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拯救世界,成就更滿意的生活
丹尼爾.昆恩
本書的英文版我遺漏了某些東西,我想,在此提出這件事並無損於本書的主題,我的小說三部曲——《大猩猩對話錄》(Ishmael)、《B的故事》(The Story of B)、《My Ishmael》,都在探討拯救人類居住的世界。本書則探討如何避開我們文明中毫無意義的競爭,同時找出更令人滿意的方式過生活。
因為我沒有提及這個主題的轉折,所以許多讀者覺得困惑。他們看 不出成就更令人滿意的生活與拯救世界有何關聯。
我必須說,其實這兩個目標是互補的。理由之一就是,我們正在狼吞虎嚥全世界;我們實在太飢餓了,許多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都沒有被滿足,所以我們用更好的車子、更快的電腦、更大的電視來填補這一空洞。
第二次大戰之後,美國與臺灣都走進類似的軌道:我們必須超前。
我們沒有注意到(至少在美國如此),這樣的超前與經濟成長,與獲得你想要的,並非同一件事。我們的超前與核能競賽一直是配對的,所幸核能競賽已瓦解,可是卻興起憂鬱、嗑藥的流行病,陡升的自殺率(特別是年輕人),以及超出限制的人口增長。
我們變得焦慮,感覺被剝奪、缺少安全感,這一切變得很平常。可是,難道這是正常的人類情況嗎?絕對不是。那是我們發明出來的,而且就像我們大多數的發明,不斷改進,越來越好——意思就是,我們變得更加焦慮,更被剝奪,更沒有安全感,而且是隨時隨地。
五十年前我還是個少年,我們隨時覺得,天堂就在身邊。五十年後,我們的感覺恐怕是,災難隨時在身邊。
滿足六十億人類的需求,所耗費的代價,就是讓我們共生的物種每天有兩百種以上消失;我們生在大滅絕的時代,危險性不亞於恐龍消失的白堊紀。
如果還有兩百年之前的人活在現在,他們的生活方式一定與我們相左。我有自信敢這樣說,是因為如果用我們的方式生活,人類絕對不能活過兩百年。我甚至可以精確指出他們與我們的特殊差異處:如果我們這裡有兩百年前的人,他們的生活重心絕不會放在狼吞虎嚥整個世界,藉此填補內心的空洞。我也有相同的自信做這種預測,因為如果人們繼續狼吞虎嚥整個世界,藉此填補生活中的空虛,兩百年後絕對不會有人類存在。
拯救世界,成就更滿意的生活方式,這兩者不是互相衝突的目標。相反地,我們不可能只完成前者,除非我們也同時完成後者。
寫於德州休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