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摘錄)
2001年9月是我初次到訪金門,緣於當時與我亦師亦友的王秋桂教授邀請我參加一場學術會議。1980年代當我還在臺灣求學時,金門是距離臺灣很遙遠的神祕之島。十多年後,要去金門似乎容易了些,但它神祕依舊,所以我欣然接受了王教授的邀約。會議的最後一天,發生了件始料未及的事件──那天是2001年9月12日,美國遭受到911恐怖攻擊。當時的情勢渾沌不明,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舉頭一望便能看見廈門,我也在那兒讀過書,也許我該游過去避難?在我能搭機回家前還有一些時間,於是我和其他外國訪客在島上參訪了幾天。我漸漸為金門的許多事物所吸引,傳統的閩南文化、華僑聚落裡的洋樓都讓我眼睛一亮。但我從沒想過,我對金門的興致會細水長流,更沒想過我會寫一本關於金門的書,並且在十五年後坐在這裡為中文版寫序。
美國的朋友得知我在研究金門時,通常都很好奇。老一輩還記得八二三砲戰,以及當時美國曾考慮參戰,甚至要對中國使用核武以保衛金門。探討金門政治事件的書籍、論文很多,但幾乎所有的研究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金門島上住著許多居民,而他們親身體驗了每一次國際事件。以金門人的角度闡述金門歷史中不為人知的面向,是我寫這本書的動機之一。
美國人和臺灣人總是問我,為何要研究這樣一個蕞爾小島?當他們跟我說金門太小,不值得研究時,我的回應是「金門雖小,卻無比重要」。它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象徵,曾被稱為「亞洲的西柏林」和「中國的奠邊府」。冷戰期間人們認為它是自由力量對抗共產主義的前哨站;或被喻為是關鍵的第一張骨牌,一旦倒下,就預示著自由世界的崩毀。
金門的重要性並非僅止於此;它的歷史也饒富意義。如同我在本書所言,金門涉入了地緣政治角力,而這幾乎影響了島上居民生活的每個面向,包含看似與國際政治毫無關聯的面向,諸如宗教、家庭生活等。這並非金門獨有的現象;二十世紀晚期,世界各地的狀況如出一轍,只是細節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可以藉由金門的研究來探討更龐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議題。一如美籍史家喬伊納(Charles
Joyner)所言,在「小地方問大問題」常能激盪出許多火花。在世界各地,全球冷戰和區域性的衝突交會在一點,影響並扭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金門的研究,讓我們清楚地看見這點。即便海峽兩岸服膺的政治意識形態、施行的體制截然不同,人民的日常生活卻有許多共通點,這對我來說是最顯著的研究結果之一,影響了我們對中國大陸及臺灣現代史的新理解。
回顧過去十五年,我發現自己對「軍事化史」研究的重視,可能和今天的軍事化現象有關。比方說,因為我經歷過911後反恐戰爭,才會將注意力轉向美國今天面對的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曾發生在金門島上。正如在1950年代,金門的居民被告知,因為對岸「共匪」的威脅,他們的自由必須受限;2000年代初期,美國人也被告知,他們必須犧牲部分的自由來對抗恐怖主義的威脅。探討「緊急」概念如何扭曲人民的政治生活,是金門研究的另一重要之處。
正如我在他處所言,金門的意義並非局限於「過去」的教訓;它也可能提供指向未來的方針。過去十五年間,金門改變的速度很快。如果在2001年我第一次到金門時,有人告訴我本地居民很快就能從大陸買到飲用水,或官方正慎重考慮蓋一座連到廈門的橋,我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天方夜譚。雖然金門在過去十五年發展得不錯,但新的問題也一一浮現。過去的金門,是海峽兩岸衝突的前線,今天的金門則是另一種前線,不遠處便是蓬勃發展的中國。如何面對中國日益龐大的經濟和政治力量是個難題,不僅金門的經濟想當然耳受到衝擊,但就連社會、文化,甚至環境保護方面都深受影響。臺灣的狀況毫無二致,但因金門面積小且緊鄰中國大陸,面臨的挑戰尤其明顯。如果中國繼續壯大,臺灣、亞洲或全世界有一天也會面臨相同的挑戰。金門眼前的難題,可能預示世界其他地區未來會遭遇的難題,這說明了金門的另一種重要性。
我希望這本書能把海峽兩岸對峙時期,金門居民的故事說得清楚明白,同時提出一些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歷史教訓。在未來的日子裡,金門仍會面對許多艱困挑戰;我希望金門的人們能透過了解過去,創造自己的未來。
宋怡明(Michael Szonyi)
推薦序
誰的戰爭歷史?
這本專書的英文版,是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教授、現任費正清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任的宋怡明(Michael Szonyi)在2008年出版的學術著作。事隔多年,中文譯本問世,終於可以讓中文讀者通過他的細膩觀察及精闢分析來了解關於金門的冷戰歷史。
2001年9月,在清華大學名譽教授王秋桂的召集下,於金門召開了「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個會議是金門有史以來第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王秋桂教授邀請了不少具有學術聲望的國外學者與會。這是宋怡明初訪金門,並發表了他當時關心的福州宗族之論文。我當時任教於金門技術學院(金門大學前身),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正值會議結束時,紐約發生了「911事件」,接下來的一個禮拜,各地飛機停擺。參與會議的學者「被迫」留在島上,進退維谷,宋怡明也是其中一位。在瀰漫著不安的氛圍下,作為東道主的我,為大家安排了田野考察,細細地走訪戰火已經遠離的金門的歷史文化遺產,從宗族村落、華僑洋樓到戰地景觀。透過這個「意外」的假期,大家對金門留下深刻的印象。
等到情勢明朗、大家重新安排機位返國之後不久,我就收到宋怡明的電郵,他告訴我他對金門的冷戰歷史非常感興趣,希望來年暑假能夠再來,請我協助一些田野調查的工作。我表示歡迎,並期待合作研究的開展。於是,接下來的幾年間,宋怡明經常利用假期或研究休假,長時間在金門島上進行文獻蒐集、口述訪談、田野觀察。他善於思考發問,待人真誠親切,華語說得極好,加上高粱酒量絕佳,具備了所有田野調查的優越能力。不多久,島上居民也就不把他當成「老外」,而是一位常常穿著T恤、短褲及涼鞋,走訪鄉間的「自己人」。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在他成書之後,大約隔二、三年才會到訪金門一次。有一天,他來到後浦武廟對面的冰果室,坐下來吃刨冰,店中的阿嬤像是對著久未歸鄉的遊子說:「你回來了喔!」對那位阿嬤來說,宋怡明在島上作田野調查的那幾年,也彷彿昨日般的清晰。
在那段共同研究的時光中,我們經常討論一些理論觀點,分享一些田野資料。宋怡明的研究視角與執著精神,令我十分佩服。我記得很清楚,2005年夏天我意外找到一大批裝在塑膠袋、堆放於烈嶼鄉公所的民防檔案,本來一如其他鄉鎮公所準備要棄置,時任公所課長、我的學生邊金靜告訴我能否協助整理,使之成為文化館與鄉史館的展示資料。我和翁沂杰助理一方面分類整理、掃描建檔,一方面通知太平洋彼岸的宋怡明。他得知後立刻安排行程,飛來金門一起整理、閱讀檔案。這些資料,被充分地運用在這本書的主題討論之中。
事實上,十九世紀後半到二十世紀的金門,歷經了極為戲劇性的歷史轉折,也使金門這個地域社會,與區域發展、國族歷史、國際地緣政治有著高度的關聯。金門在1949年之前,是人口流出、外來僑匯、開放流動的僑鄉;1949年以後直到1992年11月7日解除戰地政務,金門變成人口流入、內需產業、封閉禁錮的戰地。戰地生活經驗,成為二、三個世代的金門人及軍人的集體記憶與公共歷史,軍事治理高度動員了地域社會,當然也壓抑了民間自主力量,空間地景的軍事化也相當徹底。
傳統的金門戰爭史研究,主要以軍方觀點、國族立場陳述戰爭事件。這些研究關心敵我雙方的戰略布署及戰術應用,說明軍隊交戰細節及其影響,進而宣揚反共意識與愛國主義。代表著作如國防部史政處《金門戰役》(1957)、國史館《金門古寧頭舟山登步島之戰史料初輯》(1979)與其續輯(1982)等。在西方著作中,金門被放在美國外交政策、美中臺關係研究,以及關於現實主義(realism)、軍事威嚇(deterrence)與戰爭邊緣策略(brinkmanship)之下探討,是國際政治與外交關係的熱門課題。不過,在這些討論下的金門,僅僅是一個具有國際地緣政治與戰略價值的地理名詞,而非一個地域社會。
隨著研究視角的轉移,學術界不再局限於單一國家話語或國際外交觀點,轉而注意不同歷史主體對戰爭史的差別看法,以及關注地域社會的微觀歷史(micro
history)。這種傾向,以金門來說,進一步有四種趨勢:第一、雖仍以常規軍史研究的角度發問,但開始援引、比較海峽兩岸的文獻、檔案、報章,並從不同的政治立場分析戰爭背後的決策過程;第二、採擷與整理當年在金門服役的官兵之口述歷史;第三、擺脫常規國族史、軍事史的寫作模式,從社會史與人類學研究的取向關注軍事治理下的地方社會文化變遷;第四、以戰役遺產保存為目的之相關研究。
宋怡明的專著就是其中最全面且重要的著作,試圖回答在冷戰這個國際地緣政治結構下,一個地域社會的變遷過程。他具體分析軍事化、現代性與地緣政治化(geo-politicization)等三個具有全球普遍性之力量,如何在島上運作,以及對金門居民所造成的衝擊;同時,也分析居民如何回應軍事治理下的對策,具體說明國家與地域社會複雜的互動關係。這種「軍事化的烏托邦現代主義」(militarized
utopian modernism)──以三民主義模範縣為目標之前線基地,如何實踐及抵抗。他也處理了國家如何通過性別政治(sexual politics)的產生與實踐,規範及再現戰地婦女的社會角色,討論地方政治之軍事化/現代化/性別關係(gender
relations)三者的關係。換言之,他分析了冷戰時期金門軍事現代化中的政治,在地方的脈絡下說明人們對全球冷戰、國家衝突、追求現代化的顧慮以及利益被理解和利用的方式,並且討論它們如何在今天被記憶下來。這些學術觀點,一方面為金門研究開闢了新的路徑,一方面也提供了人文社會學一種整合式、跨領域的方法論。
宋怡明所提供的研究成果,存在著一個深刻的理論議題。亦即,歷經戰爭的恐懼及威脅、高壓的軍事治理、甚至是白色恐怖迫害的前線居民,究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幽暗歷史(dark history),如何繼承、敘述或再現這些歷史遺產(dark heritage),以及如何進行悲暗觀光(dark
tourism)?什麼樣的集體記憶選擇遺忘或重新編寫?金門人又是如何重新看待近在咫尺的廈門及二百海浬外的臺灣本島?這些複雜的社會過程,都是「後戰地」金門所必須進行的歷史反省及值得深化的學術課題。
最後我想問的是,「金門學」該如何成為一門有效的、被認可的學科?與臺灣研究的關係為何?其實,「臺灣」作為一個人文社會研究範疇,具有高度的複雜性。今日臺灣這個政治共同體是在世界冷戰國際局勢所形成,而1949年的金門古寧頭戰役、1954年的九三砲戰(第一次臺海危機)、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第二次臺海危機)等,更是組成這個政治共同體的關鍵歷史事件。事實上,殖民史之外的臺灣現代史,金、馬不應該被忽略。金門、馬祖的戰地歷史,不僅是當地人的生活經驗,也是大量臺灣服役青年的共同記憶。同時,當前臺灣的認同危機,不僅表現於所謂的族群政治、政黨衝突、南北地域差異而已,還有金門、馬祖的問題。金、馬與臺灣本島的疏離,除了百年來歷史經驗的差異外,還有晚近二十餘年來臺灣共同體建構過程中刻意切割的部分。解決臺灣認同危機、凝聚臺灣共同體意識,可以從金門、馬祖開始。也就是說,通過金門研究,這個反身性的角色(reflexive
role),可以豐富臺灣研究的廣度與深度,也能為臺灣社會的轉型正義提供貢獻。
宋怡明教授的著作,以其精闢的觀點、貼切的觀察、豐富的故事、優美的寫作,提供我們了解金門冷戰時期的變遷,也提醒我們國家與地方社會互動的歷史經驗,值得向大家推薦。
樂為序。
江柏煒(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