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定價:340
NT $ 124 ~ 289
  • 作者:韓良露
  • 繪者: 朱全斌
  • 出版社:有鹿文化
  • 出版日期:2016-08-1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328911
  • ISBN13:9789869328913
  • 裝訂:平裝 / 25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這裡,你會聽到光陰的聲音,看到帝國昔日的風采;
在這裡,你會發現宇宙的信號,體會心靈微醺的感覺。

  ★ 穿越小鎮村莊,滿足有英國旅行癮的你
  ★ 精美手繪插圖搭配,更顯英倫閒適風情
  ★ 延伸QR code連結,掌握漫遊實用資訊


  不列顛及倫敦,對我的意義一直是某種靈魂回到家的感覺……,我也不懂自己為什麼每次想到跟英國有關的人事物地時,都會覺得心靈中有條隱形的絲線被牽動了,而那種牽動很舒服,好像循著某條情感的絲線,我就可以回到前世的迷宮之中,和自己過去的靈魂相遇。—韓良露

  ★ 旅英設計師詹朴、作家謝哲青專文推薦

  多年後,這本充滿世故與人情的行旅散文,仍可以把我帶回不列顛,體驗倫敦的日常、遠古的傳說、神祕的過往,與藝術的想像。對我來說,《大不列顛小旅行》是每位旅人隨心攜帶的藍色徽章,是帶有濃厚倫敦口音的《閒情偶寄》。—謝哲青

  這就是那樣一個難以形容,看似矛盾卻又巧妙融合的地方。傳統又開放,復古又創新,有那麼多出現過的角色,文學的、音樂的、藝術的、歷史上的,有那麼多的過去可以追尋。……很奇妙地,人們總是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找自己,整理自己。—詹朴

  在理性的不列顛島上,享受非理性的恣意漫遊

  從遠古的皇祕到各種神話傳說,從世襲的城堡幽靈到充滿皇室遺風的小鎮,千年的文明傳承、工業文明的遺產、無數美景幽路,都重現在大不列顛的現代生活中。韓良露將她多年來旅居英國的生活情味,以及行旅大城小鎮的獨特經歷與感受,透過閒適卻富知性的筆觸,讓讀者跟著她,彷彿走在英國的大街小巷,品味優雅恬靜的鄉城小調與城堡的幽幽歷史……韻味無窮的文字在清麗雅緻的繪圖陪襯下,更顯出大不列顛的優美風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文字/韓良露(1958-2015)


  美食家、旅行家、生活家、作家、非典型知識分子、公益文化推廣者;種種興趣、專長、投入與身分,讓她成為豐厚多元的文化人。

  十六歲開始於詩刊發表現代詩,開啟寫作之門,寫作觸角廣及影評、散文、電視和電影劇本等,曾獲台北文學獎、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廣播金鐘獎、電視金鐘獎多項殊榮。二○○六年起,成立「南村落」,以藝文社會企業方式介入推廣、舉辦超過千場文化活動,重新詮釋在地文化,並因此榮獲二○一三年「台北文化獎」個人獎,被盛讚為「城市的文化魔術師」。二○一五年,以《良露家之味》榮獲圖書類金鼎獎。

  平日喜歡研究星象、蒐集地上城鎮,著有《美好生活,其實很簡單──韓良露和李漁的閒情偶寄》《露水京都》《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樂活在天地節奏中:過好日的二十四節氣生活美學》《良露家之味》《文化小露台》《台北回味》《愛情全占星》《上昇星座》《小飲良露》等多部作品。

  韓良露原來規劃與她一生的摯愛朱全斌,多相陪伴,一起過生活,也從事更多寫作、出版、電影等文化投入。但因緣果熟,於二○一五年三月三日捨報,留給她的夫婿、家人、朋友和眾多讀者豐美的著述和回憶,以及一門人生叩問真善美的修行功課。

繪者簡介    

插畫/朱全斌


  從小就喜歡接觸文藝以及表演藝術的獅子座,人生經驗過各種不同的角色,包括電視製作人、電視台副總、紀錄片導演、音樂劇導演等,偶而也兼作插畫、編劇、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等工作。拍照是旅遊時不可缺少的興趣,於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取得媒體與傳播博士,目前正職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教授兼傳播學院院長,仍持續在人生中探索開展一己幫助他人的新可能。著有《當愛比遺忘還長》,紀念三十年相守相惜的妻子韓良露。
 
 

目錄

【推薦序】一本旅人隨心攜帶的藍色徽章   ◎謝哲青
【推薦序】再走過一遍,或是還沒相遇的那些小旅行   ◎詹朴
【自序】回應召喚的旅人
【繪者序】繪畫,將人生再走一次   ◎朱全斌
 
Part 1   有心的靈魂,就會聽見光陰的聲音─名人勝地
黛安娜在此長眠─雅索布
邱吉爾度過四十年的家─查特威
荒原上的白朗特三姊妹─哈華斯
珍.奧斯汀的家園─溫徹斯特
威爾斯浪子狄倫.湯瑪斯的船屋─洛夫恩
艾芳河上的莎士比亞鎮─史特拉福
浪漫詩人華茲華斯的湖區
亨利.詹姆斯旅居的中世紀小鎮─萊伊鎮
尋訪克莉絲蒂的家鄉─英國西南鄉村
 
Part 2   在這裡,欣賞大英帝國的昔日光輝─皇邑采風

擁有皇家宮殿的濱海小城─布萊頓
喬治王朝的溫泉鎮─巴斯
釣河鱒的幽靜小鎮─馬羅
和皇室比鄰而居的小鎮─溫莎、伊頓
威河旁的典雅小鎮─吉爾福
最富喬治王朝風味的小鎮─皇家唐橋井鎮
 
Part 3  在古老的土地上,傾聽著宇宙隱藏的信號─地靈祕境

神祕的史前巨石柱─沙里斯貝利平原
麥田圈之謎─希伯林山丘
亞瑟王的傳奇之地
魔幻的蒼穹島
古羅馬人看上的地靈小鎮─聖亞本
威爾斯兩座古城堡的鬼魂─卡地夫、卡夫立
男人的城堡VS.女人的城堡─華威古堡、麗池古堡
亨利八世的漢普頓宮
 
Part 4  即使沒喝酒,都會有種微醺的感覺─特色城鎮
舊書獨立國─威爾斯赫鎮
世界賽舟的首都─翰利
英國海上的美食家樂園─澤西島
雙城記─牛津、劍橋
宛如一首田園牧歌─柯茲窩
風城愛丁堡的冬日
險峻壯麗的蘇格蘭高地
蘇格蘭斯佩河畔的威士忌酒徑
 
 

推薦序

一本旅人隨心攜帶的藍色徽章 ◎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


  大不列顛,擁有最拘謹人民與最前衛思潮的自由國度,同時也充滿豐富的文學與藝術想像,從文藝復興戲劇大師威廉・莎士比亞、獨立編纂《約翰生博士英語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的文學評論名家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細膩捕捉喬治王時期生活場景的珍・奧斯汀、記錄倫敦昇華與沉淪的狄更斯,到女性主義與意識流先鋒維吉尼亞・吳爾芙與被譽為「全英國最聰明的女人」,寫下小說《大海・大海》的艾瑞斯・梅鐸(Iris Murdoch)…… 當我們在街頭漫遊時,若悉心留意,你會發現處處都有頌揚他們的藍徽(blue plaque)與雕像。

  一八六七年,皇家藝術協會(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於牛津圓環(Oxford Circus)附近的哈洛斯街(Holles Street),掛上第一面藍色徽章,紀念浪漫主義文學泰斗與革命家拜倫的誕生,在歷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市區重劃改建,今天拜倫的出生地點已不復存在,但紀念藍徽的頒定制度仍承襲至二十一世紀。

  嵌鑲在紅磚牆上的藍色徽章,銘記著大英帝國的過往榮光。觀光客、旅行家、朝聖客,循著文字與故事的脈絡,亦步亦趨地追逐、細數千古風流。

  即使愛爾蘭才子王爾德對倫敦貶多於褒,甚至留下「好人都去了巴黎,壞心眼才留在倫敦」這句擲地有聲的尖銳評論,卻也没辦法阻止我們愛上倫敦,愛上那多風多雨的不列顛。

  二○○三年,當時旅居倫敦的我,收到從台灣朋友寄來的驚奇,那是甫出版的《大不列顛小旅行》,包裹中稍來一封短箋:「我想,你會喜歡!」透過韓良露老師的文字,我看見旅人的驛動與飄忽,像莎翁筆下的李爾王一樣,徘徊在「進行式」與「過去式」的蕭瑟荒野,「對不可言喻的召喚做出回應。」

  多年後,這本充滿世故與人情的行旅散文,仍可以把我帶回不列顛,體驗倫敦的日常、遠古的傳說、神祕的過往與藝術的想像。對我來說,《大不列顛小旅行》是每位旅人隨心攜帶的藍色徽章,是帶有濃厚倫敦口音的《閒情偶寄》,透過良露老師溫潤豐盈的文字,見證我們記憶中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

  如果你熱愛生活、熱愛旅行與生命,那你一定會喜歡這本精緻亮麗的《大不列顛小旅行》。

推薦序

再走過一遍,或是還沒相遇的那些小旅行 ◎詹朴(服裝設計師)

    
  多年前,因緣際會下,來到大不列顛讀書。當時的我,並沒有預想到,這會是一次那麼長的旅行。不知不覺,就這樣地停留在這個不知該拿它如何是好的地方。多年前,畢業時,再度於英國旅遊的良露阿姨與朱老師,拉著我去吃飯,聽我心目中的英國與迷惘,說著她心目中的英國與牽動。

  那時才發覺,良露阿姨與大不列顛,有著那樣微妙地契合。也許,這裡有一點點像她。念舊卻熱愛追尋新事物,有著廣泛的興趣,有著多重的文化背景,體驗生活,喜愛冒險。有時候,又有點難以捉摸。

  這就是那樣一個難以形容,看似矛盾卻又巧妙融合的地方。傳統又開放,復古又創新,有那麼多出現過的角色,文學的、音樂的、藝術的、歷史上的,有那麼多的過去可以追尋。而儘管經過了幾段不同的旅行,有時候,好像以為多了解了一點,有時候,卻仍然很陌生。很奇妙地,人們總是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找自己,整理自己。也許當時良露阿姨也在一段段小旅行中找尋自己內心的呼喚。旅行的人永遠在找尋,卻又或許從來沒有想要找到什麼答案。

  這是一段段透過她剪輯旁白注解拍攝的片段,一顆顆她所選的鏡頭,一篇篇她所引薦的,那些地點中出現過的人和事。

  朱老師問,能不能幫這本重新再出版的書寫一段話。這本書也許適合很多人,想知道大不列顛有些什麼魅力的人,想用旅行來探索過去的人,但是他們卻沒有相遇。

  我們總是很怕錯過。

  書,要再度出版了。為的是讓那些錯過的,也許可以再遇見。閱讀,就是一次次的旅行。我們用寫作來記錄那些走過了的記憶,我們用閱讀來想像那些還到不了的地方。我們跟著作者,分享著她的感受。把時間跟空間,把過去跟現在,把歷史跟地點,把作者的想像跟自己的想像,都連結成一塊。沒有什麼人旅行會是一樣的,我們看著不同旅人的筆記,我們同時在旅行。

  而後來,良露阿姨又出發去了更遙遠更遙遠的地方。也許,看到了更不一樣的景色。她總是很愛冒險,總是可以找到樂趣,總是會有很多感想等著分享。

  當一段軌跡疊在另一段軌跡,旅人們留下那麼多經歷過的景色與記憶,我們則捨不得走遠。也許,翻著看著,是否一起,再走過一遍。
 
二○一六年七月於大不列顛的小小角落

自序

回應召喚的旅人


  《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出版後,我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是我欠了自己好多年的一本書;從九二年定居倫敦起,五年居住的時光,再加上其後五年來來回回倫敦的日子,這本書一直縈繞在我心頭。

  另一本也縈繞著我的書,在《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出版後,也不時在午夜夢迴時呼喚著我,「把我寫出來……」這些我在大不列顛之島無數次小旅行的記憶精靈,總是騷動著我,許多行旅的回憶總想藉著寫作再次復活。

  旅行,有三件美妙的事,一是出發之前的幻想,一是旅行當下的體會,一是日後不斷回味的感觸。而寫作是回味最美好的方式。

  我是個有很大旅行癮的人,在近二十年的旅行生涯中,屈指算算,去了五十多個國家,到過好幾百個大小城鎮村落,當我回顧這些豐富的行旅經驗時,我發現自己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緣分。有的城鎮會強烈喚起我對美的感受及需要,像不少法國的大城小鎮,都會給我這種想在那生活一段時間的渴望。

  有的地方,旅行當下十分愉快,像挪威、丹麥,但卻不會特別想重回這些地方。

  有的地方,散發著強烈的神祕吸引力,讓我又愛又怕,像希臘克里特島及埃及路克索,總覺得自己又想重遊舊地,又怕會在那裡改變了生命原本的途徑,譬如說,突然決定就留在克里特島了……。

  不列顛及倫敦,對我的意義一直是某種靈魂回到家的感覺,有時我會和十分喜愛法國的外子全斌笑著說,我也不懂自己為什麼每次想到跟英國有關的人事物地時,都會覺得心靈中有條隱形的絲線被牽動了,而那種牽動很舒服,好像循著某條情感的絲線,我就可以回到前世的迷宮之中,和自己過去的靈魂相遇。

  我對英國的情感是頗非理性的,因為我在理性上常常跟外子承認,法國的食物、氣候、人情、物價、生活方式都比較好。

  但是,我無法解釋,英國那些不是很受外國人歡迎的鄉村肉派、經常陰沉沉的天空、蕭索的曠野荒沼、沉默退縮的人情、荒涼的遺跡廢墟……對我就是有種不可言喻的召喚。而我在大不列顛島所作的的各種小旅行,都是為了回應這樣的召喚。

  希望看到這本書的讀者,都可以透過我的寫作,讓你們聽見召喚我的那些事物。在大不列顛這塊土地上,有太多豐富的存在,從遠古的皇祕到各種神話和傳說、世襲的城堡幽靈和有著皇室遺風的城鎮、數千年的文明傳承,重現在當代生活之中,近代優良的工業文明的遺產,無數美景幽路上的健行步道及海岸小徑……大不列顛的美,需要特別安靜的心來發現和體會。

  最後,再次謝謝幫本書繪圖的外子朱全斌(朱利安),由於他在倫敦求學,我才能過著中年退休般的生活,而他發現自己竟然有繪圖的天分,也是在我們重返倫敦時發現的。

  由於他的繪圖,《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和這本書,都變得更美麗了。

繪者序

繪畫,將人生再走一次 ◎朱全斌


  自從《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出書以來,良露碰到不少朋友的詢問,以為「朱利安」是她從英國找到的一位老外插畫家。即使當她揭曉「朱利安」就是書中那位在念博士、卻每每被拖著陪遊的先生時,朋友們還是皺著眉,一臉不解地不懂她為何這麼說?因為畫插畫不像是身在學院中的我會做的事。

  其實不能怪朋友們多疑,因為在一年前,連我自己都無法想像我是可以畫畫的。許多人打趣說,我是被韓良露埋沒了,其實,我是被她啟發的,故事要從去年的暑假說起……。

  為了處理倫敦的房子,我和良露在去年七月回到英國。埋首《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書稿的良露為了怕我煩她,便隨口說:「你要沒事做,為什麼不去畫畫呢?你不是一直說你從小就愛塗鴉嗎?」她說的沒錯,在小學畢業以前,我主要的自娛活動就是拿筆畫連環圖跟電影海報,而在進國中後就再也沒有畫過,因好像總有更重要、更具生產力的事等著我做。而當下在倫敦閒閒過日子的我好像再也沒有藉口不動筆了。

  於是,我當天就去街上的連鎖文具鋪Paper Chase買了墨水筆以及一盒十二色的色鉛筆,回到家就坐在客廳中畫起來了。奇妙的是才動筆不久,我就好像又恢復到三十多年前那個無憂無慮的自己,心中沒有責任也沒有他人的眼光,充分沉浸在由線條與色彩帶來的樂趣中。

  就這樣,我一發不可收拾地在夏天中畫了三、四十張畫,而為了鼓勵我繼續畫下去,良露把它們都收到了《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中,也讓我嚐到了畫作出版的滋味。不到一年,我繼續又為她的《食在有意思》以及《大不列顛小旅行》繪圖,而畫畫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我生活中固定的活動。

  開始畫畫後,我的日子變得多元了。除了原來在大學教書的那個社會我之外,另一個愛想像、愛創造,個性有點任性,也有點耽溺的那個本我也成為家中一分子。我好像有了兩個分身,一個嚴肅,一個淘氣;一個守紀律,一個不按牌理。我快樂地遊走在兩個分身之間:當我對學校厭煩了,我隨時拿起畫筆,它就會像魔杖一樣地把我帶到童年。而當我玩得不安了,我馬上回到研究室,就能繼續盡我的社會責任。這麼過,忽然覺得日子快意又實在。

  人到中年,生活可以碰到這樣的改變是相當幸福的。歲月雖然不能回頭,但我卻像是退回到面臨升學競爭前的起點,另選條叉路,將人生再走一次。至於是不是又能走出條康莊大道,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內容連載

艾芳河上的莎士比亞鎮—史特拉福
 
《羅蜜歐與茱麗葉》、《馬可白》、《仲夏夜之夢》是誰寫的? 這個問題對一般英國人而言,簡直是太侮辱心智了,稍微受過教育的人,誰會不知道莎士比亞?

然而,在英國,卻也有一小撮的人,他們認為大部分公眾相信的事情未必一定是真相,這些人組成了一個「培根協會」,他們認為所謂莎翁的戲劇,其實並非莎士比亞所寫,而是法蘭西斯.培根(Francais Bacon)匿名莎士比亞創作的。
 
當我人在艾芳河上的史特拉福鎮(Straford-upon-Avon)的莎士比亞博物館前,有位穿著得體、談吐不俗的老先生遞了張印刷文件給我,我拿過來一看,是「培根協會」出版的,上面登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在探討,為什麼十七世紀初期英國大韻文家培根為文的風格與莎翁的名著那麼接近? 而培根本是當代飽學多聞的名士,對歷史、皇室典故、文學、戲劇都學有專長,但在劇場任演員、導演的莎士比亞卻只是一介平民,沒受過太多的教育,也沒發表過作品。而最啟人疑竇的是,為什麼當培根停止以培根之名發表作品的同時(因培根得罪了當朝權貴,上了黑名單),卻開始出現大量以莎士比亞為名的劇作? 培根協會認為是培根寫成了劇本,但交給莎士比亞去演出。
 
這件歷史公案迄今仍無解,雖然英國人喜歡說「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也許對培根或莎士比亞而言,時間還沒長到可以讓這件謎團的真相誕生。而也許,這件謎案要派英國當代的推理小說家而非歷史學家來解謎才成。
 
我看完了文件,我身後一對像我一樣在排隊進入莎翁博物館的美國夫婦,也剛看完「培根協會」的宣傳品,我問他們對此事的想法,那個太太的回答很有趣。她說,人們都喜歡傳奇,莎翁劇作如果是有名的上層階級的仕紳培根所寫就一點也不特別,但因為是沒沒無名的莎士比亞所寫,才更讓人覺得莎士比亞是天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6
    $124
  2. 二手書
    44
    $150
  3. 二手書
    47
    $160
  4. 二手書
    51
    $173
  5. 二手書
    73
    $247
  6. 新書
    79
    $269
  7. 新書
    79
    $269
  8. 新書
    79
    $269
  9. 新書
    79
    $269
  10. 新書
    79
    $269
  11. 新書
    85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