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就是點子寶庫:廣電節目劇本作家教你35個創意撇步

日常生活就是點子寶庫:廣電節目劇本作家教你35個創意撇步
定價:300
NT $ 150 ~ 395
  • 作者:山名宏和
  • 譯者:余亮誾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8-03-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983268
  • ISBN13:9789863983262
  • 裝訂:平裝 / 28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讓日常生活成為點子的寶庫
訓練發想的35的課題
重新檢視「理所當然」就能讓腦袋變靈活

  「該怎麼做才能有源源不絕的點子呢?」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作者山名宏和的工作是「面對電視節目各種狀況、提供點子」的廣電節目劇本作家。

  不僅止是擔任企劃會需要點子,人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場合都會需要用到各種不同的點子。點子,總是突然說要就要。點子不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而是像人要穿衣、穿鞋,已經是身上必備的品項。

  因此,作者認為,要思索怎樣才會產生點子之前,不妨稍微留意構思出點子之前的階段吧!無論採用哪種創意思考方法,都要靠自己的大腦收集那些原料。無論知道多少優秀的組裝方式,如果欠缺原料,還是會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作者集結畢生經驗,歸納出35個「撇步」,找出思考方法,取名為「成年人的功課」,教授生出點子的思考法。

  -用遠眺、轉換性別觀點、外國人的視線、非日常的眼睛……的撇步可以獲得嶄新看法。
  -不照單全收、觀察剩餘部分、想像現場、察覺木偶效果……可以拓展價值觀。
  -豎起耳朵、凝視擔心、細分欲望、選擇受限制……容易發現創意的種子。
  -再往前一步、製造疑問、偽裝奧客、知道原點就是靠山……就能磨亮想像力。

專業推薦

  吳洛纓 編劇
  洪嘉勵 廣播金鐘獎製作人、詩人
  邱坤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亞馬遜讀者五星好評

  ●結成飽滿果實的點子,都是從找尋種子開始。很多人都認為要拼命苦思才能催生出點子。其實需要的是「發想前」的觀點。收集點子的種子,扎穩發想的根基很重要。本書由出版眾多人氣書籍的人氣放送作家介紹如何發現點子種子的線索。只要改變觀點重新觀察,即使習慣的日常也能有新鮮感。將找到的點子種子作為發想的根基,日後就能結出飽滿果實。

  ●這本書提到許多有趣的小技巧,非常實用。如模擬愛用品的心情吧。在電車或巴士中,盡可能傾耳細聽與自己不同年代的人的對話吧!試著回想日常中會不由自主做出的行為吧!試著想像,最近你送給別人的東西,對方會怎麼使用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山名宏和


  一九六七年出生,隸屬古館企劃的廣電節目劇本作家。參與為數眾多的電視節目企劃,例如《超人氣法律諮詢事務所》、《Downtown DX》、《最終警告!恐怖家庭醫學》、《蓋亞的黎明》、《未來世紀日本》、《The Covers》等。現於《每日新聞》週六早報連載《電視幕後語錄》。

  著作包含《盜取創意的技術》等。

  將每日的觀察以「陰天的碎片」為名.公開在goo官方部落格。

  blog.goo.ne.jp/yamanahirokazu

譯者簡介

余亮誾


  日本國立廣島大學教育學博士。目前為兼職譯者。譯著有《降低膽固醇的29種習慣》等。

 
 

目錄

推薦序  晚餐你要吃什麼?  吳洛纓
推薦序  多餘,就是多了塊魚――創意不只幫工作加值、更幫幸福加值  洪嘉勵
推薦序  找點子――創意時代的生存妙計  邱坤良


第1章 獲得嶄新看法
遠眺-zoom out
近看,有時會見樹不見林
轉換性別觀點
男性試著以女性、女性試著以男性觀點思考
外國人的觀點
從外國人的角度觀看就會發現,習以為常的事物其實「很奇怪」
洞察事物
有曾經以垃圾桶的觀點,去思考事物過嗎?
非日常的角度
置身非日常的狀態,世界就會變得不同
切換觀點
只要切換觀點的角度,就能抓住點子的靈感
情感浴
唯有尋找「可愛的事物」的人,才會邂逅「可愛的事物」
收集關鍵字
觀察報紙的「節目表」和電車的吊環廣告吧

第2章 拓展價值觀
不照單全收
「本來就是這樣」請不要輕易地照單全收
觀察多餘的部分
垃圾推中也可能藏著珍寶
想像現場
可能在會議室裡想到的點子注入生命力
弱點也是個性
把自己的弱點化為武器
服務的小刺
你有過貼心的舉動卻惹來一身腥的經驗嗎?
方便的副作用
不能對便利一味感到欣喜
木偶效果
察覺到不由自主的動作,就是機會
突兀感
請重視內心被吸引的感覺
戲劇化的事物
你的周圍想必也有戲劇化的瞬間

第3章 發現創意的種子
豎起耳朵
跟平常沒有交集的人交談,對話中將潛藏無數線索
不自覺的行為
有沒有在不知不覺中做了某些行為呢?
凝視憂心
咀嚼心中的疑慮,就能找到點子
細分欲望
請留心「想這麼做」的感覺
隱形浪費
其實有很多浪費的事情
風格的破綻
如果手機小說是縱向編排,還會賣得好嗎?
預告未來
安撫看不見未來的不安
選擇受限
紓解無法選擇所帶來的焦慮
有價值的付出
付出與不付出的取捨
消除隔閡
世界中有很多「理想」與「現實」的隔閡

第4章 磨亮想像力
更進一步
讓好不容易浮現的點子再往前一步
模仿作品的精神
試著想像:如果白雪公主是絕世醜女
製造疑問
點子不全然是解決方法
來自世界的益智問題
人類具有一出現問題,就想回答問題的習性
偽裝奧客
對自己的工作,試著暢所欲言、高聲抱怨吧
個人字典
造字本身就是點子的種子
對比力
依使用方式的不同,認定無用的點子也可能大放異彩
出發點就是靠山
知道自己的立足點,能讓自己變強

終章
後記一
後記二
 

推薦序  

晚餐你要吃什麼?
吳洛纓


  所謂點子,可以小到今天晚上吃什麼,大到如何增加來客率,其實生活裡都在應用繁簡不一的點子。如同在這本有趣的書中所提示「好主意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事情的角度和態度,而那需要更有意識去「觀察」到看似一成不變的日常(例如轉角新開了一家拉麵店),並且以新的視角去看(假設我是一個背包客或小孩子),進而打破原有的類型思考(比方說女性愛美未必是為了取悅他人),最後重新組合(A+乙╳二○%=?)。當然,比這些突破盲點的技巧更重要的,便是動機。

  我們常會看到一群人為了一道新菜色的名字抓破腦袋,或者每年都要折磨你一次的尾牙表演怎麼樣可以與眾不同。把這當成是一個「困境」,就是悲劇的開始,你會像在無間道裡一樣,不斷撞牆又反彈。但如果動機是「快樂」,讓自己開心、讓別人驚喜,把這一切都當成遊

  戲,誰說這世界不能是一個大遊樂園呢?

  做為一個寫作者,我最常被問到關於「靈感從哪裡來」的問題,重複太多次後,我都就直接回答:「去ATM領啊!」這並非單純的玩笑話。我們都應該有一個專門積蓄點子的帳戶,不時挖掘有意思的主意並儲存進去,累積起來才會有想法可以領。靈感不是遠房親戚,不會沒事「從哪裡來」,而是在你張開眼睛豎起耳朵,認真過日子的每一刻裡,就像捉迷藏一樣,躲在日常生活的細縫裡等待被你發掘。

  (本文作者為編劇)

推薦序

多餘,就是多了塊魚──創意不只幫工作加值、更幫幸福加值
洪嘉勵


  現代生活繁忙,尤其在台灣,無論教育上、職場上總輕易將人事物劃分成「有用」或「沒有用」。而「創意」這個最有用的能力,卻是從看似「沒有用」的生活點滴中所提煉出來。這本好書,就是一本難能可貴與你分享「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的寶典。您是否偶而會為「找不到靈感」所苦?

  時常需把腦子當檸檬榨的工作者啊!除了壓榨出酸澀眼淚之外,是否也時常找不到謬思呢?同為廣電節目製作人,對於書中的心路歷程感同身受。我十分感謝山名宏和先生提供了生活化的例子、如何從生活中鍛鍊創意肌肉的方式,這是非常珍貴的心法,還整理出了十分簡單的練習方式(光是閱讀目錄就十分有收穫)。

  寫詩,是我的娛樂,詩協助我隨時保持書中說的「觀察」、「眺望」的種種能力;我也時常在外國朋友聚集的西門町以一種觀光客的心情遊玩,而這些創意力養成的小撇步,竟然在本書中大公開?要不是這本書已經呈現在您面前了,我才不想跟你說!

  最感動的是,山名宏和分享了自己如何把創意實踐在「親子」相處上。

  或許您會認為,「創意」是某些領域專屬的技能,其實創意是讓每個人更加幸福的魔法——而這個法術,卻可能從小就被剝奪了學習的機會。很幸運的,透過這本書,我們又可以重新找回「身為一個人類最美妙的魔法力」。

  周星馳「食神」電影中,一位廚師曾被批評「多餘,你就是多了塊魚!」,在現實生活裡,我們彷彿也被要求不要做多餘的事(例如寫詩)、不要做多餘的人(例如唸哲學),彷彿一切無法用功利丈量的事物都是多餘。然而,想要做一個遇到困難能處理的有用之人,卻得花許多「多餘」心力來練習;某天可能要用到的一塊肌肉和技能──例如能久穿高跟鞋的肌肉、例如迅速畫眼線的技巧。如果不花多餘的時間來養成,好運來時,你不僅抓不住,甚至看不見。

  只有願意多餘,才能真的多了塊魚!年年有餘。

  創意,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開不知被誰陷害之「你沒有創意」的詛咒吧!有了這本書,不須王子公主的真愛之吻,你也可以自我救贖,就算一邊厭世,也一邊充滿人生的勇氣。

  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本文作者為廣播金鐘獎製作人、詩人)

推薦序

找點子——創意時代的生存妙技
邱坤良


  文創園區、創意市集、文創產品等名詞充斥我們的日常生活,亦突顯時代對創意需求孔急。

  講究創意的年代(creative age),誰能主導創意,誰就能呼風喚雨。然而,創意從何而來?它當真可遇不可求?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眼前這本《日常生活就是點子寶庫:廣電節目劇本作家教你35個創意撇步》,有人出秘笈了!

  本書作者為日本廣電劇作家山名宏和,他開門見山地要我們練習「獲得嶄新的看法」:打開眼睛與耳朵,發現與平日不一樣的感覺。他所謂的「嶄新」,與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V.Shklovsky)的「陌生化」(de-familiazation)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亦即「尋找新的切入點」,讓知覺已熟悉的東西換上新的模樣,就像每天下班回家,若能適時改變路線與時間,一定會看到一些早已視而不見的景物。除了人的視角,作者還以物的心情感受世界,人物易位,自然能「洞察物品」(something insight),激發新鮮點子。

  在「薪」情低靡的時代,若有創意在手,不啻為一種有力的無形資產。但是創意不會憑空降臨,暫且打開山名宏和為我們撰寫的「點子練習簿」——《日常生活就是點子寶庫:廣電節目劇本作家教你35個創意撇步》,並在日常生活中訓練觀察力、思考力、(語言)表達力,讓培育創意的土壤更加豐饒。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點子,總是突然說要就要。

  這並不限於擔任企劃的人。

  像是「想要提升會議效率」,這時候也需要點子。

  或是「該怎麼規劃明後天的歡送會」,如果想要一場前所未有的好派對,也需要點子。

  用餐中讓大家愉悅地交談,這種事情也需要一些點子。

  點子不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而是像人要穿衣、穿鞋,已經是身上必備的品項。

  或許受到這種風潮的影響,常常有人這麼問我,

  「該怎麼做才能有源源不絕的點子呢?」

  這是讓人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即便認真細想,有時我自己也不知道點子到底從何而來。

  回首那些以自己的點子完成的企劃,雖然大概知道是經過怎樣的過程。不過,那都是事後的回溯。我知道迸發出點子的契機,至於契機如何化成點子這個重要環節,連我自己也不太瞭解。

  要回應那些發問的人「我不知道,如果知道,就不用每天那麼辛苦了,」也太不親切了,所以我這麼回答。

  「要思索怎樣才會產生點子之前,不妨稍微留意構思出點子之前的階段吧!」

  「創意思考之前」。這是一邊做著劇本作家的工作,一邊苦思後的一個「思考方法」。這樣的回應,算是能讓讀者可以照著仿作,一種方法論的集大成。將發行單行本的書名命名為「成年人的功課」,就是為了孕育創意思考之前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能簡單進行的思考訓練。

  那麼重要的「創意思考之前」又是甚麼呢?詳細說明之前,先稍微談談我的工作吧!

  我是劇本作家。要正確說明劇本作家的工作內容,還真的不容易。如果只提本書相關的部分,或許是以下內容吧。

  「面對電視節目各種狀況、提供點子的工作。」

  最容易理解,也是最主要的部份,或許就是新節目的點子吧。不過,不只這樣,從藝人的談話主題到運動選手們的標語都得納入考量,這樣才稱得上優秀的點子。沒錯,劇本作家的職務就是要生出大大小小各種點子的工作。

  劇本作家也得提供不同類型的點子。眾所周知電視有很多類型的節目,但是幾乎沒有只負責特定類型的劇本作家。我也一樣,得橫跨法律、美食、醫學、環保、教育等,同時進行完全不同類型的工作。

  因此我每天都像騎在腳踏車上不停前進的狀態,必須提出大大小小不同規模、不同領域的點子,而支撐我的就是「創意思考之前」。

  尤其在急件時,更感受到重要性。某天在毫不知情的狀態下被叫去,劈頭就問我,

  「對特別節目的企劃,有沒有想法」

  不太合理的要求。不過,對方就是要你當場擠出些什麼才會叫你去吧?

  或許有人會認為,平常能存些點子,就能在那種情況派上用場。不過還是得配合各方條件,像是演出者、預算、類型等,所以手上的點子不見得都能發揮作用。因為對方需要的是符合條件的點子。所以有時候也會汗流浹背,在腦海中拼命回想尚未醞釀成點子的片斷,也就是點子的原料,想盡各種方法催生點子。

  「創意思考之前」就是點子原料材料的準備階段。是讓點子順利產生非常重要的過程。能否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將會左右日後成果。

  起初,我當然也沒有發現「創意思考之前」的重要性。我剛成為劇本作家時,往往得耗費很久時間,才能擠出一個點子。

  直到有一天,獲得與一位總是能提出絕妙想法的創意人才交流的機會,所以就問了他這個問題。

  「你總是可以想到一個接著一個,各種不同的點子耶」

  而他則回答,

  「點子不是想出來的,而是找出來的」

  那樣的回答,對當時的我是很新的想法。現在回想,他所說的點子,應該就是「點子的原料」,所以才認為點子是找出來的。沒錯,並非無中生有,而是從世界發現到什麼。這個想法讓我減輕不少內在的負擔。

  不過,卻也產生新的疑惑。

  要如何找到點子呢?

  我開始觀察點子很多的人之後,發現到一件事情。

  「點子豐富的人,身上有趣的事情也比較多」

  不是說他們過著特別的生活,不過就是讓人覺得好像有各種有趣的事情。

  正確來說,他們是在與大家無異的日常生活中,發掘「趣味」。舉例來說,就算與點子豐富的人在同樣的時間待在同樣的地方,他們所發現的「趣味」一定會比較多。

  重點是他們並非刻意發現「趣味」。不是為了要找尋點子的原料而拚死拚活發掘「趣味」,而是自然而然地覺得有趣。

  還有另一個重點:

  「自己要先覺得有趣」

  不管別人怎麼想,只要發現到到自己覺得很有趣。至於能否讓人感同身受的取捨問題,可以留待之後再說。

  這種態度對收集點子的原料,也就是「創意思考之前」的階段才是重點。

  世界上有很多很優異的創意思考方法,我也是從事這份工作之後,才知道各種創意思考法的存在。其中也包括當場直接在錯誤中反覆修正、屬於特立獨行的做法,以更洗鍊、更完備的方式呈現的發想法。正當有所感觸地閱讀記載那些創意思考法的書籍時,我突然浮現這樣的想法。

  「這些當中,有很多都是點子原料的組裝方式吧?」

  無論採用哪種創意思考方法,都要靠自己的大腦收集那些原料。無論知道多少優秀的組裝方式,如果欠缺原料,還是會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換個方式想也可以是:

  「創意思考方法也就是栽培法」

  把點子比喻成果實吧。如果想要栽培出好吃的果實,只是知道很多優秀的栽培法還是行不通。那還需要什麼呢?

  需要肥沃的土壤。唯有肥沃的土壤配合優秀的栽培法,才能結出甜美的果實。

  點子也是如此。要擁有優良的創意思考方法,必須同時打造培育創意的基礎,我稱這為「思考的土壤」,平常就要好好培養出豐沃的思考的土壤才對。在創意思考之前,就要好好培育豊沃的思考土壤。

  點子與果實的栽培還是有不同之處。果實必須從其他地方取得的種子種植在土壤中,點子則連種子也是從「思考的土壤」中孕育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腦或許如同從有機物的湯汁中孕育出生命起源的太古之海。為了孕育出名為點子的生命,日夜不停地匯集,讓濃度一點一滴的堆疊。「創意思考之前」或許就是那種情況。

  孩提時期,老師總是會出作業彌補學習時的弱點,心不甘情不願的過程中,卻也讓我們獲得一些能力。

  長大後少了出作業的人,想要獲得能力就得靠自己訓練。也因為如此,本書出版單行本時,書名也用了「作業」這個詞彙。

  不過,「成年人的功課」並不像孩提時期只有痛苦。除了沒有老師會責備你之外,遇到那種艱澀的作業,多數人也就半途而廢。

  「成年人的功課」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各種「趣味」,使孕育點子的「思考土壤」更豐饒。一旦學會,應該就會覺得這是愉悅的作業。

  要如何才能學會「成年人的功課」呢?

  養成習慣。養成習慣的說法有點過於美化,簡單地說就是變成「興趣」。

  變成興趣就不是那麼困難的事。

  先嘗試一項可以簡單辦到的事情吧!並且持續努力到能獲得某種程度的成果。只要讓自己樂在其中,就是很不錯的成果了。不過先將成果標準訂為「與他人談話,讓對方覺得有趣」,這樣或許比較淺顯易懂。

  即使是微小的成果,還是會讓人感到快樂。也會追求那份快樂,就會反覆進行相同的事情吧。或許你也會想,用其他方法可能也能感到快樂,於是將觸角延伸至新的「作業」。

  微不足道的成功體驗,也能讓人嘗到甜頭,當欲望產生,就會反覆進行相同的事情。等你回過神來,早已養成癖好了。

  那麼「成年人的功課」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不用擔心,都是些連無法按照時間起床的我都能持續進行的「作業」。
 

內容連載

第1章 獲得嶄新看法
 
我們一旦習慣某種看法,就容易因此感到滿足。這樣比較輕鬆,卻無法催生出新點子。
 
假設有個圓錐物,而我們總是習慣從旁邊看,此時圓錐呈現的是三角形。不過,稍微改變角度,試著從正上方看,就會覺得圓錐是圓形。沒錯,改變看法,同樣的圓錐也能有兩種不同的樣貌。
 
試著把這個圓錐,換成你現在正要思索的點子的主題吧。不是以往固定的看法,而是嘗試新的看法。是的,就像總是從旁邊觀看圓錐,改成從正上方觀看。這麼一來,想必創意的主題就會有不同的呈現。
 
所謂的不同呈現,也就是發現新的切入點。採用各種不同看法,就可以儘量拓展出可能的創意。
 
怎麼做才能找到新的看法呢?
 
首要之務是「仔細看」。我們好像每天都在看,但都沒看仔細。為了讓大家體驗這種感受,以社會人士為對象的研習會中,我常常會提出這樣的課題。
 
「請想像一下撲克牌中的K吧!」
 
大家都玩過撲克牌吧!想當然爾應該也看過好幾次K。之後我把印著四張K的講義發給大家,提出課題。
 
「請仔細看這四張K後,發表新的發現或是有疑問的部分」
 
大家開始列舉很多發現以及疑點。這就是以往沒有仔細看過撲克牌的證明。而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即使是小小的撲克牌,仔細看還是能有很多發現。
 
所以請大家先「仔細看」吧!仔細看,就是「有意識地看」。通過這關之後,就會有新的看法等著你。沒錯,就是有關拓展點子的可能性的嶄新看法。
 
遠眺(zoom out)
 
近看,有時會見樹不見林
 
去幼稚園運動會時,總是可以看到觀眾席上許多備好錄影機的家長們,這已經是司空見慣的景象。大家似乎都將加油鼓勵擺一旁,忙著錄下家中寶貝的身影。
 
望著那種景象,我發現到一件事情。
 
大家都「特寫」自家寶貝。
 
這可不行。這種拍攝方式,就像是明明在操場上進行多人體操,卻連家裡的孩子是站在中間還是角落都不知道的拍法。說得誇張一點,可能連孩子在賽跑中到底跑第一名還是最後一名也不知道。
 
為了避免發生這種事情,電視節目的外景隊通常會出動兩台攝影機。一台負責拍「特寫」攝,一台負責掌握「全景」的整體狀況。就算不只有一台攝影機,專業的攝影人員還是能巧妙運用拉近與拉遠的技巧,讓觀眾了解現場的狀況。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
    $150
  2. 二手書
    53
    $160
  3. 二手書
    53
    $160
  4. 新書
    79
    $237
  5. 新書
    79
    $237
  6. 新書
    79
    $237
  7. 新書
    85
    $255
  8. 新書
    88
    $264
  9. 新書
    88
    $264
  10. 新書
    9
    $270
  11. 新書
    9
    $270
  12. 新書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