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這是一本十分重要的出版物,因為此書記載了香港六十年代年輕人的文創歷史。他們在建立青年文化及流行文化、身份認同和香港意識;他們由模仿開始,然後勇敢尋找自我風格,為創意和夢想踏出了一大步。
青春、反叛、摩登、時髦等意念,從思潮到作品到打扮,皆以劃時代般的力量,留下多彩多變的片段。雖然當時媒體和科技沒有今日的先進,但社會的多元文化包容性以及追上世界潮流的敏銳性也極強。這些英文主導的「本地」歐西流行曲,並沒有與粵語片體系的華語音樂對立,正好反映當時社會對融合西方時尚文化的開放態度,而且,由不同國籍人士組成的樂隊,也提醒了香港本身就是一個由不同種族組成的混雜城市。
重新或全新認識這些年月,我們不難發現,當中有不少開路先鋒,由追趕潮流,然後落地生根,茁壯成長為文化,孕育了新世代的音樂語言和符號。其中很多大家熟悉的名字,例如Teddy Robin and ThePlayboys、Sameul Hui and The Lotus、Joe Junior、The Mystics等,不單是當時紅透半邊天的樂手和歌星,一些音樂推手如Uncle
Ray、Lal,乃至及後一些音樂行政人員如鄭東漢和馮添枝等,都源於這一段夾band歲月。
換言之,這段歷史在香港的流行音樂發展歷程上,絕對是舉足輕重的分水嶺。難得本書找來箇中重量級人物詳盡憶述,令讀者更立體地重遊當時的Hong Kong Pop Sounds。
黃志淙
推薦序2
去年八月底,見到一冊內地談香港流行音樂的書本,其中一個章節,作者閉門造車地大談香港六十年代的樂隊潮流之史事,結果自是以偏概全,對此甚是不忿,更深怕謬種流傳。因而在報上的專欄寫了一篇文字,標題為〈等一本書〉,所要等的,就是一本這樣的書:仔細誌記六十年代美好的千band齊鳴歲月。
在那篇文章中,筆者提到「上世紀的香港,在大眾音樂文化方面有過兩次極重要的熱潮,一次是1930年代的音樂社熱潮,為四五十年代的香港輸送了不少音樂與電影方面的人才;一次就是1960年代的夾band熱潮,為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輸送了不少音樂與影視方面的人才。三十年代的那次熱潮,筆者竭盡綿力,在拙著《原創先鋒》中勾勒描摹過其概貌。但要概說六十年代的夾band熱潮,並非筆者強項……衷心期望,一本關於六十年代本地樂壇夾band盛況的專著,在不久將來便能面世!」
文章見報後不久,筆者才知道,原來已有有心人在辛勤編寫,亦已有出版社願將此稿付梓成書,真是大喜過望!
近日更獲機會得以先睹為快,把排好版的《港式西洋風》書稿通讀過一次,覺得它的內容充實,多項資料編排得次序井然,非常便於閱讀查考,讀後很輕易便對當時樂隊潮流之盛況有很立體的認知,是極難得的本土流行音樂歷史專著!此外,書中還訪問了幾位當年潮流的「弄潮兒」,包括馮添枝、泰迪羅賓、Joe Junior及曾與羅文一起夾過band的Willy
Han,這些訪問,可幫助讀者從另一些角度去認識六十年代那一次潮流,為何而盛,為何而衰。
近年,本土的大眾文化歷史,深受很多年青人關注,但在大眾音樂文化方面,一般的眼界還只是限於七八十年代。而這也可能是因為我們很缺乏關於年代更早的流行音樂史的著作,尤其是有關六十年代香港樂隊潮流的歷史。現在,李信佳兄這本《港式西洋風》,完全填補了這一段重要歷史的空白,相信讀者憑藉此書,歷史眼界會大大拓展!
黃志華
寫於2016年3月下旬
推薦序3
親愛的讀者們︰
我的名字是韓仁義,英文名Willy。恭喜大家擁有和開始閱讀這本《港式西洋風——六十年代香港樂隊潮流》。
這是香港歷史上一個獨特的音樂現象,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
歷史對於我們是重要的。歷史的重要性在於它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而且無處不在。它存在我們當中亦在我們四週。它在我們的當下更影響着我們的夢想。再者,歷史構成我們的特質和對世界的觀點。
所以,我很感謝作者願意花時間和努力去記錄這一段生氣勃勃和獨一無二的六七十年代香港流行音樂現象。
香港的獨特性源於人們對西方流行音樂的詮釋。它對於我有深遠的影響,直到現在我閉起雙眼,也會浮現起當年Samuel Hui和Anders Nelsson在台上演出的情況。那時候實在有太多出色的音樂人,恕我無法一一羅列,不過大家可以在這本書中發掘得到。
數以百計的樂隊在這個時代組成,他們演出、解散再演化成為一個大眾可以享受和親近的文化。
那年代香港流行音樂的另一面是中文歌曲。直到今時今日,有一首我小時候聽過的中文歌仍不時浮現在我腦海中。這是我聽過的一個廣播劇主題曲,有關被一面牆分隔開的一對男女的相戀的故事。
我問你想什麼,你總不對我說,你要是愛薔薇,那怕薔薇刺多。
歌的旋律和曲調令我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好像老朋友一樣。這就是我的香港音樂。
我相信香港六七十年代流行音樂的成功,有賴於當時自由和經濟平等的環境基礎。這種毫無保留的自由和經濟環境讓人們比較容易花費得起去支持這香港的獨一無二的音樂。
多謝作者為這段百花齊放的時代作記錄,讓它們不死的流傳下來。我期望讀者們可以從以往的經驗得到充實,更期待有朝一日重現這黃金年代。
最後, 我想藉着詩人William Wordsworth的〈不朽〉(Ode: Imitations of Immortality)的其中一段,來表達我作為這個音樂時代的其中一分子的感覺︰
What though the radiance which was once so bright
Be now for ever taken from my sight,
Though nothing can bring back the hour
Of splendour in the grass, of glory in the flower;
We will grieve not, rather find
Strength in what remains behind.
(中譯)
儘管那些曾經的燦爛光輝
已永遠從我眼中消退,
儘管沒有什麼能夠重現
鮮花和青草中的榮耀流年,
我們並不為此悲傷,而是繼續探尋
某種活力,在殘存的往昔中。
Willy Zung Nee Han 韓仁義 寫於美國伊利諾伊州伍德里奇
(按︰本序原以英文書寫。韓仁義為前Roman & The Four Steps低音結他手)
自序
八十年代末我就讀初中時,香港正值樂隊潮流的興起;之前我認識的歌手都是張國榮、譚詠麟、梅艷芳等等,Band Sound對於我來說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藉由當時的Beyond、達明一派、Radias、太極等樂隊組合,讓我開始進入Band Sound的世界。
到九十年代,樂隊潮流式微,我受不了那種專為卡拉OK而作,千篇一律的廣東歌。除了一直追隨的Beyond,大部分時間都是聽外國的流行音樂。九十年代中香港有不少獨立樂隊冒起頭來,如Martyr、AMK、....Huh!?、Anodize等,電台更有《豁達音樂天空》等專門播放Band Sound的節目。我曾一度以為香港樂隊狂熱會再來,最後都只有失望。
我第一張購買的六十年代香港樂隊唱片屬於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的。那是大概1994年左右,我在信和中心一間舊唱片店中見到一張封面很特別的舊唱片,正是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的大碟《Breakthrough》。那時我對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也略有所聞,但我沒有看過或者聽過他們任何唱片。由於唱片的Condition不錯,再加上價錢相宜,我二話不說便買了下來。由此,我便踏上了蒐集六十年代香港樂隊舊唱片的不歸路。
九十年代正值香港的移民潮,很多人對香港的前途沒有信心,因此也有不少在港工作的外國人員決定回到他們自己的國家去。這些移民的人放棄和變賣了不少家中的舊東西,令當時有不少舊唱片回流市面,我的收藏也主要是在九十年代找到的,亦幸好我當時狠狠地買了下來,現在這些唱片都很難找了。說真的,雖然六十年代香港興起了樂隊潮流,不過支持他們的主要都是當年的「番書仔」,或是一般家境較好的年青人,以至是在港工作的外國人子女,一般年青人其實都沒有能力購買唱片,多數只在涼茶舖聽收音機。因此,能留到今時今日的本地樂隊的舊唱片不是太多,而且很多狀況都不太理想。聽說以前的人喜歡用手提唱盤,以便帶到不同的party播放,所以不少留下來的唱片都嚴重刮花。
記得多年前我在旺角一間舊唱片店(已結業)找唱片,當時有一位中年客人,他聽到我在找Joe Junior的唱片,便對我說︰「為什麼找Joe Junior的唱片呢?你不知道Joe Junior是抄Cliff Richard的嗎?不如直接聽Cliff Richard吧!」我記不起當時是如何回答他了,總之我沒有和他爭論。也曾經有人對我說Teddy
Robin不懂唱歌,是「雞仔聲」等等。六十年代香港樂隊的技術的確大多還未成熟,不過我就是喜歡這種粗糙的感覺。當年不少Diamond(鑽石唱片公司)旗下的樂隊,其成員還是學生,音樂簡簡單單,卻是誠意十足,這都是六十年代本地音樂吸引和感動我之處。雖然很多是翻唱自外國的音樂,但經他們重新演繹,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本土情懷吧!
我覺得六十年代的香港樂隊有一種很獨特的氣質,這種氣質深深吸引着我。看着六十年代的唱片封套,你會感受到那種朝氣和活力,透過他們的音樂,看到對美好將來的一種期盼。藉着樂隊潮流,流行音樂變成了一種讓年青人可以真真正正直接參與其中的音樂。
我開始聽六十年代樂隊的音樂時,互聯網還未流行,所以對那些樂隊所知甚少,感覺他們像是被人遺忘了一樣。九十年代流行音樂雜誌《top》(已停刊)曾經做過一個詳盡的六十年代樂隊潮流特輯,那是相當珍貴而有用的參考資料。到後來互聯網流行,我開始在網上撰文,介紹有關自己收藏的唱片,亦透過網上平台結識了一些同樣喜歡六十年代音樂的網友和資深歌迷,大大擴闊了我對那時代的音樂知識。
此外,我亦藉着ebay等外國拍賣網站搜羅舊唱片,同時也驚訝地發現外國也有收藏家專門收集東南亞地區的樂隊唱片,他們把這些六十年代的樂隊歸類為Garage Rock(倉庫搖滾),更有獨立唱片公司意想不到地收錄本地樂隊例如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的歌曲在他們的精選專輯中,似乎,外國人比我們更懂得欣賞這些音樂。喜歡在ebay淘碟的人可能都聽過Hans
Pokora的大名,他寫了一系列Record Collector Dreams的書,詳列世界各地的罕有黑膠唱片。筆者未有機會拜讀Hans Pokora的書,但聽說有些香港樂隊,例如Teddy Robin的唱片在他的書中也榜上有名。
收藏黑膠唱片相當有趣味,當中又充滿學問。例如早期鑽石唱片公司推出的黑膠大碟有Mono和Stereo之分,Mono的大碟編號為「LP」開頭,Stereo編號為為「SLP」開頭。由於六十年代初甚少人有立體聲的音響設備,Stereo版的產量比Mono版少得多。到現在,一張早期鑽石唱片公司出版的Stereo唱片二手價格,可以是Mono版的一倍以上。此外,鑽石唱片公司的唱片又有分頭版和再版,頭版唱片的片芯是深啡色的,再版唱片的片芯是黑色的。音響發燒友說頭版唱片的音質比較好,不過筆者是「木耳」,未能聽得出太大的分別。近年黑膠唱片熱潮再次興起,連帶本來已經十分罕有的樂隊舊唱片價格急升,品相好又珍貴的唱片動輒過千,這都是我始料不及的。
話題有點扯遠了,多年來我有感坊間有關六十年代本地樂隊的資料十分貧乏,一直希望整理這些歷史資料並結集成書,實在很感謝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給我這個難能可貴的機會。
這本書能夠完成,實在要感謝很多人(排名不分先後)︰包括Joe Junior、Lal Dayaram、Frederick Chan、Teddy Robin、Ricky Fung、Willy Han、黃志淙、黃志華、中華書局的Danny Leung、環球唱片公司的Danny Chu、Muzikland、鄭發明、Francis Wong、Marianne Fung、Nelson
Kwok、Edward So、Marco Kwan、Michael叔叔、Peter Wong、Sam Lee、Stanley Lai、Terry Ip、Felix Shu、Norman Lau等等。
最後,當然要多謝我太太。由於年代久遠,部分資料難以考證和蒐集,如有錯漏,懇望各方友好提點指正。
李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