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就是哲學的開始:叛逆、對抗、思辨──哲學家三部曲

叛逆就是哲學的開始:叛逆、對抗、思辨──哲學家三部曲
定價:380
NT $ 208 ~ 334
  • 作者:飲茶
  • 原文作者:やむちゃ
  • 譯者:邱心柔
  • 出版社:大牌出版
  • 出版日期:2016-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797712
  • ISBN13:9789865797713
  • 裝訂:平裝 / 36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哲學就是一連串叛逆、對抗與思辨的歷史
  日本哲學鬼才飲茶的哲學新解
  
  為什麼需要學「哲學」?
  是因為,哲學可以帶給人勇氣或不同以往的人生?
  還是因為,哲學可以使人感到自由,並獲得幸福?
  哲學家從來不說勵志的話,但為什麼仍有這麼多人為哲學所鼓勵?
  
  一切都是因為「叛逆」!
  
  叛逆誕生哲學,哲學觸發叛逆
  
  「思辨」是現今社會最重要的能力,「叛逆」又是思辨最根本的能源。每個時期的哲學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毫不留情地抨擊當時的價值觀,建立起新時代的新意義,哲學為個人生存與社會理想建造思考的立足點。因此,僅僅是將哲學大師的主張背誦得滾瓜爛熟,也不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幸福,我們應該要放眼未來,運用叛逆的力量,激勵自己,也鼓舞他人。
  
  本書作者、日本哲學鬼才飲茶指出,當我們處在一個「自我消耗」的社會,人生的時間與精力緊緊地被工作捆綁住,只是為了維持這個社會的運作,陷入懷疑自我價值的泥淖中。因此我們需要哲學,「哲學史」不會告訴我們答案,但「哲學」會觸發我們反動的神經,為人類的未來找到答案。
  
  哲學是──
  質疑固有事物×發現前所未有的觀點×建立新價值
  理性主義:「宗教人士都在胡說什麼啊?人要好好探究『理性』才行。」
  存在主義:「人才不是理性的機器咧!『自由意志』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結構主義:「真的存在自由意志嗎?人根本都被看不見的『結構』控制吧!」
  後結構主義:「不可能掌握結構啦!研究哲學只是『做白工』而已。」
  
  本書收錄近代哲學史以降,11位哲學家的哲學主張:尼采的「上帝已死」、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乃至於沙特的「存在先於本質」,到布希亞提出「符號消費社會」。不只解說哲人們的超凡哲理,更深入剖析哲理背後的原動力──叛逆。哲學家無疑都是思辨大師,他們善用「叛逆」這個最具原創力的欲望,懷疑世界的存在、質疑人生的意義;他們追求自由、渴望幸福,說得更直接一點,他們希望能夠藉由思辨,「解放」人類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禁錮。
  
  【哲學家們終極真理的探索】
  尼采【永劫回歸】──比死亡還可怕的虛無主義,不停重複的人生,毫無意義。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唯一無法懷疑的事實,就是我正在懷疑。
  休姆【獲得經驗的機器】──「正確」是一種由經驗產生的觀念。
  康德【物自體】──人類無法直接接觸真正的世界,人類與世界的連結必須經過轉換裝置。
  黑格爾【真理是整體】──世界的一切都是我自己,主觀與客觀合而為一,成為真理。
  齊克果【致死的疾病】──「絕望」是一直持續到死亡的疾病。
  沙特【存在先於本質】──在萬物的意義出現之前,萬物已經存在,意義由人類賦予。
  李維史陀【隱藏的結構】──世界隱藏特定的規則,找出這個規則就能看清世界。
  維根斯坦【語言遊戲】──哲學的結構就是語言的結構,而語言的意義,取決於使用語言的規則。
  德希達【解構】──從文本出發,持續發展無窮盡的解釋。
  布希亞【符號消費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不會崩解,每個人都在生產符號滿足其他人的消費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飲茶


  生於北國,畢業於東北大學研究所。是狂熱的刃牙粉絲。
  
  原本只是普通的部落客,突然被發掘出道成為作家。他曾經寫過一些書,把哲學與科學等難以親近的學問講解得很簡單,因而大受歡迎。當時,他以為應該不會再有人找他寫續作,於是隨便取了筆名,現在感到很後悔──「要是當時取個看起來強一點的名字就好了!」
  
  著有《史上最強哲學入門》、《哲學性的一些事,還有科學之類的》、《哲學性的一些事,還有數學之類的》。製作有《哲學女孩》一書,以飛躍得更高為目標。口頭禪是「趁我還沒踢飛你之前,給我滾。」
  
  作者部落格:blog.yamcha.jp/

譯者簡介

邱心柔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日檢N1合格,現為專職譯者。譯有《逆境力:找回自信變堅強,把挫折化為力量的92句話》。
 
 

目錄

前言 懷疑是走向哲學的第一步

第一章    從叛逆開始的哲學
尼采

第二章    哲學中的理性主義
笛卡兒
休姆
康德
黑格爾

第三章    哲學中的存在主義
齊克果
沙特

第四章    哲學中的結構主義
李維史陀
維根斯坦

第五章    哲學中的後結構主義
德希達
布希亞

第六章    今後的哲學

後記 隨心所欲地議論,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前言

懷疑是走向哲學的第一步

  
  作家池田晶子的著作《十四歲開始的哲學:學習思考的第一本書》、《給十四歲的你》,還有漫畫家楳圖一雄的長篇漫畫《十四歲》,市面上有許許多多給十四歲青少年看的哲學書。為什麼是十四歲呢?
  
  十四歲,剛好是國中二年級的年紀。自孩童時期被灌輸的各種「小孩的思想」,諸如:大人是對的、老師很了不起、世界上有善與惡,以及戰爭是好的國家與壞的國家在打仗……等等,這些思想都在這個時期開始土崩瓦解。因此,十四歲也是應該建構出「自身價值觀」的時期,其實,這個時期最該學的就是「哲學」。因為,哲學是──
  
  質疑人們一直以來認為正確的事情,
  
  發現前所未有的觀點,
  
  並建立新的價值觀與對世界的認知。
  
  這正是哲學家一貫的做法。偉大的哲學家都跟正值叛逆期的十四歲少年、少女一樣,懷疑舊有的思想,並創造出「自身價值觀」。然後,因為這份價值觀實在是項劃時代的創舉,於是給當時的人們帶來很大的震撼,最後留名青史。
  
  不過,可別誤會,他們之所以能夠發展出這麼厲害的哲學,並不是因為特別聰明。事實上正好相反。他們大多有著「與青少年同等級的胡思亂想」,甚至應該說,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推翻當時普遍的認知。
  
  那麼,「跟青少年同等級的胡思亂想」,到底是什麼呢?大概會是像這樣的感覺:
  
  「要聽老師的話啦!」
  
  「喔?那老師叫你去死,你就會去死囉?」
  
  小時候,不聽老師的話而被人指責後,會這樣回答對方的人,每個班上大概都會有一個,對話內容大致上就像這種程度。看在大人眼裡,這是十分愚蠢、無聊透頂的「極端且幼稚的胡思亂想」。
  
  但是,這樣就夠了。許多把世界普遍觀念推翻掉的哲學,就是從這種程度的胡思亂想中誕生的。
  
  「所有人在叛逆期的時候,都有『既有價值觀瓦解』的體驗。原本以為是對的事情,其實正好相反。而在既有的價值觀瓦解時,人會有什麼反應呢?」這裡針對這點稍做分析。在這種時候,基本上會有以下三種反應:「妥協」、「反抗」、以及「進行哲學思考」。
  
  例如,對一個幼兒或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說「要聽老師的話」時,這個年紀的小孩一定不會有任何質疑,會乖乖地點頭說「好」。因為對這個小孩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身邊其他的小朋友也都是這麼做的。
  
  可是,隨著年紀增加,這個小孩會漸漸發現,老師也只是一個普通人,未必所有老師都是好老師。也就是說,自己一直以來的認知與價值觀瓦解了。
  
  那麼,他該怎麼對應這種情況呢?他必須從以下三種選項中選出一種。
  
  第一種是「妥協」。
  
  儘管深深明白,這份認知有著不完備的地方,但是違抗的話也不會有任何好處,所以就選擇妥協、就此接受。這等於就此變成了大人。
  
  「也對……不該違抗老師的。」
  
  第二種是「反抗」。
  
  既然這種認知明顯有不完備的地方,那就根本不需要服從。這就等於,變成了不良少年、不遵守規範的人。
  
  「開什麼玩笑,我絕對不會聽老師的話!」
  
  儘管第一種與第二種選項,發展的方向恰恰相反,但是卻可以說,都是用同樣的框架看待事情。拒絕或接受、肯定或否定、右邊或左邊,差別僅此而已。
  
  所謂的「普通人」會選擇這兩種的其中一種,當價值觀瓦解時,會想讓自己的精神維持穩定,然而,這世界上有一些人無法因此滿足。
  
  這種人別無選擇,只能選擇「哲學」這個選項。
  
  選擇最後這個選項的人,就是所謂的「怪人」,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這些人的想法跟現實有點脫節。
  
  雖說想法跟現實脫節,但絕非荒謬,這些人只是很「極端」而已。當正經的大人會妥協、讓步的時候,這些人卻會不停地想些極端的事。例如,對於「要聽老師的話」這種宣導,他們會這樣回應: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想像一個『史上最兇惡的老師』吧!如果這個老師叫我們去死的話,我們應該要怎麼做?不對,不只這樣,這個老師會叫我們去隨機殘殺無辜的人,這樣的話我們應該要怎麼做?」
  
  雖然這種話會讓人很想吐槽:「才不會有這種老師咧!」但是,這些人常常就會發表這種極端的言論,而且接下來,這些人多半還會將話題繼續延伸到令人出乎意料的方向。
  
  「……隨機殺人。人類絕對不能做這種事,所以,老師說的話果然不是非聽不可的。」
  
  「但是這麼一來,『人類應有的行為』就優先於師生關係了。其實這才是『學生聽老師的話的前提』吧!」
  
  「咦,可是……這件事老師從來沒教過,老師應該要弄清楚怎樣才是『人類應有的行為』,然後也讓學生知道。這才是師生關係的基礎與出發點,但現代教育卻沒有談論這點,僅僅把師生的上下關係,當作理所當然,強迫學生接受,這樣的教育是錯誤的!」
  
  好了,聽完以上發言,或許大家會覺得這些想法幼稚得如同妄想。實際上,如果有人聽到「國中男生」說這些話,應該會嗤之以鼻,沒人會去理會吧。
  
  但是,同樣的話如果是由著名學者或是大學教授,用高雅的文句寫出讓三成以上的人都看不懂的難懂文章……「(雖然不是很懂,但是)真是太棒了!」、「這讓我恍然大悟。」、「寫成書的話,應該會是一本不斷被人翻閱的書。」人們應該就會拍著手,用恭恭敬敬的態度來看待吧。
  
  本書雖然是所謂的十四歲書,但卻不是為了「教導年紀十四歲的青少年,對往後人生會有幫助的哲學」;也不是那種為了吸引普羅大眾購買,刻意「把難懂的哲學,用十四歲青少年都能理解的程度寫出來」的書。本書想說的是,所有的哲學都是來自相當於十四歲叛逆期等級的想法,或者大膽地說,是來自「極端且幼稚的想法」。哲學書看起來都很難懂,但如果除去「難懂的部分(對所有可能的批評做好周全的準備,專門給專家看的、寫得很嚴謹的部分)」,那麼,骨幹的部分真的就只是這樣的東西。
  
  本書斷定,歷史上偉大哲學家的水準,其實都跟十四歲的青少年差不多。這麼說並不是想要降低哲學的難度,宣稱「哲學其實很簡單喔」。本書想讓大家清楚明白的是,哲學原本就是哲學家「厚臉皮地主張」自己幼稚的胡思亂想與妄想:牽強附會的東西;以及哲學能協助人克服遭遇到「價值觀瓦解」時的困境。
  
  如果讀者看了本書後,會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經驗:「說起來,我以前也有這樣想過耶。」,或是覺得:「如果我當時那不堪回首的幼稚想法,有一直貫徹下去的話,說不定我也會是留名青史的偉大哲學家喔?」如果讀者能這樣想,我會感到非常高興。  
 

內容連載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永劫回歸

 
它的意思就跟字面上一樣,「同一件事永遠會再回到起點,一直不斷地重來」。尼采在散步中,突然發現「永遠重複下去」才是比死還要強而有力的「最可怕的虛無主義」,但是,「永遠重複下去」為什麼會是最可怕的呢?

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小說《死屋手記》中這麼寫著:
 
「如果想讓重犯領悟到自己所犯的罪孽,就讓他挖土並移土,再把土埋回去、回復原狀,長時間反覆進行這些工作。這是一種終極的拷問,最後將會導致精神異常。」
 
說起來,其實我們不管受到怎樣的痛苦、不管遭遇怎樣的不幸,都還是可以從中找到價值。這是因為,我們認為這些事「只會發生一次」。也就是說,我們認為「這是僅有一次的、無可取代的人生中所發生的不幸」,所以能夠看到其中的「價值」。

那麼,如果這個不幸並不是只發生一次,而是「無限重複」呢?對於永劫回歸的「無限重複」這點,尼采是這麼解釋的:
 
「你至今所度過的人生,必須要再過一次、甚至是無限次。
而且不會有任何新的東西,所有的痛苦與快樂、所有的思念與嘆息,
你的人生的所有一切都不會有絲毫改變,就這樣再重新來過。
宇宙就像是沙漏一樣,而你不過只是其中的一粒沙子。
而這個沙漏永遠都會不斷重複翻轉,也包括你在內。」
 
如果宇宙就像尼采所說的,彷彿冰冷的機械,分毫不差地不斷重複的話,無可取代的「唯一性」就不再存在了。這樣也同時代表著,不管是怎樣的不幸(不只是這樣,甚至也包括了幸福與其他所有事物),都沒辦法找到其中的「價值」了。
想想看。假設你「把很重的石頭辛苦運到山頂,到了山頂後又讓這些石頭滾下來,然後又再運到山頂」。
 
這樣的事,如果做個一次倒還好。不管再怎樣辛苦的勞動,不對,甚至應該說愈辛苦的勞動,就愈能得到成就感,你會覺得:「終於完成了,可以結束了!」
 
但是,如果做個五億次、五兆次,都還不能結束,要一直「無限」地進行這些工作,這樣如何呢?而且,不管重複幾次,都不會出現任何改變,搬運過程都一樣、絲毫不差。這樣的工作不管怎麼想,都實在看不出有任何意義(價值),也找不到任何目標(理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5
    $208
  2. 二手書
    63
    $240
  3. 新書
    78
    $296
  4. 新書
    79
    $300
  5. 新書
    79
    $300
  6. 新書
    88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