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小型農業特有的幸福
我在石川縣經營著自稱全日本最小的農園「風來」(大家都叫我「源桑」)。這片農園究竟有多小呢,耕地面積總共是三十公畝(其中包括面積五.四公尺乘以十五公尺的建物四棟),大約是一般農地的十分之一。在農地前方是作為店鋪與加工場所的自宅,我們一家五口在這裡過著幸福的生活。
我曾經歷過調酒師、飯店從業人員的職務,然後獨立創業,從零開始務農。
不過,一旦透露自己想去種田,每個人聽了都說「農耕可不輕鬆」,或是告訴我「農業需要投入龐大的初期投資」。當我聽到實際從事農業剛開始的平均貸款金額,的確嚇了一跳。從我在飯店當經理時所學的損益計算觀點來看,如果要從零開始,怎麼算都不可能達到收支平衡。如果從事稻作,需要購買耕耘機等費用;如果採用溫室栽培,也需要加設溫室的費用等……怎麼看,都是得花很多錢在固定資產方面。
但是,我試著以不同的觀點重新思考農業:「本來,務農只要一把鋤頭就夠了,就算不投入大筆資金也可以。」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把加工、直售列入經營範圍,這樣一來,即使規模小,應該還是能維持下去,於是我只憑著自己準備的資金,就開始建立了「風來」。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日本其實很適合小型農業,或是由家庭經營的農業。若以保留農地的角度來看,大規模農業確有其必要,但大規模農業有大規模農業的作法,而小型農業不也有小型農業的作法嗎?如果要擴大規模,在過程中,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建立專有的技術秘訣。能夠技術秘訣化的部分,有利於擁有資本的人。小型農業正因其獨特性,所以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於是,「最小化主義」誕生了。推展小型農業,不要去想一有機會就要擴充面積,從一開始就做好心理準備,要小規模耕種,讓投資金額不超出限度。並且藉由限制面積與規模,提升運用土地與時間的效率。而且不必採購大型機械,所以也不必貸款。而且,因為地方上的人際關係比較單純,運作起來會更順利,遇到天候等風險也可以快速應對,這些都會形成有利的條件。
現在這個時代,不論日本或全世界,應該都有人有志於從事農業。不過,一開始抱持著簡單的想法務農,但在栽培作物或經營方面不順利,或是原本想過田園生活,不知不覺為了契作變得忙碌不堪,無法實現初衷……在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似乎很常見。選擇農耕為工作,必須要能確保生計,這可是眼下非常重要的事。
究竟為了什麼,又要賺多少才能生存下去……從最小化主義的觀點來看,主要的動機就是「幸福」。
想要幸福地過日子,究竟需要多少收入,為了達到這樣的收入,又需要多少營收?
經過這樣層層思考,答案就會越來越明確。
錢能賺得越多越好,速度越快越好,跟小規模相比,範圍越大越好,這麼一來,目標沒有止境。
然而,幸福的原點,其實是「不跟人比較」與「知足」。
最小化主義雖然追求營收,但前提是不追逐永無止境的欲望。
所以,能夠充分發揮最小化主義的,正是農業。
我覺得小型農業、家庭經營農業,正是與幸福最接近的工作。
本書的內容,不是「讓讀過的人感受到日本農業的未來」,而是試著「讓讀過的人感受到自己投入農業會有什麼樣的未來」,如果將我自己從零開始實踐,經歷過某些失敗,將自己經常想到的一些事寫出來,說不定會對人有幫助吧?我抱持著這樣的觀點寫下這些內容。我想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也會有各自的作法。如果能為讀者提供一些靈感,甚至帶來些許信心,我將感到無比榮幸。
二○一六年二月 西田榮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