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依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蔣公介石年譜初稿》、《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等原稿整理而成,1992年初版時名為《蔣介石年譜初編》。現經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馬振犢、郭必強、楊斌、胡震亞等同志精心校訂,我們重排體例,以《蔣介石年譜(1887-1926)》為名出版。對原稿記述上存在的問題,相信讀者自有明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本書是毛思誠所撰,原題為《蔣公介石年譜初稿》,封面上蓋有“秘密”字樣,是蔣介石親自審定修改的原稿秘本。
全稿分為三編:第一編,從1887年蔣介石出生至1923年12月,為“韜晦時期”;第二編,從1924年1月至1925年12月為“黃埔訓練時期”;第三編,1926年1月至12月為“北伐開始時期”。
此稿後又幾經修改,在1937年3月印行時,改名為《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並將原來的編目改為八編:第一編,“幼年時期”(1887-1895年);第二編,“少年時期”(1896-1904年);第三編,“留學時期”(1905-1910年);第四編,“光復時期”(1911-1912年);第五編,“違難時期”(1913-1916年);第六編,“韜養時期”(1917-1923年);第七編,“黃埔訓練時期”(1924-1925年);第八編,“北伐開始時期”(1926年)。
此書與本書秘本內容基本相同,但本書保存著蔣介石刪改的親書筆跡,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對研究蔣介石前期的思想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只是本書1888年以前及1926年11月以後的記述殘缺,所以我們在編輯時與《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一書互校,凡蔣介石刪改的重要文字,均照錄原文,並加注說明;殘缺部分,則以《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的有關記載補足之,以便讀者參考使用。
本書是有關蔣介石的重要史料,但由於原撰者的政治侷限,存在著對蔣介石的虛美、掩惡以及對共產黨人的污蔑之詞,希讀者善自鑒別之。此稿由方慶秋、楊斌選輯校注,萬仁元審閱。但由於編注者的水準限制,存在的缺點與錯誤,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本書是毛思誠所撰,原題為《蔣公介石年譜初稿》,封面上蓋有“秘密”字樣,是蔣介石親自審定修改的原稿秘本。
全稿分為三編:第一編,從1887年蔣介石出生至1923年12月,為“韜晦時期”;第二編,從1924年1月至1925年12月為“黃埔訓練時期”;第三編,1926年1月至12月為“北伐開始時期”。
此稿後又幾經修改,在1937年3月印行時,改名為《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並將原來的編目改為八編:第一編,“幼年時期”(1887-1895年);第二編,“少年時期”(1896-1904年);第三編,“留學時期”(1905-1910年);第四編,“光復時期”(1911-1912年);第五編,“違難時期”(1913-1916年);第六編,“韜養時期”(1917-1923年);第七編,“黃埔訓練時期”(1924-1925年);第八編,“北伐開始時期”(1926年)。
此書與本書秘本內容基本相同,但本書保存著蔣介石刪改的親書筆跡,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對研究蔣介石前期的思想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只是本書1888年以前及1926年11月以後的記述殘缺,所以我們在編輯時與《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一書互校,凡蔣介石刪改的重要文字,均照錄原文,並加注說明;殘缺部分,則以《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的有關記載補足之,以便讀者參考使用。
本書是有關蔣介石的重要史料,但由於原撰者的政治侷限,存在著對蔣介石的虛美、掩惡以及對共產黨人的污蔑之詞,希讀者善自鑒別之。此稿由方慶秋、楊斌選輯校注,萬仁元審閱。但由於編注者的水準限制,存在的缺點與錯誤,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目錄
第一編 韜晦時期-/005
民國前二十五年至民國十二年(1887-1923年)/005
第二編 黃埔訓練時期/173
民國十三年至十四年(1924-1925年)/173
第三編 北伐開始時期/559
民國十五年(1926年)/559
附錄/980
(一)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例言/980
(二)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跋/981
民國前二十五年至民國十二年(1887-1923年)/005
第二編 黃埔訓練時期/173
民國十三年至十四年(1924-1925年)/173
第三編 北伐開始時期/559
民國十五年(1926年)/559
附錄/980
(一)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例言/980
(二)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跋/981
序
編例
一、為保持其“個人紀年史傳”的體例,民國紀元前的史事,仍按陰曆紀年;民國建立後的史事,按陽曆紀年。
二、正文均保持其自然段,正文之下,原節錄的文電、函稿、演說詞以及夾註等,用〔〕標明。
三、正文及附錄函電被蔣介石全部刪去者,一般均照錄原文,並於文首加△標明;個別字、句被刪去者,則於照錄的原文件中加<>標明;蔣介石親筆增刪修改的文字,則分別以著重號(•)標明及用①②等符號加註說明。
四、凡原文字句缺損或字跡不清者,均以□代之;原文嚴重殘缺者,酌以《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一書的有關記載補足,並於文首加*標明;錯別字、增補字和衍文的校勘,以【】注明;待考的字,則以〔?〕標明存疑。
五、其標點是編者所加。
一、為保持其“個人紀年史傳”的體例,民國紀元前的史事,仍按陰曆紀年;民國建立後的史事,按陽曆紀年。
二、正文均保持其自然段,正文之下,原節錄的文電、函稿、演說詞以及夾註等,用〔〕標明。
三、正文及附錄函電被蔣介石全部刪去者,一般均照錄原文,並於文首加△標明;個別字、句被刪去者,則於照錄的原文件中加<>標明;蔣介石親筆增刪修改的文字,則分別以著重號(•)標明及用①②等符號加註說明。
四、凡原文字句缺損或字跡不清者,均以□代之;原文嚴重殘缺者,酌以《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一書的有關記載補足,並於文首加*標明;錯別字、增補字和衍文的校勘,以【】注明;待考的字,則以〔?〕標明存疑。
五、其標點是編者所加。
內容連載
*民國紀元前二十五年,清光緒十三年,丁亥(西曆一八八七),公一歲。
*公以九月十五日未時,誕生於武嶺玉泰鹽鋪內之祖宅,乃祖玉表公命名曰瑞元。是年,距太平天國之亡二十三年,安南割於法國二年。
*總理時二十二歲,肄業香港雅麗醫學校,始圖傾覆滿清。
民國紀元前二十四年,清光緒十四年,戊子(西曆一八八八),公二歲。
民國紀元前二十三年,清光緒十五年,己醜(西曆一八八九),公三歲是年三月清西太后那拉氏罷臨朝,德宗始聽政。
吳興戴傳賢生。
民國紀元前二十二年,清光緒十六年,庚寅(西曆一八九〇),公四歲是歲除夕,公忽發奇想,欲測知己口至會厭深度,戲以箸探之。既入不得出,暈絕,經醫救治始甦。昧旦,玉表公往問王太夫人曰:孫兒恐已啞乎?公在夢中躍起曰:孫能言,不啞。聞者大笑。
民國紀元前二十一年,清光緒十七年,辛卯(西曆一八九一),公五歲,
民國紀元前二十年,清光緒十八年,壬辰(西曆一八九二),公六歲,
是年始入蒙館,館師為任介眉。公幼時好耍甚,門臨清溪,常出游泳,山洪暴至,險遭滅頂。去冬見簷下缸結堅冰,圓明如鏡,喜極,聳身撈取之,倒植其底,幾凍死。王太夫人憂之,故未五歲,即送入塾讀書。
民國紀元前十九年,清光緒十九年,癸巳(西曆一八九三),公七歲公知識稍開,喜舞玩刀棒,嘩召鄰舍子,效軍隊戰鬥狀,自為大將,部署群兒指揮之,或高視闊步,指天畫地,登壇說故事,以為戲。
是年秋總理北游天津,上書於李鴻章。
八月清廷准出使大臣薛福成奏請,弛除海禁。
民國紀元前十八年,清光緒二十年,甲午(西曆一八九四),公八歲是年春改從塾師蔣謹藩,讀《大學》、《中庸》畢。
十月二十四日玉表公卒,享年八十有一,葬於村北之石鱔嶴幡竿丘,邵元沖作傳。
*公以九月十五日未時,誕生於武嶺玉泰鹽鋪內之祖宅,乃祖玉表公命名曰瑞元。是年,距太平天國之亡二十三年,安南割於法國二年。
*總理時二十二歲,肄業香港雅麗醫學校,始圖傾覆滿清。
民國紀元前二十四年,清光緒十四年,戊子(西曆一八八八),公二歲。
民國紀元前二十三年,清光緒十五年,己醜(西曆一八八九),公三歲是年三月清西太后那拉氏罷臨朝,德宗始聽政。
吳興戴傳賢生。
民國紀元前二十二年,清光緒十六年,庚寅(西曆一八九〇),公四歲是歲除夕,公忽發奇想,欲測知己口至會厭深度,戲以箸探之。既入不得出,暈絕,經醫救治始甦。昧旦,玉表公往問王太夫人曰:孫兒恐已啞乎?公在夢中躍起曰:孫能言,不啞。聞者大笑。
民國紀元前二十一年,清光緒十七年,辛卯(西曆一八九一),公五歲,
民國紀元前二十年,清光緒十八年,壬辰(西曆一八九二),公六歲,
是年始入蒙館,館師為任介眉。公幼時好耍甚,門臨清溪,常出游泳,山洪暴至,險遭滅頂。去冬見簷下缸結堅冰,圓明如鏡,喜極,聳身撈取之,倒植其底,幾凍死。王太夫人憂之,故未五歲,即送入塾讀書。
民國紀元前十九年,清光緒十九年,癸巳(西曆一八九三),公七歲公知識稍開,喜舞玩刀棒,嘩召鄰舍子,效軍隊戰鬥狀,自為大將,部署群兒指揮之,或高視闊步,指天畫地,登壇說故事,以為戲。
是年秋總理北游天津,上書於李鴻章。
八月清廷准出使大臣薛福成奏請,弛除海禁。
民國紀元前十八年,清光緒二十年,甲午(西曆一八九四),公八歲是年春改從塾師蔣謹藩,讀《大學》、《中庸》畢。
十月二十四日玉表公卒,享年八十有一,葬於村北之石鱔嶴幡竿丘,邵元沖作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4折$888
-
新書79折$948
-
新書85折$1020
-
新書85折$1020
-
新書93折$1116
-
新書95折$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