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伊斯蘭觀點

十字軍:伊斯蘭觀點
定價:660
NT $ 444 ~ 581
 

內容簡介

  「開創性的著作。」 —Jonathan Riley Smith
  「為東西兩方關係的歷史帶來卓著貢獻。」—Anne-Marie Eddet


  這是一本開創性的著作,它的價值,不只在於詳細的實地報導,還有卡蘿‧希倫布蘭德為西方學者指引史料來源的方式,無論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或是只有部分翻譯的史料來源,還有她引導她的讀者進入中世紀穆斯林的心態、提供能更藉以觀察十字軍運動的、完全不同的視角。本書將現代觀點擺進脈絡裡,以使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讀者們,都能夠更佳地了解在某個程度上形塑當下現狀的這些事件。——Jonathan Riley Smith, 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

  一個多世紀以來,西方觀點下的十字軍,已經生產出非常豐富且大量的文獻。另一方面,關於穆斯林對十字軍的回應,已經面世的研究卻非常少。在這裡,頭一次有人處理這項主題,並企圖深入分析阿拉伯文史料,藉此說明穆斯林的動機與目標…這份著作──它非常清楚地凸顯,十字軍在伊斯蘭的領土上所帶來、直到我們這個時代的衝擊──為東西兩方關係的歷史帶來卓著貢獻。——Anne-Marie Eddet翰斯大學

  十字軍拿下耶路撒冷九百年後,對於十字軍的現象,在當時與現在、在軍事上、文化及心理上,如何影響穆斯林,這樣的反思來得及時。本書討論幾項主題,其用意係在凸顯,對於十字軍戰士出現在傳統伊斯蘭領土核心的外來身影,穆斯林作何反應。

  它並且檢驗意識形態上的考量,並在聖地之逐步收復、十字軍戰士之逐步驅逐的脈絡下,評估聖戰的概念。其中兩章,以成文史料及現存藝術作品為基礎,投入戰事的分析──武器、戰役、圍城、防禦工事──為人忽略的面向,也就是海軍,也見得天日。

  其中一章,處理穆斯林與十字軍戰士之間,在某種既定社會、經濟與文化條件下互動的複雜議題。結語則大略總結十字軍對於穆斯林的意識所造成、直至當今的豐沛衝擊。

  這不是針對西元一○九九年至一○九九年間、甚至在這一年以後種種事件的編年考證,因為,已經有許多人寫過這樣的作品了。相反地,這是一本通俗著作,其目的在於,從穆斯林的觀點,引介十字軍歷史更廣大的面向。因此,其刻意的書寫策略是,嘗試在此完全透過中世紀穆斯林的稜鏡,來看待十字軍的現象。這做法,自然帶有成見,不過,考量到這個領域裡,歐洲中心論的學術研究長久累積的衝擊,這種成見是有利的,它也將有助於,針對這個迷人且重要的、基督徒/穆斯林對峙及互動的期間,創造出更加均衡的圖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卡蘿‧希爾布蘭登(Carole Hillenbrand)


  西元1943年生,英國人,現為愛丁堡大學伊斯蘭與中東學系榮譽教授。早年曾先後就讀於劍橋、牛津與愛丁堡大學,並於1979年以〈賈濟拉史(西元1100年至1150年):出自伊本・阿茲拉克・法理奇所著編年史(The history of the Jazīra 1100-1150 : the contribution of Ibn Al-Azraq Al-Fāriqī)〉一文,獲愛丁堡大學博士學位。其後留校任教,至西元2000年升任該校伊斯蘭歷史之教授一職,直至2008年退休,轉任榮譽教授至今。

  在希爾布蘭登教授之學術生涯中,除了英國學術社群,如愛丁堡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皇家歷史學會(Royal Historical Society)、皇家亞洲學會(Royal Asiatic Society)與皇家不列顛學院(Royal British Academy)給予之院士榮譽外,又於2005年,獲頒由沙烏地阿拉伯王室成員所設立之費瑟國王國際獎(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以表彰其對於伊斯蘭曆第5至第6世紀,穆斯林保家衛土相關史實之精闢研究,並據此著作《十字軍:伊斯蘭觀點》(即本書)之卓越成果,希爾布蘭登教授同時亦為該獎項迄今唯一身為女性之非穆斯林得主。其後,由於希爾布蘭登教授長期在英國高等教育上之貢獻,於2009年,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頒授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fficer  of 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縮寫為OBE)。

  十字軍、中世紀伊斯蘭政治思想(尤以專注在中世紀伊斯蘭思想家嘎札里(al-Ghazali)作品之探討)。所發表之專書著作,尚有《伍麥亞哈里發朝衰亡史(The Waning of The Umayyad Caliphate)》(1989年出版)、《十字軍時期的穆斯林公國:以早期的阿爾圖奇政體為例(A Muslim Principality in Crusader Times: The Early Artuqid State)》(1990年出版)、《突厥神話與穆斯林象徵:論曼齊克特戰役(Turkish Myth and Muslim Symbol: the Battle of Manzikert)》(2007年出版)、《伊斯蘭導論:歷史觀點中的信仰與實踐(Introduction to Islam: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2015年出版)、《伊斯蘭:歷史新論(Islam: A New Historical Introduction)》(2015年出版)等。

  本書《伊斯蘭:十字軍觀點》出版至今,已有阿拉伯語、馬來語與俄羅斯語等多種譯本,流傳於世。

譯者簡介    

高慧玲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班進修中,主要研究興趣為德國法律史、中世紀伊斯蘭政治思想史等。曾事公職,現為自由譯者,鬻字為生。譯有《伊斯蘭文明:中卷:中期伊斯蘭的擴張》(與戴以專合譯)。
 

目錄

序言
謝辭

第一章 前言
總引言
本研究之取向
晚近阿拉伯學術研究看待十字軍的取向
本書的侷限
中世紀穆斯林史料的本質
中世紀穆斯林史料的運用可能性
以穆斯林觀點下的十字軍為題的歐語書籍
主要阿拉伯史料的翻譯
十字軍:簡明歷史概觀

第二章  第一次十字軍與穆斯林對法蘭克人到來的最初反應
引言
關於第一次十字軍的穆斯林史料
伊斯蘭世界在第一次十字軍前夕的大致情況
伊斯蘭曆四八五年至四八七年(1092-1094)的毀滅性事件
宗教裂痕的委靡效果
時代精神
東部方面──塞爾柱人的分裂,伊斯蘭曆四八五年至四九二年(1092-1099)
西元十一世紀晚期的安納托利亞
埃及方面,伊斯蘭曆四八七年至四九二年(1094-1099)
第一次十字軍前夕的伊斯蘭領土概況
第一次十字軍前夕的敘利亞與巴勒斯坦
為何法蘭克人會此出現?──穆斯林的詮釋
第一次十字軍的過程:穆斯林的說法
安提阿的陷落
邁阿籟‧努曼的陷落
征服耶路撒冷
猶太人在第一次十字軍時的遭遇
第一次十字軍時期的東方基督徒
拜占庭皇帝在第一次十字軍的角色──穆斯林版本
穆斯林對第一次十字軍與黎凡特地區法蘭克人國家建立的反應
伊斯蘭曆四九二年至五○四年(1099-1110)概觀
穆斯林百姓的流離失所
十字軍戰士的擴張與穆斯林的不團結,伊斯蘭曆四九一年至五一八年(1099-1124)
埃及的回應
塞爾柱朝的回應
敘利亞地方上對法蘭克人到來的反應
餘音

第三章  伊斯蘭曆四九三年至五六九年(1100-1174)的聖戰
引言:本章目的與結構
聖戰的定義:古蘭經與聖訓的根柢
伊斯蘭早期的聖戰
古典伊斯蘭聖戰理論的細緻論述
靈性聖戰(「大聖戰」)
古典聖戰理論的修正
十字軍之前的聖戰現狀
穆斯林與中亞游牧突厥人鄰接的邊界
穆斯林與拜占庭的邊界
敘利亞及巴勒斯坦聖戰精神的貧乏
十字軍時代聖戰現象的演進
朝向復興聖戰的第一步
贊吉與埃德薩的陷落
第二次十字軍在伊斯蘭曆五四三年(1148)的到來──聖戰中的轉捩點
努爾丁的生涯,伊斯蘭曆五四一年至五六八年(1146-1174)
努爾丁生涯的宗教面向
努爾丁與宗教階級之間的關係
努爾丁在成文史料裡的形象
耶路撒冷在中世紀伊斯蘭世界裡的普遍地位
耶路撒冷在反十字軍政治宣傳中的角色
出自努爾丁時代的聖戰文獻

第四章  努爾丁之死至阿卡陷落為止的聖戰(569-690/1174-1291)
薩拉丁的生涯:基本架構
努爾丁的遺產
薩拉丁時代的聖戰政治宣傳
薩拉丁的聖戰:中世紀穆斯林編年史家的史料證據
薩拉丁的個人聖戰
現代學術研究中的聖戰與薩拉丁
薩拉丁與耶路撒冷
努爾丁與薩拉丁的比較
阿尤布朝歷史簡介,伊斯蘭曆五八九年至六四七年(1193-1249)
阿尤布朝期間的聖戰:一場空泛的騙局?
耶路撒冷在阿尤布朝期間的命運
講道者鼓動百姓投入聖戰的力量
阿尤布朝期間的聖戰概觀
奴兵君主時期直到阿卡的陷落,伊斯蘭曆六四八年至六九○年(1250-1291)
拜巴爾斯的生涯,伊斯蘭曆六四八年至六七六年(1260-1277)
奴兵君主的聖戰稱號──紀念性銘文與大臣文書的證據
拜巴爾與聖戰:編年史家的證據
奴兵君主統治早期軍事及宗教階級對聖戰的態度
聖戰與阿卡的陷落,伊斯蘭曆六九○年(1291)
伊本‧泰米亞與聖戰
奴兵君主與聖戰:概觀
概略的反思
Sivan與Köhler的理論
更晚近時代的聖戰

第五章  穆斯林如何看待法蘭克人:民族與宗教上的刻板印象
引言
史料
烏薩瑪與伊本‧筑拜爾──兩件當代史料
民間通俗文學的價值
穆斯林對於法蘭克人的刻板印象:十字軍之前的形象塑造
中世紀晚期宇宙學與地理學文獻看待法蘭克人的觀點
通俗民間文學對法蘭克人的描寫
穆斯林在伊斯蘭曆四九二年(1099)之前看待法蘭克人的態度綜觀
兩種刻板的法蘭克人特性:不衛生與性放蕩
穆斯林對法蘭克人的態度:宗教面向
法蘭克人對伊斯蘭神聖空間的褻瀆
穆斯林背景環境裡的法蘭克人宗教建築景觀
法蘭克人對阿克薩清真寺與圓頂清真寺的佔領
法蘭克人對前往阿拉比亞聖城、麥加與麥地那朝聖所帶來的威脅
穆斯林大眾對法蘭克人的污穢與汙染的觀點
當代穆斯林詩歌的證據
伊斯蘭空間的淨化
聖地
「他者」的圖像:名稱裡有什麼?
基督教的十字架象徵
十字架與古蘭經這兩個相互對比的象徵
十字架作為穆斯林厄運的象徵
十字架位居核心的重要地位
基督教對圖像的運用
穆斯林所理解的基督教
穆斯林關於法蘭克人基督教的論辯與政治宣傳
法蘭克人在宗教上的輕信
反基督徒政治宣傳在薩拉丁時代的強化
薩拉丁的寬宏大量所具有的政治宣傳價值
聖墓教堂的重要性
穆斯林對於教宗權位與哈里發權位之優越地位的觀點
穆斯林統治者的通信在政治宣傳上的價值
穆斯林關於法蘭克人基督教的論辯層次

第六章  十字軍活動期間勒凡地區的生活百態
引言
法蘭克人佔領行動的視覺地景
語言隔閡
法蘭克人之間的差異
穆斯林對十字軍教團的看法
穆斯林對法蘭克領導階層的觀點
中世紀穆斯林作家稱讚的法蘭克人領導者  小鮑德溫/  獅心王理查/  聖路易/  腓特烈二世/  曼弗雷德/
穆斯林作家提出中性或懸而未決史料證據的法蘭克人領導者  鮑德溫一世/  柏西蒙德六世/  
居伊二世/  的黎波里的雷蒙/  賽達的雷納德/
在穆斯林史料中遭到批評的十字軍領導者 蒙菲拉托的康拉德/  沙蒂詠的雷納德/  
穆斯林看待法蘭克人領導階級之觀點總評
法蘭克人女性  年輕法蘭克人女性/  法蘭克人女戰士/  獨自旅行的法蘭克女性/  法蘭克年長女性/  婚姻/
教育
醫學
法蘭克人的生活風格是否受到穆斯林的影響?
穆斯林與法蘭克人騎士共享的騎士精神價值  
法蘭克人騎士精神荒謬的一面
十字軍統治下的穆斯林命運  難民的遷徙/  穆斯林墓地受到的忽視 /
法蘭克人統治下的穆斯林:留下來比較好,還是離開比較好!/
穆斯林對法蘭克人政府的觀點/  法蘭克人的司法/
旅行
宗教禮拜的進行:對「另一邊」的紀念性宗教建築物的挪用
法蘭克人怎麼對待伊斯蘭的紀念性建築物
穆斯林對待基督徒宗教建築的方式
穆斯林與法蘭克人改信的案例
禮拜的自由
法蘭克人統治下的穆斯林
毀壞紀念性宗教建築物的行為
穆斯林與法蘭克人之間的文化交流──伊斯蘭藝術與建築提供的證據
建築學
穆斯林紀念性建築物裡重複使用十字軍手工藝品的情形
努爾丁的建築上的證據
附有基督教圖像阿尤布朝金屬工藝品
十字軍-穆斯林接觸的長期影響  
務實政治──穆斯林與法蘭克人之間的外交與貿易
伊斯蘭曆四九二年至六九○年(1099-1291)的貿易──伊斯蘭史料的證據
阿尤布朝與奴兵君主時期的貿易
法蘭克人的出現,是不是真的影響穆斯林對待東方基督徒的方式?
有經書的人在十字軍活動之前的期間所受到的對待
十字軍是否引發穆斯林對於東方基督徒的歧視性措施
伊斯蘭曆四九二年至五八三年(1099-1187)/  阿尤布朝時期/   奴兵君主時期 /
歐洲的干預/   一般性的反思/  伊斯蘭曆六九○年(1291)後之穆斯林-基督徒關係的一般評論
結論

第七章軍隊、武器、盔甲與防禦工事
引言
先前關於十字軍戰事的學術研究
本章的目的
中世紀伊斯蘭史料的問題
藝術作品所提供的事證
穆斯林的軍事手冊  
引言
十字軍活動期間以下的穆斯林軍事手冊概觀/  塔爾蘇希/  哈拉威/
奴兵君主的軍事手冊/ 阿克薩拉伊/
穆斯林軍隊在十字軍時代的構成
引言
突厥人的遺產:塞爾柱朝軍隊
土庫曼人的角色
奴兵軍隊
法蒂瑪朝軍隊
薩拉丁及其繼承者,阿尤布朝君主的軍隊
奴兵君主的軍隊
奴兵時期的軍事教育與馬術練習
競技場的角色
奴兵的軍事技藝
穆斯林的武器與盔甲
長矛/  刀劍與匕首/  鎚矛、斧頭還有其他重擊器具/  弓弩/  盾/  盔甲/  
尼冑姆‧穆魯克對武器與盔甲之儀式性角色的觀點/  武器與盔甲的社會角色/
西元十二及十三世紀黎凡特地區的防禦工事
一般簡介性評論
法蘭克人的城堡與要塞
穆斯林對法蘭克人城堡及防禦工事的觀點
個別十字軍城堡──穆斯林如何看待它們
薩詠(Sahyun)  拜伊特‧阿贊(Bayt al-ahzan)  
穆斯林的防禦工事
個別穆斯林堡壘/  開羅的堡壘/  大馬士革的堡壘/  阿勒坡的堡壘/  希姆斯的堡壘/
穆斯林城堡/  阿吉倫(‘Ajlum)/  格拉特‧納吉姆/  格拉特‧賈巴爾/  格拉特‧舒拜巴
穆斯林對十字軍城堡的增建
刺客教團的城堡
穆斯林與十字軍軍事建築物的相似之處
晚近討論穆斯林城堡的著作

第八章作戰
作戰
穆斯林軍事策略
法蒂瑪朝軍隊的戰術
突厥騎士的角色
避免軍事交戰的作法與計謀的運用
好領導能力的重要性  
作戰中的穆斯林軍隊
戰役
引言  穆斯林軍隊的戰鬥陣式
攻城戰  引言/  攻城武器/  投石機/  投射機/  輪式十字弓/  攻城塔與棚頂塔樓/  攻城槌/  希臘之火/
攻城戰的進行  攻城戰的準備工作/  用於攻佔堡壘的戰略/  進行攻城的程序/  挖掘/
攻城戰裡的守城者/  攻城術的其他面向/  攻城行動的餘波/
穆斯林對個別圍城戰的記述
伊斯蘭曆五七○年,西西里艦隊的亞歷山卓港攻城戰
伊斯蘭曆五八○年,卡拉克攻城戰
伊斯蘭曆五八四年,薩詠攻城戰
伊斯蘭曆五八六年,阿卡攻城戰
伊斯蘭曆六六三年,凱薩里亞攻城戰
伊斯蘭曆六六九年,騎士堡攻城戰
伊斯蘭曆六八三年,馬爾卡伯攻城戰
總評
三件伊斯蘭藝術作品所提供的證據
富斯塔特的繪畫/  聖路易洗禮盆/  塞爾柱碗/
作戰的其他方面
掠奪與伏擊/  通訊/  間諜/  俘虜的待遇/  受法蘭克人俘虜的穆斯林囚犯/受穆斯林俘虜的法蘭克人囚犯/
海軍方面
穆斯林在十字軍活動期間對海洋的態度
船舶的類型
法蘭克人艦隊在十字軍活動早期的重要性,以及穆斯林對航海事務的忽視
法蒂瑪朝與海軍
穆斯林領導者在西元一一○○年至一一七四年的航海政策
穆斯林對十字軍艦隊的觀點
薩拉丁與海軍
薩拉丁海軍戰略的評價
奴兵君主時代的海軍
拜巴爾與海軍
奴兵君主對於十字軍最後的攻勢
奴兵君主期間的海軍與攻城戰之關連
民間史詩世界裡的穆斯林海軍
穆斯林─十字軍衝突之海軍面向的總體觀察
軍事史學者的觀點
關於作戰的伊斯蘭史料價值概觀
 
第九章  總結  十字軍的遺產
引言
穆斯林對十字軍活動現象的興趣的發展
薩拉丁神話的演進
伊斯蘭「反十字軍」在現代的顯現:幾個案例研究
薩伊德‧庫特布的著作
真主黨與其他基進團體
哈馬斯
伊斯蘭解放黨
耶路撒冷十字軍王國與現代以色列國家兩者的相提並論
利比亞的反西方政治宣傳
一些全面性的反思
瑪哈穆德‧達爾維什:《對於健忘一事的記憶》
總結評論

音譯與翻譯的註記
伊斯蘭用語詞彙表
阿拉伯軍事用語詞彙表
本書提及的重要中世紀伊斯蘭作家編年表
朝代表
參考書目
註釋
 

內容連載

現代學術研究中的聖戰與薩拉丁
 
西方世界的東方學者萊恩—普爾與吉博,以他的私人秘書伊馬德‧丁、軍法官伊本‧夏達德的記述為基礎,對薩拉丁採取十分讚揚的取向,在他們看來薩拉丁懷有高度道德標準,以恢復伊斯蘭法的企求為動機,並且服從哈里發。
 
如吉博筆下所寫:「在短暫但富有決定性的瞬間,靠著性格上單純的良善與堅決,他將伊斯蘭從道德敗壞的故態解放出來。」
 
某些當代學者也對薩拉丁的聖戰,極力採取批判性的立場。他們也指出一項事實,也就是薩拉丁的許多軍事活動都以穆斯林同儕為對象,他們未必都是「異端」,雖然薩拉丁的政治宣傳家可能會為他們貼上這種標籤。例如,埃亨克倫伊茲雄辯地問道,如果他在伊斯蘭曆五八一年(1185)就重病而死,除了「為求個人與家族權勢的擴張,而肆無忌憚的詭計與戰役」以外,還有什麼會讓我們記得薩拉丁?
 
李昂斯與傑克森共同接受這種觀點,他們指出如果薩拉丁當時就去世了,人們記憶中的他會是「將伊斯蘭挪為己用的朝代元首」。
 
科勒也打破著薩拉丁的行動周圍圍繞著的、意識形態上的潔淨氛圍。他強調,薩拉丁與歐洲和黎凡特地區的基督教政權簽訂數項條約。薩拉丁跟他正式的顧問們使用聖戰的政治宣傳來正當化他的權力,並將他們的敵人貶為不信者的盟友。在現實上,論及跟法蘭克人結盟這件事,薩拉丁跟贊吉或努爾丁一樣地毫無顧忌。這一點,跟薩拉丁的顧問替他寫給哈里發的信件、還有紀念性銘文裡長篇累牘地宣告的、他的聖戰宣言,形成顯著的對比。宗教式辱罵的沉重稱號,壓在薩拉丁的政敵頭上(即使他們是穆斯林同儕)。格迪‧法迪爾,薩拉丁的書記,就為他們貼上叛徒與偽善者的標籤。科勒富有修飾的結論──他認為薩拉丁對抗法蘭克人的行動越是師老無功,他就越是將他對抗穆斯林同儕的鬥爭描寫成聖戰。至少在某個程度上,另一位德國學者Möhring,同樣也接受科勒對薩拉丁生涯的詮釋,他的結論是聖戰並非薩拉丁生涯的動力,他的終極目標也不是重新征服耶路撒冷,而是促使整個伊斯蘭帝國在他領導之下復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7
    $444
  2. 新書
    72
    $472
  3. 新書
    79
    $521
  4. 新書
    79
    $521
  5. 新書
    79
    $521
  6. 新書
    79
    $521
  7. 新書
    79
    $521
  8. 新書
    79
    $521
  9. 新書
    88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