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江山》是一本純軍事與戰爭紀錄資料性的書。
本書記載1949年5月至1953年12月間,中共在三大戰役後又投入150萬解放軍,在地方民兵配合下,分四大(剿匪)區,已四年半的時間,擊潰了國民政府在長江以南、西南、西北地區19省預先佈置潛留的270萬游擊部隊。
當時游擊部隊在極惡劣、缺糧缺援的艱新環境下、被中共有計劃、有步驟的分割、各個擊破而徹底殲滅。苦撐欲墬江山,戰況慘烈,你來我往,過程悲壯,終因不敵,江山難返,無力回天。據統計,此役有71萬游擊隊英烈陣亡或被俘虜遭處決,眾多捐軀游擊首腦們在台北圓山忠烈祠(護國戰役)烈士區,可以見其英靈牌位。
這場戰役是國共三大戰後的延續,國府稱(護國戰役),中共稱(剿匪戰役)(成王敗寇),也有統稱(國共第二次戰爭。)
國共內戰歷史滄桑,是近代史中不論人員與物力損失慘重程度無與倫比。其中尚有太多未列入史實的無名烈士在此戰役慘遭犧牲。因為作者對史實真相必須公諸於世的堅持,於是投入耗費七年心力積極蒐集兩岸對此戰役的相關史料,並加以整理、分析、考證,竭力完成這部要讓世人清楚瞭解國共內戰真實且完整的史實鉅作。其主要目的是要喚醒全體國人,勿忘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正處危急存亡之際,仍有許多無名游擊英雄為了光復國土,保衛中華民國,在極為不利的環境下,依然為中華民國的生存忠勇奮戰,犧牲性命,寫下血淚交織的一頁,徹底遏止共軍武力犯台的時機。也為中華民國軍人的軍魂、武德與榮譽呈現了最莊嚴的典範。而今生活在富裕安定寶島的我們,豈可忘懷先烈們為國奮戰史實;務必心存感激,珍惜當下,團結一心,以不負他們的犧牲與期望。
本書共分六部二十五章,主要在敘述第二次國共內戰(1949年5月至1953年12月)相關史實,內容陳述客觀,生動感人。《第一部》以三個章節概述部署狀況;《第二部》由第四章至第七章概述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的激戰狀況;《第三部》由第八章至第十三章,敘述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各省在自然環境不良狀況下如何奮戰的經過;《第四部》由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詳述四川、西康、貴州、雲南四省如何在支援短缺的艱苦環境中苦撐大局;《第五部》是第十八章至第二十二章,將身處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沙漠旱地區域,如何應付自然環境與抗敵的慘況;《第六部》第二十三章至第二十五章,則在檢討國共內戰的成敗原因。
《奮戰江山》內容展現特色與完整性,充分發揮作者蒐集資料的功力,許多罕見的史料令人咋舌。使許多悲壯成仁的游擊英雄,因他的闡述讓世人知曉無名之士在戰役中可歌可泣的角色。讀完作者的大作後,得知,1949年10月廣西地區在白崇禧將軍運籌帷幄之下,事先部署游擊組織,推行〈總體戰〉,讓共軍隊嚐盡了苦頭。廣西游擊隊是中共公認最強悍的,曾讓毛澤東大為震怒,親自指派葉劍英、陶鑄督戰。看到那麼多的同鄉前輩們,出生入死,在地勢極為險峻及惡劣的環境下,為了國家民族,拋頭顱、灑熱血,走向前線,誓死抵抗共軍,犧牲了身家性命,儘管終究失敗,但其精神令人感佩。
作者在全書中所表達的就是真實,要達此目的絕非是件容易的工作,如果沒有深厚的科學治學精神與縝密的作業精神,是很難盡全功的。李德哈達在其所著「何不向歷史學習(Why don’t we learn from
history中文譯名為殷鑑不遠)」一書中指出「歷史可以指示我們應該避免什麼,即令不能指導我們應該做什麼,歷史也能指出人類所最易重犯的錯誤」接著又指出「歷史是宇宙經驗,比任何個人經驗都更長久、更廣泛、更複雜多變」。質言之,研讀戰史的核心價值,就是能從知史、用史中學得教訓,度過困境。本書內容豐富、形式生動,是本知識性與可讀性緊密結合的好書,是本充滿中華兒女悲壯血淚史篇的另類作戰史創作。
歷史是面鏡子,不但能鑑古知今,更是國家政策推動的借鏡,尤其中國近代史中,國共第二次內戰史最令人感觸深刻,本書取材超越了一般戰史,有廣度、有深度,更有作者個人獨到見解與認知,此書之問世,總結了兩岸所有對國共第二次內戰的疑慮,其帶給兩岸同胞的苦難,真是罄竹難書。前車不忘後事之師,期盼讀者能細心認真研讀,才不會有空入寶山之憾。
目錄
序
〈趙淑俠序〉
〈趙淑敏序〉
〈崔治群序〉曾經寄予厚望的敵後游擊武力
〈賴世雄序〉你不可不知的國共內戰秘辛
〈自序〉國共再戰江山實錄
|第一部| 國共續戰爭奪江山
1949年5月至1953年12月
第一章 把革命進行到底之戰,全面除“蔣幫們”務盡
1、蔣介石離開大陸前,進行“應變計劃”之部署
2、韓戰爆發,國府伺機反攻全力牽制中共援北韓
第二章 “不是敵人,便是同志”,召喚敵後遍地開花
3、支持敵後,對潛留游擊部隊做多次部署和整合
4、大陸敵後游擊部隊的分佈及對中共政權的反擊
第三章 毛澤東北京遙控“剿匪”,親自擬方針和政策
5、十月一日,朱德總司令下達“剿匪”總動員令
6、中共“剿匪”採統一指揮,集中兵力靈活運用
|第二部| 海陸游擊襲擾東南
(江蘇、安徽、浙江、福建)
第四章 江蘇腹地懷抱的上海,潛藏著不可預測的危機
7、丁治磐撤到長江口外,據嵊泗列島展海上游擊
8、大上海隱藏的小縱隊,“長江縱隊”全數殲滅
第五章 安徽邊區大別山是國府重點部署的游擊根據地
9、國府的悲哀依舊,敵後的大別山內鬥潛藏殺機
10、岳岐山受萬人公審就義,洪國順力戰被圍自殺
第六章 浙江是蔣介石的故鄉,指派胡宗南駐大陳游擊
11、“東陽事件”震撼中南海,浙江軍區內陸開剿
12、李厚坤東陽遇伏喪命,中共殲滅安我華復血仇
13、王繼學詐降二次越獄一次,死心塌地護國捐軀
14、竺洪挺營長出身,在浙東四明山基地擴充武力
15、袁德海奉命從臺灣潛入浙東南括蒼山區打游擊
16、戴笠獨子戴藏宜,退路受阻未及逃台慘遭槍決
17、秦東昌奉命進駐浙海大陳整編、統一指揮部隊
18、浙南溫州外海洞頭島,國共歷經五次奪島戰役
19、在中共進行三反五反運動之際,首攻白沙山島
20、胡宗南親登海軍永壽軍艦督戰,進襲黃焦山島
21、何卓權在極度饑迫下於雞冠山被俘,浙海丕變
第七章 福建面對隔離的臺灣,國府積極支持當地游擊
22、中共調動大軍強力進剿閩西北嚴正,廖其祥部
23、吳金榮以鄉自衛隊起家組建甌反共大刀會襲共
24、中共炮艇直搗殲滅西洋,浮鷹兩島之“海匪”
25、軍統上尉稽查員全璋琳游擊隊為閩北最大武力
26、臺灣直派國防部三廳中將參謀主任唐宗入閩西
27、曾任紅軍指導員的朱樹棠,變身游擊中將司令
28、毛森派劉子寬入閩南戴雲山區,收編反共武裝
29、被中共稱是官僚惡霸土匪的林青龍,病死深山
30、主任康明深及“先鋒縱隊”女司令蘇玉英戰死
31、泉州,永安兩縱隊偽裝解放軍登陸惠安被識破
32、福建“剿匪”績效差毛澤東親自督促限時完成
33、東南四省海陸聯合“剿匪”,重挫國府游擊隊
|第三部| 遍地烽火苦戰中南
(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
第八章 河南自古水旱多盜匪遍地,是第一個剿匪省份
34、王三祝率部攻佔安陽與共軍戰至城縣陷落被俘
35、胡宗南命劉希程整合豫西組織,結果主叛屬忠
36、團長李子奎抗拒“起義”,胡宗南任命為師長
37、據豫鄂陜三省交界的任太升,對付中共不留情
第九章 江西井岡山是共產黨與毛澤東革命的發源聖地
38、省主席方天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39、李逢春據贛北鄱陽湖水域,與共軍水陸游擊戰
40、翠微峰的黃鎮中曾奉命臥底共軍,令中共懷恨
41、毛澤東令,“一定要活捉肖家壁,不要死的”
42、幕阜山的車正欲攻修水,被俘附共受寬大處理
43、永修熊揚鷹據雲山為根據地,四處伏擊解放軍
44、羅霄山脈二游擊司令賀維珍,羅光華脫險返台
45、國府閩贛兩省游擊部隊聯手圍攻佔領資溪縣城
第十章 湖北具有戰略地位,武漢市是中南軍區的中樞
46、湖北淪陷初期,張整軍阻共軍南下發動大暴動
47、臺灣直接任命的馮春波,是大別山最強的武裝
48、胡春台,胡坤於洞庭湖游擊,胡坤逃港返被俘
49、李慧溪據鄂東南幕阜山脈一帶游擊,不敵被殲
第十一章 湖南有百年歷史的土匪及反共武力被中共殲滅
50、神秘湘西是國府潛留大陸最突出的反共游擊區
51、“湘西王”陳渠珍被說服投共,部份領導跟進
52、龍山縣八面山燕子洞師興周降共得保證仍處死
53、程潛成功勸降龍山縣八面山另一個山頭瞿波平
54、張玉琳佔領辰溪兵工廠獲取大量軍械壯大勢力
55、徐漢章多次重創中共,被列頑強死硬反共匪首
56、共軍勸降後投誠的石玉湘立埸搖擺,再叛再降
57、古丈張平在李家洞祖宅戰鬥中陣亡被梟首示眾
58、軍統出身的戴旭奉命在雪峰山建立游擊根據地
59、桃源游擊被殲後,共軍封鎖消息還誘臺灣空投
60、李蘭初湘西敗逃,後在雲庵山五連洞大戰被俘
61、楊樹臣由川東進入湘川邊區游擊、命喪楊家寨
62、湘西“靈公雞”彭玉清與曾慶元兵敗被迫投降
63、韓戰爆發,“苗王”龍雲飛父子欲攻鳳凰縣城
64、原國府新六軍政工處科長沈大海佔領湘西靖縣
65、龍懷麟統合綏寧各路反共游擊武力,不幸被殲
66、湘西龍頭大爺楊永清轉進貴州重建反共新基地
67、曹振亞詐死,與曹子西等“三曹”皆被剿擊斃
68、段明堂所據雪峰山,被共軍包圍分隔各個擊破
69、慈利的朱際凱,張紹武被中共列為死硬頑固派
70、“南天王”侯漢宗在太浮山建立游擊基地襲共
71、國府建立“湘西游擊根據地”落空,希望破滅
72、華國鋒的晉中南下工作團逼走少將專員萬壽鼎
73、徐上達有“徐屠夫”之稱,揚言“血冼南縣”
74、湘南是中共補給站,卻遇上國府三中將的阻撓
75、軍統息峰出身的王春暉,是國府在湘南的火種
76、曾是國府“剷共先鋒”的陳光中,在邵陽捐軀
第十二章 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毛澤東欽點葉劍英把關
77、華南的“游擊計劃”,由省主席薛岳親自策劃
78、中共發動千帆渡海,直取南澳島滅海上游擊隊
79、中共集結兵力清除西江兩岸粵西三股反共武裝
80、活躍在西江北岸的陸轟,游擊於高要一帶山區
81、曾是中共老對手的陳嗣運,頂不住共軍的攻勢
82、封川近鄰廣西,境內群山綿亙密林游擊隊聚集
83、周奇曾是共黨死敵,後領導高雷地區游擊活動
84、李楚瀛說:「除非蔣校長要我投誠」嚴拒勸降
85、五嶺山脈的林顯,舉起中華民國國旗包圍樂昌
86、鍾紹文攻鐵崗鄉,邀“大刀會”戴禮信眾赴戰
87、李楚瀛被殲,舊屬李謹標,梁猛雄接粵北游擊
88、葉劍英鞏固了南大門,國府期盼的希望變絕望
第十三章 廣西在中共解放之前,白崇禧策動“總體戰”
89、反共游擊野火蔓延廣西全境中共費盡心力追剿
90、廣西剿匪不力,毛澤東電斥,限五月一日肅清
91、“越南通”姚槐是國府唯一撤至越北的游擊隊
92、劉嘉樹孤軍欲衝出國境被堵,回頭中越邊被殲
93、鍾祖培攻佔恭城,引發了毛澤東“剿匪”決心
94、桂東南部峻嶺延綿溶洞多,為游擊隊天然樂園
95、中共新省府,決心殲滅邕寧的“廣西省政府”
96、十萬大山的“女匪首”韋秀英是國府中將夫人
97、桂南邊陲共軍大進剿“欽廉”及六萬大山地區
98、兩廣軍區合剿“欽廉地區”,游擊隊首腦戰死
99、中共以十七個團兵力團剿六萬大山和博白地區
100、瑤山為廣西最大“匪窟”,聚了四大“匪首”
101、四十八弄的何次山與臺灣派遣的向天雷齊抗共
102、桂西最後的戰鬥,中共終結白崇禧的反共大業
103、廣西剿匪在大量立即處決“匪首”威懾下落幕
104、中共中南黨政軍上下一心終撲滅六省反共火焰
|第四部| 奮戰高原飲恨西南
(四川、西康、貴州、雲南)
第十四章 四川國府紮根深,朱向璃慘死龍潭寺北京震怒
105、川東重慶是國府抗日的陪都,周邊中共駐重兵
106、“巨匪”譚席珍,兩次突圍無路自殺於梵淨山
107、庹貢庭被宋希濂任為邊防司令竟隨瞿波平投降
108、留學法國里昂大學的游擊司令吳鴻哲反共到底
109、川南國府軍長郭汝槐“起義”,下屬堅決反共
110、陳雲鵬、鄭經緯、蔣樹清走石達開的敗亡老路
111、阻截岷江航道的聶源熙,被困雁龍山饑餓難挺
112、陳超一個營長能發展上萬兵力,令秦基偉稱奇
113、歐陽大光劫糖船隊,擊殺共軍二十七名軍代表
114、軍統交警十二總隊長田動雲,被中共視為叛徒
115、川西腹地國府扎實“應變”部署掀起反共浪潮
116、巫杰伏殺共軍師政治部主任朱向璃,速電臺灣
117、剿黃光輝,李井泉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118、忠肝義膽的“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反共到底
119、蔣介石欽點的周迅宇、血戰藏區懋功三進三出
120、殲滅黑水“陸上臺灣”,傅秉勛被俘投河殉國
121、毛澤東與被其稱“紅小鬼”的胡耀邦結緣蘇區
122、胡耀邦主持,處決川北游擊司令胡伯洲及龐林
123、國府敵後紮根甚深的四川,仍被中共徹底剿滅
第十五章 西康西昌航太基地與雅安熊貓故鄉曾是游擊窩
124、程志武、李元亨西南高原奮戰護國大勢已難挽
第十六章 貴州國府“起義”部隊大批叛變,蔓延全省境
125、黔中潘方俠,麻么弟內應被俘,貴陽險被攻佔
126、軍統出身的潘方俠策動“貴陽暴動”未果被剿
127、土匪出身的麻么弟藏身山洞被擊傷亡暴屍示眾
128、羅湘培擊殺共軍駐軍代表,重創黔西共軍最多
129、羅湘培受密令偽裝假“起義”,兵敗自戕殉國
130、余啟佑據黔西四縣,以北盤江南部做為游擊區
131、師法日本“鐵壁合圍”戰術,瓦解黔東游擊隊
132、國府起義部隊,襲殺中共軍事代表團聯合反叛
133、共軍封梵淨山擒“匪首”,“土匪”餓死者眾
134、黔東游擊隊用電臺直通聽命臺灣,中共合圍殲
135、共軍以三團兵力合圍“雙吳”吳登仁,吳清河
136、謝世欽拒改編,上雷山建立黔東反共游擊基地
137、黔南與湘桂交界,是貴州游擊隊天然的庇護所
138、曹紹華兵力黔南最強,在長紫惠的合圍中被殲
139、獨山軍分區合圍,殲滅了荔波陳與參等游擊隊
140、毛澤東的“尚方寶劍”救了“女孟獲”程蓮珍
141、貴州高原國府游擊隊遍地開花,缺援落敗被殲
第十七章 雲南省主席盧漢叛蔣,通電“起義”和平解放
142、周學義殲滅滇南金紹雲據撫仙湖的“小臺灣”
143、國府團長王耀雲被其槍下逃生的楊樹森執死刑
144、投共的龍雲有個反共的兒子,真難為了毛澤東
145、中共特赦滇西少數民族土司兼游擊司令普光才
146、大理曾是國府游擊隊洱海,滇西兩縱隊活動區
147、跨出國境的“滇緬游擊隊”異域壯大威震中外
148、中共艱辛清剿大西南反共勢力,清除最後障礙
|第五部| 馳騁大漠終戰西北
(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第十八章 陜西胡宗南奉命轉進四川,由主任王凌雲替代
149、共軍進軍陜南秦巴山區,剿綏靖公署之王凌雲
150、佔據陜鄂邊區的游擊司令柯玉珊,負傷自殺亡
151、中共拍“智取華山”影片,記述殲韓子佩經過
152、陜北高懷雄與共軍周旋,最後結局竟人間蒸發
第十九章 甘肅在馬家軍統治數十年後,被中共徹底剷除
153、馬家軍燎原之火掀起“臨夏事件”,震驚中共
154、甘南康樂縣連長趙凱臣、趙星五叛變上蓮花山
155、隴南梅樹成從排長躍少將司令在天水形成氣候
156、馬雲山發動平涼“五八暴亂”被副手李福林殺
157、馬國瑗指揮的“白頭軍”,發動“四二暴亂”
158、共軍馳騁河西走廊,撲滅一千公里內反共勢力
159、國府在大陸內部最後一股游擊游主力馬良被殲
第二十章 寧夏回族區,南部及北部山區有漢,回游擊隊
160、寧南有“南霸天”之稱的馬紹武,在廟山被殲
161、“賀蘭王”郭栓子據寧北賀蘭山區,堅持反共
第廿一章 青海“馬家軍”被彭德懷批反動,殘忍,頑固
162、騎兵八旅長馬英在大通打了第一槍,失敗陣亡
163、中共檢討“門源之亂”,因輕敵得到血的教訓
164、馬忠義在化隆掀起最大的暴亂,也在化隆陣亡
165、昂拉統治者藏族千戶項謙,經十七次勸降終降
166、追擊中,馬元祥已渡過黃河灘,不幸被狙身亡
第廿二章 新疆歷史上長期邊患,在王震請纓親征下終結
167、新疆國大代表烏拉孜拜在北疆游擊,不敵投降
168、追剿烏斯滿,堯樂博斯,賈尼木汗,結局不一
169、烏斯滿之子謝爾德曼繼承父業反共,中共招安
170、胡賽音,哈力拜克經西藏越中印邊界逃出境外
|第六部| 浴血護國無力回天
第廿三章 中共在建政之初,能滅國府龐大游擊武力之因
第廿四章 國府潛留游擊遍地開花,血戰四年半慘敗之故
第廿五章 國共第二次戰爭,全覽所見特殊史料事例紀要
〈趙淑俠序〉
〈趙淑敏序〉
〈崔治群序〉曾經寄予厚望的敵後游擊武力
〈賴世雄序〉你不可不知的國共內戰秘辛
〈自序〉國共再戰江山實錄
|第一部| 國共續戰爭奪江山
1949年5月至1953年12月
第一章 把革命進行到底之戰,全面除“蔣幫們”務盡
1、蔣介石離開大陸前,進行“應變計劃”之部署
2、韓戰爆發,國府伺機反攻全力牽制中共援北韓
第二章 “不是敵人,便是同志”,召喚敵後遍地開花
3、支持敵後,對潛留游擊部隊做多次部署和整合
4、大陸敵後游擊部隊的分佈及對中共政權的反擊
第三章 毛澤東北京遙控“剿匪”,親自擬方針和政策
5、十月一日,朱德總司令下達“剿匪”總動員令
6、中共“剿匪”採統一指揮,集中兵力靈活運用
|第二部| 海陸游擊襲擾東南
(江蘇、安徽、浙江、福建)
第四章 江蘇腹地懷抱的上海,潛藏著不可預測的危機
7、丁治磐撤到長江口外,據嵊泗列島展海上游擊
8、大上海隱藏的小縱隊,“長江縱隊”全數殲滅
第五章 安徽邊區大別山是國府重點部署的游擊根據地
9、國府的悲哀依舊,敵後的大別山內鬥潛藏殺機
10、岳岐山受萬人公審就義,洪國順力戰被圍自殺
第六章 浙江是蔣介石的故鄉,指派胡宗南駐大陳游擊
11、“東陽事件”震撼中南海,浙江軍區內陸開剿
12、李厚坤東陽遇伏喪命,中共殲滅安我華復血仇
13、王繼學詐降二次越獄一次,死心塌地護國捐軀
14、竺洪挺營長出身,在浙東四明山基地擴充武力
15、袁德海奉命從臺灣潛入浙東南括蒼山區打游擊
16、戴笠獨子戴藏宜,退路受阻未及逃台慘遭槍決
17、秦東昌奉命進駐浙海大陳整編、統一指揮部隊
18、浙南溫州外海洞頭島,國共歷經五次奪島戰役
19、在中共進行三反五反運動之際,首攻白沙山島
20、胡宗南親登海軍永壽軍艦督戰,進襲黃焦山島
21、何卓權在極度饑迫下於雞冠山被俘,浙海丕變
第七章 福建面對隔離的臺灣,國府積極支持當地游擊
22、中共調動大軍強力進剿閩西北嚴正,廖其祥部
23、吳金榮以鄉自衛隊起家組建甌反共大刀會襲共
24、中共炮艇直搗殲滅西洋,浮鷹兩島之“海匪”
25、軍統上尉稽查員全璋琳游擊隊為閩北最大武力
26、臺灣直派國防部三廳中將參謀主任唐宗入閩西
27、曾任紅軍指導員的朱樹棠,變身游擊中將司令
28、毛森派劉子寬入閩南戴雲山區,收編反共武裝
29、被中共稱是官僚惡霸土匪的林青龍,病死深山
30、主任康明深及“先鋒縱隊”女司令蘇玉英戰死
31、泉州,永安兩縱隊偽裝解放軍登陸惠安被識破
32、福建“剿匪”績效差毛澤東親自督促限時完成
33、東南四省海陸聯合“剿匪”,重挫國府游擊隊
|第三部| 遍地烽火苦戰中南
(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
第八章 河南自古水旱多盜匪遍地,是第一個剿匪省份
34、王三祝率部攻佔安陽與共軍戰至城縣陷落被俘
35、胡宗南命劉希程整合豫西組織,結果主叛屬忠
36、團長李子奎抗拒“起義”,胡宗南任命為師長
37、據豫鄂陜三省交界的任太升,對付中共不留情
第九章 江西井岡山是共產黨與毛澤東革命的發源聖地
38、省主席方天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39、李逢春據贛北鄱陽湖水域,與共軍水陸游擊戰
40、翠微峰的黃鎮中曾奉命臥底共軍,令中共懷恨
41、毛澤東令,“一定要活捉肖家壁,不要死的”
42、幕阜山的車正欲攻修水,被俘附共受寬大處理
43、永修熊揚鷹據雲山為根據地,四處伏擊解放軍
44、羅霄山脈二游擊司令賀維珍,羅光華脫險返台
45、國府閩贛兩省游擊部隊聯手圍攻佔領資溪縣城
第十章 湖北具有戰略地位,武漢市是中南軍區的中樞
46、湖北淪陷初期,張整軍阻共軍南下發動大暴動
47、臺灣直接任命的馮春波,是大別山最強的武裝
48、胡春台,胡坤於洞庭湖游擊,胡坤逃港返被俘
49、李慧溪據鄂東南幕阜山脈一帶游擊,不敵被殲
第十一章 湖南有百年歷史的土匪及反共武力被中共殲滅
50、神秘湘西是國府潛留大陸最突出的反共游擊區
51、“湘西王”陳渠珍被說服投共,部份領導跟進
52、龍山縣八面山燕子洞師興周降共得保證仍處死
53、程潛成功勸降龍山縣八面山另一個山頭瞿波平
54、張玉琳佔領辰溪兵工廠獲取大量軍械壯大勢力
55、徐漢章多次重創中共,被列頑強死硬反共匪首
56、共軍勸降後投誠的石玉湘立埸搖擺,再叛再降
57、古丈張平在李家洞祖宅戰鬥中陣亡被梟首示眾
58、軍統出身的戴旭奉命在雪峰山建立游擊根據地
59、桃源游擊被殲後,共軍封鎖消息還誘臺灣空投
60、李蘭初湘西敗逃,後在雲庵山五連洞大戰被俘
61、楊樹臣由川東進入湘川邊區游擊、命喪楊家寨
62、湘西“靈公雞”彭玉清與曾慶元兵敗被迫投降
63、韓戰爆發,“苗王”龍雲飛父子欲攻鳳凰縣城
64、原國府新六軍政工處科長沈大海佔領湘西靖縣
65、龍懷麟統合綏寧各路反共游擊武力,不幸被殲
66、湘西龍頭大爺楊永清轉進貴州重建反共新基地
67、曹振亞詐死,與曹子西等“三曹”皆被剿擊斃
68、段明堂所據雪峰山,被共軍包圍分隔各個擊破
69、慈利的朱際凱,張紹武被中共列為死硬頑固派
70、“南天王”侯漢宗在太浮山建立游擊基地襲共
71、國府建立“湘西游擊根據地”落空,希望破滅
72、華國鋒的晉中南下工作團逼走少將專員萬壽鼎
73、徐上達有“徐屠夫”之稱,揚言“血冼南縣”
74、湘南是中共補給站,卻遇上國府三中將的阻撓
75、軍統息峰出身的王春暉,是國府在湘南的火種
76、曾是國府“剷共先鋒”的陳光中,在邵陽捐軀
第十二章 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毛澤東欽點葉劍英把關
77、華南的“游擊計劃”,由省主席薛岳親自策劃
78、中共發動千帆渡海,直取南澳島滅海上游擊隊
79、中共集結兵力清除西江兩岸粵西三股反共武裝
80、活躍在西江北岸的陸轟,游擊於高要一帶山區
81、曾是中共老對手的陳嗣運,頂不住共軍的攻勢
82、封川近鄰廣西,境內群山綿亙密林游擊隊聚集
83、周奇曾是共黨死敵,後領導高雷地區游擊活動
84、李楚瀛說:「除非蔣校長要我投誠」嚴拒勸降
85、五嶺山脈的林顯,舉起中華民國國旗包圍樂昌
86、鍾紹文攻鐵崗鄉,邀“大刀會”戴禮信眾赴戰
87、李楚瀛被殲,舊屬李謹標,梁猛雄接粵北游擊
88、葉劍英鞏固了南大門,國府期盼的希望變絕望
第十三章 廣西在中共解放之前,白崇禧策動“總體戰”
89、反共游擊野火蔓延廣西全境中共費盡心力追剿
90、廣西剿匪不力,毛澤東電斥,限五月一日肅清
91、“越南通”姚槐是國府唯一撤至越北的游擊隊
92、劉嘉樹孤軍欲衝出國境被堵,回頭中越邊被殲
93、鍾祖培攻佔恭城,引發了毛澤東“剿匪”決心
94、桂東南部峻嶺延綿溶洞多,為游擊隊天然樂園
95、中共新省府,決心殲滅邕寧的“廣西省政府”
96、十萬大山的“女匪首”韋秀英是國府中將夫人
97、桂南邊陲共軍大進剿“欽廉”及六萬大山地區
98、兩廣軍區合剿“欽廉地區”,游擊隊首腦戰死
99、中共以十七個團兵力團剿六萬大山和博白地區
100、瑤山為廣西最大“匪窟”,聚了四大“匪首”
101、四十八弄的何次山與臺灣派遣的向天雷齊抗共
102、桂西最後的戰鬥,中共終結白崇禧的反共大業
103、廣西剿匪在大量立即處決“匪首”威懾下落幕
104、中共中南黨政軍上下一心終撲滅六省反共火焰
|第四部| 奮戰高原飲恨西南
(四川、西康、貴州、雲南)
第十四章 四川國府紮根深,朱向璃慘死龍潭寺北京震怒
105、川東重慶是國府抗日的陪都,周邊中共駐重兵
106、“巨匪”譚席珍,兩次突圍無路自殺於梵淨山
107、庹貢庭被宋希濂任為邊防司令竟隨瞿波平投降
108、留學法國里昂大學的游擊司令吳鴻哲反共到底
109、川南國府軍長郭汝槐“起義”,下屬堅決反共
110、陳雲鵬、鄭經緯、蔣樹清走石達開的敗亡老路
111、阻截岷江航道的聶源熙,被困雁龍山饑餓難挺
112、陳超一個營長能發展上萬兵力,令秦基偉稱奇
113、歐陽大光劫糖船隊,擊殺共軍二十七名軍代表
114、軍統交警十二總隊長田動雲,被中共視為叛徒
115、川西腹地國府扎實“應變”部署掀起反共浪潮
116、巫杰伏殺共軍師政治部主任朱向璃,速電臺灣
117、剿黃光輝,李井泉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118、忠肝義膽的“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反共到底
119、蔣介石欽點的周迅宇、血戰藏區懋功三進三出
120、殲滅黑水“陸上臺灣”,傅秉勛被俘投河殉國
121、毛澤東與被其稱“紅小鬼”的胡耀邦結緣蘇區
122、胡耀邦主持,處決川北游擊司令胡伯洲及龐林
123、國府敵後紮根甚深的四川,仍被中共徹底剿滅
第十五章 西康西昌航太基地與雅安熊貓故鄉曾是游擊窩
124、程志武、李元亨西南高原奮戰護國大勢已難挽
第十六章 貴州國府“起義”部隊大批叛變,蔓延全省境
125、黔中潘方俠,麻么弟內應被俘,貴陽險被攻佔
126、軍統出身的潘方俠策動“貴陽暴動”未果被剿
127、土匪出身的麻么弟藏身山洞被擊傷亡暴屍示眾
128、羅湘培擊殺共軍駐軍代表,重創黔西共軍最多
129、羅湘培受密令偽裝假“起義”,兵敗自戕殉國
130、余啟佑據黔西四縣,以北盤江南部做為游擊區
131、師法日本“鐵壁合圍”戰術,瓦解黔東游擊隊
132、國府起義部隊,襲殺中共軍事代表團聯合反叛
133、共軍封梵淨山擒“匪首”,“土匪”餓死者眾
134、黔東游擊隊用電臺直通聽命臺灣,中共合圍殲
135、共軍以三團兵力合圍“雙吳”吳登仁,吳清河
136、謝世欽拒改編,上雷山建立黔東反共游擊基地
137、黔南與湘桂交界,是貴州游擊隊天然的庇護所
138、曹紹華兵力黔南最強,在長紫惠的合圍中被殲
139、獨山軍分區合圍,殲滅了荔波陳與參等游擊隊
140、毛澤東的“尚方寶劍”救了“女孟獲”程蓮珍
141、貴州高原國府游擊隊遍地開花,缺援落敗被殲
第十七章 雲南省主席盧漢叛蔣,通電“起義”和平解放
142、周學義殲滅滇南金紹雲據撫仙湖的“小臺灣”
143、國府團長王耀雲被其槍下逃生的楊樹森執死刑
144、投共的龍雲有個反共的兒子,真難為了毛澤東
145、中共特赦滇西少數民族土司兼游擊司令普光才
146、大理曾是國府游擊隊洱海,滇西兩縱隊活動區
147、跨出國境的“滇緬游擊隊”異域壯大威震中外
148、中共艱辛清剿大西南反共勢力,清除最後障礙
|第五部| 馳騁大漠終戰西北
(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第十八章 陜西胡宗南奉命轉進四川,由主任王凌雲替代
149、共軍進軍陜南秦巴山區,剿綏靖公署之王凌雲
150、佔據陜鄂邊區的游擊司令柯玉珊,負傷自殺亡
151、中共拍“智取華山”影片,記述殲韓子佩經過
152、陜北高懷雄與共軍周旋,最後結局竟人間蒸發
第十九章 甘肅在馬家軍統治數十年後,被中共徹底剷除
153、馬家軍燎原之火掀起“臨夏事件”,震驚中共
154、甘南康樂縣連長趙凱臣、趙星五叛變上蓮花山
155、隴南梅樹成從排長躍少將司令在天水形成氣候
156、馬雲山發動平涼“五八暴亂”被副手李福林殺
157、馬國瑗指揮的“白頭軍”,發動“四二暴亂”
158、共軍馳騁河西走廊,撲滅一千公里內反共勢力
159、國府在大陸內部最後一股游擊游主力馬良被殲
第二十章 寧夏回族區,南部及北部山區有漢,回游擊隊
160、寧南有“南霸天”之稱的馬紹武,在廟山被殲
161、“賀蘭王”郭栓子據寧北賀蘭山區,堅持反共
第廿一章 青海“馬家軍”被彭德懷批反動,殘忍,頑固
162、騎兵八旅長馬英在大通打了第一槍,失敗陣亡
163、中共檢討“門源之亂”,因輕敵得到血的教訓
164、馬忠義在化隆掀起最大的暴亂,也在化隆陣亡
165、昂拉統治者藏族千戶項謙,經十七次勸降終降
166、追擊中,馬元祥已渡過黃河灘,不幸被狙身亡
第廿二章 新疆歷史上長期邊患,在王震請纓親征下終結
167、新疆國大代表烏拉孜拜在北疆游擊,不敵投降
168、追剿烏斯滿,堯樂博斯,賈尼木汗,結局不一
169、烏斯滿之子謝爾德曼繼承父業反共,中共招安
170、胡賽音,哈力拜克經西藏越中印邊界逃出境外
|第六部| 浴血護國無力回天
第廿三章 中共在建政之初,能滅國府龐大游擊武力之因
第廿四章 國府潛留游擊遍地開花,血戰四年半慘敗之故
第廿五章 國共第二次戰爭,全覽所見特殊史料事例紀要
序
序
本書《奮戰江山》是作者博覽自1949年5月至1953年12月,兩岸間出版的百餘本有關國共內戰之戰史、回憶錄、口述戰紀及檔案,在眾說紛紜、雜亂無章、汗牛充棟的史料堆中,持續了七年多時光,從構想、蒐集、閱讀、研究、編輯、創作的過程,親手完成一篇篇洗鍊流暢的文章。蔣介石與毛澤東在抗戰勝利於重慶握手和談後,在中國歷經了三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其結局改變了國共雙方優劣的戰略態勢,使蔣介石從剿「匪」變成了被「剿」。在中共於1949年10月建政,掌控大陸全局後,即以優勢正規軍、民兵及群眾組織,以四年半時間,殲滅了國民政府轉進台灣後,遺留在大陸部署與支援的270萬敵後游擊武力,也重挫了蔣介石於1950年3月(在台復職時,所提出的「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反攻復國的全程構想,按當時國府敵後武力佈建,置重點於雲南邊境,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區,目的在配合「以大陸為主戰場,以台海為支戰場」的戰略規劃,期盼運用大陸人民的抗暴,結合台海軍力的支助,在遍地開花的敵後游擊武力支撐下,趁大陸在搞三反五反、土改鬥爭動盪中一舉反攻大陸,豈料此一理論與實踐上可行的戰略指導,在毛澤東積極剿滅、招降、策反的作為下,最終土崩瓦解。而光復大陸的攻勢戰略亦在1954年國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走向了以建設台灣為主的守勢復國之路。
1949年5月至1953年12月,中共對在長江以南與大西北,對遍地開花的270萬反共游擊隊展開全面清剿,如此龐大的反共游擊隊是如何的被殲滅肅清的?在抗日戰爭之前,蔣介石對中國共產黨進行五次圍剿,稱為“剿共”或“剿匪”,稱中共為“共匪”。1949年國府潰敗,形勢互變,成著為王敗者為寇,原為中共游擊隊所據的大別山,井崗山,十萬大山等山脈,換成了中共游擊隊下山進城,國府部隊上山游擊,國府反被稱“蔣匪”或“蔣幫”、“土匪”,昨日你剿我,明日我剿你。在那多變的時代,國共兩黨各有堅持,中共部隊與國府游擊隊也都各有信仰,各擁其主,各為主義理想而戰。正因為這種反覆和多變性,使我對大陸局勢演變和中共對“剿匪”研究產生了極高的使命感!決心面對史實秉持一個在台灣成長的研究者,利用多年來多方蒐集的相關書籍,多次研閱,筆記要點,刊物、報紙、紀錄、影片、戰圖等資料,以嚴肅公正無私的態度,來完成這段不為人知的寫實之作。並深切期盼中華民族團結和諧,台海兩岸永續太平。
中共“剿共”之前,國府已預知大陸局勢將難以逆轉,蔣介石即展開“應變計劃”,整個計劃中,除保密局毛人鳳負責總策劃外,計劃中區分大陸撤退前的部署及在台灣完成支援敵後行動,大陸的佈建,除了蔣介石,毛人凰的倉促進行外,還必須提到另一位實質負責部署的人物,其功不可沒,那就是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
白崇禧1949年共軍渡過長江之前,就指派桂系中將汪憲潛入安徽大別山整合各路反共游擊隊,是年5月,在武漢陷落前夕,當時白任“華中軍政長官”,又奉蔣介石之命,在武昌市郊親自召見游擊隊領導人予以嘉勉,賦於重任並頒發派令,使中共感受到威脅加劇。更甚者,另有產生巨大作用的兩個游擊區域,使共軍煞費苦心。一是“楚漢宮”整合湘西,一是完成廣西“總體戰”。1949年8月,已任國防部長的白崇禧親臨湖南芷江“楚漢宮”,以一級上將之尊會見湘西各路“應變計劃”中的游擊領袖。由湘西最有權勢的幫會龍頭大爺,國大代表楊永清設宴接待白崇禧,聽命他的指導,部署。召集400餘人,並斬雞頭飲血酒為盟誓,稱兄道弟。在局勢極艱難惡劣下,白部長只能配合江湖儀式同飲血酒,可見白崇禧的智慧和膽識。
1952年2月,白崇禧更能得心應手的在其故鄉,以其桂系軍政幹部,老部屬佈局廣西推行“總體戰”,先部署了6個軍政區,由基層保甲精實編組。廣西游擊隊是中共公認在“剿匪”戰役中最強悍,最反動頑固的“土匪”部隊,因此被毛澤東斥責“剿匪”不力,為最差的一省,並指派葉劍英,陶鑄駐省督戰。致使共軍先後投入2個兵團又4個軍,19個師,加上民兵計四十萬人來清剿這股力量。
回首六十多年前,共軍與游擊隊的爭戰是十分艱苦!在大半個大陸有著各種氣候,各類地形。以及國府種種的“應變”部署,游擊隊都選擇各原土匪據佔之地,有利於建立游擊基地或打游擊的環境,因此凡有高山、湖泊、沙漠、島嶼、密林、岩洞、雪嶺、峽谷、沼澤的省份,都被國府數千個游擊隊所盤據。這些峰巒峻嶺大多綿延百里,一望無際,是理想的游擊樂園。反過來以鄉村包圍城市,進行游擊戰。然而過去佈滿游擊隊的高山古城,如今已成為大陸知名旅遊景點,誰都沒想到今日旅客川流不息的地域,曾是國共你來我往的天然戰場。例如現今四川阿壩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溝、茂縣、汶川、靖化、懋功曾為周迅宇、劉野樵、孫永貞所佔據。安徽黃山、湖南張家界的鳳凰古城曾是湘西“苗王”龍雲飛父子所據之地。湘西瞿波平,師興周所據的八面山曾拍過電影《阿凡達》及建玻璃長橋之地。福建的武夷山,貴州黃果樹瀑布,雲南洱海等地也曾是國府游擊基地。
在中共“剿匪”時期,因作戰或被伏擊而亡的中共師級軍官有三位。一是,四川“龍潭寺慘案”,60軍179師政治部主任朱向璃(階級最高),遭游擊隊巫杰部伏擊喪命,因而觸怒毛澤東,決心加速“剿匪”。二是,西北地區6軍16師副師長羅少偉陣亡,年僅32歲。三是,寧夏軍區副參謀長曹動之督導軍糧運送遭襲身亡。
中共“剿匪”作戰中,初期並不順利,如4野由東北一路南下作戰,人生地不熟,加上水土不服,言語互異,情報不通,又被國府分化說“北方佬欺壓南方人民”,造成“剿匪”進度緩慢不前。被毛澤東指責福建“較差”,廣西“最差”,並限期完成。查這兩省“土匪”愈剿愈多之因,毛澤東認為是“匪首殺的不夠多,不夠快”。因此授權“剿匪”指揮官,對被俘游擊隊大小幹部一律速審速決,大量就地處決。後才有廣西大瑤山三大游擊司令甘竟生,楊創奇,林秀山被俘數日即遊街,公審槍決。據統計,在毛指斥責前槍決400人,之後槍決3,000人,大開殺戒以止蔓延!
經過再三的閱讀中共“剿匪”史料,重點筆記,核對,綜合多方記載,對全部戰役過程終於有了重點的紀要。為使讀者能瞭解中共“剿匪史”的始末,本書將依據東南,中南,西南,西北四大中共“剿匪”區域,按各區域,各省重要,有影響力,特殊的游擊隊領導人及游擊組織逐個簡要報導,就游擊部隊的番號,游擊區及領導人的出身背景,特性加以介紹。同時也對中共黨的領導,軍區的策劃和部署,戰術,清剿戰事過程逐一列述;對中共每埸戰役後,雙方浴血奮戰和結局,游擊隊領導人的不同際遇,在書中,以坦誠,詳實,不保留的提供給讀者們參閱,讓大家能瞭解這一埸不為人知的戰爭始末。
本書《奮戰江山》是作者博覽自1949年5月至1953年12月,兩岸間出版的百餘本有關國共內戰之戰史、回憶錄、口述戰紀及檔案,在眾說紛紜、雜亂無章、汗牛充棟的史料堆中,持續了七年多時光,從構想、蒐集、閱讀、研究、編輯、創作的過程,親手完成一篇篇洗鍊流暢的文章。蔣介石與毛澤東在抗戰勝利於重慶握手和談後,在中國歷經了三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其結局改變了國共雙方優劣的戰略態勢,使蔣介石從剿「匪」變成了被「剿」。在中共於1949年10月建政,掌控大陸全局後,即以優勢正規軍、民兵及群眾組織,以四年半時間,殲滅了國民政府轉進台灣後,遺留在大陸部署與支援的270萬敵後游擊武力,也重挫了蔣介石於1950年3月(在台復職時,所提出的「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反攻復國的全程構想,按當時國府敵後武力佈建,置重點於雲南邊境,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區,目的在配合「以大陸為主戰場,以台海為支戰場」的戰略規劃,期盼運用大陸人民的抗暴,結合台海軍力的支助,在遍地開花的敵後游擊武力支撐下,趁大陸在搞三反五反、土改鬥爭動盪中一舉反攻大陸,豈料此一理論與實踐上可行的戰略指導,在毛澤東積極剿滅、招降、策反的作為下,最終土崩瓦解。而光復大陸的攻勢戰略亦在1954年國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走向了以建設台灣為主的守勢復國之路。
1949年5月至1953年12月,中共對在長江以南與大西北,對遍地開花的270萬反共游擊隊展開全面清剿,如此龐大的反共游擊隊是如何的被殲滅肅清的?在抗日戰爭之前,蔣介石對中國共產黨進行五次圍剿,稱為“剿共”或“剿匪”,稱中共為“共匪”。1949年國府潰敗,形勢互變,成著為王敗者為寇,原為中共游擊隊所據的大別山,井崗山,十萬大山等山脈,換成了中共游擊隊下山進城,國府部隊上山游擊,國府反被稱“蔣匪”或“蔣幫”、“土匪”,昨日你剿我,明日我剿你。在那多變的時代,國共兩黨各有堅持,中共部隊與國府游擊隊也都各有信仰,各擁其主,各為主義理想而戰。正因為這種反覆和多變性,使我對大陸局勢演變和中共對“剿匪”研究產生了極高的使命感!決心面對史實秉持一個在台灣成長的研究者,利用多年來多方蒐集的相關書籍,多次研閱,筆記要點,刊物、報紙、紀錄、影片、戰圖等資料,以嚴肅公正無私的態度,來完成這段不為人知的寫實之作。並深切期盼中華民族團結和諧,台海兩岸永續太平。
中共“剿共”之前,國府已預知大陸局勢將難以逆轉,蔣介石即展開“應變計劃”,整個計劃中,除保密局毛人鳳負責總策劃外,計劃中區分大陸撤退前的部署及在台灣完成支援敵後行動,大陸的佈建,除了蔣介石,毛人凰的倉促進行外,還必須提到另一位實質負責部署的人物,其功不可沒,那就是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
白崇禧1949年共軍渡過長江之前,就指派桂系中將汪憲潛入安徽大別山整合各路反共游擊隊,是年5月,在武漢陷落前夕,當時白任“華中軍政長官”,又奉蔣介石之命,在武昌市郊親自召見游擊隊領導人予以嘉勉,賦於重任並頒發派令,使中共感受到威脅加劇。更甚者,另有產生巨大作用的兩個游擊區域,使共軍煞費苦心。一是“楚漢宮”整合湘西,一是完成廣西“總體戰”。1949年8月,已任國防部長的白崇禧親臨湖南芷江“楚漢宮”,以一級上將之尊會見湘西各路“應變計劃”中的游擊領袖。由湘西最有權勢的幫會龍頭大爺,國大代表楊永清設宴接待白崇禧,聽命他的指導,部署。召集400餘人,並斬雞頭飲血酒為盟誓,稱兄道弟。在局勢極艱難惡劣下,白部長只能配合江湖儀式同飲血酒,可見白崇禧的智慧和膽識。
1952年2月,白崇禧更能得心應手的在其故鄉,以其桂系軍政幹部,老部屬佈局廣西推行“總體戰”,先部署了6個軍政區,由基層保甲精實編組。廣西游擊隊是中共公認在“剿匪”戰役中最強悍,最反動頑固的“土匪”部隊,因此被毛澤東斥責“剿匪”不力,為最差的一省,並指派葉劍英,陶鑄駐省督戰。致使共軍先後投入2個兵團又4個軍,19個師,加上民兵計四十萬人來清剿這股力量。
回首六十多年前,共軍與游擊隊的爭戰是十分艱苦!在大半個大陸有著各種氣候,各類地形。以及國府種種的“應變”部署,游擊隊都選擇各原土匪據佔之地,有利於建立游擊基地或打游擊的環境,因此凡有高山、湖泊、沙漠、島嶼、密林、岩洞、雪嶺、峽谷、沼澤的省份,都被國府數千個游擊隊所盤據。這些峰巒峻嶺大多綿延百里,一望無際,是理想的游擊樂園。反過來以鄉村包圍城市,進行游擊戰。然而過去佈滿游擊隊的高山古城,如今已成為大陸知名旅遊景點,誰都沒想到今日旅客川流不息的地域,曾是國共你來我往的天然戰場。例如現今四川阿壩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溝、茂縣、汶川、靖化、懋功曾為周迅宇、劉野樵、孫永貞所佔據。安徽黃山、湖南張家界的鳳凰古城曾是湘西“苗王”龍雲飛父子所據之地。湘西瞿波平,師興周所據的八面山曾拍過電影《阿凡達》及建玻璃長橋之地。福建的武夷山,貴州黃果樹瀑布,雲南洱海等地也曾是國府游擊基地。
在中共“剿匪”時期,因作戰或被伏擊而亡的中共師級軍官有三位。一是,四川“龍潭寺慘案”,60軍179師政治部主任朱向璃(階級最高),遭游擊隊巫杰部伏擊喪命,因而觸怒毛澤東,決心加速“剿匪”。二是,西北地區6軍16師副師長羅少偉陣亡,年僅32歲。三是,寧夏軍區副參謀長曹動之督導軍糧運送遭襲身亡。
中共“剿匪”作戰中,初期並不順利,如4野由東北一路南下作戰,人生地不熟,加上水土不服,言語互異,情報不通,又被國府分化說“北方佬欺壓南方人民”,造成“剿匪”進度緩慢不前。被毛澤東指責福建“較差”,廣西“最差”,並限期完成。查這兩省“土匪”愈剿愈多之因,毛澤東認為是“匪首殺的不夠多,不夠快”。因此授權“剿匪”指揮官,對被俘游擊隊大小幹部一律速審速決,大量就地處決。後才有廣西大瑤山三大游擊司令甘竟生,楊創奇,林秀山被俘數日即遊街,公審槍決。據統計,在毛指斥責前槍決400人,之後槍決3,000人,大開殺戒以止蔓延!
經過再三的閱讀中共“剿匪”史料,重點筆記,核對,綜合多方記載,對全部戰役過程終於有了重點的紀要。為使讀者能瞭解中共“剿匪史”的始末,本書將依據東南,中南,西南,西北四大中共“剿匪”區域,按各區域,各省重要,有影響力,特殊的游擊隊領導人及游擊組織逐個簡要報導,就游擊部隊的番號,游擊區及領導人的出身背景,特性加以介紹。同時也對中共黨的領導,軍區的策劃和部署,戰術,清剿戰事過程逐一列述;對中共每埸戰役後,雙方浴血奮戰和結局,游擊隊領導人的不同際遇,在書中,以坦誠,詳實,不保留的提供給讀者們參閱,讓大家能瞭解這一埸不為人知的戰爭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