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
定價:350
NT $ 277 ~ 648
 

內容簡介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是建築設計、地景設計、以及都市設計專業領域重要的經典之作,反思現代建築與現代都市規劃的問題,從人與環境研究來提出批評,關心移動在建築物間的人們,也督促人們對於理解公共空間的細微特質。

  本書論述奠基在兩大基礎,一者是作者對各都市的調查,包含斯堪地那維亞各國和其他世界各地,另一者則是從行為研究的角度出發,從人的視野與習慣來考慮城市的評估和設計。從這個基礎之上,蓋爾談及如何透過對環境的審視和細部的具體設計,讓人駐足停留、讓人觀看、聆聽和攀談,以使一個地點具有對活動的吸引力。

  本書最早於1970年代出版,目的是為點出當時機能主義建築和城市規劃的缺點,也強調建物間的生活是建築規劃、都市設計與城市計畫的重要層面之一,且必須審慎考量。現在35年過去了,許多建築風格和理念也出現了好幾年。這些年以來,各方面顯示,審慎處理城市和住宅區的活動仍是個相當重要的議題。以下兩點也都強調了這個概念:現今世界各地使用高品質公共空間的比率正不斷成長,同時大眾對於城市品質的興趣也不斷增加。建物之間生活的特色隨著社會情境而改變,但事實證明,在公共領域運作人類質量的基本原則和品質標準仍十分一致。

  過去幾年來,本書不斷的更新、修改,並被翻譯成15個語言。本書為英文的第六版,與前幾版本有所差異。加入了新的材料、新的圖表,但並無更動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要的概念:好好的照顧建築物之間的人們和珍貴的生活。

  在歷史的這一刻,隨著不斷的成長和現代化,全世界各城市都在進行極大的改變。本書所展現的人性計畫準則,可以在這些重要的過程中作為啟蒙。

名人推薦

  《建築之間》是建築設計、地景設計、以及都市設計專業領域重要的工具書,值得推薦。作者揚.蓋爾在1970年代出版此書就是為了反思現代建築與現代都市規劃的問題,他由人與環境研究的角度提出批評,指出現代主義的缺失,現代城市成為沒有人的機器了。--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人本城市的建設不單只是建築工程,而是社會習慣的改造工程。台灣遇到的挑戰將是人們的車本習慣及過去40年的都市計畫舊思維。唯有關切人的需求而非建築本身,台灣的都市發展方能向前邁進。--趙家麟,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教授

  縝密思考的、出色的、具啟發性的。--珍.雅各 Jane Jacobs,《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作者

  本書對於斯堪地那維亞的設計及規畫已造成重要的影響,作者所觀察及建議的徒步街道生活模式,亦極高度適用於美國城市……這真是一件了不起作品。--威廉.懷特 William H. Whyte,《City: Rediscovering the Center》作者

  這本書將持續影響未來公共空間品質。藉由了解城市中較大型公共生活,此書將帶領我們前往更可居更健康的公共場所。購買一本《建築之間》,在公園或廣場中找一個舒適的地方坐下來,開始閱讀並四處觀望。您將為自己對世界的新見解驚喜不已。--馬克.佛蘭西斯 Mark Francis,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景觀建築教授

  本書在工作上也給了我很大的啟事及靈感:同時,我認為本書對於建築或社區營造的專業者或興趣於此道的學生,不論其年齡大小、背景為何、或其資歷深淺,都是經典之作。--拉爾夫.厄斯金 Ralph Erskine,國際知名建築師及都市設計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揚.蓋爾(Jan Gehl)


  丹麥建築師及都市設計專家,美國建築師協會榮譽院士(Hon. FAIA),曾任教於丹麥皇家藝術學院,也是蓋爾建築事務所(Gehl Architects)的創辦人。蓋爾透過對行人與單車友善的設計來強化都會生活,並以此著稱。

  蓋爾在1971年在丹麥首度出版《建築之間》,並在1987年出版該書的英文版,從此對全球的都市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哥本哈根擁有全球開創得最早也是長度最長的徒步街道之一,這項政策和蓋爾的理念後來影響了世界各地都市。蓋爾參與的都市改善計畫遍佈全球,包括:英國倫敦、美國紐約以及澳洲紐西蘭的許多城市。他被視為人性化城市的首要倡議者。

譯者簡介

陳朝興


  教授、建築及景觀建築師、藝術評論及策展人,曾於台灣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習建築與藝術相關領域(如:EBS、經濟地理學、策展及藝術理論)等之碩博士。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UN)國際藝評人協會(AICA)副主席、日本京都藝術哲學大賞審議委員、臺灣國家文藝獎推薦人及審議委員。曾任職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國立臺灣大學、中原大學、中國武漢大學、湖北美院與四川美院等校;並於歐洲主要美術館擔任講座。

  專長為後現代主義及其文化理論、當代藝術理論、美學理論、藝術評論學、文化空間保存及再利用規劃、公共藝術、歷史文化資產保存及再生產、空間變遷理論、環境行為研究(EBS)、老人及長照住居研究、建築設計、都市設計、都市社會學、城市史、城鄉規劃、景觀規劃設計、中國園林史、西洋景觀史等。實務經歷包括:美國劍橋市Monacelli Associstes Inc.、美國波士頓Design / Housins Inc.及美國夏威夷WAT&G公司。
 
 

目錄

1. 建築之間的公共空間生活
戶外活動的三種類型
建築之間空間的生活
戶外活動與戶外空間的品質
戶外活動與建築的趨勢
建築之間的空間生活—在當代的社會狀態下

2. 規劃設計的先決條件
社交活動過程與建築計畫
感覺形式、溝通與尺度
建築之間的空間生活—一種過程

3. 聚集或分散:都市與敷地計畫
聚集與分散
整合或隔離
邀請或排斥
開放或封閉

4. 步行空間及駐留地方:細部規劃
步行空間—駐留地方
步行
佇立
小坐
觀看、聆聽和交談
各方面皆令人愉悅的地方
軟性邊緣
 
 

譯者序

  城市空間品質主要根植於建築之間的公共空間生活的質量,它類同中世紀以實質生活及社會網絡為取向的城市紋理和公共空間,其具有「市民性(civicness)」、「公共性(publicness)」的內涵。「公共(public)」的字源「synoikismos(希臘文)」本身就含有「聚集」的意思,是一種氏族、社區聚集生活的意思。

  然而此種具有「社區聚集」的傳統公共空間,已經隨著晚近的城鎮規劃和社會歷史發展而消失了。新的城鎮風貌過分強調了視覺美學的虛幻效果,在壯麗的建築物的都市規劃理念下,我們的外部空間美學標準不是為了人群的互動、社區聚集而存在,而是為了一些壯麗的設計而存在,此種專業的錯誤教育、錯植的空間美學標準加深了這些「偽公共空間」的塑造和生產。

  Carl Steinitz(1968)在《城市形式及活動一致性的意義》文章中指出:人們在他所處環境中對形式經驗的組織方法,是由當事者透過對空間中的一些社會性表徵及行為活動的意識去連結視覺形式的知覺經驗,人們在空間中藉著空間活動和象徵意涵來組織意象。

  其結論指出:當形式及活動極為顯著時,其意象度指標很高。可是有些地方的意象度高、其活動極為顯著,但形式卻不一定是突出的;相反地,當形式很突出卻沒有連結到有意義的社會性活動時,其意象度指標是偏低的。換句話說,可意象性的高低是隨著社會性活動的強弱而成正相關,和形式的突出不一定有關聯。雖然研究也顯現形式的突出,對於活動較強的地區有正相關的正面作用。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社會性活動是城鎮戶外空間被認知、並具有吸引力的關鍵性因素。本書作者蓋爾先生使用很長的篇幅來解釋外部空間品質和戶外活動的關聯,包括外部空間活動的類型(必要性、選擇性及社交性)如何形成及作為一種空間的吸引力,而這種吸引力造就了生活的社會網絡,而社會網絡便能累積人們對地點的經驗和記憶,透過這些經驗和記憶,空間場所的意義便和人們生活的真實連結起來,「空間(space)」也就能凝聚成為「地方(place)」,「地方感」也就深化了城鎮戶外空間的使用及其空間品質。

  第一章中透過一些人與環境研究的方法證實了以上的假設,同時也透過了一些歷史城市和當代城鎮,因著人們不同的「空間營造的意識形態」所塑造的空間形式和社會內涵,其中包括中世紀以實質生活及社會網絡為取向的空間脈絡,以視覺取向為焦點的文藝復興時期、以生理空間取向為主的機能主義、及晚近現代主義綜合文藝復興及機能主義為主的規劃思潮。

  蓋爾在第二章更仔細地探索城市空間規劃的先決條件:什麼是社區活動的先決條件?社區關係和人們對環境領域的知覺經驗為何?包括領域的層級性、歸屬感、空間形式和知覺經驗(速度、距離、高度、尺度等)。他在本書的結語中強調:外部空間的活動是一種自我強化的過程:「活動的發生啟動了空間活力的生產,死寂的形式則是因為活動的抑制。」(Something happens because something happens; Nothing happens because nothing happens.)
相對於一般設計者過分著重於視覺性及生理機能性的演練,蓋爾在第三章中強調了透過設計的手法,讓活動能夠在城鎮及一般社區的規劃下,得到激發、參與、並且成長強化,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互動,比如尺度、街道、廣場的安排,形成人群活動的聚集(assemble),透過整合的方法(integrate)將不同的類型、不同功能的群體,緊密而合理地配置,形成一種共同的公共空間,並且在日常的活動中彼此相遇而形成良好的社會網絡;透過公共和私有領域間流暢的過渡轉換,比如視覺連結的邀請性、距離便捷的邀請性、動機的邀請性……等,提高活動發生的可能性和經常性,透過空間開放性的設計,使人們可以獲得體驗發生在公共環境與住宅、商店、工廠和公共使用建築物附近的活動機會,人類知覺經驗的可及性(開放或封閉),決定了人們參予的機率和動機的強弱,因此我們應該去注意:被「私有化」了的「偽公共空間」的問題、街道的公共性(公共運輸或徒步的方式創造了街道的公共性)被「私有化」(私人汽車)的問題……就整個城市而言,如果人群被「私有化」的現象封閉起來,造成了分散、隔離和排斥,那麼,最後城市將變得冷清、索然無味,而且十分危險(公共性降低、犯罪率升高)。

  因此作者在第四章使用最大的篇幅來描述如何透過這些細部計畫的設計來營造人們駐留的地方、能凝聚活動的街道設計?如何讓人駐足停留?如何讓人坐下來?如何讓環境可以提供人群觀看、聆聽和攀談?讓一個地點在各種條件下(生理、心理及社會性條件),使人們都感到愉快而自在地停留下來並且參與其中?如何營造一個軟性的邊緣,提供戶外活動長時間的持續條件?作者在這個章節中,提供了諸多實際的案例及使用者的研究,使得每一個空間的使用方法成為一種模式語言和設計的核心準則,並且和前面的論述結合成一個具有結構性的發問、課題、策略和方法。

  空間的品質並不因美麗的形式而存在,而是因著人群生活互動的存在而美麗。

  這本書對景觀建築、建築,乃至於都市設計、城鄉規劃的專業來說,都應該是一本核心課程中必備的好書。
 
陳朝興Chauhsin Chen
2016年10月於美國洛杉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77
  2. 新書
    85
    $298
  3. 二手書
    89
    $310
  4. 新書
    9
    $315
  5. 新書
    9
    $315
  6. 新書
    $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