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化的歐洲:歐洲正在「伊斯蘭化」嗎?這引起什麼樣的反彈?歐洲又如何因應?

伊斯蘭化的歐洲:歐洲正在「伊斯蘭化」嗎?這引起什麼樣的反彈?歐洲又如何因應?
定價:350
NT $ 120 ~ 308
  • 作者:三井美奈
  • 譯者:李佳蓉
  • 出版社:光現出版
  • 出版日期:2017-04-2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416462
  • ISBN13:9789869416467
  • 裝訂:平裝 / 28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最激進的極端主義組織成員,
  有相當數量是移民到歐洲的第二代、第三代穆斯林。
  為什麼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環境下長成的他們,
  最後卻轉頭向恐怖組織的懷抱?
  
  ◎為什麼歐洲會有大量的伊斯蘭移民?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便開始主動接受伊斯蘭移民,補充本國不夠的勞動力。在阿拉伯之春後,許多恐懼在本國將會捲入戰火的居民,選擇透過各種手段逃離家園,來到歐洲。保守估計,二○一四年後進入歐洲的中東難民,就有超過四百萬人。
  
  ◎為什麼第二代、第三代伊斯蘭移民容易被極端主義吸引?
  歐洲雖然標榜平等,但對於穆斯林社群仍有程度不一的不平等待遇。同樣要應徵工作,來自於穆斯林社群的年輕人,可能會因為擁有一個北非或是阿爾及利亞的姓就被屏除於門外。若是再加上原生家庭可能因為要融入歐洲社群而放棄信仰,導致這些年輕人失去生活重心。此時,極端主義的伊斯蘭傳教士便可能趁虛而入,透過宗教上的慰藉與認同,讓部分穆斯林青年儘管生長在自由開放的歐洲,卻仍轉向激進主義的懷抱。
  
  ◎歐洲的「自由」與「寬容」,是不是已經走到盡頭?
  然而,對一部分的歐洲白人來說,穆斯林對於自身文化的堅持帶來一種「歐洲即將伊斯蘭化」的危機感。而價值觀的不相容(女性為什麼非得戴面紗?)也加速兩方之間的衝突。連一向寬容自由的荷蘭與北歐,都已經有不容忽視的反伊斯蘭勢力抬頭。帶頭接納伊斯蘭難民的歐洲總理梅克爾,也因此在二○一七年的德國大選面臨挑戰。
  歐洲真的會伊斯蘭化嗎?或是走向反伊斯蘭的道路?德國會放棄接納難民的路線嗎?歐洲的「自由」與「寬容」,會不會走向終結?

名人推薦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沈旭暉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副教授、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楊三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三井美奈


  一九六七年出生。讀賣新聞記者。歷經耶路撒冷分局長、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之後,曾於二○一一到二○一五年間擔任巴黎分局長。著作有:《可以安樂死的國家》及《以色列——猶太力量的泉源》。

譯者簡介

李佳蓉

  熱愛閱讀、戲劇、旅遊及大自然的兼職譯者。
  期許自己能翻譯更多不同領域的作品,並且透過文字認識更廣大的世界。
  譯作有:《神回覆的思考技術》、《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大是文化)、《經營之神的初心1  2》(春光出版)、《誤解這件事》(好優文化)等書。
 

目錄

前言
 
一 志願加入極端組織的年輕人
加入極端組織的女高中生/聖戰士之妻/網路陷阱/少女離家出走/年輕人突然投入激進組織/太過自由的歐洲
 
二 本土恐怖份子
混合型恐怖份子/被擊斃的「頭號公敵」/「倫敦斯坦」/第四代戰爭暴發/本土恐怖份子的威脅
 
三 共存的難題
戰後復興的主力/「清真寺大教堂」/戴面紗與上學的權利/被退學的理由/「布卡禁令」的市場
 
 面臨阻礙
郊外的移民區/伊斯蘭裔的年輕議員/被拒絕的理由/被稱為三B的「法國驕傲」/法國的「緊急狀態」
 
五 查理週刊槍擊案帶來的衝擊
「查理」是誰?/諷刺漫畫是門好生意?/《查理周刊》遭到襲擊/是誰幹的?/極端思想的傳道士/「我是查理」?/被奪走的生命
 
六 伊斯蘭與歐洲政治
惡夢再度來襲/梅克爾的選擇/人道主義的危機/從反猶太人變成反穆斯林/國民陣線/轉變中的「當北歐不再寬容」/當荷蘭不再「自由」/穆斯林參政/何謂歐洲式的伊斯蘭?/世界與伊斯蘭
 

前言

  直到今天,我仍然歷歷在目。

  二○一五年十一月,發生在巴黎的多起同步恐怖攻擊事件。當我從電視上看到那些慘絕人寰的畫面時,整個人不停顫抖,因為直到一年前,我還經常在發生恐攻事件的巴士底廣場(Place de la Bastille)附近散步呢。那裡離羅浮宮博物館等觀光名勝有段距離,充滿「素顏的巴黎」的魅力。

  就在事件發生之前,那些尖叫著四處逃竄的人們還坐在咖啡館或是劇場裡,享受他們的星期五夜晚吧。我如果還住在巴黎的話,也可能是他們之中的一個。一想到這裡,我就因為恐懼和悲傷而無法繼續思考下去了。

  若有日本觀光客因此遇難的話,我一點也不會覺得意外。因為光是在這條有十九個人罹難的夏洪街(Rue de Charonne)上,我就看過好幾個手拿旅遊手冊,一邊尋找服飾店的日本女遊客。國立巴黎歌劇院就在前方。巴黎集美食、流行及藝術於一身,洋溢著其他地方所沒有的魅力。它是含括了人生所有喜悅的「花之都」。所以恐怖份子才選擇在這裡殘殺無辜的人們。

  衝擊過後,浮現腦海的便是「為什麼會發生這些恐攻事件?」的疑惑。

  撰寫本書的直接契機是因為我在十個月前,曾經針對另一起震撼巴黎的恐怖攻擊事件做過採訪。二○一一年開始,我就以報社特派員的身份派駐在巴黎大約四年,當時我曾經採訪政治週刊《查理週刊》的槍擊案。兩位犯人都是在移民社會中出生長大的伊斯蘭教徒,後來才投身激進組織的年輕人。回國後,我繼續以東京報社編輯的身份,追蹤這起同步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時,發現兩起恐攻事件的模式完全一模一樣。

  到巴黎赴任之前,我曾經派駐在中東地區的耶路撒冷,負責追蹤巴勒斯坦紛爭的新聞。從那時開始,「不同宗教能否共存」就一直是我的採訪主題。

  巴黎街頭,每天都看得到褐色肌膚的阿拉伯人和戴著頭巾的伊斯蘭婦女。當我針對他們在想些什麼、過著怎樣的生活做採訪的時候,我關注的焦點慢慢地轉移到「歐洲和伊斯蘭」上面。出生於法國及英國的年輕人漸漸對極端組織產生共鳴,紛紛前往內戰中的敘利亞。法國國內,敵視伊斯蘭移民的右派政黨逐漸抬頭。我深切感受到「想要了解今日的歐洲,絕對不能撇除伊斯蘭」。

  我在追蹤採訪的過程中,總會想起法國總統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說過的話。戴高樂總統在半個世紀之前,就曾經比喻基督教徒法國人和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伊斯蘭教徒之間是「油和醋」的關係,他認為雙方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國家,總有一天,還是會像油與醋那樣分離,絕對不可能融為一體。這個想法正是他做出阿爾及利亞獨立決斷的根本。

  然而,油和醋若能巧妙混合的話,將會變成美味的油醋醬。基督教社會和伊斯蘭教社會有沒有融合在一起,共創出全新歐洲的一天呢?我會持續追蹤雙方摸索了解的過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4
    $120
  2. 新書
    79
    $277
  3. 新書
    79
    $277
  4. 新書
    79
    $277
  5. 新書
    79
    $277
  6. 新書
    79
    $277
  7. 新書
    85
    $298
  8. 新書
    85
    $298
  9. 新書
    88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