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毒品,夢想與中國建構

鴉片戰爭:毒品,夢想與中國建構
定價:520
NT $ 210 ~ 468
  • 作者:藍詩玲
  • 原文作者:Julia Lovell
  • 譯者:潘勛
  • 出版社:八旗文化
  • 出版日期:2016-02-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842750
  • ISBN13:9789865842758
  • 裝訂:平裝 / 464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過去一百五十年,鴉片在中國歷史的形貌之多變,一如它的化學療效。

鴉片戰爭打完一個半世紀以來,居然改頭換貌,由區區的「邊釁」,
變成中國現代史的悲劇性開頭,而且是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的重大支柱。

——本書作者 藍詩玲

  鴉片戰爭,在今天的中國被型塑為「百年民族屈辱」的開端,在西方則是「打開」封閉古老帝國的象徵。民族主義中國和大英帝國的意識形態掩藏了它的真相,它實際上卻是一齣過勞的滿洲皇帝、虛假將軍和務實通敵者共同演出的悲喜劇。對它的政治和文化詮釋,既影響了現代中國的發展,更為二十一世紀中英關係灑下不安的陰影。

  整個戰爭衝突歷時長久,從一八三九年至一八四〇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一八五六至一八六〇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作者藍詩玲的獨到之處是,她利用豐富的中英文資料,包括歷史文獻、文學作品、紀錄片,以及英國參戰者的回憶錄等等,從戰爭本身的戲劇化入手,探討了當事人對鴉片的看法及戰爭的原因、過程和結果。

  英國人相信戰爭是個義舉,能讓兩國建立平等關係,貿易自由化,並為中國人民打敗腐敗的官僚。一八三九年十月,英國內閣會議表決,要開打第一次鴉片戰爭。和我們今天的認知相異的是,在中華帝國方面,上自皇帝,下至地方官員,都視之為南方邊疆的小型騷亂、或外國商人抗議地方官府的不公待遇。由於官僚無能,軍事失誤,政治投機和通敵,最後被迫與英國簽定兩個條約。

  總之,作者筆下的鴉片戰爭,是個充滿荒謬、滿是誤解、無能和妥協的奇怪故事。然而在過去一百七十年裡,它被誇大,竟然成為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建國神話:從孫中山到蔣介石,尤其是毛澤東,共同將之塑造成西方用鴉片和炮艦摧毀國家的陰謀,及中國人為此屈辱展開的百年鬥爭(一八四二到一九四九)。

  只有理解對鴉片戰爭的解釋如何脫離了歷史語境,才能解開中國新史學的關鍵要素:即什麼是中國?中國如何建構。因此,鴉片這種當時並不沒有簡單視為毒品的東西,最後混成一劑建國夢想。至今,這場戰爭依舊潛伏在中國人的潛意識裡,在自尊心和受害者心態之間保持張力。以至於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後,新的民族主義依附著鴉片戰爭的幽靈,再次占據公眾記憶、困擾新時代的中西關係。

  藍詩玲並非只是檢討中國,她指出,鴉片戰爭也塑造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精神:愛國主義、自由貿易和基督教精神,正是這些成就了強大的日不落帝國。而為了賦予這場戰爭的道德性,英國人將中華帝國描繪成一個輸出毒品與黃禍,隨時要毀滅西方文化的邪惡帝國。而現在,和中國人相反,英國人將這場戰爭遺忘。這樣的情形——妄想和偏見——則繼續困擾中國與現代西方的關係,出現許多誤判。

國際書評

  ◎ 作者藍詩玲是一位天分極高的說故事人,她深刻了解中國與國外對鴉片戰爭敘述的差異。她充分利用這兩項優勢,在這部著作中描寫鴉片戰爭,提供讀者對此十九世紀歷史的關鍵經歷一個全新的視角。這本書具有高度可讀性,始終發人深省。——Jeffrey Wasserstrom,歷史學家

  ◎ 近年來了解大英帝國及中國在鴉片戰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著作之一。……這也是一本神話剋星級的著作。藍詩玲使用豐富的中國和英國的資料來描述鴉片戰爭。在作者的筆下,鴉片戰爭是一場比中、英兩邊意識形態的對立還更加混亂有趣的悲喜劇。——Rana Mitter,英國現代中國史學家,《被遺忘的盟友》作者

  ◎ 本書的主要價值在於以更大的角度出發,更有針對性的研究中英關係中重要的篇章。——Xavier Paulès,法國現代中國史學家

  ◎ 本書作者藍詩玲善於利用來自中國及西方的歷史資料,翔實地描述第一次鴉片戰爭。對於那些讓西方人難以了解的中國的文化差異,以及對中國人來說難以理解的西方文化差異,她游刃有餘。——Bernard Porter,英國帝國史學家

  ◎ 藍詩玲筆下清晰的描述讓這段歷史高潮迭起,足以證明她高超的寫作技巧。……藍詩玲對當代中國文化的觀察敏銳,追溯了鴉片戰爭結束後的發展,探索從十九世紀到現在中英兩國如何紀念鴉片戰爭的方式。——華爾街日報

  ◎ 對中國為什麼這麽行為有興趣的西方人應該閱讀《鴉片戰爭》。希望能夠獲得對自己的歷史更平衡的觀點的中國讀者,更應該閱讀本書。——經濟學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藍詩玲 Julia Lovell


  藍詩玲是一位作家、翻譯家和學者。在倫敦大學教授中國歷史和文學。她的著作《長城:中國對抗世界,公元前1000年─公元2000年》在十八個國家出版。她將張愛玲、魯迅等人的重要作品完整譯成英文。她也為《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和《衛報》的文學副刊撰文。

譯者簡介

潘勛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研究生。曾任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的撰述委員。譯有《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性的歷史》、《野心時代》、《達文西密碼大揭密》、《微趨勢》等書。合譯有《西方憑什麼》、《活出歷史:希拉蕊回憶錄》、《一中帝國大夢》、《我的人生:柯林頓回憶錄》、《世界是平的》、《歐巴馬勇往直前》等書。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序言
序幕
第一章 鴉片和中國
第二章 道光的決定
第三章 廣州之春
第四章 石灰和鴉片
第五章 戰爭的第一炮
第六章 解釋性宣言
第七章 甜言蜜語及海參
第八章 琦善倒台
第九章 廣州圍城
第十章 很不英國派頭的英國人
第十一章 廈門與舟山
第十二章 蘇州過冬
第十三章 為大清中國而戰
第十四章 南京條約
第十五章 和平與戰爭
第十六章 黃禍
第十七章 舉國有疾
第十八章 國民黨、共產黨與鴉片戰爭
第十九章 結語
主要人物
大事年表
參考書目
致謝
注釋
 

序言

  二○一○年十一月八日,英國首相卡麥隆率領人數不少的特使團訪問中國。隨行的有他四位最重要的大臣,以及五十名左右的企業高階主管,他們都希望能與中國簽訂價值數百萬英鎊的商業合約(產品小自威士忌,大到噴射機,或由豬隻到污水淨化設備)。對任何熟悉中、英關係的人來說,難免勾起一些不快的回憶。英國最早兩支渴望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的使節團(一七九三年及一八一六年),都以衝突及挫折告終,原因在於兩位特使都是驕傲的英國人,拒絕向大清皇帝磕頭下跪。這些外交努力受挫,英方放棄磋商手段,訴諸炮艦外交來打開中國市場,間接導致兩國幾十年之間,發生時作時輟的戰爭。英方賣的貨物主要是鴉片。

  卡麥隆微笑著,在小學生伴同下逛長城,幀幀快照神情快樂,但二○一○年訪中行程並非一帆風順。十一月九日,卡麥隆一行抵達天安門廣場的人民大會堂,參加歡迎他們的官方典禮,據說一名中方官員要求他們取下胸前「國殤紀念日」配戴的罌粟花,理由是這些花勾起中、英雙方一八三九到一八四二年間鴉片戰爭的痛苦回憶。

  情形看來,在中方的官方歡迎典禮上,有人煞費苦心,代表他(或她)的十三億同胞感到受辱(姑舉其一,國殤紀念日罌粟花很明顯造型採用田野罌粟,而非鴉片罌粟)。好些中國互聯網群體──自十五年前創生以來,互聯網一向是激情愛國人士的老巢──憤怒回應。有位網民回憶說:「身為人類史上最大帝國的統治者,英國人曾參與或引發很多不道德的戰爭,比如鴉片戰爭,我們中國人知之甚詳。」有位博客主問道:「這位英國首相如此驕橫,堅持配戴罌粟花,是在打誰的臉?英國是怎麼入侵中國的?靠鴉片。英國是怎麼變得富強的?透過鴉片。」

  在同一時間的英國,這起事件很快就牽扯上國家領導層的信用:報導說,我國不動如山的部長們已拒絕對中方的要求屈膝。卡麥隆總理所屬政黨的一名成員說:「我們讓他們曉得,罌粟花對我們意義重大,絕對要佩戴它。」(近些年來,國殤紀念日活動已沾染上政治色彩,政治人物要是西裝翻領上沒佩戴罌粟花時被右派小報逮到,就被批得體無完膚。二○○九年十一月,時任反對黨領袖的卡麥隆及首相布朗(Gordon Brown)還用紀念日來進行公關較勁,攝影師拍到他們爭著擺花圈致祭陣亡將士的一幕。)在某些英國報紙版面的角落,這起事件被解讀為呼應一七九三及一八一六年兩次中、英僵局,勇敢的小英國人拒絕中國巨人專橫的磕頭要求。

  然而,在此表相後頭,各種因本事件產生的反應則要微妙得多。姑舉其一,英媒鼓譟式的標題〈卡麥隆拒絕中方要求拿掉「冒犯人」的罌粟花〉背後,很難證實到底拒絕了中國政府裡的哪個人。實際上除了前文所舉、偶爾有人表達怒氣以外,中國網路界及媒體似乎並不格外介意,網民及記者平靜地討論英國人佩戴罌粟花的象徵意義,甚至惋惜中國怎麼沒有類似紀念國殤將士的儀式。而在英國,廣大的公眾反應也顯得很節制。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平常時很愛國褊狹,可是讀者在線上新聞報導專頁上留下的評論都很有同理心,甚至有幾許罪惡感。「只因(佩戴罌粟花)對英國很重要,不意味它是舉世皆然。我可以肯定,我們有些英國人對中國多重視中國歷史一事,其實一無所悉──尤其是鴉片戰爭,難怪他們對此會有點兒敏感。」

  鴉片戰爭在過去一百七十年激起許多敵意、誤解及扭曲,卡麥隆的罌粟花爭議僅是最新近的例子。自從戰爭開打以來,政治人物、戰士、傳教士、作家及毒梟一再講述、詮釋此衝突。在中國,這場戰爭被認定為是西方侵略的頭一個象徵行為,也是一個國家合力奮鬥,對抗外國人以毒品及暴力來羞辱中國的陰謀。與此同時,對英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戰爭改變許多對中央王國的流行見解:就西方人看來,中國變成傲慢、化石般的帝國,用炮艦外交把它丟進現代世界,反而是功德無量。衝突的真相是一齣由過勞的帝王、撒謊的將軍及務實通敵者合演的悲劇,遠比我們所熟知的還紊亂。這本書描述的故事,正是那場蠱惑著中西關係幾近兩個世紀的不凡戰爭。
 

內容連載

第一章 鴉片與中國

請思忖一張帝國末期中國鴉片煙民的照片。在那張很傳神的照片裡,兩名男子斜躺在臥榻上,身著提花、有襯裡的絲質長袍。其中一人手攬著一名年輕女子,而女子斜躺在他身上(看來有一絲不舒服──或許是抽大煙者瞅著她,也可能是因為相機的關係。)兩男頸靠在床頭板,視線往下盯著相機;眼睛半瞇,嘴巴無表情。(不知何故,煙民之一湊巧拿著一隻模型狗。)即使到今天,化學合成麻藥讓鴉片顯得溫和;而攝影家布拉塞拍攝下的巴黎前衛人士,讓這種毒品的形像大改,較像是浪蕩文人的優雅時尚,但那幅晚清照片還是讓人有幾許不舒服;舉個例子,拿一張兩個白人酒鬼的相片來比,感覺更是如此,即便那對煙民顯然生活優裕,不會沉溺於極端惡事。或許是現代人看來,躺在那裡嗑你最愛的毒品,總之顯得格外墮落,這種懶散狀態很不像話。然而煙民回頭,透過(我們想像中)吸毒而迷茫的雙眼,平靜地看著我們,他們似乎並不服氣:「我們是故意、快樂地吸食到自己與世相忘。這礙著你什麼了嗎?」

我們的政治再怎麼開放,還是難免對吸食鴉片採取道德及科學兼有的偏見,而偏見在西方(與中國)是自一百多年前開始累積起來的;把鴉片打造成不祥的罪孽,是社會上墮落或是專幹壞事的人才喜歡做的事。除了是一種恥辱以外,將吸食鴉片標籤化其實還顯現出更深沉的社會現象:而這個現象在西方傳教士及醫療意見還沒出現之前,在整個十九世紀廣獲辯論,接下來中國政府決定,譴責國內吸食鴉片的嗜好是病態、不正常的──是舉國自制力生了病,國家一切麻煩的根基都在於此。

不管在中國還是在英國,鴉片的轉變都是令人稱奇的,後來在一八四○年代初期,兩國還以它之名打了一仗。鴉片在中、英兩國一開始都是洋藥(分別來自印度、土耳其),十九世紀期間也都落地生根,只是接下來──在同一世紀末期──被當成外來毒藥,嚴厲驅趕出境。十九世紀大多數時候,除了認定鴉片能止痛以外,不管大眾或醫學專家的意見皆莫衷一是。它的傷害性比酒精更大還是更小?服用的人會獸性大發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
    $210
  2. 二手書
    5
    $260
  3. 新書
    79
    $411
  4. 新書
    79
    $411
  5. 新書
    79
    $411
  6. 新書
    79
    $411
  7. 新書
    79
    $411
  8. 新書
    83
    $432
  9. 新書
    85
    $442
  10. 新書
    88
    $458
  11. 新書
    88
    $458
  12. 新書
    9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