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的中小企、「積極不干預」政策、神話般的公務員團隊、「諮詢式政治」、「新市鎮─公屋─工業」三環緊扣的都市規劃方式等等,自九七回歸以來,香港社會過往成功的發展模式、制度支柱陸續暴露出一些問題和弱點,既無法解決現存的困難,更難以面對未來更為複雜的情況。
過去的成就成為了一種包袱,有時甚至會阻礙創新求變,成為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香港社會如何走下去?
在思考新的策略和發展模式之前,讓我們跟隨著名社會學家呂大樂教授先對舊有的方程式來一個總結,弄清楚問題之所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呂大樂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香港研究講座教授,曾任教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長期從事香港社會研究。近著包括《中產心事》、《凝聚力量:香港非政府機構發展軌跡》、Hong Kong: Becoming a Chinese Global City、Hong Kong, China: Learning to Belong to a Nation、《四代香港人》、《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等。評論文章散見於《明報》、《信報》。
呂大樂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香港研究講座教授,曾任教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長期從事香港社會研究。近著包括《中產心事》、《凝聚力量:香港非政府機構發展軌跡》、Hong Kong: Becoming a Chinese Global City、Hong Kong, China: Learning to Belong to a Nation、《四代香港人》、《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等。評論文章散見於《明報》、《信報》。
目錄
【新世紀香港社會研究系列】總序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靈活的中小企
第二章 永遠的「積極不干預」
第三章 行政管理型政府
第四章 「諮詢式政治」
第五章 「唔好阻人發達」的社會秩序與規範
第六章 安居樂業
第七章 還是在過去的框框裏打轉
結語
參考書目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靈活的中小企
第二章 永遠的「積極不干預」
第三章 行政管理型政府
第四章 「諮詢式政治」
第五章 「唔好阻人發達」的社會秩序與規範
第六章 安居樂業
第七章 還是在過去的框框裏打轉
結語
參考書目
序
前言
所謂花無百日紅,盛衰起落乃事物發展的規律。
對於這一點道理,我心裏是明白的。只是,到了在現實的生活之中,需要面對這樣的一個問題的時候,會有點不好受。坦白說,誰會想看到由盛轉衰的過程,尤其是發生在自己所身處的社會。
但社會學研究偏偏對我們有這樣的要求:不能因個人的喜惡、主觀價值、感情,而影響客觀的分析。當我們面對問題時,別無選擇,只得「有碗話碗,有碟話碟」,毫無保留地將分析陳列於大家的面前。就算那是極不願意見到的情況,我們也不會為它做半點修飾。
所以,這本書與「唱衰香港」無關,同時也沒有什麼潛在的政治議題可言;我們要分析和討論的,是為何那曾經幫助香港取得驕人的經濟成就,令很多人覺得可以在此地安居樂業的發展模式,在晚近十多二十年裏,開始失效,甚至是無法持續下去?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且有着迫切性的議題,事關近年在社會上不時會聽到一些意見,認為這種或那種安排、措施行之有效,既然多年以來都沒有出現大問題,又或者曾被視為成功的安排,理應繼續應用。可是,近年實際使用之時,卻經常碰壁,不單問題多多,而且更有引爆更多社會矛盾之勢。明顯地,所謂的行之有效,早已不適用於新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繼續重複使用舊的一套,變成了抱殘守缺,不思進取。
又有時候,我們聽到另一些意見,覺得今不如昔。既然如此,那就倒不如返回舊的制度、安排,以舊日的方法來應付未來。但同樣,在新的環境裏,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處處顯得不切實際。將舊時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應用到新環境之內而引爆各種的矛盾,大有愈來愈常見的趨勢。若因為不滿近年的發展,而產生一種懷舊情緒,以為回到從前便可解決問題,同樣是未有正視各種困難,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迴避問題的傾向。有見於此,我深覺這是認真總結的時候了。
或者很多讀者會感到好奇,何謂香港的發展模式?是否真的存在過這樣的一套實踐或思維?為何在過去多年,我們甚少提及香港的發展模式這回事?簡單而直接的提問是:我們這本書所處理的,是真問題嗎?
關於這個問題,後面的討論自有分曉。在這裏我只想指出一點,就是無論有無香港的發展模式這一回事,我們的確曾經以為,香港擁有一些幫助它在二戰結束後,直至1997年前後,除有繁榮的經濟之外,還在很多不利的條件之下,取得社會安定的重要元素。香港的成功發展經驗不單只交出了相當好的成績,而且有不少地方可供其他發展地區、城市借鏡。
但我想在這本小書所作的總結,卻是「舊夢不須記」──曾經能為香港帶來安定與繁榮的種種制度安排,早已因為內外環境出現了變化,而無法繼續發揮其原有的作用。我們有需要先認清問題,然後再思考如何創造新的未來。我甚至可以肯定的說,「回到過去」一定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如何從舊的框框裏走出來,是目前香港社會和香港人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
我想在此做到的是,打開一個議題,重新思考香港的發展經驗和正面回應它的種種不足。在這個階段,我們最需要的,並不是答案,而是承認有進行徹底的檢討的必要。懂得提問題,日後才有機會找到答案。
本書內部分章節,乃建基於過去一些研究成果或由已發表的論文改寫而成,對此我特別感謝幾位多年合作的伙伴──黄偉邦、趙永佳、王志錚。多年來在跟他們交流、合作撰寫文章的過程中,獲益良多。至於本書內的觀點,則當然是由我來負責了。
導論
嚴格來說,我們並沒有一套叫「香港模式」的東西。香港人一向自以為靈活、善於走位、懂得適應環境,並視此為我們的一種生存的本能。在很多香港人眼中,香港勝在不相信「一本通書睇到老」,而是在不斷變化的環境裏,按着實際情況的需要而作出回應,各師各法,隨機應變。總之,就是沒有必要跟隨着固定的一套來辦事。對很多香港人來說,香港的模式就是沒有一套永恆不斷的、大家必須跟隨的做事方式。
不過,話雖如此,我們又清楚知道,的確有某些做法,會被香港人視之為香港特色,並一直認為有必要緊守其原則,不可偏離。例如:所謂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就是這一類金科玉律,任何對它有所懷疑或批評,均會在社會上引來相當強烈的反應。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又真的並非沒有長期擁抱過的某些做法,同時也不是完全放棄了有某套發展模式可依的想法。
有時候,我有一種感覺,是香港人不太喜歡談論香港發展模式的問題,不完全是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之中,並沒有什麼香港模式這回事,而是如果要很認真地去界定何謂香港模式,那種做法跟我們的自我形象─醒目、隨機應變、絕不墨守成規──太不相符了。我們之所以抗拒有所謂香港發展模式的想法,主要是因為那跟我們的自我理解(主觀世界中的理想類型)實在格格不入。
但這種主觀及心理上的抗拒,反而令我更加相信,在我們的心底裏,確實有一些制度上的元素,是香港人長期以來都視之為有效的安排,絕不會輕易地放棄。曾幾何時,我們自以為找到了成功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方程式,能為香港帶來安定繁榮。這條方程式包括幾個方面:
(1)在政治上,是一個行政管理型政府(administrative state),不談意識形態,迴避政治,只重具體和細緻的管理。而配合着這個自覺要將政治非政治化的行政管理型政府,是一個嘗試避開政治而又可以爭取民意支持(至低限度是減少反抗)的政治諮詢制度。按照這種想法,香港政治可以以一種最非政治化的方式來運作:政府只是一個行政管理機構,而它的角色看起來也就只是一個中立的「球證」,可以平衡不同的利益,按照所謂的公眾利益來辦事。正因為這樣,它通過收集和聽取各界的意見,便可以取得一個平衡,很有效率地為市民服務。
(2)在經濟上,奉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將政府的角色減至最低,實行所謂的「積極不干預」政策。按照這種說法,市場的活力就適當地釋放出來了,並且為香港帶來經濟繁榮。而在市場主導的經濟系統裏,香港人的靈活性可以充份發揮出來,因應市場環境的轉變而發展出種種創新的經濟行為。那是一個開放的、不受人為干擾的市場環境,政府沒有特別扶持某一些行業,也沒有刻意阻止某一些經濟活動的出現。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讓港人在創業、創新方面有所作為。他們各自努力去尋找機會,與此同時,香港的產業結構又容許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3)在社會發展上,承接前面所說經濟發展的動力,香港存在多種不同的渠道,讓個人以他們自己選擇的方式去爭取上向社會流動的機會。而在這個基礎之上,衍生出一套社會秩序,令不同階級之間的關係大至良好,促進社會穩定。同樣重要的是,就算只是一般家庭,亦有機會找到安身之所。以公共房屋帶動的新市鎮發展作為城市化的重要一環,將經濟發展(以前所指的是工業化)與社區建設二合為一。曾幾何時,很多入住公共屋邨的低下層家庭都是「開荒牛」,搬遷入住新開發的社區。但新市鎮迅速發展起來,而居民亦很快便可以適應過來。
以上所講的三點,雖則並非舊日發展方程式的全部,但亦可謂是當中的核心元素,它包含政治、經濟、社會三個不同但又互為影響的方面。在舊時的大環境裏,三者互相緊扣,構成一種獨有的制度安排,於某些條件下,雖本身並非沒有缺點,但都可以發揮正面作用,帶來良好的效果。
舉一個例子,在港英時代並沒有挑選某種工業特別加以扶持,但其公屋政策及新市鎮(早期稱之為「彗星城市」)發展,卻間接有助於─起碼在拓展工業的地理空間和提供勞動力的供應兩方面──製造業的發展。而製造業在那些新建設的社區發展起來,又有助於帶動人流,給當地社區招來其他的經濟活動(例如大排檔、小販等),為區內注入一種活力,加快發展步伐。新市鎮與產業發展相互影響,令好些本來屬於市郊,而且在基建項目上略為滯後的社區,很快也興旺起來,使當地居民的生活變得方便,生活質素亦有所提升。
以上所講,只是眾多例子的其中一個,而所提及的城市發展及經濟動力,亦只是當時整體社會高速發展其中的一些環節而已。在這裏想指出的是,無可否認,香港社會確實曾經能夠發展出一些有效的政策,快速推動社會及經濟發展。但問題是,所謂成功的發展方程式並不可以視為永恆不變的定律,放諸於任何時空、社會、經濟、政治環境,亦一樣可以起着相同的效果。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重複應用舊日行之有效的方法,似乎已經不能產生以前見過的效果。那麼,應該怎麼辦?
自九七回歸以來,香港社會的制度支柱陸續暴露出它們的一些問題、弱點,既無法解決現存的困難,更難以面對未來更為複雜的情況。原來的發展模式似乎已經到達了它的盡頭,而它的成功方程式亦漸漸顯得與最新的社會形勢格格不入,有時甚至相互之間產生撞擊,帶來種種問題。但更為矛盾的地方是,因為過去好些政策或制度安排一直視為行之有效,於是這個社會──由政府到民間──便沒有動力去修改或甚至完全改變多年以來所應用的策略;就算失效的情況已經一而再的發生,卻至今仍未敢作出重大調整。過去的成就成為了一種包袱,有時甚至會阻礙創新求變,成為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到了今天,我們必須正視問題。而所謂正視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認識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承認問題的存在,並且嘗試了解問題的性質。第二、是從新的認知框框來解讀問題。在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裏,香港人生活在一個經濟逐步走向富裕,社會相對地穩定的環境裏,儘管政府與民眾都未有怎樣大動作地做些龐大的規劃,但又總可在遇到困難時,能夠積極回應,解決問題。香港人對此感覺良好,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隨着種種環境、制度的因素起了變化,舊有的秩序──無論曾經如何成功──陸續出現了問題。自回歸以來的十多年間,裂縫顯露了,而矛盾也深化了。舊時的發展模式就算尚未完全失效,起碼也是難以再理所當然的假設為必然選擇或一切討論的起點。
在思考新的策略、發展模式之前,我們先需要對舊有的方程式來一次總結,知道問題所在,同時明白為什麼我們不能──不應──以為回到舊有的安排,又或者重施以前用過的手法,會是面向未來的辦法、一條出路。
需要思考這個問題的,並不限於政府官員、議員、政黨領袖、各界代表,而是必須包括廣大市民。香港社會如何走下去,是一個大題目,也是跟每一個香港人息息相關的問題。
所謂花無百日紅,盛衰起落乃事物發展的規律。
對於這一點道理,我心裏是明白的。只是,到了在現實的生活之中,需要面對這樣的一個問題的時候,會有點不好受。坦白說,誰會想看到由盛轉衰的過程,尤其是發生在自己所身處的社會。
但社會學研究偏偏對我們有這樣的要求:不能因個人的喜惡、主觀價值、感情,而影響客觀的分析。當我們面對問題時,別無選擇,只得「有碗話碗,有碟話碟」,毫無保留地將分析陳列於大家的面前。就算那是極不願意見到的情況,我們也不會為它做半點修飾。
所以,這本書與「唱衰香港」無關,同時也沒有什麼潛在的政治議題可言;我們要分析和討論的,是為何那曾經幫助香港取得驕人的經濟成就,令很多人覺得可以在此地安居樂業的發展模式,在晚近十多二十年裏,開始失效,甚至是無法持續下去?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且有着迫切性的議題,事關近年在社會上不時會聽到一些意見,認為這種或那種安排、措施行之有效,既然多年以來都沒有出現大問題,又或者曾被視為成功的安排,理應繼續應用。可是,近年實際使用之時,卻經常碰壁,不單問題多多,而且更有引爆更多社會矛盾之勢。明顯地,所謂的行之有效,早已不適用於新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繼續重複使用舊的一套,變成了抱殘守缺,不思進取。
又有時候,我們聽到另一些意見,覺得今不如昔。既然如此,那就倒不如返回舊的制度、安排,以舊日的方法來應付未來。但同樣,在新的環境裏,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處處顯得不切實際。將舊時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應用到新環境之內而引爆各種的矛盾,大有愈來愈常見的趨勢。若因為不滿近年的發展,而產生一種懷舊情緒,以為回到從前便可解決問題,同樣是未有正視各種困難,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迴避問題的傾向。有見於此,我深覺這是認真總結的時候了。
或者很多讀者會感到好奇,何謂香港的發展模式?是否真的存在過這樣的一套實踐或思維?為何在過去多年,我們甚少提及香港的發展模式這回事?簡單而直接的提問是:我們這本書所處理的,是真問題嗎?
關於這個問題,後面的討論自有分曉。在這裏我只想指出一點,就是無論有無香港的發展模式這一回事,我們的確曾經以為,香港擁有一些幫助它在二戰結束後,直至1997年前後,除有繁榮的經濟之外,還在很多不利的條件之下,取得社會安定的重要元素。香港的成功發展經驗不單只交出了相當好的成績,而且有不少地方可供其他發展地區、城市借鏡。
但我想在這本小書所作的總結,卻是「舊夢不須記」──曾經能為香港帶來安定與繁榮的種種制度安排,早已因為內外環境出現了變化,而無法繼續發揮其原有的作用。我們有需要先認清問題,然後再思考如何創造新的未來。我甚至可以肯定的說,「回到過去」一定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如何從舊的框框裏走出來,是目前香港社會和香港人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
我想在此做到的是,打開一個議題,重新思考香港的發展經驗和正面回應它的種種不足。在這個階段,我們最需要的,並不是答案,而是承認有進行徹底的檢討的必要。懂得提問題,日後才有機會找到答案。
本書內部分章節,乃建基於過去一些研究成果或由已發表的論文改寫而成,對此我特別感謝幾位多年合作的伙伴──黄偉邦、趙永佳、王志錚。多年來在跟他們交流、合作撰寫文章的過程中,獲益良多。至於本書內的觀點,則當然是由我來負責了。
導論
嚴格來說,我們並沒有一套叫「香港模式」的東西。香港人一向自以為靈活、善於走位、懂得適應環境,並視此為我們的一種生存的本能。在很多香港人眼中,香港勝在不相信「一本通書睇到老」,而是在不斷變化的環境裏,按着實際情況的需要而作出回應,各師各法,隨機應變。總之,就是沒有必要跟隨着固定的一套來辦事。對很多香港人來說,香港的模式就是沒有一套永恆不斷的、大家必須跟隨的做事方式。
不過,話雖如此,我們又清楚知道,的確有某些做法,會被香港人視之為香港特色,並一直認為有必要緊守其原則,不可偏離。例如:所謂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就是這一類金科玉律,任何對它有所懷疑或批評,均會在社會上引來相當強烈的反應。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又真的並非沒有長期擁抱過的某些做法,同時也不是完全放棄了有某套發展模式可依的想法。
有時候,我有一種感覺,是香港人不太喜歡談論香港發展模式的問題,不完全是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之中,並沒有什麼香港模式這回事,而是如果要很認真地去界定何謂香港模式,那種做法跟我們的自我形象─醒目、隨機應變、絕不墨守成規──太不相符了。我們之所以抗拒有所謂香港發展模式的想法,主要是因為那跟我們的自我理解(主觀世界中的理想類型)實在格格不入。
但這種主觀及心理上的抗拒,反而令我更加相信,在我們的心底裏,確實有一些制度上的元素,是香港人長期以來都視之為有效的安排,絕不會輕易地放棄。曾幾何時,我們自以為找到了成功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方程式,能為香港帶來安定繁榮。這條方程式包括幾個方面:
(1)在政治上,是一個行政管理型政府(administrative state),不談意識形態,迴避政治,只重具體和細緻的管理。而配合着這個自覺要將政治非政治化的行政管理型政府,是一個嘗試避開政治而又可以爭取民意支持(至低限度是減少反抗)的政治諮詢制度。按照這種想法,香港政治可以以一種最非政治化的方式來運作:政府只是一個行政管理機構,而它的角色看起來也就只是一個中立的「球證」,可以平衡不同的利益,按照所謂的公眾利益來辦事。正因為這樣,它通過收集和聽取各界的意見,便可以取得一個平衡,很有效率地為市民服務。
(2)在經濟上,奉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將政府的角色減至最低,實行所謂的「積極不干預」政策。按照這種說法,市場的活力就適當地釋放出來了,並且為香港帶來經濟繁榮。而在市場主導的經濟系統裏,香港人的靈活性可以充份發揮出來,因應市場環境的轉變而發展出種種創新的經濟行為。那是一個開放的、不受人為干擾的市場環境,政府沒有特別扶持某一些行業,也沒有刻意阻止某一些經濟活動的出現。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讓港人在創業、創新方面有所作為。他們各自努力去尋找機會,與此同時,香港的產業結構又容許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3)在社會發展上,承接前面所說經濟發展的動力,香港存在多種不同的渠道,讓個人以他們自己選擇的方式去爭取上向社會流動的機會。而在這個基礎之上,衍生出一套社會秩序,令不同階級之間的關係大至良好,促進社會穩定。同樣重要的是,就算只是一般家庭,亦有機會找到安身之所。以公共房屋帶動的新市鎮發展作為城市化的重要一環,將經濟發展(以前所指的是工業化)與社區建設二合為一。曾幾何時,很多入住公共屋邨的低下層家庭都是「開荒牛」,搬遷入住新開發的社區。但新市鎮迅速發展起來,而居民亦很快便可以適應過來。
以上所講的三點,雖則並非舊日發展方程式的全部,但亦可謂是當中的核心元素,它包含政治、經濟、社會三個不同但又互為影響的方面。在舊時的大環境裏,三者互相緊扣,構成一種獨有的制度安排,於某些條件下,雖本身並非沒有缺點,但都可以發揮正面作用,帶來良好的效果。
舉一個例子,在港英時代並沒有挑選某種工業特別加以扶持,但其公屋政策及新市鎮(早期稱之為「彗星城市」)發展,卻間接有助於─起碼在拓展工業的地理空間和提供勞動力的供應兩方面──製造業的發展。而製造業在那些新建設的社區發展起來,又有助於帶動人流,給當地社區招來其他的經濟活動(例如大排檔、小販等),為區內注入一種活力,加快發展步伐。新市鎮與產業發展相互影響,令好些本來屬於市郊,而且在基建項目上略為滯後的社區,很快也興旺起來,使當地居民的生活變得方便,生活質素亦有所提升。
以上所講,只是眾多例子的其中一個,而所提及的城市發展及經濟動力,亦只是當時整體社會高速發展其中的一些環節而已。在這裏想指出的是,無可否認,香港社會確實曾經能夠發展出一些有效的政策,快速推動社會及經濟發展。但問題是,所謂成功的發展方程式並不可以視為永恆不變的定律,放諸於任何時空、社會、經濟、政治環境,亦一樣可以起着相同的效果。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重複應用舊日行之有效的方法,似乎已經不能產生以前見過的效果。那麼,應該怎麼辦?
自九七回歸以來,香港社會的制度支柱陸續暴露出它們的一些問題、弱點,既無法解決現存的困難,更難以面對未來更為複雜的情況。原來的發展模式似乎已經到達了它的盡頭,而它的成功方程式亦漸漸顯得與最新的社會形勢格格不入,有時甚至相互之間產生撞擊,帶來種種問題。但更為矛盾的地方是,因為過去好些政策或制度安排一直視為行之有效,於是這個社會──由政府到民間──便沒有動力去修改或甚至完全改變多年以來所應用的策略;就算失效的情況已經一而再的發生,卻至今仍未敢作出重大調整。過去的成就成為了一種包袱,有時甚至會阻礙創新求變,成為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到了今天,我們必須正視問題。而所謂正視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認識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承認問題的存在,並且嘗試了解問題的性質。第二、是從新的認知框框來解讀問題。在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裏,香港人生活在一個經濟逐步走向富裕,社會相對地穩定的環境裏,儘管政府與民眾都未有怎樣大動作地做些龐大的規劃,但又總可在遇到困難時,能夠積極回應,解決問題。香港人對此感覺良好,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隨着種種環境、制度的因素起了變化,舊有的秩序──無論曾經如何成功──陸續出現了問題。自回歸以來的十多年間,裂縫顯露了,而矛盾也深化了。舊時的發展模式就算尚未完全失效,起碼也是難以再理所當然的假設為必然選擇或一切討論的起點。
在思考新的策略、發展模式之前,我們先需要對舊有的方程式來一次總結,知道問題所在,同時明白為什麼我們不能──不應──以為回到舊有的安排,又或者重施以前用過的手法,會是面向未來的辦法、一條出路。
需要思考這個問題的,並不限於政府官員、議員、政黨領袖、各界代表,而是必須包括廣大市民。香港社會如何走下去,是一個大題目,也是跟每一個香港人息息相關的問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電子書71折$312
-
新書79折$348
-
新書79折$348
-
新書79折$348
-
新書85折$374
-
新書9折$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