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會獨立思考、創意高、行動力強的孩子才快樂!(隨書附【0~18歲3階段荷蘭式教育實踐MEMO表】)

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會獨立思考、創意高、行動力強的孩子才快樂!(隨書附【0~18歲3階段荷蘭式教育實踐MEMO表】)
定價:340
NT $ 110 ~ 299
  • 作者:韋岱思
  • 原文作者:Thijs Velema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17-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842389
  • ISBN13:9789863842385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商業周刊》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荷蘭爸爸韋岱思
  在荷蘭土生土長,從小學到大學接受荷蘭式教育,
  卻因緣際會成了在台灣教書的阿兜仔女婿,
  還成了兩個孩子的爸爸!
  
  同時經歷荷蘭、台灣兩地教育體制的他
  最真實的教養告白!
  25則真實案例分享×65個荷蘭爸媽這樣想(做)觀點×教養觀念實踐SOP圖
  
  隨書附【0~18歲3階段荷蘭式教育實踐MEMO表】  
  
  荷蘭的孩子為什麼最快樂?
  因為他們懂得獨立思考、充滿創意、行動力強!
  
  對荷蘭父母而言,教養的目的就是要把對大人完全依賴的小孩子,培養成社會獨立的成員,打開眼界,勇敢地面對社會中各項挑戰,創造自己的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人生。
  
  【關於規矩的設立……】
  台灣父母:「寶貝~坐下來乖乖吃飯,好不好?」
  荷蘭爸爸真心話:「規矩是原則,不是孩子可以選擇做或不做的事。」
  →規矩是教養的基礎,從時間與空間的角度,協助小孩理解世界,也能幫助孩子為成長各
  階段作好準備。
  →荷蘭式規矩的三原則:「清楚」、「有道理」、「少而美」。
  
  台灣父母:「你再不乖我要叫警察伯伯來抓你哦!」
  荷蘭爸爸真心話:「孩子知道警察不會真的來,爸媽的恐嚇成了無效的教養方式。」
  →恐嚇被當成解決緊急情況的手段,致使「禁止性規矩」過多。
  →孩子無法搞清楚規矩背後的道理,高估小孩的認知能力。
  →低估孩子的認知能力,他知道爸媽的懲罰不會被執行。
  
  【關於獨立思考、創意的培養……】
  台灣父母:「小的應該聽大的,讓年紀大的哥哥姊姊做主。」
  荷蘭爸爸真心話:「兄弟姊妹是平等的,自己做的決定,自己負責。」
  →為何越來越多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強調安全牌的人際環境,讓勇於表達意見的
  孩子被視為群體中的麻煩人物。
  →每個孩子有權發表自己的想法,每個人的想法都值得被重視。要求「聽話」的制度,無
  法鼓勵個人發展自己的想法。  
  
  台灣父母:「政治議題很敏感,最好不要談。」
  荷蘭爸爸真心話:「與孩子討論政治、社會議題,可以養成深度思考。」
  →孩子應該建立主見,要參與各種社會議題的討論,在討論中清楚表達自己的看法,理解並接
  受別人的批評,進而從中截長補短。
  →透過小而美的兒童新聞,讓孩子從小習慣接觸社會議題。
  →與孩子討論政治,從不同面向挑戰他的觀點,養成深度思考及抓重點的能力。
  
  【關於行動力的培養……】
  台灣父母:「你不行出去探險,除非這次考試前三名。」
  荷蘭爸爸真心話:「你可以出去探險,但是我要確認你都準備好了。」
  →孩子透過探險累積而來的生活經驗,是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部分。
  →荷蘭父母會在他們能控制的範圍之內慢慢擴大孩子探險的空間,採用「可以……,但是……」
  的框架來決定允許孩子去探險。
  →荷蘭父母會針對他們擔心的層面,公開地跟孩子討論,確定孩子知不知道碰到問題該怎麼處
  理,就算孩子不知道,也是個機會教育的好時機。 
  
  還有其他精采議題探討:
  為什麼荷蘭人都很高?
  台灣父母為何要反對兒女的感情?
  荷式婆媳關係跟台灣有甚麼不同?
  為什麼台灣和荷蘭年輕人都不喜歡過年?
  荷蘭式的三代同堂:父母老了誰照顧?……
  
本書特色
  
  1.)25個實際案例,最誠摯的教養省思:兼具台灣父母的習慣思維&荷蘭爸媽的教養態度與做法,最適合華人父母開闊教育眼界的參考書。
  2.)內容橫跨0歲~高中,包含家庭、學校、社會團體三大場域:揭密荷蘭優質人才的全
  方位能力養成之道。
  3.)集結作者在商業週刊最受歡迎的專欄文章,最犀利的文化觀察。
  4.)隨書附【0~18歲3階段荷蘭式教育實踐MEMO表】
  
名人推薦


  莊琳君(《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作者)
  彭菊仙(暢銷教養書作家)
  小熊媽/張美蘭(暢銷書作家)
  王文靜(商周集團執行長)
  教養大震撼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韋岱思(Thijs Velema)


  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
  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兒女長大的過程,把兒女的學習進度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
  不過,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育兒文化大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在思索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
  FB:荷蘭爸爸goo.gl/ZjbxjN
 

目錄

【推薦序】不設限的教養視野,是今日家長老師必備的精神糧草∕莊琳君
【前言】教孩子勇於創造自己的價值,勇敢面對世界的挑戰
◎荷蘭親子與台灣親子關係大不同!
◎荷蘭父母的教養態度:把孩子從「小」養成「朋友」
◎荷蘭式教養的目標:教孩子獨立思考,創造自己的價值

【導言】荷蘭爸爸在台灣育兒的啟發與省思
◎我在荷蘭的生活與求學生涯
◎從交換生成為家有二寶的台灣荷蘭爸爸
◎東西教育觀激盪的火花

【PART1】 0~6歲幼兒期
建立規矩,爸媽是孩子的裁判


「清楚」、「有道理」、「少而美」的荷蘭式規矩教育
實例1:咖啡廳裡不守規矩的小男孩
◎規矩是原則,不是選擇!
——問孩子「好不好?」會讓必須遵守的規矩降級成可以自選的建議
【荷蘭父母這麼想】家庭規矩是教養的基礎,能提供孩子一套可依循的框架與準則
【荷蘭父母這樣做】「禁止性規矩」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孩子的安全
——建立規矩三原則,遵守「簡單」、「有道理」、「少」
【荷蘭父母這樣想】「鼓勵性規矩」協助孩子建立好行為、好習慣
——誇獎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與學習,好習慣建立了,便不用再強調

台灣恐嚇式教育的省思
——恐嚇無法教會孩子何謂「好」的行為
實例2:餐廳裡遇到一位爸爸用外國人來恐嚇小孩
【荷蘭父母這樣想】沒講清楚規矩的「恐嚇教養法」,只是失敗的「禁止性規矩」
——不跟孩子溝通規矩,會導致孩子無所適從,產生挫折感
【荷蘭父母這樣做】孩子哭鬧不休時,先將他帶離現場,等情緒穩定後再溝通
——清楚的規矩與良好的溝通,比起空虛的威脅有用多了!

台灣比較式教育的省思
——教育的目的不是模仿他人,是內化正確的價值觀
實例3:隔壁桌小朋友都自己乖乖吃飯,你怎麼都不乖?
【荷蘭父母這樣想】找到正確的價值觀比找到模仿對象更重要
【荷蘭父母這樣想】比較式教育讓父母錯失與孩子溝通的好機會
◎比較式教育會讓孩子覺得「人格」被否定,變得沒自信
◎比較式教育背後的用意其實是「鼓勵性規矩」

荷蘭父母是孩子的裁判
——孩子做錯事時,懲罰要有原則、有態度、有方法
實例4:懲罰小孩吃肥皂的荷蘭媽媽
【荷蘭父母這樣做】可以懲罰孩子,但必須有一套SOP
——事先警告、違反規則馬上懲罰、不在公共場合懲罰孩子    
【荷蘭父母這樣想】親子溝通才是懲罰的重點,當下跟孩子說明被懲罰的理由
【荷蘭父母這樣做】懲罰過後的親子溝通3原則
【荷蘭父母這樣想】這4種情況下,動用懲罰是沒有意義的

父母應該動用到體罰嗎?
——一生只動用數次的大絕招
實例5:捷運上的媽媽用「愛的拍拍」懲罰小孩
【荷蘭父母這樣做】體罰是父母一生只用幾次的大絕招
——重點在體罰前後的溝通,讓孩子了解他的錯誤嚴重到父母只能用絕招來懲罰
◎懲罰孩子時,家長最常犯的3個錯誤

你不准當我家的裁判
——荷蘭父母自有一套堅定的家庭教育原則
實例6:外孫女的教育,就算親外婆也不能插嘴
【荷蘭父母這樣做】「不當別人家的裁判」,尊重每個家庭對教養不同的看法與理念
【荷蘭父母這樣想】接受這個社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存在,是自由與開明的基礎

巧虎大神是所有孩子的共同裁判?
實例7:教導孩子「生活自律」的巧虎大神
◎在台灣,巧虎大神是每個家庭的終極偶像!
【荷蘭父母這樣想】故事書不是教養孩子的工具,而是讓他享受閱讀的樂趣

裁判該何時出手?
——讓孩子「學到教訓」的放手藝術
實例8:讓孩子在零度穿T恤體驗寒風刺骨
【荷蘭父母這樣做】適當讓孩子體驗錯誤選擇的後果,從經驗中學習
【荷蘭父母這樣做】從「比利時背心」事件,看荷蘭父母管教拿捏的2大重點
【荷蘭父母這樣做】放手讓孩子嘗試錯誤時,應注意的2個條件

【專欄】孩子不是旅行的對手,而是「隊友」
◎在荷蘭,大人帶兩個小孩出門不是「一打二」,而是「一配二」
◎爸媽事前溝通好期待和要求,孩子的表現可以超乎預期

【PART2】小學~國中
「家庭教育 」讓孩子實習如何當大人


從洗碗打掃煮飯開始實習當大人
實例9:台灣同學大學畢業了還不會煮飯
【荷蘭父母這樣做】教出不依賴父母、能獨立面對生活挑戰的成人
【荷蘭父母這樣做】讓孩子從做家事的過程中,實習當大人
【荷蘭父母這樣做】透過各種家事,讓孩子逐步掌握「當家」與「持家」的本領

教育小孩養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實例10:孩子高中畢業環遊世界,父母不出任何一毛錢
【荷蘭父母樣做】孩子的第一堂理財課:學習規劃零用錢
——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想要」的東西都得買,必須做出取捨
【荷蘭父母這樣做】自己想花的錢自己賺:透過打工了解賺錢不容易
【荷蘭父母這樣做】進階版的理財學習:讓孩子自己規劃旅遊
——了解金錢「真正」的意義,明白為達目標必須放棄一些其他事

漸進式的放手教育
——培養孩子的獨立與主動性
實例11:國中生想跟朋友去跨年,父母該允許嗎?
【荷蘭父母這樣做】家有追求自由的青少年, 父母原則上會允許孩子去探險
——讓孩子放膽去試,父母從旁輔導,確認孩子是否做好準備
【荷蘭父母這樣做】培養孩子獨立的祕訣:放手不放任,讓他在父母可掌控的範圍探險

人際關係(一):兄弟姊妹之間的平等關係
——「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嗎?
實例12:為什麼荷蘭人不鼓勵妹妹聽姊姊的話?
【荷蘭父母這樣想】兄弟姊妹的關係是水平的,自己的決定自己負責
◎為何越來越多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強調安全牌的人際環境,讓勇於表達意見的孩子被視為群體中的麻煩人物
【荷蘭父母這樣想】每個孩子都有權發表自己的想法,每個人的想法都值得被重視
——要求「聽話」的制度,無法鼓勵個人發展自己的想法

人際關係(二):怎麼解決大人世界無所不在的衝突?
實例13:台灣人和荷蘭人,解決衝突的方法大不同
【荷蘭父母這樣想】衝突是日常生活中必然發生的事,重點在於處理衝突的方式
【荷蘭父母這樣做】處理衝突的SOP,是孩子成為大人的必修課程
——冷靜→表達→回應→道歉,學習處理衝突的正面應對方式
◎荷蘭父母處理爭吵的SOP,對孩子成年後生活的3大關鍵影響

人際關係(三):做大人做的事
——性教育的重要性
實例14:國二的生物課程,老師用香蕉示範怎麼用保險套
【荷蘭父母這樣想】不教孩子性教育、保護自己的方法,無法真正解決孩子將面對的問題
◎荷蘭性教育的內容:認識自己的身體、捍衛身體的自主權
【荷蘭父母這樣做】家庭教育中,父母對於孩子的性發展應保持開明態度,必要時回應孩子的問題

鍛鍊孩子的理性思辨能力
——自小讓孩子接觸政治和社會議題
實例15:避談政治傾向的台灣人
【荷蘭父母這樣做】重視培養孩子對各種社會議題的主見
◎透過小而美的兒童新聞,讓孩子從小習慣接觸社會議題
【荷蘭父母這樣做】與孩子討論政治,從不同面向挑戰他的觀點,養成深度思考及抓重點的能力

〔專欄〕荷蘭人為什麼高個子這麼多?
◎早餐吃飽飽,造就平均身高增高十五公分的荷蘭奇蹟
◎多吃不加工的天然食物,健康飲食習慣有助成長

【PART3】國中~高中
家庭之外的教育場域——學校與社團


教育的藍圖:認識荷蘭的教育體系
案例16:從4歲開始的義務教育,專心玩才是重點
◎荷蘭中學教育的三種學制:適才適所,讓學生進入最適合自己的學制
◎荷蘭也有學測,但不是「一試定生死」
【荷蘭父母這麼想】藍領工作收入不輸白領,學習過程開心才是教育重點
◎關於學制,荷蘭國內的爭議與反思
——荷蘭跟台灣的教育體制各有所長,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

如何在教育體系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案例17:開心當警察的表哥
【荷蘭父母這麼想】水電工也要學電腦跟企業管理,專業證照比高學歷更有用
——在荷蘭,不管哪種行業都需要幾年的訓練,結訓後還要考執照
◎荷蘭的經驗參考:用制度改變思維,拉近貧富差距

荷蘭學生在教育體系內的日常生活
實例18:外甥女在荷蘭的中學生活
【荷蘭父母這麼想】孩子應自主完成回家功課,為自己的學業負責
◎大小考試不能少,中學生一點也不輕鬆
【荷蘭父母這樣做】給孩子獨立空間安排忙碌生活
——給家裡的中學生較多責任,讓他們懂得負責也懂得接受失敗
    
從荷蘭教改看教育的終極目的
實例19:「博學多聞」的台灣學生
◎一九九三年荷蘭第一次教改:強調基礎生活教育
◎一九九八年荷蘭第二次教改: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最新教改提案:「二○三二計畫」重視學生獨立追求知識的能力
◎三次荷蘭教育改革的反思

社團活動也是荷蘭學生重要的教育場域
案例20:台灣的孩子參加社團,為的是提升課業表現
【荷蘭父母這麼想】社團活動是荷蘭小孩成長過程中第三重要的場域
——參加社團是多數荷蘭人的成長回憶,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面向
【荷蘭父母這麼想】年輕人藉「玩社團」學習人生、發展興趣、培養團隊生活能力
【荷蘭父母這麼想】透過社團服務的過程,讓孩子學習領導的能力

荷蘭的社團活動誰買單?
——政府與人民攜手打造的教育環境
案例21:2歲女兒的才藝班費用高得嚇人
◎荷蘭非營利社團VS.台灣營利型才藝班
◎荷蘭社團第一線的人員都是志工
◎荷蘭社團近年的危機:越來越少人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

〔專欄〕人口只有一千六百萬的荷蘭,如何讓自己成為運動大國?
◎在荷蘭,運動是全民都樂於參與的活動
◎運動能讓孩子學到無法學習的寶貴能力

【PART4】荷蘭爸爸的文化觀察

父母為何要反對兒女的感情選擇?
案例22:「高富帥」的外國白馬王子,卻被台灣父母拒絕
【荷蘭父母這麼想】孩子是父母心血的結晶,要相信他基於你身教言教做出的決定

荷式婆媳關係
——不看結果看過程,肯定彼此的用心
案例23:台灣本土劇的驚世婆婆和驚世媳婦
◎從來不做家事的女友,拜訪未來公婆家時竟變了一個人
◎荷蘭婆婆體貼未來媳婦的「亞洲胃」,早餐特地準備熱食

為什麼台灣和荷蘭年輕人都不喜歡過年?
案例24:當過年回家成了一種壓力……
◎當過年過節成了一種「義務」,年輕人都討厭回家過節
◎讓年輕人感受到家人的愛而非「要求」或「義務」
——長輩清楚表達期望,給晚輩一點彈性,晚輩也會了解背後的好意

荷蘭式的三代同堂
——父母年老後,該如何照顧老人家?
實例25:92歲的外婆一個人獨居在充滿回憶的房子
◎期待三代同堂的華人父母VS.獨居不依賴子孫的荷蘭父母
◎荷蘭政府的老人照護政策雖周到,卻無法解決「孤單」的心理問題
◎值得反思的台荷銀髮族生活方式與照護工作

【專欄】為什麼荷蘭人這麼愛兼職?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扮演不同角色,公司員工不是唯一的角色
◎兼職工作的普及化,讓家有學齡前兒童的父母兼顧育兒與工作
◎聘僱兼職員工有助調整並減輕勞動成本

結語
謝辭

 
 

前言

教孩子勇於思考自己的價值,勇敢面對世界挑戰


  「勇敢地打開眼界,面對世界的挑戰,用自己的方式創造自己的價值。」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這句話反映了荷蘭社會的精神,這樣的價值帶領荷蘭人以開放的態度面對社會各種議題,透過冷靜思考能力的培養,創造出獨一無二解決問題的方式。

  這種精神,不斷出現於荷蘭歷史中大大小小的重要時刻,譬如十六世紀時,荷蘭人為了擴大商業資產,創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家上市公司,也就是名聞遐邇的「東印度公司」;而為了開墾更多農地以解決糧食危機,荷蘭人發展出現代的填土造陸技術,先將沿海溼地圈出一個範圍,然後將水抽乾,人為製造可供耕種的土地。

  荷蘭是個低地國,隨時面臨跟海的戰爭,荷蘭公司因而累積許多開墾創造新土地的經驗,荷蘭的工程公司利用這種新造陸技術來開發全球開墾計畫,二○○五年卡崔娜颶風肆虐美國,美國紐奧良市政府就雇用了荷蘭專家,運用此工法來加強保護該地區的水壩。

  荷蘭其他公司也運用這種突破困境的精神,建立出許多前所未見的商業模式。譬如荷蘭皇家航空公司為了克服國內市場規模小的問題,發展出現代航空業普遍用的軸輻式系統(hub and spoke system),把一個地區,如東亞、歐洲等的乘客集中在一個地點,先以大航班將他們運輸到另一個地區的核心點,再用小型的飛機運輸到各個乘客的目的地;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從一九七○年代開始研發卡式錄音帶的技術,一九八○年代跟Sony合作發明CD,現在看來已經過時的技術,當年可是獨領風騷。

  荷蘭的創新精神不僅展現在商業界,荷蘭的運動界也充分展現創新能力,例如阿賈克斯足球俱樂部與荷蘭國家隊在一九七○年代為了提升整體足球競爭力,而發明了所謂的「全攻全守」足球戰術,啟發了現代巴塞隆納與西班牙國家隊的tiki taka戰術;荷蘭職業溜冰界發明了稱做clap skate的新溜冰鞋,帶動了一九九○年代溜冰界的改革,一九九六年開始,國際職業溜冰選手比賽開始使用clap skate,也締造了許多世界紀錄。

  政治層面更不用說,荷蘭不只是歐盟的創始成員,荷蘭國內的政治人物建立了福利國家所謂的第三條道路(the third way),結合左派社會主義與右派的自由主義的政見,在許多政治議題上也採取極為前衛的做法,例如荷蘭在多元成家、安樂死、墮胎及毒品使用的政策辯論及法規制製定,都領先於其他國家,對許多荷蘭政治人物來說,這種政策上「先驅者」的角色,是他們的驕傲。

  荷蘭將這種建立自己獨一無二價值的精神,落實在各個領域中,這樣的精神不僅成功地提升經濟競爭力,也使得荷蘭的職業運動員維持世界級成績,政治上也享有開放、先進且自由的聲譽。這是荷蘭對世界的貢獻,也是荷蘭人的處世哲學。

  上述這些所謂的貢獻,不論是不是荷蘭人自己的迷信,但這背後「勇於思考自己的價值,勇敢面對世界挑戰」的態度,在我成長的環境中,確實是隨處可見的態度,也因為如此,在荷蘭,家長要求小孩發展出自己的看法,學校則是重視學生除了理解知識,還要能加上自己的想法,而企業更是督促員工發揮想像力,人人都可以隨時提出有助公司營運的建議。

  不過,荷蘭家長到底是怎麼落實這種「用自己的方式創造自己的價值」的理念呢?荷蘭父母利用怎樣的教養方式,確定小孩子勇於面對世界的挑戰,建立他們獨一無二的想法,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呢?而在這個過程中,家庭、學校與社群又是透過什麼樣的制度,延續這樣的共識呢?

  ◎荷蘭親子與台灣親子關係大不同!

  要回答上述問題,我覺得荷蘭父母看待親子關係的方式是關鍵。荷蘭的親子關係跟台灣有很大不同,從我和太太在台灣辦婚禮的習俗便可一窺其中端倪。

  我們在台灣的婚禮,最有趣的大概就是各種傳統的儀式,其中尤以「奉茶」與「拜別父母」最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奉茶」的進行方式是妻子「奉」給夫家長輩一杯茶,還沒進門的媳婦透過這個方式,表示她之後會孝順夫家長輩,長輩們接受這杯茶,也代表接受了家裡新的媳婦。

  「拜別父母」是針對妻子的家人,女兒感謝自己的爸爸媽媽辛苦地把她拉拔長大,感恩父母賦予女兒生命,並且感謝爸媽提供很好的教育環境把女兒養大成人。

  這兩個儀式,是我們婚禮最動人的時刻,也是許多婚禮儀式中最受長輩看重的時刻。在我看來,這兩個儀式也顯示台灣人怎麼看待親子關係。

  它們強調的重點就是感謝父母提供了孩子生活的基礎,也因為如此強調小孩子未來會「孝順」家裡的長輩們。「孝道」是台灣親子關係最獨特的概念,強調父母會提供小孩子一切生活所需,未來小孩子則用「孝順」來回報換句話說,父母的責任就是把孩子養大,小孩子的責任就是以孝行回報。

  我的女兒出生時,我爸媽從荷蘭飛來台北看他們的孫女。我這個新手爸爸跟我媽媽聊到親子關係中的責任問題,我媽說:「沒有一個小孩自己選擇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父母選擇要生小孩,父母自己決定要創造孩子的生命,可沒人問過孩子的意見啊。」

  在我看來,這句話在某種程度反映了荷蘭父母如何看待親子關係,也就是說,父母既然決定要生小孩,也必須對這個小孩負責,相對的,小孩因為自己沒得選,自然「盡孝道」也不是一種義務。

  請不要誤會我反對孝順這個美德,每個文化都有其維繫社會運作的方式,住在台灣,我也很享受回去探望岳父母、陪伴他們、以及為岳家付出心力,在我太太出國工作留我一個人在台灣的幾年間,我對於每個禮拜回去探望岳父母以及過年回南部這些「義務」可是樂在其中,我也希望能當我岳家一個「孝順」的外國女婿。

  我想要強調的是,荷蘭文化對於親子關係有著很不一樣的思考基礎。

  荷蘭父母對小孩的責任,是要確定小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不需要依賴父母的獨立個體,父母走了之後,他們也不會變成社會的負擔。換句話說,荷蘭父母對小孩子要負起的責任是把他們教養成可以在經濟上與思考上獨立的社會成員。

  至於孩子需不需要有所回饋,倒不在荷蘭父母的思考範圍內,畢竟對務實的荷蘭人來說,「養兒防老」太不保險,還是要靠退休制度跟社會福利政策才能確保人人老有所養。

  ◎荷蘭父母的教養態度:把孩子從「小」養成「朋友」

  開始學中文後,我發現中文有一個非常正確形容荷蘭親子關係的詞,也就是台灣人使用的「小朋友」一詞。

  學習新語言的樂趣之一,是可以用「外來者」的角度去思考新學字彙的意思,比方說,我在台灣第一位中文老師在教我們「芒果」這個詞時,就建議我們把它想
成是個很「忙」的「水果」,從此,「亂想學習法」就成為我記憶中文詞彙的學習方法。

  當然我這個外國人亂想出來的字義,跟母語人士認知的正確辭意往往有一些差別,但也許這也是這個特殊學習法好玩的地方,因為大家想出來的意思都不一樣,聊天時可以比較一下彼此想出來的意思哪裡不同,簡直像是個遊戲一樣。我第一次聽到「小朋友」這個詞時,我還沒有當爸爸。一開始覺得這個詞很可愛、很溫馨,好像大人跟小孩子間有著很親切的朋友關係,我也很喜歡用「小朋友」這個詞。

  有了小孩之後,因為日常生活角色有的改變,開始對一些舊詞彙有了新的想法,例如我就覺得「小朋友」這個詞完全反映出荷蘭人對親子關係的看法,也反映出教養的整體過程。

  父母對小孩要負責任的意思是說,教養孩子的目的,是讓剛出生完全依賴父母的「小孩」漸漸長成可以獨立思考、經濟上不需要依賴父母的「大人」。

  換句話說,父母跟小孩的關係,一開始是小孩服從爸媽、父母有責任保護與培養小孩,是一種小跟大的垂直關係;但是生育教養下一代的終極目標,在於讓小孩成為精神上和經濟上完全不需要依賴父母、也就是可以獨立面臨世界的挑戰找出自己價值的大人,兩組獨立且可以平等互動的個人,不就是「朋友」嗎?

  這就是這本書想要傳達的概念。

  ◎教養的目的就是要把對大人完全依賴的孩子,培養成社會獨立的成員

  對荷蘭父母而言,教養的目的就是要把對大人完全依賴的小孩子,培養成社會獨立的成員,在社會上要獨立,必須打開眼界,勇敢地面對社會中各項挑戰,培養獨一無二的思考能力,以創造自己的價值,這個荷蘭式教育的過程,也是這本書想要探討的核心概念。

  本書第一部分想要介紹的是荷蘭家庭中小孩與大人的關係,提出荷蘭父母如何在小孩子0到6歲還完全依賴父母的階段,建立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慣,也描述荷蘭父母扮演小孩生活中各種層面的裁判,堅定的建立起孩子生活的規矩。

  第二個部分則是探討孩子從小學到國中這個階段的生活,也就是當孩子度過了靠父母建立規矩的年紀後,孩子漸漸地接觸到社會各種的挑戰,從洗碗、照顧自己生活起居、建立金錢的價值觀、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建立對社會與政治議題的想法,荷蘭孩子在這個階段會接觸到許多大人天天需要處理的事情,在父母從旁指導之下,慢慢培養經濟與思考獨立的能力,這個階段可以說是為了「轉大人」而做準備。

  第三個部分討論另外兩個重要的教育場域:學校與社團生活。培養出創造自己價值的人,不只是家庭內的事,這也是荷蘭社會的經濟基礎,因此,荷蘭政府也必須確保培養出重視這種價值的父母。從孩子如何在學校的體系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路線、荷蘭政府對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體系內針對理念的討論。另外,荷蘭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各種非營利社團也扮演重要角色,荷蘭青少年透過參加社團,學習團體生活與領導能力,這種培養社會中流砥柱成員的過程,跟台灣以個人能力為出發點的才藝班大大不同。

  第四部分是我對台灣的文化和親子關係觀察,包括父母親對兒女情感的干涉、婆媳關係、職場對有親職在身員工的態度、荷蘭對高齡銀髮族的照護做法……都是我來到台灣之後經歷的文化大震撼,我想更能讓讀者們理解台荷雙方的文化差異與思想的不同之處。

  期望這本書能為台灣的讀者們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讓我們的孩子能有更寬廣的可能性,創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

推薦序

不設限的教養視野,是今日家長老師必備的精神糧草


  收到出版社傳來的這本《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新書文稿,讓我在週末夜裡不知不覺地讀了一整夜。有別於其他零星浮泛的各國教養經驗談,作者韋岱思本身的社會學研究背景,讓本書的論述更顯客觀且脈絡清楚,從幼兒園時期談到成人,從巧虎到性教育,都提出他獨到且完整的觀察面向,值得一讀。

  在德國幼兒園工作至今已步入第四年,有時我會回想起,初入德國幼教現場的自己如何一步一步打破原有的教養框架,練習沉澱自己再靜下來思考,更明白了教育是一條漫漫長路,放寬心態去理解不同思維,絕對是基本功。特別是雙語幼兒園的孩子常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家庭環境,再加上孩子年紀和個別性情的差異,就像是種類繁多複雜的排列組合,家長或老師若只一昧想求得教養的必勝公式,便易流於追求育兒技巧卻缺乏思考。

  書中對荷蘭父母的描寫,和我這些年來所接觸的的德國家長,雖在教養態度上不盡相同,書中所描述的像是打手心,吃肥皂等體罰,在德國不僅被認為是過時的教養方式,法律上也明文禁止家長體罰,不過在希望孩子能夠自理獨立這一點,德國跟荷蘭家長思想上卻幾乎完全同步,「乖乖聽話」在他們眼中不會是一個值得表揚的優點。他們很少耳提面命的叮嚀孩子應該怎麼做,或是什麼不該做,在安全大原則下,他們相信孩子會從「經驗法則」裡學到如何做正確的判斷,進而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

  為了要達到獨立這個終極目標,就得一路從幼兒開始,在不同時期給予他們與能力相符的機會練習,因為孩子無法在十八歲成年當天一夕長大。

  幼兒園裡有個德國同事叫米拉, 她同時也是園所裡最資深的老師,50出頭的她有一個剛滿18歲的女兒叫喬伊絲。

  在午休空檔時間,她常常跟我們其他人聊到這個唯一的寶貝女兒,時而開心,時而擔憂,跟這世上的爸媽會經歷的情緒波折並無不同。我記得在喬伊絲16歲那年,她半夜趁著米拉熟睡時,偷偷拿了車鑰匙就開車跟朋友出去玩,隔天一早米拉發現車停的位置怎麼跟她之前停的位置有點不一樣,仔細檢查後發現車子後面也被撞凹了一角,把還在熟睡中的喬伊斯叫起來問話,這時喬伊絲才心虛的說昨晚摸黑停車撞到了,車子被撞米拉當然生氣,不過她很清楚光責備起不了什麼作用,她只是靜靜地告訴喬伊絲「我車子的全險不是用來給妳撞好玩的,請妳自己想辦法付清車子送修的帳單。」

  於是,之後的好幾個月喬伊絲都得自己去打零工來賠車子維修費用,米拉一毛錢也不幫忙出。

  等到喬伊絲滿18歲,也考到了駕照,米拉跟我們說原本她計劃買一部車送給喬伊絲當作成年禮,不過喬伊絲聽到媽媽要買車送她卻馬上一口回絕,說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要買車的錢她自己慢慢賺,米拉笑著對我們說「當孩子能夠這樣對父母說的時候,父母才算正式畢業,因為這是父母盡到養育責任的最好證明,孩子總算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大人。」

  我覺得,台灣父母一心想幫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認為孩子懂的不多,缺乏歷練,父母就得在旁提點大小事,希望孩子能認真唸書,認為唸書升學才是成功人生的唯一安全牌,,所以在價值觀上很強調要服從聽話,勤奮努力。

  而在德國或荷蘭家長的想法中,卻是要讓孩子「發掘最好的自己」,強調獨立、學習承擔、鼓勵生活體驗,相信只要多方涉略,就能發現自己的天賦所在,走出自己的路。

  在教養態度上的差異,並不代表誰優誰劣,我確信膜拜任何一方都是毫無意義且危險的事,不過在我看來,兩地各自好的地方的確很不一樣,所以互相學習是有益處的。

  在德國工作這幾年,與德國和其他外籍同事一再溝通磨合的過程中,我們的確一年比一年進步,不管在彼此身上學習到的教養經驗,或是理解在不同文化底蘊裡的教育信念,都讓我們在情緒很糾結,覺得被氣到快要七竅生煙的時刻,能夠冷靜下來think outside of the box,而其中最大的贏家,當然是每一個我們所寶貝的孩子。

  多觀察,多理解,不畫地自限的教養視野,總會在某天某時,在黑暗中悄悄幫我們開了另一扇窗。

文∕《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作者  莊琳君
 

內容連載

「清楚」、「有道理」與「少而美」的荷蘭式規矩教育
 
台灣父母:「坐下來乖乖吃飯,好不好?」
 
VS
 
荷蘭爸爸的真心話:「規矩是原則,不是孩子可以選擇做或不做的事。」
 
實例1:咖啡廳裡不守規矩的小男孩
 
有一天,我在咖啡廳處理工作,座位後面傳來這段台灣人應該都不陌生的對話。
 
「吃飯前先洗手,好不好?」
 
「不要!」
 
我回頭看到一位大約4、5歲的小男生與他爸媽以及祖父母在吃飯聊天,四個大人很努力地「勸」小男孩遵守吃飯的規矩,立意良善,但是問題來了——他們管教的方法非常無效。
 
我繼續敲打鍵盤,聽到媽媽溫柔地再次問兒子:「先吃一口,好不好?」
 
「不要!」
 
聽到小孩子第二次拒絕父母的要求,我心想,這場家庭倫理大戲的高潮應該快要開始了,果然,這次換爸爸客氣地問:「坐下來吃飯,好不好?」
 
小男孩又回答:「不要!」
 
現在孩子不只用語言拒絕爸媽,還站起來走幾步到另外一張桌子的前面,開始他們家的「馬拉松追逐戰」,大人輪番上陣追孩子,好不容易追到,塞了一口飯到兒子的嘴巴裡,兒子又跑掉了,你追我跑的遊戲再次開始。
 
整個聚餐過程中,小男孩從頭到尾都沒有遵守父母設立的吃飯基本規矩。
 
◎規矩是原則,不是選擇!
 
——問孩子「好不好?」會讓必須遵守的規矩降級成可以自選的建議
 
看了這個狀況,我心裡忍不住冒出一個疑惑「這樣追著小孩餵飯不是很累嗎?為什麼這對父母沒有辦法讓兒子遵守生活的基本規矩呢?」
 
在我看來,這對父母的管教之所以無效,是因為他們跟孩子溝通規矩的時候,把自己的規矩包裝成問句,把「吃飯前洗手」的規矩,說成「吃飯前先洗手,好不好?」的問句。
 
加了這一句「好不好」,意思就是讓孩子選擇「好」或「不好」,讓孩子自己判斷要不要遵守父母的規矩。這時候必須遵守的規矩便降級成可以自選的建議,這種規矩,有跟沒有都一樣。
 
【荷蘭父母這麼想】家庭規矩是教養的基礎,能提供孩子一套可依循的框架與準則
 
很多荷蘭父母認為,規矩是教育的基礎,是給孩子安全感的工具,規矩不只確保孩子的安全(比方說不能玩刀子、不可以跟陌生人走),父母也透過各種規矩,安排孩子的時間與生活空間。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2
    $110
  2. 二手書
    47
    $160
  3. 二手書
    59
    $200
  4. 新書
    74
    $252
  5. 新書
    75
    $256
  6. 新書
    79
    $269
  7. 新書
    79
    $269
  8. 新書
    79
    $269
  9. 新書
    79
    $269
  10. 新書
    79
    $269
  11. 新書
    79
    $269
  12. 新書
    79
    $269
  13. 新書
    85
    $289
  14. 新書
    88
    $299
  15. 新書
    88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