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在想什麼?:從空間看見的人生故事

房子在想什麼?:從空間看見的人生故事
定價:370
NT $ 160 ~ 326
  • 作者:林淵源
  • 繪者: 林淵源
  • 出版社:原點
  • 出版日期:2016-11-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657880
  • ISBN13:9789865657888
  • 裝訂:平裝 / 32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建築職人眼中的人生風景
執業20年,最想說的話&最有感覺的畫
空間=人生,每一次買房、換屋,其實都上演著一齣人生大戲
FB上,讓人忍不住追蹤的空間故事PO文

  男人想要的廚房,女人不捨的餐桌;哭點很低的戲院,笑點很低的冰果室
  每個房間,每間屋子,都藏著一段故事……


  「50歲後,我學習當一個未來少年。」

  「物質面的圓滿只是成熟,等到靈魂跟上來了才算熟成。」五十歲這年,建築師林淵源用微微的五十肩,塗寫了五十個有熟成畫面的故事。身為專業職人的20年,與每一位業主洽談的過程,宛如深夜食堂,看似談空間,卻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他人的生命世界。像是關不住的水龍頭,他一股腦地將這些年在建築設計世界裡遇到的活色生香或者銘感五內的人、事、物,藉著一篇篇小故事寫出來、也畫下來。

  他先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開始在臉書PO文+圖為加班暖身,沒想到引起臉友們的熱烈回響。

  臉友:「請告訴我關於讀你臉書的意義。」
  林淵源:「讀我的臉書可以欣賞史詩級的腦殘漫畫,不讀我的臉書可以獲得健全的身心發展。」
  臉友:「你怎麼特別喜歡畫穿著肉色緊身衣的中年大叔呢?」
  林淵源:「因為肉色是愛情的顏色啊啊啊……」
  臉友:「我覺得你的心裡住著一個不想長大的小男孩。」
  林淵源:「為什麼不可以是小女孩呀?」
  臉友:「你的臉書真是療癒啊!」
  林淵源:「你這句話一秒鐘療癒了我^^」
  臉友:「太有才了,鞠躬~」
  林淵源:「鞠躬+1撞到頭 >
  當設計工作量越大,林淵源FB上po出的塗鴉奇思異想就越猛,常有朋友問他為何這麼忙了還有時間塗鴉,他總是尷尬地回答:「為了紓壓」,但其實真正的答案是,「我正努力在生活中忘記自己是一位『建築師』。之所以想逃離這個角色的原因,恰恰就是因為我太愛建築,希望自己一直都能保有一個門外漢的心情,對那個世界充滿好奇與天真。」

  他寫下的,有真實生活的經歷,有異想世界的回應,追溯生命之初到遙想旅程終點的空間狂想,從家具物件、居住空間、街道,然後再到整個城市,處處都有故事,都有動人的風景,還有更多進入建築師腦袋裡才看得到的古怪世界。

 男人究竟想要什麼樣的廚房?「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試想如果男人不僅需要廚房,而且想要廚房比需要還多,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可愛些,更療癒些呢!一生當中最該完成哪幾件事?……認真地整理小時候的照片,好好地跟爸媽說聲我好愛你們,安安靜靜地跟自己好好吃一頓飯、喝一杯溫開水,而且只做這兩件事;緩慢地走過自己居住城市的一條街道,溫柔地跟親密家人坐下來,畫畫自己最想要的房子……

  「五十歲這一年,讓自己趨近熟成,此後每年遞減一歲,順著來時的路倒著長回去,到了一百歲那年重新找回孕育自己的子宮,生命於是完整……。」一篇文字搭配一紙插圖,用一種貼近耳朵的口吻,想建築、看生活,輕輕朗讀這建築眼看見的世界美好。

  ◎建築人
  當你離開你一直以為扮演得很好的那個角色時,才終於讓你自己與那個角色都活了過來,並且深愛彼此。

  ◎工地是個動物園
  整個城市是一個大動物園,大園子裡有無數個小園子,生態圈裡有食物鏈也有寵物鏈,有鄙視鏈也有崇拜鏈。社群提供了我們安全感,有時卻也會吃掉我們的存在感,這或許就是「城市」讓人迷戀也讓人焦慮的魅力所在吧!

  ◎型男建築日誌
  這是一種新的職人工作哲學,把專注當下的日常身影活成一幕又一幕有型有款的迷人風景。

  ◎三十分鐘的旅行
  把家屋走成風景,居住會跑出更深邃的意義。真正的生活在每一個此刻,安靜如瓷器,生動如瓷器上畫著的貓。綿長的旅行不在他方,在不離散的心底。

  ◎剛剛好的小
  一個盆栽剛好放進四個季節,一首詩剛好放進平上去入,一間茶屋剛好放進琴棋書畫,一張床剛好放進生老病死。大小從來不是問題,是不是剛剛好才重要。
 
  ◎老房子
  「老」是一片濾鏡,透過它看見本然,看見柔軟,看見雖然回不去但總有讓人乍現靈光的啟發。老出味道便是寶。

  ◎高富帥
  後來我們知道了,高的不一定富,富的不一定帥,打包帶走的永遠要少一樣,世界才能一直保持和平。

  ◎我愛雜貨舖
  甚麼都有,甚麼都賣,甚麼都不奇怪,雜貨舖裡的古早智慧永遠不會退流行。

  ◎哭點很低的戲院與笑點很低的冰果室
  男人很需要哭點低的風景一二,大人很需要笑點低的風景三四。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

淵源 (Yuan-Yuan Lin)
 
  1966年生於台灣南投,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曾經歷「十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1998年於台北市成立「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曾入選「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林淵源:以築屋感染人的藝術家,2013年日本建築師藤本壮介來台訪問時,受邀參與對談之新銳建築師,為著名網站Wehouse之專欄作家。

  作品包含集合住宅、獨棟住宅、臨時性住宅、非人類住宅、非典型住宅、未實現住宅…..

  作品「水邊森」入圍2011年TRAA第三屆台灣住宅建築獎、作品「T house 」入圍2016年TRAA第五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相信建築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表達對於世界看法的一種載體,如同塗鴉,也如同書寫,希望透過各種型式的作品來觀看自己,看看那個一直住在心裡不想長大的小孩,也看看蹲在月亮暗黑面那一側的古怪自已。
 

目錄

作者序

建築
1. 蓋自己的房子
2. 發條人
3. 彩色鉛筆
4. 建築人
5. 跟自己的作品敲敲門
6. 工地是個動物園
7. 石材工廠的陽明春暁
8. 型男建築日誌
9. 假鬼假怪
10.熟成
11.三十分鐘的旅行
12.雙核蘋果
13.蝸居
14.剛剛好的小
15.未來少年
16.住在文字裡

生活
1.黑
2.匠人
3.理想的工作空間
4.男人想要的廚房
5.廁所驚魂記
6.前任男朋友
7.一見鍾情的房子
8. 家具人間
9. 你家的玄關
10.樓梯的戲
11.很有戲的防火巷
12.妖嬈的城市裡有一條素顏的街
13.獨立書店
14.老房子
15.梁實秋故居
16.高富帥
17.空氣人形

記憶
1.老客廳的牆面
2.天井
3.我愛雜貨舖
4.傳統市場
5.公園
6.戲台下的人間
7.哭點很低的戲院與笑點很低的冰果室
8.日日美好的校外福利社
9.第一次住宿舍
10.我的少女時代
11.旅社初體驗
12.光華商場
13.餐桌的形狀
14.傘下的世界
15.填字遊戲
16.來去永康街開一間店
17.6個屬於自己的房間
 

作者序

五十歲這年,我用微微的五十肩,塗寫了五十個有畫面的故事。

  
  兩年前原點出版來找我時,希望我用一些比較特別的角度來談談建築,當時覺得可能是因為我有比較特別的一部分被看見了。
  
  於是我開始在想,我哪裡特別,而我又可以如何特別著。特別有名?特別不有名?是房子特別或者設計房子的腦子特別?……想來想去似乎通通不是。一掉進建築師這個角色框框裡去看待建築裡的「特別」這兩個字,似乎就「特別」不起來;總覺得心裡那一整個變型宇宙好玩的事突然要用專業人士的腔調說出時就顯詞窮,十根指頭在鍵盤上放到長出香菇也敲不出半個字。想著想著這件事就被我放在心上也擱在桌上了。
  
  兩年好像不算短但有時又似兩個眨眼之間。這段時間我一直沒忘記寫書這件事,可倒是在日常裡逐漸忘記自己是個執業建築師了。我開始大量塗鴉,在房子設計稿的旁邊,而且日漸蔓延直到快將圖上的房子淹沒了,然後卻在這堆看似無關的線條圖案裡重新找到創作的火力與不同的視角。我的設計工作量越大,塗鴉紙上的奇思異想就越猛,常有朋友問我為何這麼忙了還有時間塗鴉,從小就愛畫東畫西的我總是尷尬回答說是為了紓壓,但其實真正的答案是,我正努力在生活中忘記自己是一位「建築師」。而想逃離這個角色的原因,恰恰是因為我太愛建築這門行當,希望自己一直都能保有一個門外漢的心情,對那個世界充滿好奇與天真。
  
  就在我習慣了游移在建築師這個角色裡裡外外時,一個熟成的時機來敲門了。原點出版與我以一種緣份俱足的自在,再次碰頭並提起了尚未動筆的那本書。這一天彷彿早就在那裡等著,等著我準備了一身不再帶著功夫的功夫,和全然可以放鬆的建築靈魂。而總編輯也決定不存任何預期來等著我的文字與圖像發生,我們一起的清楚共識是希望給彼此與讀者一些軌道之外的啟發與想像。彼時我腦裡出現了金庸小說裡的某段情節,我化身張無忌,蕙質蘭心的總編輯戴上鬍子變成張三豐,當張無忌在心裡將太極拳的招式忘得差不多了,也正是站在他身後的張三豐可以全然放心允其下山打怪之時。想是這麼想著,我當然不可能有張無忌的蓋世功夫,不然在下更想學會乾坤大挪移,一秒鐘就在夏威夷海灘上戴著墨鏡寫稿了。
  
  接下來幾個月裡,我像是一只關不住的水龍頭,一股腦地將這些年在建築設計這個世界裡遇到的活色生香或者銘感五內的人、事、物,藉著一篇篇小故事寫出來也畫下來。有真實生活的經歷,有異想世界的回應,追溯生命之初到遙想旅程終點的空間狂想,從家具物件到居住空間再到街道然後再到整個城市,到處都有故事,都有動人的風景,還有更多進入建築師腦袋裡才看得見的古怪世界。
  
  心思一離開框架,敘述者的角色也就不斷地流動了起來。我非常享受這一整個書寫的過程,而這個每日持續多量書寫的動作不僅啟發我良多,也開啟我更多生命的維度。每每在我回看之前寫成的篇章時,竟會不知不覺成了他者一般地跟著文字歡喜也跟著感動。不斷地離開熟練的身份而且不讓自己的角色被約定俗成的價值觀給凝固,果然是一門功夫之道。
  
  一篇文字搭配一紙插圖,圖畫並不止於服務文字,我更希望它們有獨立存在並刺激觀者想像的能量。這本書想用一種貼近耳朵的口吻輕輕朗讀建築世界裡的美好,面對生活中有許多看似堂奧的道理時,我們並不一定非得用冷硬的姿態去接近,此書不在於傳達高大的論述,因為「愛上建築」這件事本來就應該從小事、從日常、從平凡中開始。不管你是不是建築人,是心裡住著小孩的大人或者有著老靈魂的小孩,或者你只要還對於不同可能性的自己有一點點好奇,歡迎帶著輕鬆的心情,跟著我一起進入前一個我的異想世界裡吧!
 

內容連載

男人想要的廚房
 
落筆之前,恐怕我得先問問:「男人到底想不想要廚房?」
  
這不僅是心理學的問題,可能也是生物學與進化學的問題,弄不好還會變成存在哲學的問題了。
 
我知道這麼說聽起來有點兒怪,何以我要小題大作。很多人以為廚房是女人的事,大部分男人是不需要管的。可是我常在想,有沒有可能是男人誤以為自己不那麼需要廚房。
 
得道的高僧(也是男人)說過這麼一句話:「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這句話落在男人與廚房之間就有意思了。試想如果男人不僅需要廚房,而且想要廚房比需要還多,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可愛些,更療癒些呢!
  
我想說一個故事,關於一個男人與廚房的愛恨癡愁。
 
老友L男,外商公司的高級主管,名校畢業的管理碩士。幾年前當他還是單身時就在城市二十樓的上空擁有一戶自己的「質男部屋」。房子共20坪大的面積全部打通,一個房間與一間浴室,一個男人與一隻大狗。廚房對他而言只是牆面的一個符號,在半夜突然飢餓需要煮碗泡麵時,那符號才會發生生物學的意義。其實這位雅痞不是不愛美食,而是享用料理美饌時的L男總是在那個叫作「家」以外的「他方」,一家又一家高檔的餐廳。烹調的概念與那個男人的身體接觸僅於味蕾食道與內臟了,也難怪他會與廚房演化出那種疏離的物與物之關係。而那個房子的大小也量身訂製般的剛剛好讓1.5個人舒服居住,那個0.5代表一種非穩定交往的情感關係,其實也就是他更迭不定的女伴們。
 
直到40歲那一年,L男說他需要一個廚房了,因為終於遇到一個懂他的女人,男人浪蕩的靈魂與漂泊的腸胃都想要定下來了。所以他換了一間30坪的房子,一個房間一間浴室,一個餐廳與開放式廚房,跟半個不需要電視機的起居間,另外一半留給了植物與寵物。
 
你可以想像這個房子的幸福感多到像奶昔一般溢出來了,廚房裡日日烹調的不僅是食物,更多的是愛情。空間跟身體的關係也不再只是物理性的尺度感,更多的是感官性的親密感。對L男而言,廚房非但不再只是個符號,而且簡直從名詞變成一個充滿表情的動詞了。對於男人類來講,或許這也是一種空間認知上的演化吧!
 
三年後,L男離婚了。(這裡不去解釋為了甚麼原因,反正跟柴米油鹽沒關係也好像有關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3
    $160
  2. 二手書
    46
    $170
  3. 二手書
    55
    $205
  4. 二手書
    57
    $210
  5. 新書
    58
    $216
  6. 電子書
    7
    $259
  7. 新書
    79
    $292
  8. 新書
    79
    $292
  9. 新書
    79
    $292
  10. 新書
    79
    $292
  11. 新書
    79
    $293
  12. 新書
    79
    $293
  13. 新書
    85
    $315
  14. 新書
    88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