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人:強迫官能症案例之摘錄

鼠人:強迫官能症案例之摘錄
定價:260
NT $ 153 ~ 648
  • 作者:佛洛伊德
  • 原文作者:Sigmund Freud
  • 譯者:林怡青許欣偉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06-05-0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574702
  • ISBN13:9789867574701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1907年十月一日,一位二十九歲、精明敏銳的男性律師走入佛洛伊德的診療室,他的名字是恩斯特.藍澤。他自童年起即受到嚴重程度不一的強迫症狀困擾,包括幻想他的父親及所愛的女人將被老鼠從肛門鑽入,以及懷著殺死別人或想用剃刀割喉自殺的衝動。長大後,他依然深受強迫性的執念所困擾,而這些執念卻往往指向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每當類似的思想侵襲他,他便會求助於強迫性的行為作為紓解。

  譬如,當他坐馬車經過一條路時,發現路上有顆石頭,就開始擔心自己所愛戀的女士若路過此地,這顆石頭可能會害她的馬車翻覆,害她受傷,於是他下車將石頭搬到路邊,但不久後他又會折返,將石頭又搬回路中間。佛洛伊德分析這些矛盾又反覆的行為症狀,解讀出他內心充滿愛恨交織的衝動,讓人不得不讚嘆佛洛伊德的觀察與說故事的功力。

  恩斯特同意佛洛伊德出版他的案例,但他的真實身分一直被保密,而以「鼠人」這個代稱聞名於精神分析界,直到法國學者派屈克.馬洪尼在探討此案例時才將他的姓名揭露。藉著發表鼠人的案例,佛洛伊德想要闡明強迫症的精神動力學,他將強迫症解釋為一種對抗性與攻擊兩種驅力的反向作用,亦即驅力與防衛之間持續爭戰的結果。以此案例,佛洛伊德意圖展現早期本能生活在決定成人病理學內容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澄清強迫官能症的潛意識流程。他的焦點並非放在藍澤的夢境,而是放在病人的強迫行動、思考及語言,並說明語言和防衛機轉如何表達出潛意識衝突。最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收錄了佛洛伊德對此案例的珍貴原始記錄,提供我們獨一無二的機會來研究他和病人的互動,以及此互動如何被提煉到出版個案史當中。

  佛洛伊德是心理分析學派的開山祖師,他對於潛意識、夢境、原欲及心理防衛機制的研究,開啟了現代文明對深層心靈探索的大門,他的影響力及歷史地位,跟達爾文、愛因斯坦齊名。2006年5月是佛洛伊德150歲冥誕紀念,為了完整呈現一代大師的治療手法,心靈工坊將陸續推出《佛洛伊德經典個案系列》共六本,除了《鼠人》、《朵拉》、《論女性》、《史瑞伯》,隨後《小漢斯》、《狼人》也即將出版,對於心儀佛洛伊德魅力的讀者們,這絕對是值得收藏的珍貴典籍。

作者簡介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奧籍猶太人,生於捷克,後隨父母遷居至奧地利,及長在維也維學醫和行醫,其後為逃避納粹而遷居英國,1939年以83歲高齡逝世於倫敦。佛洛伊德是心理分析學派的創始者,他對夢、潛意識、人格動態發展的深入研究,讓他成為一代宗師,其影響不只在心理學界,對文學、藝術、電影、人文理論也都有重大貢獻。

譯者簡介

林怡青
成大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畢業,精神科專科醫師,目前從事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療。

許欣偉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現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推薦序

從矛盾的細縫裡探究心智的版圖
蔡榮裕

  1907年十月一日,一位二十九歲男性律師走入佛洛伊德的診療室,他的名字叫恩斯特.藍澤(Ernst Lanzer)。他同意佛洛伊德出版他的案例,但他的真實身分一直保持隱密,直到法國學者派屈克.馬洪尼(Patrick Mahony) 在探討此案例的論著裡才將此揭露。後來他一直以「鼠人」之名流傳於精神分析界。

  就算當代精神醫學對於強迫症的生物與基因學的強大論述,至今我們仍然可以在強迫症的診斷內容裡,看得到「鼠人」案例裡所描述的生動但又令人心情矛盾的症狀。顯然「鼠人」的影子還沒有因為生物學的強力論述而退場。筆者在各種上課場合,亦常舉例「鼠人」案例裡那場充滿愛恨交織的撿石頭場景,說明臨床場景裡,佛洛伊德的思考至今仍有值得借鏡之處。故事是這樣的:「鼠人」坐馬車經過一條路時,發現路上有顆石頭,他擔心當自己所愛戀的女士坐馬車經過時,若車子不小心壓過石頭,可能會翻車而導致她受傷;但不久後,他又折返,將原先被他移置路旁的石頭又親手放回路中。佛洛伊德的解讀很巧妙,他說,那場景充滿了強迫症的愛恨交織,雖然如此解譯,並未馬上解救了所有強迫症者,但是開啟了另一條了解強迫症者的道路。

  如果你不是臨床工作者,只要你仔細研讀比較佛洛伊德的「鼠人」文本,與後來在英文標準版裡以附錄型式出現的佛洛伊德私人臨床手記之間的差異,便可以輕易找到佛洛伊德在其私人臨床手記與公開發表的文本之間的不一致或矛盾處,或發現佛洛伊德可能為了某些原因而加以修改之處。如果你是稍有經驗的臨床工作者,亦不難在「鼠人」文本本身與他的私人臨床手記裡,發現他在技術上違背自己的意見之處。例如馬洪尼(1986) 指出了三項明顯的技術違規之處,而那些規矩是佛洛伊德自己設定的,例如:佛洛伊德向「鼠人」要求看他女友的照片、寄明信片給「鼠人」、邀請「鼠人」與佛洛伊德家人一起用餐。

  在接受佛洛伊德分析後,「鼠人」的強迫症狀或有改善,例如:與相戀十幾年但猶豫是否要結婚的女友訂婚與結婚,但是史料上仍難以確認他們結婚後,是否仍重覆舊有的矛盾;或者他內在深層的客體關係真的有改變嗎?既然有這些顯明的疑問,何以我們在本世紀初仍中譯並出版這篇1909年的文本呢?

  這個問題並沒有簡便的答案,筆者試著舉出幾個想法提供讀者參考。筆者先回到歷史裡尋求思考的基礎。首先,仍值得強調的是,佛洛伊德對於「鼠人」的描述,除了仔細地描寫了強迫症的現象外,他亦是很好的說故事者,對於強迫症患者內在心理世界的描述,至今在精神分析界或精神醫學界的案例報告裡,鼠人案例仍是最生動的文章。至今,當碰到強迫症者描述他們的症狀時,你即會讚嘆佛洛伊德的觀察與說故事的功力。他不只期待自己描述症狀,更意圖以語言滲透入潛在心智機制。雖然以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為主的症狀描述是精神醫學界的主流,然而,在實質的臨床經驗上,其實很難不去注意症狀潛在的意涵。除非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學界願意放棄心理學──尤其是潛意識心理學在人類心智領域中既有與未來可能的貢獻,不然讀者就會一再聽到,何以研究高深腦神經心理學的學者,除了大談腦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的豐富關係與成就外,真正遇到臨床問題時,還是只能談論以正向態度來看事情、要避免負向思考等論調。這現象所流露的訊息,即是事情顯然沒有那麼單純。

  另一個值得陳述的背景是,「鼠人」亦曾是維也納當時最富盛名的精神科醫師瓦格納–姚萊格(Wagner-Jauregg,後來成為諾貝爾獎得主)的病人;一如後來的「狼人」 曾是當時全歐洲頗具盛名的克列普林(Emil Kraeplin)的病人,克列普林是精神醫學描述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就是說,這些案例的發表與其內容及方式,皆顯露著當時對於精神疾病的無知與摸索,因而,「鼠人」案例的背後,處處隱含著與當時某些主流概念的對話。問題是,我們現在對於精神疾病的了解,當然比上個世紀知道了更多,然而,果真這些對話就不必要了嗎?這個疑問的背後,筆者要傳遞的是,佛洛伊德的案例書寫通常有其特定目的,亦想傳達後設心理學與臨床之間的對話關係。而「鼠人」的重大成就,在於從1895年 以來多年的臨床觀察,首次將強迫症歸類為一個獨立的疾病實體分類。而這個成就的基礎,除了前述的當代其他競爭者的因素外,亦顯示佛洛伊德在研究「朵拉」 且闡釋歇斯底里症的特質後,另一個重大成就。到目前為止,是否生物基因學已超過此成就,依筆者之見,這仍有疑義;但這並非是指只要緊守固有成就即好了,畢竟生物基因學的成就仍是相當可觀的。

  另外,當時佛洛伊德與榮格(Carl Jung)及阿德勒(A. Adler)在理論與實務的日漸分歧,而帶來精神分析發展的內部問題,這亦是重要的背景因素。依筆者的觀察,雖然這已是歷史事件,但是其中所涉及的理論與實務爭議,在台灣目前所林立的眾多心理治療模式裡,仍然是一個隱隱存在且無法忽視的未來議題,這是「鼠人」中譯本的呈現亦具有當代性的緣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9
    $153
  2. 二手書
    62
    $160
  3. 二手書
    65
    $170
  4. 新書
    79
    $205
  5. 新書
    79
    $205
  6. 新書
    79
    $205
  7. 新書
    85
    $221
  8. 新書
    88
    $229
  9. 新書
    9
    $234
  10. 新書
    9
    $234
  11. 新書
    $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