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九七〇年代初,民權運動剛萌芽,詹姆士‧布朗、馬文‧蓋伊和史提夫‧汪達稱霸美國黑人流行音樂,人們頂著二十公分的爆炸頭,穿著聚酯纖維休閒西裝,空氣裡依舊能嗅到革命的味道。對任何時髦人士來說,狄西蘭爵士樂只會讓人想起湯姆叔叔之類的迂腐故事,這種音樂充滿奴性,只是為了討好觀光客而存在。光是聽到狄西蘭這個字就令人生厭。因此,當父親要帶我和哥哥布藍佛去參加丹尼‧百克(他是班卓琴和吉他界的傳奇人物)所主持的兒童樂團時,我們只能想像到卡通配樂,或是某種老派的媚俗音樂.誰還知道什麼是班卓琴?那大概是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譯注:FrederickDouglass,19世紀的黑人民權運動者。)在聽的東西吧?天啊!我們竟得放棄星期六的玩樂時間,回到奴隸制度的年代。真是太棒了!
丹尼‧百克其實曾經和一堆大人物一起演奏,包括路易‧阿姆斯壯、,席尼‧貝雪、詹姆斯‧約翰遜以及凱伯•凱洛威等等,但當時我們完全不認識這些名字。我們那時候住在路易西安那州的肯納市。布藍佛九歲,我八歲。父親開車載著我們從家裡到百克先生在紐奧良市為費爾維尤浸信教會銅管樂隊主持排練的空地,大約要花半個小時。
在那裡我們見到一位老先生,我猜就是百克先生。他是個有趣的人物,充滿了熱情以及故事。他熱愛紐奧良的音樂,也喜歡孩子。那天,他讓我學到了關於演奏爵士樂,最深刻的一課,也讓我學到了如何表達自我,以及彼此尊重。
他從鼓開始:「低音鼓和鈸是一切的基礎。一小節四拍。一、二、三、四。低音鼓在一、三拍,鈸在二、四拍。兩者就像在應答彼此。當低音鼓說『咚』,鈸就回應『戚』。」
1234
咚、戚、咚、戚
1234
咚、戚、叭咚、咚
戚
「現在,第四拍出現第二次時,鈸和低音鼓達成一致了!當你同時敲打兩者時,這,就是爵士樂!」
他解釋道:「聽著,你得在你的演奏中創造律動,跨過一些重拍,像在跳舞一樣。」
接著他走向低音號手。「輪到你了,低音號,你演奏的是最巨大的樂器。除了吹出巨大的音,也得記得留白。如同其他龐然巨物一樣,動作是緩慢的。」他哼了一段低音號的旋律,然後說:「你和低音鼔聯繫在一起,都是在最低的聲部,所以你們一定要互動。你們就像地板,是節奏的地基。」
低音號手開始吹奏,百克先生說:「你得帶著情緒吹奏。當你帶著情緒,就能夠在低音中創造律動。」於是低音號也開始吹出有律動的樂音。接著低音號手和鼓手開始互動。百克先生說:「你們得同步演奏,在同步之餘帶點變化!」他們製造了些低沉、混濁的噪音之後,百克先生說:「好的!這就是爵士樂。」
然後他轉向伸縮號手:「你擁有什麼其他樂手所沒有的?」
「滑管。」男孩回答。
「沒錯!你要記得,在爵士樂裡,永遠要強調你獨有的特色。以做自己為榮。你吹奏的是低音域的樂器,吹得越低,節奏就會被拉得越慢。所以我要你這樣吹奏。」他跟著譜唱了起來。「但有時候你也得來個『嗚哇哇哇哇噗』,我要你把音拉高、拉破!」低音號、伸縮號和鼓開始合奏,聽起來糟透了。但百克先生還是宣稱:「這,就是爵士樂!」
然後他開始對小號手喊話:「小號是領導的樂器。你們得展現出力量,負責吹奏主要旋律。」他教了我們《小伊萊莎‧珍》(Li’LLizaJane)的旋律。我們開始演奏。在我們重挫這首曲子的旋律之後,他說:「給旋律一點個性。搖晃它!給自己一點空間自由發揮。把旋律和節奏融合在一起,你也得隨之律動。」百克先生會自己先哼唱一次,再要求我們演奏。於是我們全團一起演奏了那首曲子,但聽起來只是一團混亂。是啊,聽起來爛透了,但也聽得出來,這一切終究會變成某有趣的東西。
接著他走向單簧管手,說:「好的,你們有好多按鍵可運用,你們可以吹得快、吹得高,甚至比小號手還高。你們可以吹出快速跳躍的音或顫音等等,這些音讓你們和小號手有所區別。我要你們偶爾運用這些技巧,吹奏和小號相同的旋律,但拉高八度。」他也哼了單簧管手應該吹奏的旋律,,單簧管手們接著擠出吱吱喳喳的聲響。百克先生聽了後說:「你們所吹奏的一切,都應該要表現出你們的個性。現在試著讓樂音變得圓滑、有彈性。」樂手們試著照做。
百克先生說:「這就是爵士樂!現在單簧管手和小號手一起吹旋律,但你們合奏時,必須像在對話一般!單簧管手要在小號手留白時說些東西,而小號手,記得要留白。」於是我們開始合奏,單簧管手吹著高八度的旋律,加入一些快速的樂句,但依舊發出吱吱喳喳的雜音。很糟。但百克先生說:「現在我們試著演奏這首曲子,《小伊萊莎‧珍》。」我們照做了,那可能是你這輩子聽過最脫節、吵雜的東西。
他興奮地宣布:「各位,這,就是爵士樂!」
如果你觀察當今的紐奧良爵士樂圈,很多最優秀的音樂家——盧西恩‧巴爾別林(伸縮號)、夏農‧鮑威爾(鼓)、麥克‧懷特(單簧管)、葛雷格‧史塔福(短號)、賀林‧萊里(當時是小號手,現在是鼓手)都待過丹尼‧百克所主持的費爾維尤浸信教會銅管樂隊。或許他當時從我們身上聽到了特別的東西。他同時也教導我們這觀念:你擁有創造力,無論你的身份是什麼。尊重自己的創造力,同時也尊重他人的創造力和發揮空間
那是我最早學到關於爵士樂的人生課題之一。我們聽過太多人如此描述當今的爵士樂:只為鑑賞家而演奏,對一般人而言太過艱澀;沒有可辨認的根基或目的;最好的爵士樂只在煙霧瀰漫的無人夜總會裡演奏,已成過去;爵士樂已經躺在禮儀師的桌上,離下葬只有一步之遙。
過去三十年,我竭盡所能地證明那些都是極度錯誤的刻板印象。在這本書裡,我希望傳達美國最偉大音樂中的正面訊息:偉大的音樂家在舞台上給予彼此尊重和信任,而這能夠改變你的世界觀、全面充實你的生命,從個人的創造力、人際關係到成就事業的方式,甚至能夠協助你理解身為世界公民的現代意義。
參與任何新的活動,通常需要老鳥帶你入門,教導你基本的知識,進而幫助你了解、享受正在發生的一切。體育活動有賽評來解釋局勢,歌劇有實用的演出曲目簡介或字幕,博物館則有語音導覽。但爵士樂的敘述通常很模糊,甚至對音樂家而言也是如此:「跟著你的感覺演奏的」、「繼續聽,有一天你會了解的⋯⋯總有一天」,或是像「如果你需要問,你永遠不會知道」這類奧祕的建議,這不是要幫助你理解,而是要讓你覺得自己不入流。也因此,爵士樂的美學在大眾眼中依舊顯得神祕難解,即使從阿姆斯壯、塞隆尼斯•孟克到馬庫斯•羅伯茲這些爵士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都有著相同的藝術目的。我們在下文中會解釋搖擺、藍調、用切分音演奏各式音樂、創造新的音樂形式、互動的即興演奏、展現自家絕技,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以爵士樂的語言解釋當代的生活。
我希望能夠揭開這層迷霧,不光讓你了解如何聆聽爵士樂,也讓你理解音樂背後的弦外之音如何改變你的生命。我也希望能夠幫助你認識一些偉大音樂家的獨特個性以及風格,包括:迪吉.葛拉斯彼、比莉.哈樂黛、邁爾士.戴維斯、歐涅.柯曼、查利.帕克、傑利.羅爾.莫頓、約翰.路易斯等等。
我會讓你瞥見音樂家演奏時的思緒,向你展現藍調的核心,並解釋爵士樂的即興演奏如何與其他音樂類型的即興演奏不同,以及那種在表現個人創造力和自我犧牲之間的拉扯,這張力不但是搖擺的核心,也是音樂與人生的驅動力。
我希望能夠以本書傳遞自己多年來從音樂中學到的,也希望這些關於藝術和人生的重要課程能夠幫助你找到(或維持)個體和團體間的平衡,以及如何在為共同目標努力時,尊重他人及自己。這也正是丹尼.百克教導我們的:在自我以及他人的獨特性裡找到樂趣。希望藉著音樂,你也能夠做到這件事。
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
推薦序
文/魏廣皓(東華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
溫頓・馬沙利斯,當代最重要的音樂家,我無法定義他是古典或是爵士樂手,因為他都行,而也正因為都行,他重新定義與打破了古典與爵士小號的界限。
如果要我說一位當今最具代表性而且最成功的爵士音樂家,那麼絕對就是他了。在他的音樂會與大師班中,除了可以聽到他精湛的演奏技巧與概念之外,更可以聽到他對於爵士樂的體認與對傳統的堅持。
生在美國紐奧良,爵士樂的發源地,爸爸與兄弟們全是爵士音樂家,雖然他大學念的是古典音樂名校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但這絕對不是離經叛道,反倒成為他日後演奏樂器最大的養分。古典音樂的練習,絕對是對於日後演奏任何種類音樂最好的基礎訓練。對於一個十多歲就已經成名,以非常年輕的姿態便參與許多重要的錄音與演出的樂手,馬沙利斯一直是音樂界最受矚目的一顆星。對於爵士樂手來說,演奏與創作都是在表演人生,而他這三十多年的音樂職業生涯中,追求的是什麼?又經歷過什麼?又是什麼經驗讓他內化成可以演奏的動人音符?具有高知名度的他,又是用什麼方法一步步將他最喜愛的爵士音樂精神,傳遞給全世界?
我在紐約學習音樂的過程當中,爵士林肯中心總是我最愛去的地方,馬沙利斯的每一場演出我幾乎必到。在那他們稱為「House of
Swing」的重鎮裡,只要是學生身份,你都可以得到特別的優惠。那代表着他們特別希望學生來,這並不是學生的錢好賺,而是他知道唯有教育才能夠將爵士樂的美傳遞給更多人欣賞。在爵士林肯中心裡,有著許多課程讓年輕的世代體會到最好的爵士經驗。除了在世界各地演出,他也四處演講、舉行爵士大師班、譜寫曲子,甚至在許多重要媒體上出現,他帶給這世界的不單單只有爵士小號的演奏技巧與風格,更帶給了音樂人更多的想法與影響世界的可能性。
不管你是不是音樂人,都該來瞧瞧他心裡怎麼想!
溫頓・馬沙利斯,一個用爵士樂讓世界跟著搖擺的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