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認識精神分析理論與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實務的最佳導覽

  隨著精神分析運動的發展,衍生了許多不同的學派與理論,各立場間的歧異與爭論,可能令想要認識精神分析的學習者無所適從。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介紹精神分析跨世紀以來所衍生的幾個主要學派在理論及實務上之重要論述及其中之異同。作者以為,儘管理論分歧,整合「臨床上的理論」是可行的;本書以豐富鮮活的實例貫串全書,試著展示不同的臨床取向如何統整於同一個架構中,呈現當代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的主要面貌,同時小心避開宗派主義及折衷主義的陷阱。

  這本兼顧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的全面性導覽,是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心理動力取向諮商的學習者,以及從事臨床治療工作的專業人員必備的參考書籍;而一般讀者在閱讀本書後,也能夠具備基本的精神分析知識。

  「這本書含括當代精神分析主要的原理原則及實務,與臨床工作相關,在理論上也足以激發你的興趣。我們希望本書的內容在新手與有經驗者之間創造足夠的過渡空間,因而有其價值。」――本書作者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入門導引。期盼讀者在閱讀這本書時,能激發出在地的想像與關懷――作為台灣的一分子,當我們沉浸於來自遠方國度的知識洗禮時,也應該同時關懷在地,一同為這個地方梳理過去、展望未來。」――蔡榮裕

  「……提供了非常實用的闡述——分析師在想些什麼?他們為何這麼想?這些想法又如何引至他們當下的實作?」――丹尼爾.克萊頓(Daniel Collerton),英國蓋茨黑德NHS保健信托基金機構(Gateshead Healthcare NHS Trust)臨床心理醫師

  「……涉及廣泛的研究,以及對讀者有所助益的論著引用,讓這本書成為名符其實的入門導論。」――大衛.雷里(David Riley),《國際精神分析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本書特色

  •坊間少見結合理論與實務的精神分析導讀之作。

名人推薦

  白美正(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精神分析師)
  李俊毅(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系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
  周仁宇(精神科醫師、美國精神分析學會〔APsaA〕及國際精神分析學會訓練分析師)
  許宗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
  楊明敏(精神科醫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
  楊添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精神科主治醫師)
  蔡榮裕(北市聯醫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
  蕭仁釗(臺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淨開心臨床心理師)

  共同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東尼・貝特曼(Anthony Bateman)


  英國皇家精神醫學院士、安娜・佛洛伊德兒童與家庭中心(Anna Freud National Centre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精神科醫師與心智化治療模式(MBT)負責人、倫敦大學客座教授、哥本哈根大學心理治療榮譽教授、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倫敦聖安醫院精神科督導醫師。

  貝特曼與彼德.方納基(Peter Fonagy)共同發展出針對邊緣人格異常者的心智化模式療法(mentalization based treatment, MBT)。他是英國國立臨床卓越研究院(NICE)邊緣人格異常治療準則發展小組的專家成員。他在國家健保給付系統下所成立的臨床治療服務被英國衛生署認可為治療人格異常者的教學中心。

  他的十多種專書著述以人格異常治療方面為主,包括《邊緣人格異常:心智化模式治療》(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mentalization based treatment),以及2016年與方納基合著的《人格異常的心智化模式治療:實作指引》(Mentalization Based Treatment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 a practical guide)。

傑瑞米・霍姆斯(Jeremy Holmes)

  早年在英國劍橋大學與倫敦大學學院接受精神科醫學訓練,目前在英格蘭北德文地區(North Devon)執業;他也是倫敦大學(UCL)與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客座教授。

  霍姆斯專精於依附理論、精神分析等領域的研究,著作包括2001年的《尋找安全基地》(The Search for the Secure Base: Attachment Theory and Psychotherapy)與2010年的《在安全依附中探索》(Exploring in Security);後者是2010年歌德精神分析與精神動力學學術獎的得獎作品,對依附理論在分析導向心理治療的應用有開創性的闡述。

譯者簡介

樊雪梅


  旅英十五年,取得英國東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精神分析導向兒童心理治療博士、精神分析導向觀察研究碩士。2013年成為英國精神分析學會(BPAS)、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精神分析師、2008年成為英國精神分析分析導向兒童暨青少年心理治療師(Tavistock訓練、ACP)。回臺前於倫敦大學之安娜.佛洛伊德中心(Anna Freud Center)教授精神分析理論及嬰兒觀察,並於倫敦從事精神分析及心理治療工作。著有《佛洛伊德也會說錯話:精神分析英倫隨筆》(心靈工坊出版),譯著有《嬰兒觀察》、《客體關係兒童心理治療實例:皮皮的故事》、《夜未眠︰幫助失眠的嬰兒及父母》、《僵局與詮釋》(與林玉華合譯)。目前於台北從事精神分析、分析式心理治療、督導及教學。

林玉華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曾任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系主任。1997年赴英國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 Clinic)接受博士後臨床訓練,並於2004年取得塔維斯托克認證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的資格。2015年成為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精神分析師。現為傳心心理治療所所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和學術教育訓練委員、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從事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動力導向父母諮詢、督導及教學。譯著有《兒童精神分析》(心靈工坊出版)、《伊底帕斯情結新解》、《僵局與詮釋》(與樊雪梅合譯)以及《佛洛伊德―克萊恩論戰1941-1945》(與蔡榮裕合譯)。

 
 

目錄

【推薦序一】遠方的精神分析敲出在地的迴響/蔡榮裕
【推薦序二】濃縮還是鮮榨果汁?/楊明敏
譯者序之一
譯者序之二
作者序
致謝

第一部:理論
第一章    簡介:歷史與爭議
第二章    心智模式
第三章    內在世界的起源
第四章    防衛機制
第五章    移情與反移情
第六章    夢、象徵與想像

第二部:實務
第七章    初次晤談評估
第八章    治療關係
第九章    臨床工作的難題
第十章    精神分析對精神醫學的貢獻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研究
參考書目
索引
 
 

推薦序

遠方的精神分析敲出在地的迴響


  很高興替兩位精神分析界的好友兼同事林玉華和樊雪梅,推介他們認真且嚴謹的翻譯作品——精神分析師安東尼・貝特曼(Anthony Bateman)和心理治療師傑瑞米・霍姆斯(Jeremy Holmes)合著的《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入門導引,五南出版社曾在2004年九月出版中文版,2017年的新譯本則由心靈工坊出版。

  我以這本書為基礎,由此窺探兩位原作者的審密思考,然後再引向一個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問題——在台灣發展精神分析取向實作時,有那些課題是值得我們思索的?要為一本導論再做導論,是相當困難的,因此我就以他們在書中引發的課題,直接回應台灣工作者的一些思考。我期盼讀者除了從這本書獲得知識之外,也要在台灣的環境裡應用這些知識,為台灣的精神分析專業做出一些貢獻。

  作者謹慎地說,要在當代寫出一本精神分析導論的書,確實是個挑戰;但我認為,他們的作為甚至可能會變成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最終惹來不同論點持有者和學派追隨者的批評。不過這本書從他們的慎思出發,開宗明義地以精神分析整體概念為主軸,不偏倚任何學派,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避開了前述窘境。

  我想要提的是一個有趣的課題,而且也是台灣目前精神分析取向的實務發展進程中值得思索的課題——那就是,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兩者的關係是什麼?這不只是台灣所面對的課題,在其他國家也都漸漸浮上抬面。我認為,這兩個領域如果只有競爭而堅持著難以開啟對話的態度,或只是形成廣義政治上的聯盟,那是讓人遺憾的;因為這涉及的是人的心智課題,我們應該藉由這個課題的討論而展開更多探索。

  根據原文作者序裡的說法,「作者之一(AB)是有豐富精神醫學及實務經驗的分析師,另一位作者(JH)則是精神科醫師暨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師。我們希望我們兩人的背景使我們有足夠共識提供統一的觀點,也有足夠的差異增加本書的廣度。」

  這本書早就拋出了我關切的命題:就目前的現實來說,誰都可以說自己是精神分析師或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即使存在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體制,我們仍然很難說哪一方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精神分析。我當然不是鼓勵自由放任,我主張慎重的態度是必要的;我的說明只是在於描繪實情和現況。至於精神分析與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分野,也存在這樣的爭論。我們的確不容易找一個完美的區分方法,但是我認為在現實上我們還是需要找出兩者的區分——就某種程度而言,這些區分是人為的,例如機構和學會等的認定資格。即使是人為的制度性區分,我仍然認為這是必要的。

  也許別人有不同的觀點,不過我更在意且認為更重要的人為區分,在於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的實作形式,兩者所帶來的不同經驗累積,以及後續不同的討論和描述的發展。例如,佛洛伊德以降的古典或當代精神分析,遵循的是每週三至五次(也有人主張每週四至五次),主要在躺椅上進行分析;以這樣的形式所累積的經驗和描述,百年來已經構成了龐大的理論體系。我主張精神分析以這種形式的實作為依歸。以歷史的發展脈絡來說,這是百年來的火車頭,現在仍持續往前開著。

  至於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治療形式,通常是每週少於三次的面對面會談,而且往往是在醫療或教育機構裡執行;由於處理的對象和外顯形式的差異,累積出不一樣的經驗。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所處理的通常是人生相當破碎的個案,這些經驗的描述是相當重要的,可是至今相關的文獻仍不多。唯有累積了更多關於心理治療經驗的想像和描述,才能夠跟歷史文獻相對豐厚的精神分析做更細緻的交流。雖然這裡指的是文獻的累積,然而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如何在這個發展過程裡維持實質的交流互動,當然也是重要的。

  或許外顯的模式都不是區分兩者的最好方式。某位外國友人曾說,精神分析是一種生命和生活的選擇,是無止盡的心智和人性的持續分析,那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一如佛洛伊德在〈有止盡與無止盡的分析〉(Analysis Terminable and Interminable, 1937)裡的古典說法。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在心理治療的領域裡,是以某種有止期的治療目的為主;不過,如果有人主張心理治療也可以是無止盡的,大概也很難絕對推翻這樣的說法。

  關於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的區分,慮及目前狀況和未來發展,我借用並推論楊明敏的部分觀點;他的觀點中有趣的焦點在於如何讓精神分析師邁向心理治療,也讓心理治療師邁向精神分析,以一種同時向對方邁進的態度和心情進行交流。我主張兩方在這個來來往往且相互邁向的過程裡,累積各自的經驗,讓文字的描繪更為豐富,成為人類的文明資產。

  在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的會員朋友們包括玉華和雪梅的共同合作之下,由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主辦、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承辦的亞太區學術研討會於2017年五月四至六日在台北晶華酒店圓滿舉行;這次活動之後,台灣與其他國家在精神分析的領域有了更加密切的聯繫,精神分析在台灣的面貌也因此開啟了新的里程碑。

  再度感謝心靈工坊邀請我書寫這篇序文,我謹以有限的文字引發一點台灣的在地思索,期盼能作為閱讀《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的背景脈絡,幫助讀者在閱讀這本來自英國的著作時,同時激發出在地的想像與關懷;我相信這也是玉華和雪梅投入心力翻譯這本書的重要緣由——作為台灣的一分子,當我們沉浸於來自遠方國度的知識洗禮時,也應該同時關懷在地,一同為這個地方梳理過去、展望未來。
 
蔡榮裕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執委會委員兼推廣及運用委員會主委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師兼資深督導

譯序

  本書略述精神分析跨世紀以來所衍生的幾個主要學派在理論和實務上之重要論述及其中之異同,包括古典精神分析、克萊恩-比昂學派、英國客體關係或獨立學派、自我心理學、人際關係、自體心理學以及拉岡學派。這些學派的主要論點仍以佛洛伊德的核心思想為基礎。佛洛伊德終其一生不斷更新其對於心智世界之解讀,早期由創傷典範到原慾理論,強調焦慮來自對於原慾之潛抑,而提出地誌學典範(三個意識層論說)。晚期發現焦慮也是個體面對客體/環境威脅的反應或心理衝突,而提出結構典範(三個人格結構論說)作為補充,強調自我(原慾)跟環境/客體之間錯綜複雜的能量掛勾。

  佛洛伊德於1939年辭世之後,驅力與環境之心理病因的爭議持續壟罩精神分析學界,其中首推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及其擁護者以及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及其擁護者於1941年在倫敦所展開之論戰。論戰以1944年兩個學派代表人所簽署的「紳士協議」落幕。論戰之後的精神分析各學派相繼出爐,本書作者將之統稱為「後佛洛伊德」(Post-Freudian),包括,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克萊恩─比昂模式(The Klein-Bion Model)、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人際關係模式(The interpersonal Model)以及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

  回到《佛洛伊德─克萊恩論戰 1941-1945》,可以一窺本書作者挑選這些學派之思路。爲了澄清「何謂佛洛伊德學派的精神分析」,英國精神分析師們(以克萊恩為代表)以及避難至英國的維也納精神分析師們(以安娜.佛洛伊德為代表),針對有爭議的理論議題與理解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爭論的重點在於克萊恩是否太強調「早期幻想生活」(early phantasy life)或內在驅力,而忽略了環境對於人格發展之影響。換言之,在「驅力」和「環境/人際」之間,何者對人格發展的影響力屬「初級」(primary),何者又是「次級」(secondary)。本書作者所挑選之「後佛洛伊德」(Post-Freudian)或「當代精神分析」(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學派之間的差異也以這兩者之向度為脈絡。克萊恩學派強調驅力對人格發展的影響是主因(初級),環境是次因,而紳士協議之後衍生的「獨立學派」(Independent),則主張環境對人格的影響才是主因,驅力是次因。與此爭議相關的是由「衝突論」(古典佛洛伊德、克萊恩學派等)和「缺陷論」(獨立學派、自體心理學等)所衍生之各學派。這兩組論點幾乎貫穿整個當代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的核心思想。有些學派的論點比較偏頗,有些則在這兩種對立思路之間遊走(包含兩者)。正如本書作者所言,最難的課題在於如何避開宗派意識的同時,還能不掉入折衷主義的陷阱。

  作者在第二章闡述心智模式的兩種典範:一者強調內在精神運作(intrapsychic),包括佛洛伊德與克萊恩學派,另一則強調外在環境,例如新佛洛伊德學派和人際學派等。「客體關係理論」則是一個複雜且模糊的歸類。作者將它再區分為看重驅力以及不看重驅力的客體關係各派別。英國客體關係以獨立學派四君子(弗爾本〔Fairbairn〕、溫尼考特〔Winnicott〕、巴林特〔Balint〕和甘萃普〔Guntrip〕)為首,一方面沿用克萊恩的論點,強調嬰兒被驅力所誘發的幻想及幻想中的母嬰「關係表徵」(非真實母嬰關係),另一方面擷取巴林特的觀點,強調早期真實的母嬰關係對於人格的影響。在美國客體關係涵蓋的範圍還要更廣,包括依附理論以及強調環境缺陷的人際模式。這種區分法將克萊恩學派由客體關係區辨出來,而跟衝突論站同一邊。

  除了學派爭議之外,有關精神分析之詮釋,尚有強調自圓其說的內在融貫論(coherent),以及強調與歷史事實相符的「符應論」(correspondent)之爭議。精神分析界的臨床工作者比較強調詮釋的「融貫性或一致性」,而學術界的精神分析研究學者則較強調具有實證效度的「符應論」,這個超過百年的爭議至今仍然壁壘分明,未有共識。有關療效則有古典之「領悟觀」(insight)與當代之「新經驗觀」(new experience)(或轉化〔transformation〕)之別。當代精神分析學者和臨床工作者已不再視此為兩個彼此衝突的概念,一般認為患者在診療室中的新經驗(轉化)使領悟更具體化,而領悟則使診療室中的新經驗(轉化)成為可能,兩者互為因果,輾轉增上。以上爭議和整合持續影響著當代精神分析學派、理論、治療技巧及其研究方法之擴展和創新。

  過去二、三十年來許多學術界和臨床界的先驅相繼負笈英美法接受長期臨床訓練,台灣關於精神分析的譯著也如雨後春筍,相繼出爐,因此在譯詞上也漸漸有了一些共識。這個新版本在參考台灣過去幾年來的習慣用語以及多位臨床工作者的建議之後,在譯詞上做了一些修正。其中特別要感謝劉佳昌、蔡榮裕、張凱理、王浩威、李清發和陳登義等醫師以及龔卓軍教授對於譯詞和譯文之不吝指教,在此一併致謝。
 
林玉華  2017年五月,臺北

作者序

  初學精神分析的人常會得到的忠告是,為了避免困惑混淆,最好直接閱讀佛洛伊德,如:技巧方面的專集(Freud 1912a, 1912b, 1914a)、精神分析簡介(Freud 1916/17),或是兩篇精神分析專有名詞解釋(Freud 1922)。給這個忠告不僅是因為佛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創始者,或是因為他的思想和風格清晰可辨,更非因為「回歸佛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界必然的趨勢;也因為在精神分析發展的早期,單一「鉅作」(Schafer 1990)是可能的,日後,因為精神分析運動的拓展、發展的多樣,再加上許多的論爭、分裂和敵對,要找出單一鉅作就難了。

  介紹當代精神分析實務或類似實務導論之類的好書不少。我們已在書後的參考書目中,將這些有用的好書標上星號,這些書企圖從一個特定的觀點瞭解精神分析歷程,其中包括:克萊恩學派、獨立學派、當代佛洛伊德、人際關係學派、克霍特學派、拉岡學派,及自我心理學學派。這個多元的現象,部分源自分析訓練裡,最獨特且必要的經驗,即個人被分析。每一個不同的精神分析取向不僅呈現其理論導向,也各自有其傳統、風格、來源,以及被分析者在訓練過程中會慢慢習得的一套共享的價值觀與假設。這個過程中,他/她除了得消化吸收他所認同的獨特價值觀和假設,也得發展出內在的自由,找到自己的特色。

  當Edwina Welham接受Jonathan Pedder的建議,邀請我們寫一本《精神分析導論》來搭配《心理治療導論》(Introduction to Psychotherapy, Brown and Pedder 1993)一書時,我們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是到了統整不同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與實務,並找出共同點的時候了(Wallerstein 1992)。我們認為,不管理論多麼分歧,整合「臨床上的理論」是可行的(G. Klein 1976)。受到這個想法的鼓舞,我們決定以豐富的實例來串連我們的文章,並試著展現不同的臨床取向如何統整於同一個架構中。行文中,我們小心地避開宗派主義的陷阱或掉進折衷主義的危險。分析師要有能力引用其專業中多元多樣的不同想法與技巧,同時,為了使其實務工作更有效能,他也必須能在某一特定的分析觀點內工作。

  本書應該會被歸在「批判性辭典」(Rycroft 1972;Hinshelwood 1989)一類,亦即它旨在澄清、質疑並萃取每一個精神分析觀點有價值的部分。我們儘可能地將研究發現帶進精神分析概念及實務,並且在撰寫及出版之間會有的時差限制中,儘可能地涵蓋最近的當代精神分析思潮。本書的副標題,「當代理論與實務」,是為了區分「古典」與「現代」(或「當代」)實務與思想。此副標雖然好用,但免不了落入「人為區分」的有限。雖然區分「古典」與「現代」有其益處,但不應被視為一種對立,而是把前者視為後者的基石。再者,我們倆同時在公立精神醫療體系裡工作,也私人執業,所以在書中也花了對等的篇幅來討論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在治療嚴重病患這個範疇的角色。

  這便牽涉到本書的作者,我們,到底是誰。作者之一(AB)是有豐富精神醫學及實務經驗的分析師,另一位作者(JH)則是精神科醫師暨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師。我們希望我們兩人的背景使我們有足夠共識提供統一的觀點,也有足夠的差異增加本書的廣度。整體來說,我們撰寫此書的過程合作無間。有時,作者之一會覺得我們批判性太多,而「分析性」不足;另一人則覺得我們對精神分析有太多敬畏而疏於將分析流派置放在更大的脈絡裡。

  至於你,本書的讀者,我們的願望是出版一本對學習精神分析及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的你有用的書,這單冊含括當代精神分析主要的原理原則及實務,與臨床工作相關,在理論上也足以激發你的興趣。大部分讀者會覺得本書內容不陌生,有些讀者則可能會覺得晦暗不明。我們希望本書的內容在新手與有經驗者之間創造足夠的過渡空間,因而有其價值。

  我們非常清楚本書有許多不得不省略、與不得不列入的內容,而有所缺失。我們對種族、階級與性別等議題的處理很有限。與性別有關的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也是許多當代作者面臨的難題,是書中的人稱代名詞。最後,儘管我們知道女性分析師及女性病人比男性多,我們還是決定用帶有父系偏向的第三人稱代名詞「他」(he)。我們倆的分析取向是純粹的「佛洛伊德學派」,而我們毫無疑問地只有簡略地提到榮格精神分析。另外一個本書明顯略過的主題是兒童心理治療,這是因為我們倆對這個主題實在沒有把握。本書也略過精神分析在文學理論、心理學史及社會學上的重要影響,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興趣,而是沒有空間。本書列舉了許多實例。我們深知在書裡舉例有專業倫理的問題。有些案例,我們已徵得病人的同意。其他的例子因為不可能徵得病人同意,我們只好將病人的個人背景修改偽裝。

  閱讀此書時,不需要從頭讀到尾。每一章有其可單獨存在的完整性,我們也在各章中重覆使用某些相同的參考文獻,主要是因為某些主題,如移情、投射-認同、引發改變的詮釋、過渡空間等,無法避免地會一再出現於不同的篇章。學習一項工藝或技術時,理論與實務之間的交流是無法避免的,精神分析亦不例外。我們知道在本書在第一部「理論」與第二部「實務」的語調有明顯的不同。第一部旨在傳達最新的當代精神分析理論,並希望可以同時滿足初學者及有經驗者的興趣。第二部則無法避免的,導論性質較濃。此種理論精緻多元,和實務共同性高之間的分歧已漸漸成為精神分析領域裡的討論焦點(Tuckett 1994)。
 
 

內容連載

【第一章】簡介:歷史與爭議

追蹤其根源及其發展過程,仍是瞭解精神分析最好的方法。
The best way of understanding psycho-analysis is still by tracing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Freud 1922: 235)

一百年來,精神分析已經由中歐發源、拓展並深入全世界的治療與文化領域。幾位塑造二十世紀思潮的思想家之中,佛洛伊德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位。他的影響力極可能延續到二十一世紀。精神分析從開始即蔓延著來自內部跟外在的對立觀點與質疑,它傳遞的核心訊息包括,衝突的普遍性,以及衝突解決的可能及其困難。

當代政治、社會、宗教的變動,使人對心理知識充滿飢渴,心理治療與諮商的訓練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對尊重個別性的中產階級社群而言更是如此,心理治療與訓練也因此更顯得重要。雖然愛恨交織,精神醫學和藥物學還是漸漸轉向心理治療和諮商,藉此彌補雖然有力卻狹隘的科學取向。但在這騷動的震央,精神分析本身也因企圖與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及其所衍生的各學派有所釐清而陷入危機。精神分析的成功反倒使它成了受害者。佛洛伊德的追隨者謝世後,師徒制的時代已消跡,心理學界渴望新領導者的誕生。經濟蕭條威脅著精神分析的經濟基礎。許多歷史學家開始質疑佛洛伊德在個人生活及學術上的廉正與否,而這個看法並非只是一種偏見。以哲學為背景的精神分析面臨更嚴謹的檢視,當精神分析變得更多樣化時,尋求合一與統整變得迫在眉睫。

這本「導論」無法全面涵蓋並處理這些議題。我們的目的只在介紹當代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的主要面向,藉此拋磚引玉,引發更全面性有關精神分析的本質,及其在社會、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的角色之討論。本章嘗試將當代精神分析在一些主要問題上的爭議與論戰介紹給讀者。為使讀者瞭解爭議的脈絡,本章將簡介精神分析運動的歷史與演變。

精神分析運動的歷史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1
    $200
  2. 新書
    68
    $443
  3. 新書
    79
    $514
  4. 新書
    79
    $514
  5. 新書
    79
    $514
  6. 新書
    79
    $514
  7. 新書
    85
    $553
  8. 新書
    85
    $553
  9. 新書
    9
    $585
  10. 新書
    9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