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增進成年人的社交技能與生活品質
宋維村/天主教若瑟醫院首席顧問及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
現代社會中,人和人相處互動是難以避免的,甚至是生存必須的。適當融洽的互動,不只使相對應的人舒服,也常使自己能達成目標/任務;不適當的互動,不只使相對應的人不舒服,自己達不到目標,甚至演變成嚴重害人害己的事情。因此,社交技巧是現代社會必備的技能。
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等自閉症類障礙,是以人際溝通和互動障礙及固定行為為核心障礙的發展疾患。症狀比較明顯的患者通常在二、三歲就診斷,接受早期療育。傳統的早期療育主要是訓練語言、認知、生活自理、感覺運動等為主,很少包括情緒調節和社會互動等訓練,因此早療後語言、認知和學業都正常或儘有輕微困難的兒童少年,卻常有明顯的人際互動障礙,像講話不得體,讓人覺得白目,做出不合社會習慣、甚至違反社會禮節的行為,而讓人際互動中斷,讓團體不知所措甚至誤解導致排斥。這些現象,也存在於小時候沒有明顯的語言行為症狀,到成年後因人際關係不佳、適應困難、沒有朋友、工作協調困難等問題求助,而於成年期才診斷的自閉症類障礙。還有些沒有診斷但有社交困難的人,也需要社交技巧訓練,來促進自己的自我成長以及和家人、同學、同事、朋友、工作碰到的人、聚會碰到的人,甚至路上、網路上、電話上接觸到的陌生人等,能有合宜的互動,減少自己和對方的挫折。
在自閉症的早期療育方面,近二十年來,根據實證研究,已有好幾個治療模式的核心課程都包括社會參與和情緒控制,像政大姜忠信教授在臺灣推展的ESDM和本人主持的世界衞生組織的照顧技巧訓練臺灣計畫(WHO CST-Taiwan
Program),都強調經由感覺社會遊戲、家庭例行活動、遊戲例行活動等親子活動,照顧者跟隨孩子主動表達的興趣,幫助孩子建立社會參與的習慣和能力。硏究發現這些早療模式,的確可以促進包括社會互動能力在內的各種能力發展。
在少年和青年的社交技巧訓練方面,曾有多種嘗試,包括依社交劇本練習、社交技巧團體、同儕團體、錄影帶學習等,但對有自閉症障礙的成年人的社交技巧訓練尚屬罕見。臺大簡意玲醫師推展的PEERS®是由美國加州大學的洛格森博士(Dr. Elizabeth Laugeson)發展出來,經實證研究證明具有療效的訓練模式。這個模式有幾個特點:
第一,課程內容是固定的,包括現代成年人應具備的基本社交技巧,共編成十六堂課,從如何和他人開啟交談開始,逐漸進展到互動的核心和親密關係,譬如交朋友的約會禮儀就有四堂課。它對自閉症特別需要的社交細節,是我特別喜歡和佩服的章節,譬如如何退出交談和如何處理不同的意見,還有網路溝通,是許多自閉症成人十分重要的社交技巧。記得一位在舅舅家工作的朋友,到領薪水的那天,過了下班時間,舅舅忘了給他薪水,他等得很著急,只是一直做事,不知道怎麼辦,一直到很晚了,舅媽問他為什麼還不回家,他才和舅媽說舅舅沒給他薪水。這類問題屢見不鮮,一般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技能,這些朋友都要教才會。
第二,課程包括學員(自閉症成人)和社交教練(通常是同住的父母)二組,先是二組分開上課,然後二組共同上課。這和早療的親子共同參與是同樣的原則,就是在上課之中彼此學習互動和協助的方法,每天得到實際使用的機會和指導。
第三,課程的執行符合成人學習原理,學習包括知識、技術和態度。上課時有一段知識的教學,之後要教技術和態度,則靠三種教學方法,即教師示範(示範正確的和錯誤的技巧),學員之間互相練習,及安排家庭作業實地操作,加上下一堂課時先報告和討論上一堂課的家庭作業。這是這個計畫最重要的成分,使學習能夠落實到生活中,變成生活的一部份。
我在這個領域工作四十多年,從各個年齡的自閉症朋友和他們的家人身上學習很多他們面對困難、處理障礙的策略和方法,更深深體會到不能跨越社交障礙所帶來的挫折、困擾和痛苦,尤其是高功能的成年朋友,因為社交互動的障礙影響他們的生存能力和生活品質。因此,特別高興看到簡醫師將PEERS®的課程翻譯成我們的語言,修訂部分內容使之符合臺灣現在的社會,並且和楊智涼心理師實地帶領學員組和教練組,完成推展前的試驗計畫,證明它在我們的社會適用。
我非常感謝簡醫師等人的努力貢獻,非常樂意將這本書推薦給需要的人!
導讀
獻給臺灣自閉症類群青年:PEERS®的中文化
簡意玲/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本書譯者
PEERS®社交技巧訓練是一套增進交友能力的團體訓練課程。課程設計最初以高功能自閉症類群青少年與青年為對象,將複雜的社交行為拆解成簡單的步驟與原則,是目前在成人自閉症類群擁有最多實證研究支持的治療模式。PEERS®所教導的社交技巧也適用於其他有社交困難的成人,例如社交焦慮症、憂鬱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幫助他們維持友誼、處理衝突與霸凌、建立親密關係。
PEERS®課程有以下特點,這些特點與其臨床療效有直接關係。
(一)納入照顧者做為社交教練:
在十六次團體課程中,學員與社交教練將分別進行團體治療,在學員參與團體的同時,照顧者也接受訓練,學習如何在團體外指導並監督學員的實際社交互動。這個做法可能是讓PEERS®團體療效能持續的重要原因。(參見圖:典型的一堂PEERS®團體流程)
(二)角色扮演與行為教練:
在每次團體課程中,都有大量的角色扮演與行為演練,以協助學員理解社交規則,並實地進行演練,直接給予行為指導。角色扮演示範需要團體帶領者與一到兩位行為教練配合實際演出,依據治療手冊中的腳本對話,示範肢體語言,在錯誤示範後討論手冊所列之社交指導問題,並在正確示範後,討論社交指導問題。這些問題討論需要以蘇格拉底式問句、結構化的重點提示,以切合自閉症類群患者的認知特徵。
(三)結構化的課程講授與團體氣氛經營:
自閉症類群患者傾向於字面思考,同時思考缺乏彈性,不易接受建議,因此極易產生人際衝突。患者口語表達困難,不易表達情緒、也無法理解他人的情緒,因此對於傳統心理治療方式反應有限。反之,他們善於邏輯思考,對於條列式重點較能吸收,甚至能背誦,且一旦接受某個觀點,常能堅守原則。PEERS®社交技巧訓練運用患者的這些特點,針對以下常見社交需求,擬定如SOP一般的社交規則,並透過引導式的問答,讓成員參與社交規則的制訂。這個做法能有效抓住學員的注意力與興趣,每個技巧並藉由同樣的社交訓練問題,幫助學員揣摩他人觀點,增進社交認知。學員經由反覆演練,能以同樣的觀點問題自我提醒,將治療效果類化到團體外的情境。
本手冊主要提供給團體帶領者與行為教練參考。其編排方式,每章依序為社交教練團體指引、學員團體指引、最後集合、以及社交訓練講義。手冊內容相當結構化,採認知行為治療取向,可以說是團體帶領的完全指引。也因此,社交訓練治療指引與學員治療指引的內容基本上依循同樣的規則與步驟,使用時本手冊時,兩位團體帶領者可以各自參考指引來進行,行為教練則依角色扮演的對話做示範。
本手冊翻譯為中文後,舉行多次專家會議,針對翻譯、臺灣社交文化以及臨床經驗,進行中文翻譯後的修訂。由衷感謝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精神科丘彥南醫師、蔡文哲醫師全程參與每一個章節的修訂,以及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第一屆理事長、臺灣自閉症之父宋維村教授諸多提點,提供重要意見。感謝世界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副理事長高淑芬教授的支持,給予我實證研究的紮實訓練。
此外,有鑒於不同社會中社交文化的差異,PEERS®特別重視社交技巧的生態效度,因此在PEERS®中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同時招募臺灣青年進行社交習慣調查,以了解臺灣青年的交友習慣與交友來源。
為了驗證PEERS®中文化版本在臺灣自閉症類群青年的療效,我們著手準備建立臺大醫院PEERS®團隊。主要成員包括資深臨床心理師楊智涼、陳文豪醫師以及譯者三人,在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因工派員出國訓練計畫的支持下,三人於2017年8月赴美,到發展PEERS®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接受PEERS®治療師訓練,取得治療師認證。這個過程特別感謝作者洛格森博士對繁體中文版的支持,以及對亞洲文化的尊重。
很幸運地,引進PEERS®的想法獲得科技部人文司研究計畫補助,讓我們得以在臺大醫院展開臺灣PEERS®青年社交技巧團體治療的實證研究。臺大PEERS®模式由本人與楊智涼心理師分別擔任學員與社交教練團體的帶領者,陳文豪醫師、彭湘鈞心理師、郭怡岑研究助理擔綱角色扮演與行為教練的重任,鄧宇捷心理師參與早期工作,有這群優秀的生力軍加入,臺大PEERS®團體開始啟動,長達兩年每週六的團體課程,讓成員在酸甜苦辣中見證PEERS®的神奇魔力。
目前在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已經完成三個梯次PEERS®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共31位自閉症類群成人參與。初步分析顯示,學員在接受團體治療之後,社交焦慮減輕、溝通意願增加、人際互動自信提升,他們從夥伴身上看到自己的特質、有更好的自我覺察。此外,和社交教練(家長)一起經歷四個月的課程,學員也普遍認為教練比過去更能理解自己,親子關係因良性溝通而持續改善。許多社交教練表示,看到孩子能和人聊天、能邀請朋友聚會、開始有意願和人互動,內心百感交集,教練們也在彼此支持中,獲得力量。實證研究仍持續進行當中,期望能在2019年完成,發表華人世界第一篇PEERS®青年成效研究。
最後,特別感謝王浩威醫師為PEERS®中文化的工作募款,贊助取得中文版權,這推動工作的第一步,使我能安心翻譯。還要感謝心靈工坊與國外出版社的交涉,以無可挑剔的用心承擔出版過程繁複的實務工作,完成PEERS®中文化工作的最後一步。
僅將此書獻給臺灣自閉症類群青年,謝謝你們,讓地球人看到自己的不足與偏見,學習包容並欣賞彼此的差異。
簡意玲謹誌
2018.9.1.
前言
本書是我們前一本著作《自閉症類群患者青少年的社交技巧:PEERS®治療手冊》(Social Skills for Teenagers with Developmental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The PEERS® Treatment Manual; Laugeson & Frankel, 2010)
的延伸;那是一個由家長輔助、針對自閉症類群與其他有社交障礙的青少年進行社交技巧訓練的治療模式。從早期針對青少年後,延伸到針對青年階段的工作,相關的實證研究均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訓練計畫的國家研究服務獎(National Research Service Awards)支持補助(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Training Grant NIH
T32-MH17140,計畫主持人:Andrew Leuchter)。針對青年的研究,也獲得自閉症研究組織(Organization of Autism Research)的補助(計畫主持人:Alexander Gantman)。
本手冊對原本的PEERS®治療手冊做了許多調整與補充。除了將內容修改得更適合青年的發展階段外,原來的家長輔助模式也改為照顧者輔助模式。在新的手冊中,治療情境外的社交指導,改由照顧者來執行,這些照顧者通常包括:父母親、成年手足、其他家族成員、生活教練、工作教練與同儕小老師。和原始PEERS®青少年治療手冊還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就是青年版包含四個約會禮儀的課程。這些課程其實包含在原始的PEERS®治療手冊中;然而,在進行了一系列由發展障礙(包括自閉症類群)青少年的家長所組成的焦點團體之後,家長要求刪除約會禮儀課程。家長所持的理由是,他們身邊社交不成熟的青少年,在發展上並未預備好學習約會禮儀。值得考慮的是,自閉症類群或有其他社交困難的青年的照顧者並未表達出這樣的顧慮。雖然本研究計畫進行的所在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PEERS®門診的學員中,只有少數人積極地進行約會,但大部分人仍然對約會十分好奇,想了解更多。因此,在新課程中納入約會課程應該不會造成不滿,反而可能激發某些成員對PEERS®的強烈動機。
這本《PEERS®青年社交技巧訓練》和原始手冊還有一個不同之處,亦即相較於青少年家長輔助模式的十四週課程,本青年版包含了十六週的課程。增加兩週的教材,包括了四堂約會禮儀的新課程,以及移除了好的風度與改變壞名聲兩個課程;需要這些遭替換課程所授策略的專業人員,可以找原始的青少年PEERS®手冊,包括PEERS®治療系列叢書的第二部:《教職專業人員的PEERS®學程》(PEERS®
Curriculum for School-Based Professionals; Laugeson, 2014)。
如同PEERS®課程講授內容的修訂,在強調特定目標技巧的角色扮演示範部分,也做了調整。本手冊中,新的角色扮演示範提供了正確與不正確的社交行為示範,有助於團體領導者在教導這些技巧時有可資利用的手段。新的角色扮演示範有一些趣味橫生的示範,包括:交談中的自誇、糾正別人、談太私人的事,不恰當的使用眼神接觸、身體界限,以及諸如開啟交談、取得聯絡資訊、處理謠言與閒話的新訣竅等等。本手冊所提到的角色扮演示範影片,現在也可以在網路上的影片集錦取得,網址是www.routledge.com/cs/laugeson。FriendMaker手機APP也包含數十種不同技巧的角色扮演示範影片,以及PEERS®介入模式內容的重點條列。這些影片可做為輔助工具,使課程傳授更加有趣、更引人入勝,也更能在治療課程外提供支持,包括FriendMaker手機APP的虛擬教練。
另一個明顯差異是,PEERS®青年版的每個課程均加入了觀點轉換提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PEERS®門診──也就是這個介入模式最早發展與接受檢驗的地方──便採用觀點轉換提問,做為青少年與成人研究及臨床團體的標準做法。這些問題緊跟在目標社交技巧的正確與錯誤角色扮演示範之後,藉以改善社交認知。觀點轉換提問包括「你覺得那個人會感覺怎麼樣?」、「你覺得他們怎麼看對方?」以及「你覺得他們會想再跟對方談嗎?」,每個觀點轉換提問的最後,都提供適當的回應,以強化教導、促進討論。會把這些問題加入手冊,是基於研究顯示,這樣做除了能整體增進社交技巧與友誼,也確實對社交認知有所改善。
雖然課程主要內容是以原有的青少年PEERS®治療手冊為基礎,但我們預期,因應發展階段所做的調整,增添新的課程與講授內容,以及新的角色扮演示範與觀點轉換提問,可以提供有用的新策略給PEERS®新使用者、甚至經驗豐富的專家,來教導社交技巧。雖然治療計畫原先是針對過渡期的自閉症類群青少年而發展出來的,但PEERS®也廣泛應用於其他有社交困難的青少年。有鑒於本介入模式所教導的是經由實證研究驗證有效的社交技巧,也就是一般社交如魚得水的人所展現的社交行為,因此PEERS®可望適用於任何有志於學習如何發展有意義的親密關係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