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內第一本完整介紹「口吃」之專書,適合大學和研究所學生閱讀。2011年出版的第一版,經過六年後進行改版,目前為第二版,增加了許多新的研究結果和治療方法,內容較第一版更為豐富。除了國外文獻外,書中尚有許多本土的研究結果與作者的實務經驗,共分為十章:第一章說明口吃的定義和內涵;第二章解釋口吃發生學;第三章陳述口吃的發生率與復原率;第四章為口吃的診斷與評估;第五章討論口吃和語言的關係;第六章說明口吃者的心理因素;第七章至第九章分別介紹學齡前口吃兒童、學齡口吃兒童和口吃成人的治療法;第十章則說明重要他人對口吃者的影響和應有的態度。本書最後附有常用的評估工具和重要名詞索引,方便讀者使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淑蘭
學歷: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語言病理學博士(1996-2000)
(Department of Speech and Hearing Scien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Ph. D. in Speech Pathology)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哲學博士(1991-1996)主修諮商心理學
經歷:
專任 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暨學生輔導中心輔導老師
台北市立士林高商輔導老師
台北市立古亭國小、長春國小教師
兼任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暨特殊教育中心主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現職: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專長 語言病理學與諮商心理學
個人網站:
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臺灣口吃與迅吃研究室
www.facebook.com/stutteringintw/
楊淑蘭
學歷: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語言病理學博士(1996-2000)
(Department of Speech and Hearing Scien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Ph. D. in Speech Pathology)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哲學博士(1991-1996)主修諮商心理學
經歷:
專任 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暨學生輔導中心輔導老師
台北市立士林高商輔導老師
台北市立古亭國小、長春國小教師
兼任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暨特殊教育中心主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現職: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專長 語言病理學與諮商心理學
個人網站:
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臺灣口吃與迅吃研究室
www.facebook.com/stutteringintw/
目錄
Chapter 1 瞭解口吃
第一節 口吃的定義
第二節 影響口吃的認定和其定義的因素
第三節 影響口吃發生的背景因素
Chapter 2 口吃發生學
第一節 生理缺陷觀點
第二節 心理調適或習得觀點
第三節 認知歷程觀點
第四節 多因素觀點
Chapter 3 口吃的發生與復原
第一節 口吃的發生率與普遍率
第二節 口吃的自發性恢復
第三節 口吃的復原率
Chapter 4 口吃的診斷與評估
第一節 口吃與其他類別的言語不流暢
第二節 口吃診斷與評估實施流程
第三節 口吃診斷的標準化工具
第四節 伊利諾大學口吃研究中心評量工具
第五節 口吃者內隱行為的評量
第六節 其他相關測量和注意事項
Chapter 5 口吃和語言的關係
第一節 心理語言學觀點看口吃的發生
第二節 口吃的發生與詞類的關係
第三節 首語難發—口吃發生的起始效應
第四節 口吃者的語言能力
Chapter 6 口吃者的心理因素
第一節 口吃者的人格特徵
第二節 口吃者的自我概念
第三節 口吃者的溝通態度
第四節 口吃者的溝通焦慮
第五節 口吃者的生活適應
第六節 口吃者的氣質
Chapter 7 學齡前口吃治療
第一節 由歷史演進看父母參與學齡前兒童口吃治療
第二節 治療與否的爭論
第三節 學齡前口吃兒童父母參與的治療方案
Chapter 8 學齡兒童口吃治療
第一節 Manning 的兒童口吃治療
第二節 Guitar 的學齡兒童口吃治療
第三節 Yairi和Conture的兒童口吃治療
第四節 Michael Palin口吃兒童治療中心
第五節 本土的經驗:楊老師口吃兒童團體
Chapter 9 成人口吃治療
第一節 國內成人口吃治療現況
第二節 口吃治療師應有的準備
第三節 Van Riper的口吃修正法
第四節 流暢塑型法
第五節 行為療法在成人口吃治療的應用
第六節 認知行為學派應用於成人口吃治療
第七節 楊老師口吃成人團體
第八節 其他增進口吃者流暢性的方法
Chapter 10 重要他人與口吃者
第一節 家長諮商
第二節 給家長的建議
第三節 對教師的建議
第四節 給語言治療師的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成人口吃個案基本資料
附錄二 兒童口吃個案基本資料調查表
附錄三 修訂中文口吃嚴重度評估工具:兒童版評分表
附錄四 修訂中文口吃嚴重度評估工具:成人版評分表
附錄五 伊利諾大學臨床口吃嚴重度評分表
附錄六 兒童溝通態度量表
附錄七 兒童溝通焦慮(說話情況)量表
附錄八 教師評定兒童溝通焦慮(說話情況)量表
附錄九 成人溝通焦慮(溝通情況)量表
附錄十 學齡口吃兒童個案治療報告
主題索引
第一節 口吃的定義
第二節 影響口吃的認定和其定義的因素
第三節 影響口吃發生的背景因素
Chapter 2 口吃發生學
第一節 生理缺陷觀點
第二節 心理調適或習得觀點
第三節 認知歷程觀點
第四節 多因素觀點
Chapter 3 口吃的發生與復原
第一節 口吃的發生率與普遍率
第二節 口吃的自發性恢復
第三節 口吃的復原率
Chapter 4 口吃的診斷與評估
第一節 口吃與其他類別的言語不流暢
第二節 口吃診斷與評估實施流程
第三節 口吃診斷的標準化工具
第四節 伊利諾大學口吃研究中心評量工具
第五節 口吃者內隱行為的評量
第六節 其他相關測量和注意事項
Chapter 5 口吃和語言的關係
第一節 心理語言學觀點看口吃的發生
第二節 口吃的發生與詞類的關係
第三節 首語難發—口吃發生的起始效應
第四節 口吃者的語言能力
Chapter 6 口吃者的心理因素
第一節 口吃者的人格特徵
第二節 口吃者的自我概念
第三節 口吃者的溝通態度
第四節 口吃者的溝通焦慮
第五節 口吃者的生活適應
第六節 口吃者的氣質
Chapter 7 學齡前口吃治療
第一節 由歷史演進看父母參與學齡前兒童口吃治療
第二節 治療與否的爭論
第三節 學齡前口吃兒童父母參與的治療方案
Chapter 8 學齡兒童口吃治療
第一節 Manning 的兒童口吃治療
第二節 Guitar 的學齡兒童口吃治療
第三節 Yairi和Conture的兒童口吃治療
第四節 Michael Palin口吃兒童治療中心
第五節 本土的經驗:楊老師口吃兒童團體
Chapter 9 成人口吃治療
第一節 國內成人口吃治療現況
第二節 口吃治療師應有的準備
第三節 Van Riper的口吃修正法
第四節 流暢塑型法
第五節 行為療法在成人口吃治療的應用
第六節 認知行為學派應用於成人口吃治療
第七節 楊老師口吃成人團體
第八節 其他增進口吃者流暢性的方法
Chapter 10 重要他人與口吃者
第一節 家長諮商
第二節 給家長的建議
第三節 對教師的建議
第四節 給語言治療師的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成人口吃個案基本資料
附錄二 兒童口吃個案基本資料調查表
附錄三 修訂中文口吃嚴重度評估工具:兒童版評分表
附錄四 修訂中文口吃嚴重度評估工具:成人版評分表
附錄五 伊利諾大學臨床口吃嚴重度評分表
附錄六 兒童溝通態度量表
附錄七 兒童溝通焦慮(說話情況)量表
附錄八 教師評定兒童溝通焦慮(說話情況)量表
附錄九 成人溝通焦慮(溝通情況)量表
附錄十 學齡口吃兒童個案治療報告
主題索引
序
林序
口吃是言語障礙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口語異常的現象,口吃者受限於說話不流暢,往往影響他們的自信,因此限制了他們社會互動的範圍,甚至引起生活適應的問題。歐美國家約在一百年前便開始了口吃的研究,但在國內瞭解口吃的人似乎不多,而楊淑蘭教授出版的這一本名為「口吃—理論與實務工作」的專書,則是國內第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基礎,且有系統的口吃教科書。
本書除了參考四百多篇的國內外學術論著外,並有許多楊淑蘭教授個人的研究成果與心得。全書內容豐富,共分為十章:第一章說明口吃的定義和內涵;第二章解釋口吃的發生學;第三章是口吃的發生率與復原率;第四章為口吃的診斷與評估;第五章討論口吃和語言的關係;第六章說明口吃者的心理因素;第七章至第九章分別介紹治療學齡前兒童、學齡兒童和成人口吃者的方法;第十章則說明重要他人對口吃者的影響和應有的態度。每一章都值得語言治療師、特殊教育教師、準教師和有志於口吃研究的研究生,甚至是口吃者及家長仔細研讀。
本書文筆流暢,資料豐富,實為該領域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本人很榮幸有機會先睹為快,感佩與欣喜之餘,乃不揣淺陋,爰為之序。
林寶貴 謹識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室
2010年11月30日
曾序
很多人不瞭解語言治療服務對象的多樣性,但是對一般大眾來說,口吃應該就是最耳熟能詳的一種語言障礙了。令人訝異的是,對於這種說話上的問題,台灣的語言治療師卻似乎有些陌生,大概是因為一般口吃患者的就診率太低的緣故吧!這是整個語言治療界應該深思的第一個問題。
口吃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不用專家也能辨識出它的存在。我們的周遭,總會偶爾遇到一兩個為口吃所困擾的人士。很多孩子在發育的過程中,也曾經有過短暫的口吃現象。父母常為這種情況憂心忡忡,因為他們最擔心的是這種情形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和心理健康。說也奇怪,一般人總把口吃視為焦慮的表徵,甚至是一種壞習慣。如果是情緒的緊張,心病就得心藥醫;如果是行為習慣的偏差,那就需要一番矯正的訓練。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往往不那麼簡單,口吃的處置顯然也不只有情緒放鬆法和行為矯正法而已。
語言治療這門專業的歷史來源,雖然不限於口吃,但追溯20世紀初,人們會感受到對語言矯正的需要,和口吃的處理也脫不了關係。20世紀有一本著名的教科書,一開始就叫作《說話矯正》,我記得印了七、八版,而作者就是口吃領域赫赫有名的Van Riper。現在已經沒有書會用這種名稱了,但是在許多人的心目中,語言治療其實還是一種矯正。現在的語言治療師很難再把自己的工作和矯正劃上等號了,但是對於口吃而言,矯正或許仍是一種主要的想法吧!是嗎?我想當你閱讀這本書時,你可以常常思考這個問題,這也應該是語言治療究竟是什麼的重要問題吧!
美國有個口吃基金會,專門倡導口吃研究的重要性,也經由社會教育來讓一般民眾更認識口吃,並去除口吃的汙名化。過去他們經常會寄一些資料給我,其中有許多曾經被口吃所苦的名人軼聞趣事。事實上,你可以從這個基金會的網頁(www.stutteringhelp.org)上看到這些名人的名字,像是:美國副總統白登(Joseph Biden)、故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維吉尼亞州國會議員沃夫(Frank Wolf)、電視主播史多素(John Stossel)、知名小說家厄普戴(John Updike)、故影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l Monroe)、參議員及太空人葛倫的夫人安妮(Annie Glenn)等。網頁上有句話說:Stuttering didn't stop them! Don't let it stop you.(口吃不能停止他們,也不要讓它停止你)真的很能激勵人心。我聽說台灣也有一些口吃人士的團體,只不過似乎還沒有產生什麼影響力,我期盼未來有人能夠向美國這個基金會取經,學學他們如何透過各種方式來進行社會教育。
其實,我從這個網頁上又看到了一齣新片的消息,就是美國2010年11月有一部名為The King's Speech(「王者之聲:宣戰時刻」)的電影上市。影星柯林.佛斯(Colin Firth)在片中飾演英王喬治六世,故事說到1936年那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就是溫莎公爵)為了辛普森夫人放棄王位,於是亞伯特王子突然繼位成為喬治六世。原先大家看好的是他的哥哥,那位迷人風趣的愛德華八世,沒料到生性木訥無趣的亞伯特王子卻接了王位。更令人捏把冷汗的是,他有口吃的問題!試想:大英帝國的君王需面對普天之下的臣民,如何能夠用那吞吞吐吐的話語來樹立威儀呢?這部電影就是描述喬治六世如何對付口吃以及他和澳洲籍的語言治療師里奧納.洛格(Lionel Logue)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藉由洛格的幫助,喬治六世成功地克服了他的說話障礙,成為不畏懼公開演說的一國之君。建議讀者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這部電影。
說了半天,居然還沒說到這本書以及它的作者。楊老師是我敬佩的口吃專家,她拿了兩個博士學位,由此看得出她對事情的專注和執著,寫書也不例外。能夠下筆萬言,我就做不到了。台灣很小,專家很少,我很期盼她能訓練出更多的口吃專家。先前曾鼓吹兩位研究生和她做論文,可惜都因故不能成就,讓我引以為憾。這本書包羅萬象、經緯萬端,把口吃的理論、研究、實務等各個面向說得很透徹,相信是部很好的工具書。謝謝楊老師的勤勉著述,我們才有這個福氣從中得益。更盼望讀者讀了這本書以後,能夠精益求精,面對口吃的世界,做出一番新的貢獻來。
曾進興
2010年9月
作者二版序
當林敬堯總編輯通知我要改版時,心想:書終於賣完了!距離第一版的出版時間已經有六年。參酌美國具重要影響的書籍都是在四至五年間改版,因此約在二年前,我心裡就已經開始催促自己該重新修訂本書,因為在這些年當中,口吃的研究取向有了重大轉變,新的資料必須寫出來讓語言治療師和口吃朋友知道!然而,個人在這六年內歷經教授升等和完成口吃自動化診斷系統的二個專利,以及研究重心轉移至迅吃,用於口吃的時間便被分割了,不過在高雄師範大學兼任聽語碩士班二年一次的課程並未間斷,學生們在課堂上認真學習,也間接幫助許多口吃朋友。這幾年來,只要台灣聽力語言學會或相關機構願意邀請我前去演講,一定教給聽眾最新的理論和治療方法。本諸此心,第二版的改寫或增添新的資料與章節亦是如此。
首先,我將書名更改為《口吃:理論與實務》,以符合一般中文對practice的翻譯,也讓書名更為簡潔,再根據ASHA和DSM-5對口吃的歸類加以說明。書中補充最多的資料當屬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這也是我離開伊利諾大學之後蓬勃發展的學術方向,因此在第二章可以看到新近的研究結果。其他新增的章節,主要為新的研究取向,例如:在第六章「口吃者的心理因素」中,增加了「口吃者的氣質」一節;對我而言,這個主題是舊瓶裝新酒,研究者借用新的大腦造影技術,將過去僅由行為表現的測量加上腦功能的具象佐證,而形成新的風潮,值得關注。其次,我還為口吃治療部分新增了二節,原因是過去六年來,我每年都會到歐洲發表論文,發現歐洲和澳洲學者使用相當多的心理治療於口吃治療中,而這些治療方法都是我在出國前就耳熟能詳的,也是另一個專長領域,在此鼓勵語言治療師和心理師能夠建立合作關係,這一定是口吃朋友的最大福祉。因此,在第八章「學齡兒童口吃治療」的第四節介紹了英國「Michael Palin口吃兒童治療中心」的歷史和學齡兒童的治療方向,讀者會發現:口吃治療不只是口吃治療,而是全人的關懷;在第九章「成人口吃治療」的第六節新增了「認知行為學派在口吃治療的應用」,此學派對於有較多負向情緒的口吃者特別有效,值得治療師用心學習。在第九章第八節尚補充了澳洲雪梨大學的「Camperdown成人口吃治療方案」,之後也另外說明藥物治療在口吃的應用。統整而言,總共補充了三十多篇文獻和進行多處內文的編修。
此外,我今年開始指導一位高雄師範大學的研究生進行口吃研究,也回應了曾進興教授對我的期望,我想應該會順利完成,結果可以寫進本書的第三版。未來還可以寫進第三版的有新編的成人溝通焦慮和溝通態度二個量表,目前尚無法趕上第二版的出版時程,在此向讀者致歉。這本書不可能將口吃相關知識全部寫進來,作者正與一群好朋友進行我的指導教授E. Yairi和學姐C. H. Seery著作《口吃:基礎和臨床應用》的翻譯,也是讀者未來可以與本書並讀的參考著作。我也希望從事口吃教學和實務工作者,以及口吃朋友對於本書第二版也不吝給予指教,可以到「台灣口吃與迅吃研究室」的FB粉絲專頁留言。我更期盼國內能成立一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口吃中心,讓我們的口吃研究和服務與先進國家並駕齊驅。最後,衷心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與其帶領的專業團隊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所給予的協助。
楊淑蘭
2017年8月16日
寫於臺灣口吃與迅吃研究室
口吃是言語障礙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口語異常的現象,口吃者受限於說話不流暢,往往影響他們的自信,因此限制了他們社會互動的範圍,甚至引起生活適應的問題。歐美國家約在一百年前便開始了口吃的研究,但在國內瞭解口吃的人似乎不多,而楊淑蘭教授出版的這一本名為「口吃—理論與實務工作」的專書,則是國內第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基礎,且有系統的口吃教科書。
本書除了參考四百多篇的國內外學術論著外,並有許多楊淑蘭教授個人的研究成果與心得。全書內容豐富,共分為十章:第一章說明口吃的定義和內涵;第二章解釋口吃的發生學;第三章是口吃的發生率與復原率;第四章為口吃的診斷與評估;第五章討論口吃和語言的關係;第六章說明口吃者的心理因素;第七章至第九章分別介紹治療學齡前兒童、學齡兒童和成人口吃者的方法;第十章則說明重要他人對口吃者的影響和應有的態度。每一章都值得語言治療師、特殊教育教師、準教師和有志於口吃研究的研究生,甚至是口吃者及家長仔細研讀。
本書文筆流暢,資料豐富,實為該領域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本人很榮幸有機會先睹為快,感佩與欣喜之餘,乃不揣淺陋,爰為之序。
林寶貴 謹識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室
2010年11月30日
曾序
很多人不瞭解語言治療服務對象的多樣性,但是對一般大眾來說,口吃應該就是最耳熟能詳的一種語言障礙了。令人訝異的是,對於這種說話上的問題,台灣的語言治療師卻似乎有些陌生,大概是因為一般口吃患者的就診率太低的緣故吧!這是整個語言治療界應該深思的第一個問題。
口吃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不用專家也能辨識出它的存在。我們的周遭,總會偶爾遇到一兩個為口吃所困擾的人士。很多孩子在發育的過程中,也曾經有過短暫的口吃現象。父母常為這種情況憂心忡忡,因為他們最擔心的是這種情形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和心理健康。說也奇怪,一般人總把口吃視為焦慮的表徵,甚至是一種壞習慣。如果是情緒的緊張,心病就得心藥醫;如果是行為習慣的偏差,那就需要一番矯正的訓練。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往往不那麼簡單,口吃的處置顯然也不只有情緒放鬆法和行為矯正法而已。
語言治療這門專業的歷史來源,雖然不限於口吃,但追溯20世紀初,人們會感受到對語言矯正的需要,和口吃的處理也脫不了關係。20世紀有一本著名的教科書,一開始就叫作《說話矯正》,我記得印了七、八版,而作者就是口吃領域赫赫有名的Van Riper。現在已經沒有書會用這種名稱了,但是在許多人的心目中,語言治療其實還是一種矯正。現在的語言治療師很難再把自己的工作和矯正劃上等號了,但是對於口吃而言,矯正或許仍是一種主要的想法吧!是嗎?我想當你閱讀這本書時,你可以常常思考這個問題,這也應該是語言治療究竟是什麼的重要問題吧!
美國有個口吃基金會,專門倡導口吃研究的重要性,也經由社會教育來讓一般民眾更認識口吃,並去除口吃的汙名化。過去他們經常會寄一些資料給我,其中有許多曾經被口吃所苦的名人軼聞趣事。事實上,你可以從這個基金會的網頁(www.stutteringhelp.org)上看到這些名人的名字,像是:美國副總統白登(Joseph Biden)、故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維吉尼亞州國會議員沃夫(Frank Wolf)、電視主播史多素(John Stossel)、知名小說家厄普戴(John Updike)、故影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l Monroe)、參議員及太空人葛倫的夫人安妮(Annie Glenn)等。網頁上有句話說:Stuttering didn't stop them! Don't let it stop you.(口吃不能停止他們,也不要讓它停止你)真的很能激勵人心。我聽說台灣也有一些口吃人士的團體,只不過似乎還沒有產生什麼影響力,我期盼未來有人能夠向美國這個基金會取經,學學他們如何透過各種方式來進行社會教育。
其實,我從這個網頁上又看到了一齣新片的消息,就是美國2010年11月有一部名為The King's Speech(「王者之聲:宣戰時刻」)的電影上市。影星柯林.佛斯(Colin Firth)在片中飾演英王喬治六世,故事說到1936年那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就是溫莎公爵)為了辛普森夫人放棄王位,於是亞伯特王子突然繼位成為喬治六世。原先大家看好的是他的哥哥,那位迷人風趣的愛德華八世,沒料到生性木訥無趣的亞伯特王子卻接了王位。更令人捏把冷汗的是,他有口吃的問題!試想:大英帝國的君王需面對普天之下的臣民,如何能夠用那吞吞吐吐的話語來樹立威儀呢?這部電影就是描述喬治六世如何對付口吃以及他和澳洲籍的語言治療師里奧納.洛格(Lionel Logue)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藉由洛格的幫助,喬治六世成功地克服了他的說話障礙,成為不畏懼公開演說的一國之君。建議讀者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這部電影。
說了半天,居然還沒說到這本書以及它的作者。楊老師是我敬佩的口吃專家,她拿了兩個博士學位,由此看得出她對事情的專注和執著,寫書也不例外。能夠下筆萬言,我就做不到了。台灣很小,專家很少,我很期盼她能訓練出更多的口吃專家。先前曾鼓吹兩位研究生和她做論文,可惜都因故不能成就,讓我引以為憾。這本書包羅萬象、經緯萬端,把口吃的理論、研究、實務等各個面向說得很透徹,相信是部很好的工具書。謝謝楊老師的勤勉著述,我們才有這個福氣從中得益。更盼望讀者讀了這本書以後,能夠精益求精,面對口吃的世界,做出一番新的貢獻來。
曾進興
2010年9月
作者二版序
當林敬堯總編輯通知我要改版時,心想:書終於賣完了!距離第一版的出版時間已經有六年。參酌美國具重要影響的書籍都是在四至五年間改版,因此約在二年前,我心裡就已經開始催促自己該重新修訂本書,因為在這些年當中,口吃的研究取向有了重大轉變,新的資料必須寫出來讓語言治療師和口吃朋友知道!然而,個人在這六年內歷經教授升等和完成口吃自動化診斷系統的二個專利,以及研究重心轉移至迅吃,用於口吃的時間便被分割了,不過在高雄師範大學兼任聽語碩士班二年一次的課程並未間斷,學生們在課堂上認真學習,也間接幫助許多口吃朋友。這幾年來,只要台灣聽力語言學會或相關機構願意邀請我前去演講,一定教給聽眾最新的理論和治療方法。本諸此心,第二版的改寫或增添新的資料與章節亦是如此。
首先,我將書名更改為《口吃:理論與實務》,以符合一般中文對practice的翻譯,也讓書名更為簡潔,再根據ASHA和DSM-5對口吃的歸類加以說明。書中補充最多的資料當屬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這也是我離開伊利諾大學之後蓬勃發展的學術方向,因此在第二章可以看到新近的研究結果。其他新增的章節,主要為新的研究取向,例如:在第六章「口吃者的心理因素」中,增加了「口吃者的氣質」一節;對我而言,這個主題是舊瓶裝新酒,研究者借用新的大腦造影技術,將過去僅由行為表現的測量加上腦功能的具象佐證,而形成新的風潮,值得關注。其次,我還為口吃治療部分新增了二節,原因是過去六年來,我每年都會到歐洲發表論文,發現歐洲和澳洲學者使用相當多的心理治療於口吃治療中,而這些治療方法都是我在出國前就耳熟能詳的,也是另一個專長領域,在此鼓勵語言治療師和心理師能夠建立合作關係,這一定是口吃朋友的最大福祉。因此,在第八章「學齡兒童口吃治療」的第四節介紹了英國「Michael Palin口吃兒童治療中心」的歷史和學齡兒童的治療方向,讀者會發現:口吃治療不只是口吃治療,而是全人的關懷;在第九章「成人口吃治療」的第六節新增了「認知行為學派在口吃治療的應用」,此學派對於有較多負向情緒的口吃者特別有效,值得治療師用心學習。在第九章第八節尚補充了澳洲雪梨大學的「Camperdown成人口吃治療方案」,之後也另外說明藥物治療在口吃的應用。統整而言,總共補充了三十多篇文獻和進行多處內文的編修。
此外,我今年開始指導一位高雄師範大學的研究生進行口吃研究,也回應了曾進興教授對我的期望,我想應該會順利完成,結果可以寫進本書的第三版。未來還可以寫進第三版的有新編的成人溝通焦慮和溝通態度二個量表,目前尚無法趕上第二版的出版時程,在此向讀者致歉。這本書不可能將口吃相關知識全部寫進來,作者正與一群好朋友進行我的指導教授E. Yairi和學姐C. H. Seery著作《口吃:基礎和臨床應用》的翻譯,也是讀者未來可以與本書並讀的參考著作。我也希望從事口吃教學和實務工作者,以及口吃朋友對於本書第二版也不吝給予指教,可以到「台灣口吃與迅吃研究室」的FB粉絲專頁留言。我更期盼國內能成立一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口吃中心,讓我們的口吃研究和服務與先進國家並駕齊驅。最後,衷心感謝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與其帶領的專業團隊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所給予的協助。
楊淑蘭
2017年8月16日
寫於臺灣口吃與迅吃研究室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450
-
新書95折$475
-
新書95折$475
-
新書$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