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感性

理性與感性
定價:300
NT $ 150 ~ 270
  • 作者:珍.奧斯汀
  • 譯者:顏擇雅
  • 出版社:印刻
  • 出版日期:2017-04-0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871540
  • ISBN13:9789863871545
  • 裝訂: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珍‧奧斯汀最療癒、最飽含人生智慧的作品
作者逝世兩百周年紀念版
顏擇雅全新導讀,暢銷二十年經典譯本重版出來

  到了二十一世紀,珍˙奧斯汀已不再只是小說大師。她成了一種產業,以她為品牌的商品有牙膏、襪子、紋身貼紙。

  她成了一種宗教,她的崇拜者有企管大師、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矽谷高科技大廠創辦人。

  她成了一種文化品味。她的小說被改編成僵屍片、現代校園青春片、寶萊塢歌舞片。書迷因為愛她,也愛上她的時代。北美奧斯汀協會年度盛事就是一場舞會,人人都穿她那時代的衣裝,跳她那時代的舞步,現場只演奏她那時代的音樂。

  珍˙奧斯汀是英國小說史上遣詞最優雅、造句最鏗鏘的文體家,每部作品都名句無數。看似不難,可惜許多譯者不諳兩百年前的英文,因此譯錯許多簡單的字。一例是morning,許多譯者錯譯為「早上」,其實指白天。另一例是office,意思也不是「辦公室」,而是廚房或廏房。

  顏擇雅翻譯此書,參考甚多工具書,因此避過許多譯者易踩的地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珍‧奧斯汀 (Jane Austen)


  1775年12月16日誕生於史提文頓(Steventon),1817年7月18日病逝於溫徹斯特(Winchester),享年41歲。死因尚無定論,最有可能是愛迪生氏病(腎上腺無法分泌足夠的皮質醇)。生前出版四本長篇:《理性與感性》(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殊菲莊園》(1814)、《艾瑪》(1816),死後家人又幫她出版兩本:《諾桑格修道院》與《勸服》(1818)。一生未婚,沒離開過英格蘭,家庭和樂,從小是家裡的開心果,愛搞笑,愛八卦,愛跳舞,有錢就逛街購物,創作最忙時亦花很多時間幫哥哥帶小孩。晚年住過八年的房子位於喬頓(Chawton),在她搬進去前發生過兩件凶殺案,但「凶宅」完全無阻她文思泉湧。如今她的書迷可在這棟房子看見她親手彈過的鋼琴,親手抄寫的樂譜。要一睹她寫作使用的書桌,可去倫敦國家圖書館。牛津大學藏有她11歲開始習作的筆記本。書信現留161封,收藏最多(51封)是紐約市摩根圖書館。

譯者簡介

顏擇雅


  曾獲梁實秋翻譯獎佳作,金鼎獎雜誌類最佳專欄寫作獎。已出版之創作有《愛還是錯愛》(2015)、《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2016)二書。2002年創辦雅言出版公司。此《理性與感性》譯本首版問世為1996年(迪茂),第二版是2006年(時報)。這是第三版,附全新導讀。
 
 

目錄

新版譯序
理性與感性
時間表

 
 

新版譯序

  珍.奧斯汀有寫完的六部小說,結局都是女主角尋得美滿歸宿,乍看是喜感十足的羅曼史,骨子裡卻都是義理小說(didactic novel),意即創作意圖是想傳遞某種人生智慧。正因為有義理要闡釋,六部小說才有半數以抽象概念為名:《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勸服》。

  不過,《理性與感性》在奧斯汀作品中,還是有幾點奇特。首先,這是她唯一雙女主角的作品,小說中最重要關係並非情愛,而是姊妹。這點有自傳成分,因為奧斯汀一生最親近的人正是姊姊。大她兩歲的卡珊卓既是她知己,也是她所有創作的第一位讀者。奧斯汀終身未嫁,並不是一開始就決定單身。在姊姊論及婚嫁那陣子,她也曾積極找老公。是姊姊後來立志終身不嫁,妹妹才決定陪姊姊,也不要嫁的。可說,《理性與感性》大寫特寫姊妹情,因為這本來就是奧斯汀最熟悉的感情。

  卡珊卓立志終身不嫁,是因為青梅竹馬的未婚夫突然過世。這就要談到《理性與感性》另一特點:它是奧斯汀唯一探討失戀的作品。姊姊那種劇痛她並沒親身經歷,只在旁扮演一位體貼、忠誠的陪伴者。她是把親眼目睹並渴望幫忙分擔的那種痛徹心肺,投射到筆下兩位女主角身上,並以整本小說來回答姊妹倆(想必)一起討論過的問題:「人有沒可能愛第二次?」

  從這個問題,還可以衍生其他問題:人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承受痛苦?悲痛之餘,要怎麼重新出發?狠跌在地之際,要怎麼維持尊嚴?悲痛至極還在意別人眼光,是否自討苦吃?

  這些都是《理性與感性》要回答的大哉問。問題很沉重,但別忘了,珍小妹本就是全家的開心果。少年習作三大冊,裡面都是搞笑詩文。《理性與感性》初稿雖是在十九歲完成(這點是姪女回憶,此時作者已過世五十年),但正式改寫卻是在一七九七年動筆,也就是得知準姊夫死訊後沒多久。珍小妹既想撫平姊姊正承受的創痛,也想逗姊姊開懷。這就造成《理性與感性》不同於其他奧斯汀作品的另一特色:特別多的喜感配角。

  有雙女主角,代表必須有兩條故事線穿插交疊,再加上一群喜感配角,《理性與感性》就變成奧斯汀運用最多烘托、襯映筆法的作品。不只雙女主角彼此烘托、襯映,還有其他兩對姊妹與雙女主角烘托、襯映。三對姊妹都是一冷一熱,艾琳諾與瑪麗安是一種對照,露西與安妮是第二種,米道敦夫人與帕爾默太太是第三種。

  彼此烘托、襯映的,還有各種成功的壞婚姻。這些婚姻之所以壞,是它把夫妻都變成更壞的人。這些婚姻會成功,則因為雙方都從婚姻各取所需,如魚得水。約翰已經夠自私又一錢如命,芬妮卻比他更自私、更一錢如命。勞勃浮誇又自負,娶善拍馬屁的露西為妻正好水乳交融。魏樂比入不敷出,當然必須娶富小姐,男方付出代價是妻管嚴,女方付出代價是丈夫暗望她早死,雙方扯平。米道敦夫婦一人愛熱鬧,一人裝優雅,乍看很不配,但爵士若沒常找人來熱鬧,夫人也不會有機會裝優雅,所以也絕配。再來是帕爾默夫婦,丈夫脾氣壞,妻子則覺得他這樣好可愛,要白頭偕老也相當容易。

  與這些壞婚姻對照的,就是奧斯汀心目中的好婚姻:夫妻必須有共享價值,而且必須是好的價值。初看《理性與感性》一定奇怪,艾琳諾與布蘭登上校都老成持重,個性好像,怎不是他倆配成一對?

  答案,是艾琳諾若與上校配對,雙方根本沒一起成長的可能。而且,她老成持重是天性,上校卻不是。上校本是浪漫主義者,曾為狂戀付出最慘烈代價,真正價值共享的就成了瑪麗安。

  瑪麗安誤以為她跟魏樂比都是浪漫主義者,事實上魏樂比自始至終都是現實主義者。他與瑪麗安若有價值共享,只有無視禮法這一點。結成夫妻只會強化彼此缺點,就跟書中其他壞婚姻一樣。

  第十章有一段姊妹對話,正是在闡釋理想婚姻的對話基礎。瑪麗安認為跟魏樂比好投緣,兩人都熱愛同樣作品,都為同樣段落感動,艾琳諾卻不以為然,認為一下子就把想講的話都講完了,將來要聊什麼?奧斯汀在此提出一種尖銳觀察:許多夫妻婚後沒話講,正因為熱戀時的百分百心靈相契,其實是場誤會。這種對話是建立在雙方徹底意見一致上面,根本沒互相探索,也沒嘗試理解,因此是無法繼續的對話。

  另一場對話,在第四章,瑪麗安嫌愛德華對繪畫沒有品味,艾琳諾卻主張,愛德華自己不畫畫,卻欣賞她畫畫,這就是品味了。這裡,奧斯汀點出了婚姻(還有愛情)的教育功能:因為愛一個人,願意去欣賞對方所愛所感所思,是最能豐富人生的。這樣的夫妻一方不必好為人師,另一方也不必因為自慚形穢而強迫學習,只憑著彼此的強烈同理,就能在婚姻中共同成長。

  奧斯汀所有作品,以《理性與感性》花最多筆墨寫小孩。小說開頭,女主角橫遭厄運,正是受小孩所累:她們受到不公平對待,沒得到該得的遺產,因為伯公看哥哥的小孩太可愛,遺產全給哥哥。這裡,奧斯汀寫出她的觀察:大人對小孩的愛經常喪失理智。伯公如果還有判斷力,就知那幾個小孩並不是特別可愛。他們只是在最可愛的年紀讓正準備遺囑的伯公看到而已。

  書中最極致的愛小孩卻是虛情假意。露西與安妮在小孩最煩死人的時候(二十一章)也表現得很愛小孩,全是為了討好貴太太。貴太太輕易上當,只能說她們都認定自己小孩放的屁全世界都應該覺得香。書中兩位最溺愛的媽媽,一位只是對人冷淡,另一位則是刻薄。這是奧斯汀另一個尖銳觀察:有些人的母愛其實是自戀的延伸;對他人感受有多忽視,對自家小孩就有多溺愛。

  因為喜感配角眾多,讀者可在《理性與感性》看到禮貌與友善的差別。珍寧斯太太、米道敦爵士、帕爾默太太是友善卻不禮貌,約翰、芬妮與米道敦夫人則是禮貌而不友善。禮貌不同於友善,必須拿捏人我分際,友善則不需要。珍寧斯太太、米道敦爵士之不禮貌,正體現於無法尊重他人隱私。友善卻必須發自內心,禮貌則只要熟悉社會規範。因此露西明明對艾琳諾只有惡意,每次講話卻極有禮貌。

  無論公私領域,都可見艾琳諾與瑪麗安兩人的個性差異。在公領域,艾琳諾都在意別人感受,也在意別人眼光,必要時願意說謊,這點瑪麗安卻絕對不屑。私底下,瑪麗安總在宣洩情緒,艾琳諾則忙於安頓情緒。

  這就要討論書名「理性與感性」的真正意義。乍看艾琳諾代表理性,瑪麗安代表感性。其實,艾琳諾比瑪麗安愛思索分析是真的,在書中卻不是頭號理性。書中頭號理性是芬妮,她在第二章勸先生別照顧妹妹那番說辭,正是經濟學家假想的「完全理性」(perfect rationality),無一絲感情,全憑邏輯與算計,追求自利極大化。

  啟蒙運動標榜的理性(reason)倒是跟「經濟人」無關,而是迷信與教條的對照。但這種理性亦非本書所關注。艾琳諾一大性格就是願意為了他人感受,而克制自己情緒。因此書中的理性並不是與感性區隔,而是克制感性的力量。嚴格說,就是自制力。如此,我們可把書名「理性與感性」翻譯成「有節制與沒節制的感性」。小說的重點,根本就只是感性。

  以感性為小說重點,其實是十八世紀下半葉橫掃全歐的文學風潮,今稱「感性小說」(novel of sensibility又稱sentimental novel)。這種小說在英國有理察德森《克萊麗莎》(一七四八),在法國有盧騷《新哀綠綺絲》(一七六一),在德國則有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一七七四)。「感性小說」主角都有顆善感的心,悲傷起來都不可收拾,悲傷之餘都憐貧憫弱,都好善良。這種角色塑造背後,其實有當時流行的一種哲學見解。

  這種見解可見於休謨《人性論》(一七三九)第三卷,就是認定人性之善並非來自理性,而是來自情感。「人在做錯事的當時,總是心裡有數的。如果知道不恰當,我當時就不會有樂趣了。」在十三章,奧斯汀把這話放進瑪麗安嘴裡,當作合理化自己離譜行為的說法,可見奧斯汀並不同意休謨的「道德情感主義」(moral sentimentalism)。

  從這層面來看,奧斯汀《理性與感性》就是寫來取笑自己青春期最重要精神食糧的。她認為感性就跟理性一樣,可以傷害別人,也可以替人著想。二者皆是人的天賦,全看人想不想運用,怎麼運用。

  該怎麼運用,是奧斯汀所有女主角都必須學習的。讀者讀完小說,亦不難想像她們的學習將在婚後持續下去。奧斯汀所有作品都是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女主角都無法倚靠父母,重要關卡都必須自己摸索,過程中犯錯或承受打擊,並經歷「覺今是而昨非」的一刻。她們的成長方式,是透過一次次的對話與沉殿。

  在女主角一次次的對話與沉殿之中,讀者可讀到民主風範,也讀到自由的真諦。民主並不是一人一票,而是公民應該學會彼此對話,不管大家見解、偏好差異多大。奧斯汀作品最多這種對話。所謂自由,則是在意識自我侷限之餘,做出選擇。奧斯汀女主角每次沉殿,都是在自我選擇,並承擔後果。

  《理性與感性》又有一點不同於其他奧斯汀作品,就是祕密、隱情特別多。女主角既需要頻頻判讀不完整資訊,也必須控制自身隱私的揭露程度。因此書中呈現的成長,已不僅僅是學習承受痛苦,還要管理人生的各種不確定性。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這是《理性與感性》別具一格的意義。
 
 

內容連載

1

達士伍家在薩西克斯郡定居,已有相當年歲。他家莊產甚大,府第坐落在諾蘭園,正是莊產中央,延居數代,生活一向體面,廣受鄰里好評。整片莊產本來屬某單身男子所有,他活滿久的,大半輩子只有一位姊姊陪著住,並兼管家之職。不想她卻比他早死了十年,府內突遭劇變,老先生為了補姊姊的缺,於是將姪兒並其家小邀來府中住下。這位亨利.達士伍先生原是諾蘭園的法定繼承人,老先生亦有心將來託付莊產給他。老先生遂由姪兒一家大小陪著安享餘年。他對他們全家的感情是有增無減。亨利.達士伍夫妻倆時時體貼他的心意,不僅是看在利害分上,也是本著好心腸,給他享盡他這把年紀還能享用的一切實實在在的安福。孩子的歡笑也為他的日子平添不少生趣。

亨利.達士伍與前妻生有一子,與現任則育有三女。兒子為人穩重體面,有母親頗為豐厚的遺產充分供養,其中半數到他成年即自動歸他名下。他很快成婚,婚姻又增加他的財富。因此對他來說,繼不繼承諾蘭園並不是真的有像對妹妹那般重要。她們如果不靠父親繼承那筆遺產的所得,財產實在很少。母親身無長物,父親可以做主的又只有區區七千鎊(註);原來前妻遺產的另外半數,將來也是歸兒子所有,他只能在有生之年領用租金息金而已。

老紳士死了,遺囑也宣讀了。就像所有的遺囑一樣,造成的失望和快樂是等量齊觀。他倒不是不講道理,也不是忘恩負義得沒把莊產留給姪兒;只是他給的附加條件,毀了遺產的一半價值。達士伍想要這筆遺產,八九為的是妻女的緣故,而不是為了自己或兒子。但是遺囑卻指明,只有兒子和現在年方四歲的孫子,將來才能繼承,他本人反而無權分派莊產的租息和上等林木的販售所得給他最親,也最需要他供養的人兒。全數家財將來都得歸小男孩一人。男孩其實同父母來諾蘭園沒幾趟,只憑著兩三歲小孩普遍常有的那股魅力,諸如咬字不清、一味霸道、頑皮搗蛋、吵吵嚷嚷等等,竟賺得伯公的滿腔厚愛,直蓋過姪媳母女多年來給他的照顧。不過,他也不想虧待她們,所以就留給三名女孩每人各一千鎊,以表情意。

達士伍本來是失望透頂。可是他生性開朗樂天,一心以為自己來日方長,莊產本來就大,還可以馬上改良,只要省吃儉用,就可以從租息省下一大筆錢留給身後。不想他卻沒比伯伯多活很久。身後僅得一萬鎊,包含新繼承的財產在內,可留給孀妻孤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
    $150
  2. 二手書
    53
    $160
  3. 二手書
    53
    $160
  4. 二手書
    55
    $165
  5. 二手書
    67
    $200
  6. 二手書
    67
    $200
  7. 新書
    74
    $221
  8. 新書
    79
    $237
  9. 新書
    79
    $237
  10. 新書
    79
    $237
  11. 新書
    79
    $237
  12. 新書
    84
    $252
  13. 新書
    85
    $255
  14.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