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東亞海洋文明歷史悠久,自從東亞經濟開始「起飛」以來,各國學術界也開始重視東亞海洋文明的研究。本書對東亞海洋文明的歷史演繹,建立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之上,體現在對華人移民及相關問題的闡釋之中。華人移民是主軸,海域經濟和文化重構為其兩翼。海域經濟包括沿海、島嶼經濟以及通過海洋的經濟往來;文化重構主要指海外華人在異域的文化重建和本土文化在傳播海外過程中的變異。期望本書對東亞海洋文明之歷史闡釋,能對世界海洋文明史之研究作一點小小的貢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衍德
1950 年8 月生,福建省廈門市人。
1978 年7 月考入廈門大學歷史系,1982 年6 月歷史學專業本科畢業。
同年9 月師從本系韓國磐教授,研習中國古代史。1985 年6 月研究生畢業並獲碩士學位。留校後從事中國史與世界史的教學工作,以及中國社會經濟史、華僑史、東南亞史的研究工作。2000 年晉升教授。曾往菲律賓亞德耀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訪學各一年。多次在東南亞、西歐和北美及港澳臺進行短期訪問和考察。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出版學術專著(獨著與合著)十幾部。《全球化進程中的東南亞民族問題研究》一書獲香港彭心潮基金會與上海文匯報社聯合頒發的首屆文匯‧ 彭心潮優秀圖書獎。其他代表作有:《唐代鹽政》、《民生‧文化‧ 區域‧ 制度:多角度透視中國社會經濟史》、《現代中的傳統—菲律賓華人社會研究》、《多民族共存與民族分離運動》等。
陳衍德
1950 年8 月生,福建省廈門市人。
1978 年7 月考入廈門大學歷史系,1982 年6 月歷史學專業本科畢業。
同年9 月師從本系韓國磐教授,研習中國古代史。1985 年6 月研究生畢業並獲碩士學位。留校後從事中國史與世界史的教學工作,以及中國社會經濟史、華僑史、東南亞史的研究工作。2000 年晉升教授。曾往菲律賓亞德耀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訪學各一年。多次在東南亞、西歐和北美及港澳臺進行短期訪問和考察。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出版學術專著(獨著與合著)十幾部。《全球化進程中的東南亞民族問題研究》一書獲香港彭心潮基金會與上海文匯報社聯合頒發的首屆文匯‧ 彭心潮優秀圖書獎。其他代表作有:《唐代鹽政》、《民生‧文化‧ 區域‧ 制度:多角度透視中國社會經濟史》、《現代中的傳統—菲律賓華人社會研究》、《多民族共存與民族分離運動》等。
目錄
導言
【第一篇 中國海洋經濟與文化】
壹、從經濟思想史的角度看宋代士人的海外貿易觀
貳、十二世紀以後南部中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兼論中西海洋觀的差異
參、民國時期閩南僑鄉的社會文化
【第二篇 菲律賓華人與中國】
肆、菲律賓宿霧、達沃華人社會考察記
伍、菲律賓華人在中華文化傳播中扮演的角色:以菲華人士及歸僑僑眷訪談錄為主要研究資料
陸、菲律賓華人宗教生活的世俗化:以馬尼拉等地的華人訪談錄為研究資料
柒、對菲律賓華人的田野調查與個人訪談
【第三篇 印尼華人與中國】
捌、印尼棉蘭華人社會考察記
玖、印尼對華關係的背景:一九五○年印尼與中國建交前後
【第四篇 華人移民與海港城市】
拾、華人移民與兩個亞洲海港城市的興起:廈門與宿霧
拾壹、宿霧與棉蘭:兩個華人移民聚居城市的分析與比較
【第五篇 日本華人與中國海洋文化】
拾貳、從海洋的角度看中日經貿人文互動的歷史
拾參、日本華人華僑團體形成新論
拾肆、華人移居日本與媽祖信仰在日本的傳播
【第一篇 中國海洋經濟與文化】
壹、從經濟思想史的角度看宋代士人的海外貿易觀
貳、十二世紀以後南部中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兼論中西海洋觀的差異
參、民國時期閩南僑鄉的社會文化
【第二篇 菲律賓華人與中國】
肆、菲律賓宿霧、達沃華人社會考察記
伍、菲律賓華人在中華文化傳播中扮演的角色:以菲華人士及歸僑僑眷訪談錄為主要研究資料
陸、菲律賓華人宗教生活的世俗化:以馬尼拉等地的華人訪談錄為研究資料
柒、對菲律賓華人的田野調查與個人訪談
【第三篇 印尼華人與中國】
捌、印尼棉蘭華人社會考察記
玖、印尼對華關係的背景:一九五○年印尼與中國建交前後
【第四篇 華人移民與海港城市】
拾、華人移民與兩個亞洲海港城市的興起:廈門與宿霧
拾壹、宿霧與棉蘭:兩個華人移民聚居城市的分析與比較
【第五篇 日本華人與中國海洋文化】
拾貳、從海洋的角度看中日經貿人文互動的歷史
拾參、日本華人華僑團體形成新論
拾肆、華人移居日本與媽祖信仰在日本的傳播
序
作者序
本書對東亞海洋文明的歷史演繹,建立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之上,體現在對華人移民及相關問題的闡釋之中。華人移民是主軸,海域經濟和文化重構為其兩翼。海域經濟包括沿海、島嶼經濟以及透過海洋的經濟往來,文化重構主要指海外華人在異域的文化重建和本土文化在傳播海外過程中的變異。
茲將本書的幾組論文簡略介紹於下:
第一篇「中國海洋經濟與文化」(壹至參章),圍繞著宋代以來中國東南沿海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這一主題展開論述。行動源於思想,宋朝士人開始具有不同於前代的海外貿易思想,此可謂中國經濟思想史的一大突破,也是中國歷史進入「近世」的思想標誌之一。遺憾的是,受限於傳統的政治經濟體制,這一思想無法發揚光大,更談不上全面實施。儘管如此,以東南沿海地區為代表的中國海洋經濟畢竟在夾縫中頑強生長,並與西方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的全球貿易擴張不經意地結合起來,造成了意外的效果。鴉片戰爭後國門洞開,民國時期僑鄉經濟文化一枝獨秀,形成了不同於內陸的沿海社會發展模式,它亦不同於以上海這樣的大都市為典型的較為西化的工商業經濟體,而是根植於本土傳統又嫁接了南洋文化的獨特樣本,值得深究。
第二篇「菲律賓華人與中國」(肆至柒章),源於筆者的家庭背景與學術機遇,在對菲華社會的實地調查中,促成了思想與實踐的結合,並形諸文字以求教於方家。菲華人士的喜怒哀樂,在筆者與他們的廣泛接觸中頗有感知,每當深入其內心深處之時,更覺不同於純粹文獻研究的感動和震撼。細節構成歷史,微觀乃宏觀之母,此言不謬也!民族感情、文化價值、宗教信仰,在在顯示了菲律賓華人相對於其他各國華人的共性與個性。然無論何者,均與他們離鄉離土融入海外另樣生活密切相關,故其亦構成海洋文明之一斑也。筆者曾提出過「人性化去概念化的華僑歷史」一說,或可視其為此說之初步實踐也。
第三篇「印尼華人與中國」(捌及玖章),其一是源於筆者的棉蘭之行,深感當地華人具有自身特色,不僅與祖籍國關係久遠,而且在蘇哈托時期善於變通,繼續華人社會的運作,並與當地土著和諧相處;其二則是將印尼華人置於一九五○年代初期中國和印尼兩國政治形勢丕變的背景之下,條分縷析印尼國內錯綜複雜的政經利益關係對兩國建交的影響,其中包括印尼兩派華人所起的不同作用,將印尼華人社會的內部分化及互為牽制與國際關係聯繫起來。
第四篇「華人移民與海港城市」(拾及拾壹章),著眼於海洋文明的重要載體海港城市,並將其與華人移民聯繫起來。其一是探討華人移民遷出地中國廈門與遷入地菲律賓宿霧兩市的互動,在此過程中兩地與海洋經濟相關的各產業均迅速發展,而透過海路通道將兩地連接起來的移民鏈條,則成為一條物質和精神的紐帶,一條文明輸出和輸入的紅線。其二是比較同為華人移民聚居地的菲律賓宿霧和印尼棉蘭之異同,兩地的歷史同樣綿長,而棉蘭作為麻六甲海峽周邊華人聚居城市群之一,其與相鄰港市(特別是檳城)的聯動效應明顯,宿霧則缺乏這方面的優勢。但無論如何,各個華商集聚的港市之間的聯繫與互動,只有遠近的區別而無本質的不同,堪稱東亞海洋文明中一道令人矚目的風景線。
第五篇「日本華人與中國海洋文化」由三章組成(拾貳至拾肆章)。在歷史上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朝貢體系中,日本處於邊緣或半邊緣的地位,然而日本又挑戰過中國的中心地位(也有不同意見認為,古代中日雙方的相處是以「主權均衡」為基本規則的,不存在從屬問題)2。另一方面,日本又是東亞諸國中輸入中華文明最多、時間最長的國家,並且又將其內化為自身文明的一個有機成分。明治以前赴日華商、僧侶、學人在此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中日經貿文化互動綿延不絕,其中以媽祖文化對兩國海洋文明的交融互補所起的作用尤為顯著。該組論文即沿著這一思路展開論述,力圖以有別於前人的路徑,展示東亞海洋文明在中日之間傳播融匯的獨特之處。
中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即便不論海島,也有十個省位居沿海,並且是當今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但是長期以來,國人對海洋文明的研究遠遠落後於對內陸文明的研究。這可能與近代史上中國屢遭海上入侵,並最終淪為落後國家有關。在國人心目中,與曾經輝煌的陸上文明相比,中國的海洋文明可說是相形見絀。另一方面,就各國各地區在全球發展中的地位而論,日本列島堪比西歐的英倫三島,因此日本對海洋文明的研究水準可能遠在中國之上。筆者指出這一點,意在思考歷史印痕對國民感情乃至研究取向的偏好之影響。無論如何,中國在海洋文明的研究上都應急起直追。在這方面,台灣的學者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值得大陸學界仿效。本書有幸能在台灣出版,其寄望之一便是欲藉此聆聽台灣學者的批評指正。以筆者的淺陋,面對海峽彼岸的學長,畢竟如同小學生一般。惶惶不安之中,勉力寫下此導言,如能獲得方家賜教,則不勝榮幸之至!
本書對東亞海洋文明的歷史演繹,建立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之上,體現在對華人移民及相關問題的闡釋之中。華人移民是主軸,海域經濟和文化重構為其兩翼。海域經濟包括沿海、島嶼經濟以及透過海洋的經濟往來,文化重構主要指海外華人在異域的文化重建和本土文化在傳播海外過程中的變異。
茲將本書的幾組論文簡略介紹於下:
第一篇「中國海洋經濟與文化」(壹至參章),圍繞著宋代以來中國東南沿海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這一主題展開論述。行動源於思想,宋朝士人開始具有不同於前代的海外貿易思想,此可謂中國經濟思想史的一大突破,也是中國歷史進入「近世」的思想標誌之一。遺憾的是,受限於傳統的政治經濟體制,這一思想無法發揚光大,更談不上全面實施。儘管如此,以東南沿海地區為代表的中國海洋經濟畢竟在夾縫中頑強生長,並與西方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的全球貿易擴張不經意地結合起來,造成了意外的效果。鴉片戰爭後國門洞開,民國時期僑鄉經濟文化一枝獨秀,形成了不同於內陸的沿海社會發展模式,它亦不同於以上海這樣的大都市為典型的較為西化的工商業經濟體,而是根植於本土傳統又嫁接了南洋文化的獨特樣本,值得深究。
第二篇「菲律賓華人與中國」(肆至柒章),源於筆者的家庭背景與學術機遇,在對菲華社會的實地調查中,促成了思想與實踐的結合,並形諸文字以求教於方家。菲華人士的喜怒哀樂,在筆者與他們的廣泛接觸中頗有感知,每當深入其內心深處之時,更覺不同於純粹文獻研究的感動和震撼。細節構成歷史,微觀乃宏觀之母,此言不謬也!民族感情、文化價值、宗教信仰,在在顯示了菲律賓華人相對於其他各國華人的共性與個性。然無論何者,均與他們離鄉離土融入海外另樣生活密切相關,故其亦構成海洋文明之一斑也。筆者曾提出過「人性化去概念化的華僑歷史」一說,或可視其為此說之初步實踐也。
第三篇「印尼華人與中國」(捌及玖章),其一是源於筆者的棉蘭之行,深感當地華人具有自身特色,不僅與祖籍國關係久遠,而且在蘇哈托時期善於變通,繼續華人社會的運作,並與當地土著和諧相處;其二則是將印尼華人置於一九五○年代初期中國和印尼兩國政治形勢丕變的背景之下,條分縷析印尼國內錯綜複雜的政經利益關係對兩國建交的影響,其中包括印尼兩派華人所起的不同作用,將印尼華人社會的內部分化及互為牽制與國際關係聯繫起來。
第四篇「華人移民與海港城市」(拾及拾壹章),著眼於海洋文明的重要載體海港城市,並將其與華人移民聯繫起來。其一是探討華人移民遷出地中國廈門與遷入地菲律賓宿霧兩市的互動,在此過程中兩地與海洋經濟相關的各產業均迅速發展,而透過海路通道將兩地連接起來的移民鏈條,則成為一條物質和精神的紐帶,一條文明輸出和輸入的紅線。其二是比較同為華人移民聚居地的菲律賓宿霧和印尼棉蘭之異同,兩地的歷史同樣綿長,而棉蘭作為麻六甲海峽周邊華人聚居城市群之一,其與相鄰港市(特別是檳城)的聯動效應明顯,宿霧則缺乏這方面的優勢。但無論如何,各個華商集聚的港市之間的聯繫與互動,只有遠近的區別而無本質的不同,堪稱東亞海洋文明中一道令人矚目的風景線。
第五篇「日本華人與中國海洋文化」由三章組成(拾貳至拾肆章)。在歷史上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朝貢體系中,日本處於邊緣或半邊緣的地位,然而日本又挑戰過中國的中心地位(也有不同意見認為,古代中日雙方的相處是以「主權均衡」為基本規則的,不存在從屬問題)2。另一方面,日本又是東亞諸國中輸入中華文明最多、時間最長的國家,並且又將其內化為自身文明的一個有機成分。明治以前赴日華商、僧侶、學人在此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中日經貿文化互動綿延不絕,其中以媽祖文化對兩國海洋文明的交融互補所起的作用尤為顯著。該組論文即沿著這一思路展開論述,力圖以有別於前人的路徑,展示東亞海洋文明在中日之間傳播融匯的獨特之處。
中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即便不論海島,也有十個省位居沿海,並且是當今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但是長期以來,國人對海洋文明的研究遠遠落後於對內陸文明的研究。這可能與近代史上中國屢遭海上入侵,並最終淪為落後國家有關。在國人心目中,與曾經輝煌的陸上文明相比,中國的海洋文明可說是相形見絀。另一方面,就各國各地區在全球發展中的地位而論,日本列島堪比西歐的英倫三島,因此日本對海洋文明的研究水準可能遠在中國之上。筆者指出這一點,意在思考歷史印痕對國民感情乃至研究取向的偏好之影響。無論如何,中國在海洋文明的研究上都應急起直追。在這方面,台灣的學者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值得大陸學界仿效。本書有幸能在台灣出版,其寄望之一便是欲藉此聆聽台灣學者的批評指正。以筆者的淺陋,面對海峽彼岸的學長,畢竟如同小學生一般。惶惶不安之中,勉力寫下此導言,如能獲得方家賜教,則不勝榮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