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本旅人隨心攜帶的藍色徽章 ◎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
大不列顛,擁有最拘謹人民與最前衛思潮的自由國度,同時也充滿豐富的文學與藝術想像,從文藝復興戲劇大師威廉・莎士比亞、獨立編纂《約翰生博士英語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的文學評論名家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細膩捕捉喬治王時期生活場景的珍・奧斯汀、記錄倫敦昇華與沉淪的狄更斯,到女性主義與意識流先鋒維吉尼亞・吳爾芙與被譽為「全英國最聰明的女人」,寫下小說《大海・大海》的艾瑞斯・梅鐸(Iris Murdoch)…… 當我們在街頭漫遊時,若悉心留意,你會發現處處都有頌揚他們的藍徽(blue plaque)與雕像。
一八六七年,皇家藝術協會(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於牛津圓環(Oxford Circus)附近的哈洛斯街(Holles Street),掛上第一面藍色徽章,紀念浪漫主義文學泰斗與革命家拜倫的誕生,在歷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市區重劃改建,今天拜倫的出生地點已不復存在,但紀念藍徽的頒定制度仍承襲至二十一世紀。
嵌鑲在紅磚牆上的藍色徽章,銘記著大英帝國的過往榮光。觀光客、旅行家、朝聖客,循著文字與故事的脈絡,亦步亦趨地追逐、細數千古風流。
即使愛爾蘭才子王爾德對倫敦貶多於褒,甚至留下「好人都去了巴黎,壞心眼才留在倫敦」這句擲地有聲的尖銳評論,卻也没辦法阻止我們愛上倫敦,愛上那多風多雨的不列顛。
二○○三年,當時旅居倫敦的我,收到從台灣朋友寄來的驚奇,那是甫出版的《大不列顛小旅行》,包裹中稍來一封短箋:「我想,你會喜歡!」透過韓良露老師的文字,我看見旅人的驛動與飄忽,像莎翁筆下的李爾王一樣,徘徊在「進行式」與「過去式」的蕭瑟荒野,「對不可言喻的召喚做出回應。」
多年後,這本充滿世故與人情的行旅散文,仍可以把我帶回不列顛,體驗倫敦的日常、遠古的傳說、神祕的過往與藝術的想像。對我來說,《大不列顛小旅行》是每位旅人隨心攜帶的藍色徽章,是帶有濃厚倫敦口音的《閒情偶寄》,透過良露老師溫潤豐盈的文字,見證我們記憶中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
如果你熱愛生活、熱愛旅行與生命,那你一定會喜歡這本精緻亮麗的《大不列顛小旅行》。
推薦序
再走過一遍,或是還沒相遇的那些小旅行 ◎詹朴(服裝設計師)
多年前,因緣際會下,來到大不列顛讀書。當時的我,並沒有預想到,這會是一次那麼長的旅行。不知不覺,就這樣地停留在這個不知該拿它如何是好的地方。多年前,畢業時,再度於英國旅遊的良露阿姨與朱老師,拉著我去吃飯,聽我心目中的英國與迷惘,說著她心目中的英國與牽動。
那時才發覺,良露阿姨與大不列顛,有著那樣微妙地契合。也許,這裡有一點點像她。念舊卻熱愛追尋新事物,有著廣泛的興趣,有著多重的文化背景,體驗生活,喜愛冒險。有時候,又有點難以捉摸。
這就是那樣一個難以形容,看似矛盾卻又巧妙融合的地方。傳統又開放,復古又創新,有那麼多出現過的角色,文學的、音樂的、藝術的、歷史上的,有那麼多的過去可以追尋。而儘管經過了幾段不同的旅行,有時候,好像以為多了解了一點,有時候,卻仍然很陌生。很奇妙地,人們總是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找自己,整理自己。也許當時良露阿姨也在一段段小旅行中找尋自己內心的呼喚。旅行的人永遠在找尋,卻又或許從來沒有想要找到什麼答案。
這是一段段透過她剪輯旁白注解拍攝的片段,一顆顆她所選的鏡頭,一篇篇她所引薦的,那些地點中出現過的人和事。
朱老師問,能不能幫這本重新再出版的書寫一段話。這本書也許適合很多人,想知道大不列顛有些什麼魅力的人,想用旅行來探索過去的人,但是他們卻沒有相遇。
我們總是很怕錯過。
書,要再度出版了。為的是讓那些錯過的,也許可以再遇見。閱讀,就是一次次的旅行。我們用寫作來記錄那些走過了的記憶,我們用閱讀來想像那些還到不了的地方。我們跟著作者,分享著她的感受。把時間跟空間,把過去跟現在,把歷史跟地點,把作者的想像跟自己的想像,都連結成一塊。沒有什麼人旅行會是一樣的,我們看著不同旅人的筆記,我們同時在旅行。
而後來,良露阿姨又出發去了更遙遠更遙遠的地方。也許,看到了更不一樣的景色。她總是很愛冒險,總是可以找到樂趣,總是會有很多感想等著分享。
當一段軌跡疊在另一段軌跡,旅人們留下那麼多經歷過的景色與記憶,我們則捨不得走遠。也許,翻著看著,是否一起,再走過一遍。
二○一六年七月於大不列顛的小小角落
自序
回應召喚的旅人
《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出版後,我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是我欠了自己好多年的一本書;從九二年定居倫敦起,五年居住的時光,再加上其後五年來來回回倫敦的日子,這本書一直縈繞在我心頭。
另一本也縈繞著我的書,在《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出版後,也不時在午夜夢迴時呼喚著我,「把我寫出來……」這些我在大不列顛之島無數次小旅行的記憶精靈,總是騷動著我,許多行旅的回憶總想藉著寫作再次復活。
旅行,有三件美妙的事,一是出發之前的幻想,一是旅行當下的體會,一是日後不斷回味的感觸。而寫作是回味最美好的方式。
我是個有很大旅行癮的人,在近二十年的旅行生涯中,屈指算算,去了五十多個國家,到過好幾百個大小城鎮村落,當我回顧這些豐富的行旅經驗時,我發現自己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緣分。有的城鎮會強烈喚起我對美的感受及需要,像不少法國的大城小鎮,都會給我這種想在那生活一段時間的渴望。
有的地方,旅行當下十分愉快,像挪威、丹麥,但卻不會特別想重回這些地方。
有的地方,散發著強烈的神祕吸引力,讓我又愛又怕,像希臘克里特島及埃及路克索,總覺得自己又想重遊舊地,又怕會在那裡改變了生命原本的途徑,譬如說,突然決定就留在克里特島了……。
不列顛及倫敦,對我的意義一直是某種靈魂回到家的感覺,有時我會和十分喜愛法國的外子全斌笑著說,我也不懂自己為什麼每次想到跟英國有關的人事物地時,都會覺得心靈中有條隱形的絲線被牽動了,而那種牽動很舒服,好像循著某條情感的絲線,我就可以回到前世的迷宮之中,和自己過去的靈魂相遇。
我對英國的情感是頗非理性的,因為我在理性上常常跟外子承認,法國的食物、氣候、人情、物價、生活方式都比較好。
但是,我無法解釋,英國那些不是很受外國人歡迎的鄉村肉派、經常陰沉沉的天空、蕭索的曠野荒沼、沉默退縮的人情、荒涼的遺跡廢墟……對我就是有種不可言喻的召喚。而我在大不列顛島所作的的各種小旅行,都是為了回應這樣的召喚。
希望看到這本書的讀者,都可以透過我的寫作,讓你們聽見召喚我的那些事物。在大不列顛這塊土地上,有太多豐富的存在,從遠古的皇祕到各種神話和傳說、世襲的城堡幽靈和有著皇室遺風的城鎮、數千年的文明傳承,重現在當代生活之中,近代優良的工業文明的遺產,無數美景幽路上的健行步道及海岸小徑……大不列顛的美,需要特別安靜的心來發現和體會。
最後,再次謝謝幫本書繪圖的外子朱全斌(朱利安),由於他在倫敦求學,我才能過著中年退休般的生活,而他發現自己竟然有繪圖的天分,也是在我們重返倫敦時發現的。
由於他的繪圖,《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和這本書,都變得更美麗了。
繪者序
繪畫,將人生再走一次 ◎朱全斌
自從《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出書以來,良露碰到不少朋友的詢問,以為「朱利安」是她從英國找到的一位老外插畫家。即使當她揭曉「朱利安」就是書中那位在念博士、卻每每被拖著陪遊的先生時,朋友們還是皺著眉,一臉不解地不懂她為何這麼說?因為畫插畫不像是身在學院中的我會做的事。
其實不能怪朋友們多疑,因為在一年前,連我自己都無法想像我是可以畫畫的。許多人打趣說,我是被韓良露埋沒了,其實,我是被她啟發的,故事要從去年的暑假說起……。
為了處理倫敦的房子,我和良露在去年七月回到英國。埋首《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書稿的良露為了怕我煩她,便隨口說:「你要沒事做,為什麼不去畫畫呢?你不是一直說你從小就愛塗鴉嗎?」她說的沒錯,在小學畢業以前,我主要的自娛活動就是拿筆畫連環圖跟電影海報,而在進國中後就再也沒有畫過,因好像總有更重要、更具生產力的事等著我做。而當下在倫敦閒閒過日子的我好像再也沒有藉口不動筆了。
於是,我當天就去街上的連鎖文具鋪Paper Chase買了墨水筆以及一盒十二色的色鉛筆,回到家就坐在客廳中畫起來了。奇妙的是才動筆不久,我就好像又恢復到三十多年前那個無憂無慮的自己,心中沒有責任也沒有他人的眼光,充分沉浸在由線條與色彩帶來的樂趣中。
就這樣,我一發不可收拾地在夏天中畫了三、四十張畫,而為了鼓勵我繼續畫下去,良露把它們都收到了《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中,也讓我嚐到了畫作出版的滋味。不到一年,我繼續又為她的《食在有意思》以及《大不列顛小旅行》繪圖,而畫畫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我生活中固定的活動。
開始畫畫後,我的日子變得多元了。除了原來在大學教書的那個社會我之外,另一個愛想像、愛創造,個性有點任性,也有點耽溺的那個本我也成為家中一分子。我好像有了兩個分身,一個嚴肅,一個淘氣;一個守紀律,一個不按牌理。我快樂地遊走在兩個分身之間:當我對學校厭煩了,我隨時拿起畫筆,它就會像魔杖一樣地把我帶到童年。而當我玩得不安了,我馬上回到研究室,就能繼續盡我的社會責任。這麼過,忽然覺得日子快意又實在。
人到中年,生活可以碰到這樣的改變是相當幸福的。歲月雖然不能回頭,但我卻像是退回到面臨升學競爭前的起點,另選條叉路,將人生再走一次。至於是不是又能走出條康莊大道,其實已經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