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品化 商品文化化
所謂文創,是在文化基礎下,所進行的創新思維或作為;文化必須在地性,可呈現斯土斯民的生活態樣,可透過歷史、地理、人文、產業的特色來展現;創意是創新思維(idea)或做法,可提昇附加價值,並能透過傳播與行銷方式擴散;其中最重要的是價值提昇(value-added),創意執行後可超出原有價值,創造額外的價格、功能、使用壽命、便利性……等附加價值。
「文創」簡單的說就是「文化商品化、商品文化化」,將文化中的某些元素變成可銷售的商品,或將商品予以文化的包裝,商品若沒有加入在地文化元素,則與一般商品無異,買方就會計較原物料、價格、品牌,很難做到價值提昇;而文化必須不斷創新,不注入活水,文化會成為櫥窗塵封的古董,趨於死寂,與民眾疏離,文創就是避免文化僵硬的方式之一。
因此「文創=文化+創意」,二者不只是物理性的結合,更應該做化學性的質變,以創造1+1>2的綜效(synergy)。
目錄
第1章 導論
第2章 文創管理I:消費者與商品
第3章 文創管理II:品牌與行銷活動
第4章 城市文創行銷
第5章 博物館文創行銷
第6章 內容商品文創行銷
第7章 在地文化文創行銷
第8章 工廠文創行銷
第9章 商圈文創行銷
第10章 他項商品文創行銷
第11章 區域文創行銷:《瀨戶內海藝術季》個案
第12章 結論:回歸「文化」與「創意」
第2章 文創管理I:消費者與商品
第3章 文創管理II:品牌與行銷活動
第4章 城市文創行銷
第5章 博物館文創行銷
第6章 內容商品文創行銷
第7章 在地文化文創行銷
第8章 工廠文創行銷
第9章 商圈文創行銷
第10章 他項商品文創行銷
第11章 區域文創行銷:《瀨戶內海藝術季》個案
第12章 結論:回歸「文化」與「創意」
序
序
文創:將文化融入創意、以創意表現文化
文創是發展中的產業,2005年空中大學首創推出《文化行銷》的課,我擔任課程召集人,請了幾位老師合寫了書,後來文創受到更多的關注,2013年我寫了《文創行銷》,2017年根據一版的架構,加入新案例與理論架構,再版《文創:行銷與管理》。
文創是滾動的概念,因此沒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文創當然是蠻實務取向的,不過理論還是有其必要,理論係對實務縝密觀察所「歸納」的通則或原理,其功能是「演繹」實務——以理論詮釋實務、評量實務。因此在理論建構方面,本書做了三項嘗試——
1.討論了文創與相關領域的關係,包含文創與文化、藝術、大眾文化的糾葛(第1章),文創管理的消費者行為、商品觀(第2章),文創的品牌管理與行銷活動管理(第3章),嘗試注入不同領域的思維。
2.以產業別處理文創的行銷與管理,本書討論了城市文創、博物館文創、內容商品文創、在地文化文創、工廠文創、商圈文創,並為不同產業的文創行銷,整理了規劃方向;事實上,只要文創不斷的發展,產業別也可以不斷擴張與深化,如農業文創、宗教文創就是好的題目,此外,餐飲文創也有發揮的空間。
3.本書尚建構了「文創評估指標」,可作為文創執行的事前預估或事後評量之用,包含:
文化指標——
‧獨特性(Unique):有無呈現獨特的在地文化特色?
‧關聯性(Relevant):有無與在地歷史、地理、人文、產業的元素連結?
創意指標則有——
‧衝擊力(Impact):接觸瞬間是否可帶來驚豔與感動?
‧原創力(Original):是否原創?沒有模仿或抄襲。
‧傳播力(Campaignable):是否有張力,可以「說故事」(storytelling)?
理論建構的要素之一是簡潔(parsimony),好的理論應名詞精簡,意義深刻,用一句話就可詮釋複雜的現象(如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在第一版中,我為文創建構一個簡單概念:「文化」商品化、「商品」文化化。
因此所謂文創,就是在文化基礎下,所進行的創新思維或作為;當然文化必須在地性,可呈現斯土斯民的生活態樣,可透過歷史、地理、人文、產業的特色來展現;在台灣做一個有美國味、或日本味的文創品並無意義,文創應將在地文化中的某些元素變成可銷售的商品,或將商品予以文化的包裝,這是文化活化的過程,文化必須不斷創新,不注入新的元素,文化會成為塵封於櫥窗的古董,與民眾疏離,趨於靜態與死寂,而文創就是避免文化僵化的方式之一。
將文化融入創意,以創意表現文化,這就是文創,因此簡單的說,「文創=文化+創意」,當然二者不應只是物理性的結合,更應該做化學性的質變,以創造1+1>2的綜效(synergy),創意執行後可超出原有價值,創造額外的價格、功能、使用壽命、使用範圍、便利性……等附加利益,形成可預見、可量化的價值提升(value-added)。
本書當然可作為文創相關領域的教科書,但本書撰寫時並不侷限在教科書的架構,教科書常是綜合各家之說,沒有或很少作者的觀點,這也是為什麼大學老師不能以教科書作為升等著作的原因;本書是有「觀點」的,而且歡迎討論、對話,無論在政大或其他學校上課,課堂上我一定會說一句話「書上寫的不一定是對的,老師講的也不一定是對的,媒體說的更不一定對的,請你從書上寫的、老師講的、媒體說的跳脫出來,建構自己的看法,這就是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是大學的基本訓練,不讓學生獨立思考只知背誦,大學與補習班何異。經由思考與想像,文創內容會不斷充實,理論會更為紮實。
本書封面委由吳岱芸設計,她是政大傳播學院博士班學生,專長傳播與數位藝術,封面照片是我在日本瀨戶內海直島海邊拍的大南瓜,當然一看就知道是草間彌生的作品,原先躊躇用別人的作品為封面是否適當,詢問東吳大學法律系章忠信教授,忠信兄謂依著作權法規定,於街道、公園、建築物之外壁或其他向公眾開放之戶外場所長期展示之美術著作或建築著作,除例外情形,得以任何方法利用;感謝忠信兄賜教。
和封面照片一樣,書內有許多照片,除有特別標示外,都是作者旅行所拍,旅行是空間易位所形成的經驗延伸,經由接觸、觀察、體會、思考,的確會有許多啟發。
文創:將文化融入創意、以創意表現文化
文創是發展中的產業,2005年空中大學首創推出《文化行銷》的課,我擔任課程召集人,請了幾位老師合寫了書,後來文創受到更多的關注,2013年我寫了《文創行銷》,2017年根據一版的架構,加入新案例與理論架構,再版《文創:行銷與管理》。
文創是滾動的概念,因此沒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文創當然是蠻實務取向的,不過理論還是有其必要,理論係對實務縝密觀察所「歸納」的通則或原理,其功能是「演繹」實務——以理論詮釋實務、評量實務。因此在理論建構方面,本書做了三項嘗試——
1.討論了文創與相關領域的關係,包含文創與文化、藝術、大眾文化的糾葛(第1章),文創管理的消費者行為、商品觀(第2章),文創的品牌管理與行銷活動管理(第3章),嘗試注入不同領域的思維。
2.以產業別處理文創的行銷與管理,本書討論了城市文創、博物館文創、內容商品文創、在地文化文創、工廠文創、商圈文創,並為不同產業的文創行銷,整理了規劃方向;事實上,只要文創不斷的發展,產業別也可以不斷擴張與深化,如農業文創、宗教文創就是好的題目,此外,餐飲文創也有發揮的空間。
3.本書尚建構了「文創評估指標」,可作為文創執行的事前預估或事後評量之用,包含:
文化指標——
‧獨特性(Unique):有無呈現獨特的在地文化特色?
‧關聯性(Relevant):有無與在地歷史、地理、人文、產業的元素連結?
創意指標則有——
‧衝擊力(Impact):接觸瞬間是否可帶來驚豔與感動?
‧原創力(Original):是否原創?沒有模仿或抄襲。
‧傳播力(Campaignable):是否有張力,可以「說故事」(storytelling)?
理論建構的要素之一是簡潔(parsimony),好的理論應名詞精簡,意義深刻,用一句話就可詮釋複雜的現象(如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在第一版中,我為文創建構一個簡單概念:「文化」商品化、「商品」文化化。
因此所謂文創,就是在文化基礎下,所進行的創新思維或作為;當然文化必須在地性,可呈現斯土斯民的生活態樣,可透過歷史、地理、人文、產業的特色來展現;在台灣做一個有美國味、或日本味的文創品並無意義,文創應將在地文化中的某些元素變成可銷售的商品,或將商品予以文化的包裝,這是文化活化的過程,文化必須不斷創新,不注入新的元素,文化會成為塵封於櫥窗的古董,與民眾疏離,趨於靜態與死寂,而文創就是避免文化僵化的方式之一。
將文化融入創意,以創意表現文化,這就是文創,因此簡單的說,「文創=文化+創意」,當然二者不應只是物理性的結合,更應該做化學性的質變,以創造1+1>2的綜效(synergy),創意執行後可超出原有價值,創造額外的價格、功能、使用壽命、使用範圍、便利性……等附加利益,形成可預見、可量化的價值提升(value-added)。
本書當然可作為文創相關領域的教科書,但本書撰寫時並不侷限在教科書的架構,教科書常是綜合各家之說,沒有或很少作者的觀點,這也是為什麼大學老師不能以教科書作為升等著作的原因;本書是有「觀點」的,而且歡迎討論、對話,無論在政大或其他學校上課,課堂上我一定會說一句話「書上寫的不一定是對的,老師講的也不一定是對的,媒體說的更不一定對的,請你從書上寫的、老師講的、媒體說的跳脫出來,建構自己的看法,這就是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是大學的基本訓練,不讓學生獨立思考只知背誦,大學與補習班何異。經由思考與想像,文創內容會不斷充實,理論會更為紮實。
本書封面委由吳岱芸設計,她是政大傳播學院博士班學生,專長傳播與數位藝術,封面照片是我在日本瀨戶內海直島海邊拍的大南瓜,當然一看就知道是草間彌生的作品,原先躊躇用別人的作品為封面是否適當,詢問東吳大學法律系章忠信教授,忠信兄謂依著作權法規定,於街道、公園、建築物之外壁或其他向公眾開放之戶外場所長期展示之美術著作或建築著作,除例外情形,得以任何方法利用;感謝忠信兄賜教。
和封面照片一樣,書內有許多照片,除有特別標示外,都是作者旅行所拍,旅行是空間易位所形成的經驗延伸,經由接觸、觀察、體會、思考,的確會有許多啟發。
內容連載
第1章 導論
第一節 文創產業
壹、〈賣梳子給和尚〉的網路故事
「文創」是什麼?問10個人大概會有10個不一樣的講法,有些「大師」甚至還會驕傲說,我只懂「文化」不懂「文創」,言下不勝鄙夷,在歐洲的確沒有「文創」這個概念,甚至也找不到「文創」的英文字,只有文化及創意產業(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或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這個複合名詞。
但不是歐洲或美國沒有的概念,東方社會就不應該有,這是長期浸淫在西方文化霸權下,所產生的文化自卑,「文創」是什麼?且來看以下這個〈賣梳子給和尚〉的網路故事 -
有個業務經理想考考手下的業務員,於是就出了一道題,要業務員把梳子賣給和尚。
第一個業務員,出了門就罵,什麼玩意兒,和尚都沒有頭髮,還賣梳子!在外頭胡亂逛了一圈,回去告訴經理,和尚沒有頭髮,梳子無法賣!經理微微一笑,和尚沒有頭髮還需要你告訴我?
第二個業務員,來到了一間寺廟,找到了和尚,對和尚說,我想賣給你1把梳子,和尚說,我沒用。那人說這是經理交辦的作業,如果賣不出去,就會失業,請發發慈悲;於是和尚就買了1把。
第三個業務員,也來到一間寺廟,和尚說,我真的不需要梳子。那人對和尚說,拜佛是不是要心誠,心誠就心存敬意,但香客遠道而來,固然虔誠十分,但風塵僕僕,蓬頭垢面,如何禮佛?如果廟裡買些梳子,讓香客把臉洗乾淨,頭髮梳整齊,豈不更能表達對佛的敬意?和尚一聽,有道理,於是就買了10把,讓朝山的香客使用。
第四個業務員,也來到一間寺廟,和尚同樣說,不需要梳子。業務員對和尚說,如果廟裡備些梳子作為禮物送給有添香油錢的香客,回饋小惠,廟裡的香火會更旺;和尚想了想,有道理,就買了100把。
第五個業務員,也來到一間寺廟,同樣也被和尚拒絕,那位業務員對和尚說,你是得道高僧,書法甚有造詣,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子上,刻些「平安梳」、「積善梳」之類的字送給香客,既弘揚了佛法,又弘揚了書道,老和尚微微一笑,善哉!就買了1,000把梳子。
第一節 文創產業
壹、〈賣梳子給和尚〉的網路故事
「文創」是什麼?問10個人大概會有10個不一樣的講法,有些「大師」甚至還會驕傲說,我只懂「文化」不懂「文創」,言下不勝鄙夷,在歐洲的確沒有「文創」這個概念,甚至也找不到「文創」的英文字,只有文化及創意產業(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或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這個複合名詞。
但不是歐洲或美國沒有的概念,東方社會就不應該有,這是長期浸淫在西方文化霸權下,所產生的文化自卑,「文創」是什麼?且來看以下這個〈賣梳子給和尚〉的網路故事 -
有個業務經理想考考手下的業務員,於是就出了一道題,要業務員把梳子賣給和尚。
第一個業務員,出了門就罵,什麼玩意兒,和尚都沒有頭髮,還賣梳子!在外頭胡亂逛了一圈,回去告訴經理,和尚沒有頭髮,梳子無法賣!經理微微一笑,和尚沒有頭髮還需要你告訴我?
第二個業務員,來到了一間寺廟,找到了和尚,對和尚說,我想賣給你1把梳子,和尚說,我沒用。那人說這是經理交辦的作業,如果賣不出去,就會失業,請發發慈悲;於是和尚就買了1把。
第三個業務員,也來到一間寺廟,和尚說,我真的不需要梳子。那人對和尚說,拜佛是不是要心誠,心誠就心存敬意,但香客遠道而來,固然虔誠十分,但風塵僕僕,蓬頭垢面,如何禮佛?如果廟裡買些梳子,讓香客把臉洗乾淨,頭髮梳整齊,豈不更能表達對佛的敬意?和尚一聽,有道理,於是就買了10把,讓朝山的香客使用。
第四個業務員,也來到一間寺廟,和尚同樣說,不需要梳子。業務員對和尚說,如果廟裡備些梳子作為禮物送給有添香油錢的香客,回饋小惠,廟裡的香火會更旺;和尚想了想,有道理,就買了100把。
第五個業務員,也來到一間寺廟,同樣也被和尚拒絕,那位業務員對和尚說,你是得道高僧,書法甚有造詣,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子上,刻些「平安梳」、「積善梳」之類的字送給香客,既弘揚了佛法,又弘揚了書道,老和尚微微一笑,善哉!就買了1,000把梳子。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3折$210
-
新書77折$540
-
新書9折$630
-
新書9折$630
-
新書9折$630
-
新書93折$651
-
新書95折$665
-
新書95折$665
-
新書95折$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