬萬的文字,是在她提供的沃土上,一字一句成書的,有芃茵,真好!陳慧姝總經理總是以溫柔的堅毅,給予鼓勵,再鼓勵,並且與我一起挺過書寫的難關。她們,不僅是林百貨的推手,也是我寫就《熱戀林百貨‧熱戀臺南》的大力推手。另外,好友張乃彰在日語越洋採訪及日文翻譯上給予莫大協助,真是搭心的知己啊!這本書更幸運的機緣,是由遠流出版團隊來完成,我記得交稿那日,主編祥琳給了我一行字:「老師,辛苦了,接下來我們忙就可以!」看到這則文字的擔當與用心,我知道,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文字,已經交付給一個對林百貨有愛,而且,對這本書看重與全成的編輯團隊了。
年輕時,我非常迷戀瓊‧拜亞(Joan Baez),書寫林百貨這一年,扃居斗室,奮筆寫作,瓊‧拜亞所唱的歌詞與旋律,如影隨形地與電腦裡不斷跳出的林百貨老照片、老故事相互呼應。幾近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子,我籠在思慕微微的紗帳裡,晨興日落,帶著愛去檢視每一則讓我感動的故事,時時,心裡總是唱著:「The old home town looks the same as I step down
from the train, And there to meet me is my mama and papa……」多好啊,輕觸那美好的記憶,一如碧草如茵的家園。因為,家在,一切在。林百貨彷彿臺南人的家,永遠守護一個美好的年代,等待我們歸來!
為什麼熱戀林百貨呢?因為林百貨驟然出現在我面前,已經是一代傳奇!正如瓊‧拜亞的歌詞:「我們都知道,回憶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它們帶來了鑽石和鐵鏽。……是的,我深愛著你……我早已為此付出。」(〈Diamond and Rust〉)
感謝林百貨,挺過那些年歲,依然風華絕代,所以,令我們如此熱戀!
前言:
鳳凰花啊,多情的艷蕊
在樓與樓間,與鳳凰花相遇
二〇一四年林百貨再開幕,掀起臺南城市美學劃時代的里程碑,許多故事、許多人文的景深,一一被喚醒、敘述。
過去,臺南許多街道是遍植鳳凰花的,一九二〇年代之後,中山路(昔稱大正町)自臺南火車站廣場往南,前行到湯德章紀念公園,約七百五十公尺長的路段,還有府前路、公園路兩側,皆種植鳳凰木。炎夏烈日鳳凰花綻開,艷紅的花蕊染紅了蔚藍的天際線,是當時臺南市的麗景。鳳凰花是臺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歷史與情感元素。
文學家葉石濤曾經說過:「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好地方。」熱愛臺南的葉老在文學中形容鳳凰花,是「猶如火燄般的紅花」;名畫家郭柏川、張炳堂、沈哲哉等人的畫作,也都有讓人驚心動魄的鳳凰花紅。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帷幕,是名畫家蔡草如繪製的「雅樂和鳴,有鳳來儀」,繚繞的祥雲裡,彩鳳盤旋,綴滿象徵臺南的鳳凰花;即將興建的臺南市立美術館,也融入鳳凰花五角形造型的設計。
再開幕的林百貨,浴火重生躋身府城,自有開創格局的期許。「鳳凰花燦爛而溫暖,亮麗的紅橘有光明氣息,那份豐盛而飽和的生命,最能代表臺南的精神。」高青總經理陳慧姝如是說。因此,林百貨的設計圖騰以鳳凰花為主,定調了。在林百貨空間呈現著鳳凰花的元素,透過光線的折射,形成鳳凰花滿室的意象,處處可見的鳳凰花讓走在林百貨就像散步在臺南城市一般,花與人一起芬芳。許多拜訪臺南的人,可以當下就看見臺南。
為呈現迎賓的喜悅,林百貨每個樓層都制定主軸:一樓是客廳,歡迎大家來做客。林百貨做為一個主人,以充滿溫度的客廳款客,林百貨早期的展示櫃、六〇年代的電視、老式皮製沙發、骨董燈,還有在地的椪餅、伴手禮,招待風塵僕僕的訪客。
二樓是臺南鯤鯓的地形。文創商品的展櫃,設計成有一邊是鏡面,反射地磚,呈現六鯤鯓的結構。
三樓是巷子,呈現臺南市街蜿蜒的線條。訪客的動線依循木造步道,款款走入臺南市井鬧市的感覺,街道兩旁的展櫃以服裝為主,那是臺南人逛布莊的習慣;蜿蜒其中的步道也像伸展台,每一位步行其中的訪客,都是時間的主角,行走在自己生命與城市的伸展台中。
四樓,是廣場的概念。廣場可以聚會、演講,所以搭配書店、咖啡店,人文四溢的氛圍,最適合聆聽一場場精湛的講座。
五樓早年是餐廳,規劃時便以好美味為主題,提供府城美食供訪客嚐鮮。為使環繞的動線拉長,五樓的樓梯向外推出,伸出迎接賓客的雨遮,可以循樓階而上,透過臺南的天際線盡覽六樓好風景,更多的流連,便有更多的深情。
在所有樓層中,最大量呈現鳳凰花元素是在三樓,透過蕾絲的紗緞質感,也顯現林百貨的華麗感。這種高貴,可以與當年的摩登風華相映。
光與鏡面的邀請
負責林百貨空間規劃案的設計師劉國滄說:「我是以一個百貨公司的型態再現古蹟的價值,去呈現林百貨的。」整體設計可以從功能、意象及創新的角度來看。
林百貨是一座古蹟,它的空間型態與現代百貨公司不同。現代百貨公司的布局是櫃體靠牆、高大,將光線擋住,讓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產品上,是不需要看到外面的光線與街景的;但是,林百貨是以「邀請光線進入販賣空間」的概念出發。因此,設計時參考了舊時林百貨陳列的格局,注重光與空間的對話,讓處在林百貨內也能看見老建築的遺構。另外,利用穿透性的陳列櫃,讓光線進來,保留大面積的窗景,也讓街景一覽無遺,林百貨的空間便與城市串連起來了。
為了滿足現代百貨公司的布局與坪效經驗,各樓層都是讓高密度的陳列往實牆去靠,主題區的部分則壓低量體,增加它的穿透性。二樓平台整個是開闊的,即使需要使用隔屏,也是裱上蕾絲的玻璃透明隔屏。
徐裕健設計師團隊修復古蹟後留下來的功能元件,如空調、水電配管等,是不能再更動的,如何使這些整修後的元件看不見,是第二個難題。因此,在設計上使用了大量的鏡面,並設計一體成型的出風口櫃,與突出的壁體收在一起,用紗帘、布等遮幔產生飄逸的氛圍,天花板的部分則刻意露出原來建築的質感。
五樓增建了廁所和廚房,卻不能有侵入性的破壞,又要求穩固,因此採取加掛式的設計。為使廁所是消失的,就利用鏡面反射中庭的建築表情,與林百貨強調水平線條形成一致的風格。現今,有鏡面的各樓層,以及五樓廁所前的鏡面牆,鏡面反射出林百貨的面貌,都是自拍族的最愛。訪客攝取與林百貨站在一起的畫面,總是驚喜連連。
我在、林百貨在、臺南也在
當林百貨再度重現風華時,所思考的不僅是過去精彩的傳承,也是當下競爭力與創造未來的可能。未來都是我們創造的,所以,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是當代人的責任。讓未來有什麼?城市的模樣為何?什麼是我們生活中的百貨公司?什麼叫做文創?這都是林百貨團隊著力的目標。以珍惜傳統為出發,跳脫了舊時代的軀殼,回到人的身上,呈現共同記憶。
透過雅俗共賞的鳳凰花,在公共空間裡,把地方文化、市民的共同經驗、幸福的感動得以延續,這是林百貨的身段與努力。
劉國滄形容鳳凰花說:「鳳凰花很美,而且有活力,我想像林百貨應該像一個珠寶盒被打開來,而珍貴的首飾盒打開時,會有光出來,就像鳳凰花在陽光下很有精神的樣子,很能牽動我們對於林百貨再生的期待。」對於大部分臺南人來說,鳳凰花經驗是在艷陽下的,很精神、很奮力,充滿在地的韌性,就像樸實、低調、勤奮的臺南庶民。
目前,臺灣還沒有一個百貨公司的空間設計是讓光進來的,林百貨有了首例的前瞻性,也因為這點的堅持,使得林百貨這棟古蹟做為百貨公司,是唯一的成功例子。百貨公司原來的性格就是可以讓人更親近的,邀請更多參與的。她是一座活潑度很高的古蹟,這就是林百貨的創造。
林百貨成為藝術創作,證明了古蹟結合商業,並不會與文化對立。走入林百貨,站在懷舊的空間裡,身邊圍繞著現代化的文創商品;把視野往前看,這些文創商品是陳列在古蹟的歷史空間中;再把視野更往前看,透過窗戶,那是臺南城市的肌理謦欬。然後,透過鏡面,你看到自己,在林百貨裡、在臺南裡,而且,美麗的鳳凰花栩栩如生地周旋其間,像展翅的蝴蝶,飛入你的喜悅裡,彷彿為生命的幸福加冕。
透過林百貨,訪客帶走臺南深厚文化底蘊的記憶。
專文推薦:
文化底蘊,讓一座城市成就其偉大!
臺南是一座擁有深厚底蘊的城市,府城人長久以來的生活美感,滋養出多元的藝文環境,與豐富的文化地景。一九三二年開幕的林百貨,就是好幾代臺南人記憶中府城風華的象徵。
當年林百貨被稱為「五棧樓」,是南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所設置的電梯也是在地建築的新創舉,更是老臺南人特有的回憶。啟用之初,就連戴著斗笠、穿著拖鞋的民眾,也要爭相前往林百貨店乘坐電梯,顯見當時的繁華盛況。
二次大戰後,林百貨建築曾先後做為製鹽總廠、空軍的附屬單位,及警察保安總隊等廳舍使用。閒置多年後,由臺南市政府自二○一○年開始整修,並委託專業經營團隊管理。二○一四年林百貨重新開幕以來,到訪人次已超過五百萬人次,而林百貨各處的建築特徵,包括溝面磚、彩色地坪、電梯指針、頂樓(構內)神社,以及二次大戰期間所留下的彈痕等,都成為國內外遊客爭相捕捉的攝影焦點,其建築的外牆燈火,更成為今日臺南最具特色的夜景地標之一。
林百貨起造至今已八十餘年,從懷舊到新生的轉變歷程中,承載許多故事、許多回憶。而《熱戀林百貨‧熱戀臺南》一書的出版,就是將這些美好的故事,用最有溫度的文字串連起來,陪讀者一同走入臺南人悠長的記憶之中。
王美霞老師長期關懷臺南的城市人文,深耕在地文化,並親身參與臺南各種重要的文史活動,我非常感佩。這本書載錄了多年來有關林百貨的動人記事,燦爛而溫暖;更提醒我們,一座城市,除了硬體建設以外,更須具有文化底蘊,方能成就其偉大。林百貨不僅僅是老屋再生、啟動城市文創的經典範例,其豐碩飽滿的生命力,更將持續引領臺南的文化生活。
◎行政院長 賴清德
專文推薦
溫暖散步舊城的物店與人事
猶記得市府與高青簽約當日,恰逢內人生子;雖因此未能親炙美霞老師現場「聽臺南、話府城」,而林百貨重返榮光的這一天,在我心中仍佔據極重要的位置。
「既然以前就是百貨公司,何不活化成為文創百貨,恢復原有機能,重現臺南銀座呢?」自賴院長念動心起,四個年頭過去,林百貨迄今已有超過五百萬人次造訪。一幢古蹟如此受到珍惜,不僅對國人意義非凡,也代表臺南對文化充滿無比的熱情及想像力,映現出許許多多人的團結奮進。
熱情的鳳凰木如同蘭花,是臺南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感記憶之一。在府城過生活,美霞老師遍歷臺南的樣子,寫下南方六帖,細琢南方誌衷曲。這一次,就讓我們隨著美霞老師的步伐,從林百貨出發,溫暖散步舊城的物店與人事,驚喜看見府城的眾志奇蹟!
◎臺南市文化局長 葉澤山
專文推薦:
臺南最有魅力的地標
談起我和林百貨的初次邂逅是在二○一三年,就在全館改裝的開幕前夕,大門依然緊閉著,但是這棟矗立在十字路口一角的五層樓建築物,有著獨樹一幟的存在感,不自覺地深深被它吸引住。
建於日本統治時代一九三二年的林百貨,在戰後曾遭到長期閒置,經歷八十二年的歳月,終於在二○一四年重新開幕,以煥然一新的面孔和大家見面。現在成為臺南最有魅力的地標,更是觀光客必訪的熱門景點之一。
林百貨以臺南的在地店家、臺南人的手作工藝等,專門販賣「臺南製造」的商品,充滿設計感的室内空間,瀰漫著濃濃的文藝氣息,每次造訪都有不同的感受。
以這樣的林百貨為主題寫成《熱戀林百貨‧熱戀臺南》一書的王美霞老師,是一位住在臺南、熱愛臺南,並對臺南知之甚詳的女作家。她書寫的臺南是兼具深度和溫度的古城故事,是旅遊書裡面不曾被記載的。
原來是日本人建造的林百貨,在沉寂許久之後,經過臺灣人之手再度復活。透過本書,臺灣讀者可以了解到林百貨從誕生到今日的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美霞老師以優雅細膩的筆觸,引領讀者一同爬梳這一段由繁榮趨於沒落又再度重生的過程。希望不久的將來,這本書也能夠被翻譯成日文,讓更多日本讀者認識林百貨的魅力。
◎作家・臺南親善大使 一青妙
專文推薦
一扇從歷史看未來的窗
歷史和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幫助人們呼喚著過去的時、地和人。座落於臺南市中心商業圈的一座五層高的建築物,林百貨大門重新開啟,迎接絡繹不絕的客人,把當年首府臺南現代化伊始的光輝歲月重現眼前。
儘管滄海桑田,林百貨一直都是臺南市不變的地標。相比以往將舶來品帶來臺灣的林百貨,新一代的林百貨把最優秀和最具啟發性的臺灣本土製造和在地取材産品介紹給全世界。顧客透過產品閱讀臺南,傾聽當地的掌故和小故事,新一代的林百貨,也是一扇從歷史看未來的窗。
這是一個為民利民的文創平台,讓小市民尊重歷史,反思自身的身分,以及面向未來。
◎靳劉高創意策略創辦人、香港設計總會祕書長 劉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