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於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大部分的人至少知道這三件事:他割掉自己的耳朵,他精神錯亂、最後自殺,還有〈向日葵〉是他畫的。雖然這三點基本上都是真的,但還是無法讓我們對這個人和他的作品留下充分的印象。若保持一段距離,仔細探究梵谷短暫的人生(他去世時年僅37歲),就會發現他的人生境遇退居遠方,畫作移到了前景來。這樣一來或許問題就會變成:他在口袋沒錢、只有零星資助,同時又飽受病痛折磨的情況下,到底是怎麼做到這些事的?
梵谷在投入藝術之前,曾經設法約束自己的本性,好適應各種不同的角色。青少年時期的他曾幫伯父做藝術品買賣生意,可是他的態度太直率,無法迎合那些自認品味高尚的顧客。梵谷最後一次被解雇後,轉而投向宗教的懷抱:說不定他的熱情可以發揮在傳教上吧。結果這卻是錯誤的開始——他當然不乏當牧師的信念(他本身就是傳教士的兒子,非常了解這個職業),可是最後他連神學院都沒有考上,所以不夠格擔任神職人員。
梵谷終於在27歲那年全心投入藝術。他孜孜不倦、勤勤懇懇地努力了一段時間,最後總算有所突破。他幾乎衝突不斷、鬱鬱不得志的一生,換來了生命最後幾年輝煌綻放的創作能量。
雖然梵谷在某些方面運勢欠佳,但他真的很幸運能有西奧(Theo)這個弟弟,更幸運的是還有喬安娜(Johanna
Bonger)這樣的弟媳。西奧一直是梵谷的支柱,除了提供明智的建議外,還盡可能地接濟哥哥,幫他實現藝術家的夢想;不僅如此,兩兄弟都過世之後,西奧的妻子竭盡所能地推廣梵谷死後的聲譽,讓他的作品獲得應有的賞識,而且並沒有花太久時間。藝術界開始看見像高更(Gauguin)這樣極富洞察力的當代藝術家早就發現的東西:那是一種真正新鮮而獨特的視野,能讓他們用新的、深具啟發性的眼光重新看待熟悉的事物,就跟所有傑出的藝術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