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一個自我傷害者寫的,但並無法解釋自我傷害作為一個行為,它的原因與解答。很久以前,它是在表達一些生命中的痛苦,但後來,我越來越感受不到行為的意義,行為只剩行為,像是上癮一樣,無法停止。
那年五月,我抱著手上不斷滲血的傷口,蹣跚地走進醫學大樓。我期待能有醫師為我縫傷口,但得到的答案是本日沒有外科門診,於是我坐著等候家醫。那時候的我對於自己的狀況是不能說的,連傷口也無法給人看,因為傷口在我身上終究是個傷口,同時也是條心裡的傷,如我的痛無法給人閱覽。
但一切從那個時候開始轉動起來,從一個創傷開始。
一拿下繃帶醫生驚呼一聲就開始追問我是怎麼弄的,見我不回應,就搬出鄭捷和世道如此不能不注意。於是我有了三個選擇:自己弄的、別人弄的或是意外,理所當然的選擇了意外,然後理所當然的醫生不相信。這齣鬧劇何時能結束呢?我要說得如何動聽他才願意為我包紮呢?
佛洛伊德說:精神分析所為,是將精神官能性的悲劇,轉變成平凡生活的煩惱。他可能認為,精神內在衝突的悲劇性影響,如果經過長期治療,可以成為一般性的生活困擾,將是治療完成之日。我卻想到,如果這麼困難的治療,不只是來自於疾病或診斷的問題,不只是「病人」的精神內在悲劇,而是做為一個「人」的苦惱呢?(楊添圍〈同理之艱難,為人之艱難〉)
名人推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楊添圍 專文導讀
目錄
簡略時序
2014年5月28日
通報、進入醫療體系
2014年8月-11月
精神專科醫院看診
2014年11月
第一次住院
2015年3月
開始與心理師諮商
2015年6月
臨床心理系畢業
2015年7月-2016年12月
任職:醫院精神科
2017年1月
第二次住院
2017年5月
第三次住院
2017年9月
第四次住院
結束與心理師諮商
2017年9月18日
心理所諮商組開學
2014年5月28日
通報、進入醫療體系
2014年8月-11月
精神專科醫院看診
2014年11月
第一次住院
2015年3月
開始與心理師諮商
2015年6月
臨床心理系畢業
2015年7月-2016年12月
任職:醫院精神科
2017年1月
第二次住院
2017年5月
第三次住院
2017年9月
第四次住院
結束與心理師諮商
2017年9月18日
心理所諮商組開學
內容連載
導讀 同理之艱難,為人之艱難
這是一本很難導讀的書,特別是這來自於病患的日記式陳述,得以讓他人一窺精神疾病患者生活在情緒與社會邊緣的各種痛楚,反覆自殘的三年,鉅細靡遺,而且時時不忍卒睹的自我陳述。
三年多,與精神醫療、心理治療的接觸,從來不是愉快順遂的過程,而是忐忑不安的旅程。
身為病人,自然獲得了好多病名與診斷,從憂鬱症、躁鬱症,到邊緣性人格。數度住院,也常常認識到精神醫療為了挽救生命,避免傷害,嚴峻而無情的一面。從身體約束、到隔離,遭受留置在保護室,剝奪病人的自主性,這些都是其他內外科醫療裡,鮮少的遭遇。做為病人,同時自己是研讀相關專業、從事相關工作,更加容易感受到現今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無心或有意的疏漏與不足。
作者除了是病人之外,也是心理衛生工作者,也是社會運動、同志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也了解「精神疾病汙名化」、「標籤化」的脈絡,也清楚社會批判學者傅科論述中,頻頻出現的「精神疾病醫療化」的批判觀點;當然,更清楚「精神疾病與社會控制」的權力關係。讓人好奇,是否是這樣的生命經驗,讓作者對於一些治療取向與手法,會比一般人更為自主、更有意識地、更具批判性地去面對?比如,作者毫不掩飾對於「認知行為治療」、「情緒管理」的負面評價,也每每對於治療中同理的失敗感到挫折無奈。
不禁想到,知名存在主義取向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Irvin Yalom)的一本著作:《每天得以接近一點》(Every day gets a little closer),治療師與個案終究會逐漸走向彼此了解、接近的路程。又如坊間關於心理治療、描述治療關係的書籍,不是都描寫個案與治療者終究會走向關係穩定,終究呈現正向治療效果的情形嗎?
但是,人生終究不可能總是喜劇,或是完美快樂的句點。有些治療確實不是這樣,至少短期內,三、五年內,還不能看到明顯的治療效果。這是坊間介紹治療理論,或是以治療者出發的書籍裡不容易看到的描述。遑論強調速食、效能比的文化,更無法理解此治療情境。
這是一本很難導讀的書,特別是這來自於病患的日記式陳述,得以讓他人一窺精神疾病患者生活在情緒與社會邊緣的各種痛楚,反覆自殘的三年,鉅細靡遺,而且時時不忍卒睹的自我陳述。
三年多,與精神醫療、心理治療的接觸,從來不是愉快順遂的過程,而是忐忑不安的旅程。
身為病人,自然獲得了好多病名與診斷,從憂鬱症、躁鬱症,到邊緣性人格。數度住院,也常常認識到精神醫療為了挽救生命,避免傷害,嚴峻而無情的一面。從身體約束、到隔離,遭受留置在保護室,剝奪病人的自主性,這些都是其他內外科醫療裡,鮮少的遭遇。做為病人,同時自己是研讀相關專業、從事相關工作,更加容易感受到現今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無心或有意的疏漏與不足。
作者除了是病人之外,也是心理衛生工作者,也是社會運動、同志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也了解「精神疾病汙名化」、「標籤化」的脈絡,也清楚社會批判學者傅科論述中,頻頻出現的「精神疾病醫療化」的批判觀點;當然,更清楚「精神疾病與社會控制」的權力關係。讓人好奇,是否是這樣的生命經驗,讓作者對於一些治療取向與手法,會比一般人更為自主、更有意識地、更具批判性地去面對?比如,作者毫不掩飾對於「認知行為治療」、「情緒管理」的負面評價,也每每對於治療中同理的失敗感到挫折無奈。
不禁想到,知名存在主義取向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Irvin Yalom)的一本著作:《每天得以接近一點》(Every day gets a little closer),治療師與個案終究會逐漸走向彼此了解、接近的路程。又如坊間關於心理治療、描述治療關係的書籍,不是都描寫個案與治療者終究會走向關係穩定,終究呈現正向治療效果的情形嗎?
但是,人生終究不可能總是喜劇,或是完美快樂的句點。有些治療確實不是這樣,至少短期內,三、五年內,還不能看到明顯的治療效果。這是坊間介紹治療理論,或是以治療者出發的書籍裡不容易看到的描述。遑論強調速食、效能比的文化,更無法理解此治療情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電子書7折$231
-
新書75折$248
-
新書79折$261
-
新書79折$261
-
新書79折$261
-
新書85折$281
-
新書9折$297
-
新書9折$297
-
新書95折$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