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了葛亮的《小山河》,讀罷感嘆:沒想到這位青年作家的文字如此老道,如此精美,如此不同凡響。全書語言所蘊含的詩意與美感,讓我回到古代與近代典雅肅穆的文筆氛圍中。倘若不是作者擁有特別文化底蘊與文學才華,是絕難寫出這樣脫俗的文字的。──劉再復
小說家葛亮,出身於六朝古都南京,祖父是藝術家葛康俞,太舅公是陳獨秀,鄧稼先則是表叔公,得天獨厚的家族底氣,傳承民國初年濃厚的人文風情,下筆從容,敘事溫厚,細膩典雅,為同輩作家中少見。此為葛亮首部散文集,全書四輯可合稱為「人行世間的光景」,有個人的成長與行走軌跡、對於舊時代及人文掌故的追述、閱讀寫作的心得、觀看電影的體會、觀照生活的種種感悟。寫故城南京、工作求學的香港文化風土,以一雙少年的眼睛去觀看久違的人與事,找尋生活裡最動人肺腑的人之常情。
葛亮從生活、行旅中觀察每座城市的人文風情,六朝煙水氣的南京、中西合璧混搭的香港、新闊的深圳、寥落的河內,「他城」與「我城」互視,異鄉人看故鄉事,讓每座城市的「氣性」鮮活出跳。對於日常、掌故更是入眼入心,談歷史造就南京人的「蘿蔔」性格,《紅樓夢》裡地道老南京腔的遺跡,從海外遇老鄉看民間巫術「問米」、「打小人」,雪暴裡吟唱的藏女、故鄉泥人師傅,兩人對生活的執念,皆是遊走民間的英雄。
民國是個好時代,葛亮以字代畫,工筆描繪一幅色藝皆美的民國百藝圖。鴛鴦蝴蝶派、朱自清、錢鍾書、魯迅、葉靈鳳、蕭紅……其人其事,躍然出紙;談吃則論引周作人吃「苦」要「閒」的隱逸氣息,陸文夫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民初服裝則少不了戀衣狂張愛玲所寫〈更衣記〉,淺談中國因人製衣傳統,看中西文化對時裝定位的差異性。另博覽西洋文學,從譯本中領略「入鄉隨俗」轉譯之美感,或由中外傳記中習得「生活」微末處最能體現時代與城市變遷。從香港電影《華樣年華》、中國電影《茉莉花開》可嗅出兩地對老上海既定印象的歧異與轉變。
生活空間的轉換,反而有躬身返照的機會,對城市的刻畫更能細膩入心,往昔因熟悉而忽略的人文掌故,也能重新自血脈中提煉顯形。葛亮常年浸濡民國文化,文字帶有時代的溫度與風雅,底蘊豐厚,學問自在流淌,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使人領略到慢閱讀的靜謐,以及往昔時光的美好與悠長。
本書特色
★CCTV年度「中國好書」、「華文好書」評委會大獎、兩屆亞洲周刊十大小說得主,葛亮首部散文集。
名人推薦
王德威
朱天心
畢飛宇
葉兆言
劉再復
閻連科
駱以軍
嚴歌苓
──兩岸名家聯袂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葛亮
原籍南京。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作品出版於兩岸三地,著有小說《北鳶》、《朱雀》、《七聲》、《戲年》、《謎鴉》、《浣熊》,文化隨筆《繪色》、《小山河》,學術論著《此心安處亦吾鄉》等。部分作品譯為英、法、俄、日、韓等國文字。
長篇小說《朱雀》獲選「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小說」,二○一六年以新作《北鳶》再獲此榮譽,並斬獲各項大獎。包括二○一六年度「中國好書」、「華文好書」評委會特別大獎、當代長篇小說年度五佳、二○一六年中版十大中文好書等。作者獲頒《南方人物週刊》「二○一六年度中國人物」。
曾獲首屆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臺灣聯合文學小說獎首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作品入選「當代小說家書系」、「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二○○八、二○○九、二○一五中國小說排行榜」、「二○一五年度誠品中文選書」。
葛亮
原籍南京。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作品出版於兩岸三地,著有小說《北鳶》、《朱雀》、《七聲》、《戲年》、《謎鴉》、《浣熊》,文化隨筆《繪色》、《小山河》,學術論著《此心安處亦吾鄉》等。部分作品譯為英、法、俄、日、韓等國文字。
長篇小說《朱雀》獲選「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小說」,二○一六年以新作《北鳶》再獲此榮譽,並斬獲各項大獎。包括二○一六年度「中國好書」、「華文好書」評委會特別大獎、當代長篇小說年度五佳、二○一六年中版十大中文好書等。作者獲頒《南方人物週刊》「二○一六年度中國人物」。
曾獲首屆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臺灣聯合文學小說獎首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作品入選「當代小說家書系」、「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二○○八、二○○九、二○一五中國小說排行榜」、「二○一五年度誠品中文選書」。
目錄
〔自序〕一封信
第一章 人世
拾歲
城池
腔調
氣味
春色
巫問
聲音
第二章 人間
江南
舌尖
霓裳
暫借
書衣
先生
無珠
第三章 行間
諸神
追譯
故事
生活
小說
文學
第四章 光景
出神
經年
滄海
鏡像
世界
伶人
〔後記〕筆記本
第一章 人世
拾歲
城池
腔調
氣味
春色
巫問
聲音
第二章 人間
江南
舌尖
霓裳
暫借
書衣
先生
無珠
第三章 行間
諸神
追譯
故事
生活
小說
文學
第四章 光景
出神
經年
滄海
鏡像
世界
伶人
〔後記〕筆記本
序
自序
一封信
祖父的遺作《據几曾看》原稿中,夾著一幀照相,是端坐的中年女子。照相的一角上,有自來水筆寫著「敏先」二字。這是祖母的字。祖母形容肅穆,目光沉鬱,無一點閨秀氣。華服之下,卻有丈夫的氣概。她懷裡攬著年幼懵懂的孩子,那是我的父親。拍照的時候,未預見家中變故,只是數年之後。祖父在中央大學教授任上染恙,是積勞成疾,終於不治而撒手人寰。從此祖母一人擔起教養子女的重任。時事艱難間,未有過放棄。直至父親兄弟三人大學畢業。次年,祖母身染陳痾,一病不起。臨去世時,只是說,不要走,我走了,家不成家了。因為祖母的信念,在以後的很多年,父親兄弟雖分居異地,卻始終團結如一人。這也令祖父的老友們感懷。
多年來,《據几曾看》擺在案頭。寫作前後,時不時會翻一翻。不為別的,只是視之為習慣,作沉澱心智之道。上世紀四十年代,祖父在四川江津,完成了這部作品。其中經手著錄藏品,一九四九年後,多轉移臺北故宮博物院。舊年赴臺,見之甚覺親切。祖父工楷自書,輔以繪事,闡發畫理。見之文字,如見其人。民國是個好時代,好在作文與做人的尺度。及至當世,仍可以之為鑒,躬身諸己。世故人情,皆有溫度。內有淵源,舉重若輕。
整理信劄,得見祖父老友王世襄先生十年前為祖父著作,與臺灣故宮博物院郭臨生副院長商討插圖並合作出版一函。王爺爺性情之真之摯,向為友人與晚輩感懷。六十年前,與先祖父一見如故。談文論藝,若伯牙子期。祖父見背十數載,又承年邁老友為其遺作付梓奔波。舊年拙作《七聲》於臺灣出版。王爺爺欣聞之下,不顧耄耋高齡,特又為撰寫書名與扉頁題字。如今憶來,仍覺暖意。因先祖父書中品評藝作,現多藏於海峽對岸。王爺爺為玉成此事,極盡心力。唯錄信中數語,以作感念。「茲為老友葛康俞先生遺著《據几曾看》出版事,向您求教。康俞先生為清華大學名教授哲學家美術史家鄧以蜇先生之甥。一九四三年冬在重慶圖書館參觀故宮書畫展覽,初與訂交。此後談藝,時有書信往來,直至一九四八年襄赴美。先生工書畫,行楷醇厚有古風,山水蕭散澹遠,可與賓虹先生抗衡,文華尤典雅雋永,耐人尋味。惜英年早逝,使人感傷。遺著《據几曾看》一種,著錄歷代書畫名跡一百九十六件,計一百九十四葉。卷末有宗白華,啟元白兩先生跋,皆推崇備至。此稿已向北京三聯書店推薦,建議影印出版,蒙表示樂於接受。當前主要問題在插圖。……由於所收多為尊院藏品,且手稿為繁體字,襄今年兩地故宮聯合出版已有先例,當屬可行。如蒙予以考慮,至感欣幸。總之亟望老友遺著學術佳製得以傳世,純出個人願望。為此而上書奉擾,有瀆清聽。諸祈鑒原,至感。」信劄往來,序跋,皆是友誼見證,經得起時間研磨。故人是大半去了,還有些重迭的掌印,惺惺相惜。宗白華的辭采,啟功的溫婉,手邊的字裡行間都還在。無奈人都走遠,時代亦隨凋零。
祖父的時代,人大都純粹,對人對己皆有責任感。這是時世大幸。投射至家庭的觀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深沉的君子之道。所謂家國,心脈相連。祖父為孩子取名,我大伯小名「雙七」,因生於抗戰初期,「七七事變」國殤之日。而父親則昵稱「拾子」,他誕在一九四五年,取〈滿江紅〉的詞意,有從頭收拾舊山河的意思。取名是家庭內的細微事,得見時世的胸襟。
寫這本書,多半是有所牽掛,但亦不全是。或許眼前的時代是更好的,所以要多走走,多看看,多想想。已經過的一些,便寫下來。從舊的東西裡,看出新的來;從新的東西裡,看出舊的來,都是自以為有趣的事情。是為序。
一封信
祖父的遺作《據几曾看》原稿中,夾著一幀照相,是端坐的中年女子。照相的一角上,有自來水筆寫著「敏先」二字。這是祖母的字。祖母形容肅穆,目光沉鬱,無一點閨秀氣。華服之下,卻有丈夫的氣概。她懷裡攬著年幼懵懂的孩子,那是我的父親。拍照的時候,未預見家中變故,只是數年之後。祖父在中央大學教授任上染恙,是積勞成疾,終於不治而撒手人寰。從此祖母一人擔起教養子女的重任。時事艱難間,未有過放棄。直至父親兄弟三人大學畢業。次年,祖母身染陳痾,一病不起。臨去世時,只是說,不要走,我走了,家不成家了。因為祖母的信念,在以後的很多年,父親兄弟雖分居異地,卻始終團結如一人。這也令祖父的老友們感懷。
多年來,《據几曾看》擺在案頭。寫作前後,時不時會翻一翻。不為別的,只是視之為習慣,作沉澱心智之道。上世紀四十年代,祖父在四川江津,完成了這部作品。其中經手著錄藏品,一九四九年後,多轉移臺北故宮博物院。舊年赴臺,見之甚覺親切。祖父工楷自書,輔以繪事,闡發畫理。見之文字,如見其人。民國是個好時代,好在作文與做人的尺度。及至當世,仍可以之為鑒,躬身諸己。世故人情,皆有溫度。內有淵源,舉重若輕。
整理信劄,得見祖父老友王世襄先生十年前為祖父著作,與臺灣故宮博物院郭臨生副院長商討插圖並合作出版一函。王爺爺性情之真之摯,向為友人與晚輩感懷。六十年前,與先祖父一見如故。談文論藝,若伯牙子期。祖父見背十數載,又承年邁老友為其遺作付梓奔波。舊年拙作《七聲》於臺灣出版。王爺爺欣聞之下,不顧耄耋高齡,特又為撰寫書名與扉頁題字。如今憶來,仍覺暖意。因先祖父書中品評藝作,現多藏於海峽對岸。王爺爺為玉成此事,極盡心力。唯錄信中數語,以作感念。「茲為老友葛康俞先生遺著《據几曾看》出版事,向您求教。康俞先生為清華大學名教授哲學家美術史家鄧以蜇先生之甥。一九四三年冬在重慶圖書館參觀故宮書畫展覽,初與訂交。此後談藝,時有書信往來,直至一九四八年襄赴美。先生工書畫,行楷醇厚有古風,山水蕭散澹遠,可與賓虹先生抗衡,文華尤典雅雋永,耐人尋味。惜英年早逝,使人感傷。遺著《據几曾看》一種,著錄歷代書畫名跡一百九十六件,計一百九十四葉。卷末有宗白華,啟元白兩先生跋,皆推崇備至。此稿已向北京三聯書店推薦,建議影印出版,蒙表示樂於接受。當前主要問題在插圖。……由於所收多為尊院藏品,且手稿為繁體字,襄今年兩地故宮聯合出版已有先例,當屬可行。如蒙予以考慮,至感欣幸。總之亟望老友遺著學術佳製得以傳世,純出個人願望。為此而上書奉擾,有瀆清聽。諸祈鑒原,至感。」信劄往來,序跋,皆是友誼見證,經得起時間研磨。故人是大半去了,還有些重迭的掌印,惺惺相惜。宗白華的辭采,啟功的溫婉,手邊的字裡行間都還在。無奈人都走遠,時代亦隨凋零。
祖父的時代,人大都純粹,對人對己皆有責任感。這是時世大幸。投射至家庭的觀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深沉的君子之道。所謂家國,心脈相連。祖父為孩子取名,我大伯小名「雙七」,因生於抗戰初期,「七七事變」國殤之日。而父親則昵稱「拾子」,他誕在一九四五年,取〈滿江紅〉的詞意,有從頭收拾舊山河的意思。取名是家庭內的細微事,得見時世的胸襟。
寫這本書,多半是有所牽掛,但亦不全是。或許眼前的時代是更好的,所以要多走走,多看看,多想想。已經過的一些,便寫下來。從舊的東西裡,看出新的來;從新的東西裡,看出舊的來,都是自以為有趣的事情。是為序。
內容連載
拾歲
說起這十年,一時間不知從哪裡開首。
姑祖母家的平安夜。我站在天臺上,遠處是西貢夜色裡的一灣海。明暗間是散落水中的島嶼。淺淺的海浪激蕩,島嶼便是浮動的船。
院落裡燈影闌珊,聖誕樹兀自精神。夜已微涼,姑祖父身上蓋著厚厚的毯子。坐在籐椅上打瞌睡,家人早就叫他回房。但他不願,不願意錯過熱鬧。寧願做這熱鬧裡的佈景,才會甘心。客人早都散了,熱鬧卻還是濃厚地在餐桌上、草地間堆疊。小狗不知倦,將李醫生的雙胞胎留下的玩具叼著,在院落裡巡遊。姑祖母還在絮絮地和母親說話。講的依然是往事。這夜裡,將陳年的事情都釋放出來,稀釋在這城市的空氣裡。
我的家族,與這城市無所謂淵源。出現人生的交迭,只在歷史的關隘。抗戰伊始,祖父輾轉到此,是因了舊派知識份子的良心。終於匆匆地還是離開,這地方不是久居之地。姑祖父母,留下來了。他們都是浪漫的人,革命的浪漫主義,經歷了現實的考驗。姑祖父是香港人,追求姑祖母用的是藝術家的愛國心。建國初期,背棄了家庭來到北京。成就了中央歌劇院一段千里姻緣的佳話。然而,終究是單純真實的人,六○年的時候,雙雙發落到了東北。這其間的艱難,用音樂與樂觀傾軋過去,居然也就水靜風停。終於回到故里,站在羅湖橋上,姑祖父淚眼婆娑,向左望去,招展的旗幟仍紅得悅目。這是十多年後了。
時光荏苒,四十年也總是留下痕跡。變不了的是姑祖母的鄉音。將近半世紀的香港生活,老人家還是地道的老北京的女兒。說起話仍是俐落爽脆,講到興處,仍是朗聲大笑。
舊年我博士畢業,在紅磡體育館舉行了典禮。一家人拍了照片,沖印出來。姑祖母看著笑著,終於有些動容。她指著這巨大的建築說,看,顏色都舊了。我來那會兒,還沒它呢。它現在都這麼老了。
千禧.勸學
我來到香港,在千禧年的尾聲。不算冷的冬日下午,黃昏的光鋪張下來,也有些暖意。下了車,走上了一條叫做「高街」的街道。這條街的陳舊出人意表,窄窄地從山道上蜿蜒下來。兩邊是陡峭的唐樓造成的峽谷,陽光走進來,也被囚禁了聲勢,成了淺淺的一條線。和南京的闊大街道相比,這條街的逼狹讓人有些許的不適。再讀了〈第二爐香〉,發現張愛玲寫到這條街,用了一個詞「崎嶇」,終於有些感歎,張的文字實在是老辣簡省。
說起這十年,一時間不知從哪裡開首。
姑祖母家的平安夜。我站在天臺上,遠處是西貢夜色裡的一灣海。明暗間是散落水中的島嶼。淺淺的海浪激蕩,島嶼便是浮動的船。
院落裡燈影闌珊,聖誕樹兀自精神。夜已微涼,姑祖父身上蓋著厚厚的毯子。坐在籐椅上打瞌睡,家人早就叫他回房。但他不願,不願意錯過熱鬧。寧願做這熱鬧裡的佈景,才會甘心。客人早都散了,熱鬧卻還是濃厚地在餐桌上、草地間堆疊。小狗不知倦,將李醫生的雙胞胎留下的玩具叼著,在院落裡巡遊。姑祖母還在絮絮地和母親說話。講的依然是往事。這夜裡,將陳年的事情都釋放出來,稀釋在這城市的空氣裡。
我的家族,與這城市無所謂淵源。出現人生的交迭,只在歷史的關隘。抗戰伊始,祖父輾轉到此,是因了舊派知識份子的良心。終於匆匆地還是離開,這地方不是久居之地。姑祖父母,留下來了。他們都是浪漫的人,革命的浪漫主義,經歷了現實的考驗。姑祖父是香港人,追求姑祖母用的是藝術家的愛國心。建國初期,背棄了家庭來到北京。成就了中央歌劇院一段千里姻緣的佳話。然而,終究是單純真實的人,六○年的時候,雙雙發落到了東北。這其間的艱難,用音樂與樂觀傾軋過去,居然也就水靜風停。終於回到故里,站在羅湖橋上,姑祖父淚眼婆娑,向左望去,招展的旗幟仍紅得悅目。這是十多年後了。
時光荏苒,四十年也總是留下痕跡。變不了的是姑祖母的鄉音。將近半世紀的香港生活,老人家還是地道的老北京的女兒。說起話仍是俐落爽脆,講到興處,仍是朗聲大笑。
舊年我博士畢業,在紅磡體育館舉行了典禮。一家人拍了照片,沖印出來。姑祖母看著笑著,終於有些動容。她指著這巨大的建築說,看,顏色都舊了。我來那會兒,還沒它呢。它現在都這麼老了。
千禧.勸學
我來到香港,在千禧年的尾聲。不算冷的冬日下午,黃昏的光鋪張下來,也有些暖意。下了車,走上了一條叫做「高街」的街道。這條街的陳舊出人意表,窄窄地從山道上蜿蜒下來。兩邊是陡峭的唐樓造成的峽谷,陽光走進來,也被囚禁了聲勢,成了淺淺的一條線。和南京的闊大街道相比,這條街的逼狹讓人有些許的不適。再讀了〈第二爐香〉,發現張愛玲寫到這條街,用了一個詞「崎嶇」,終於有些感歎,張的文字實在是老辣簡省。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37
-
新書79折$237
-
新書79折$237
-
新書79折$237
-
新書85折$255
-
新書88折$264
-
新書9折$270
-
新書$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