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

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
定價:450
NT $ 238 ~ 428
  • 作者:陳麗華
  •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2015-11-1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501069
  • ISBN13:9789863501060
  • 裝訂:平裝 / 39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臺灣客家人的族群認同從何而來?」
本書採取歷史人類學的觀點,以六堆為研究對象,
重新思索近三百年來國家因素對臺灣客家族群認同形塑的影響。

  六堆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客家聚落,也是桃竹苗地區之外的第二大客家聚居區。不過,「六堆」並不是一個可以在地圖上找到的地名,它其實是高雄市及屏東縣境內十二個鄉鎮的合稱。其地域名稱來自於清代當地人士組織的軍事性地域聯盟,至今還可清楚分辨不同地域的堆別。

  本書採取歷史人類學的觀點與方法,試圖描繪及說明臺灣六堆地區的客家族群認同,如何經歷清帝國、日本到戰後中華民國三個不同政權的治理,在這近三百年的時間中逐漸形成與演變的歷史。臺灣客語群體的地方文化和認同在清帝國統治時期,已與其祖籍地華南社會存在差異。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則使得臺灣「客家」的想像逐步形成,只是更大程度和語言文化聯繫起來,血統色彩則較為淡漠。而血統色彩強烈的所謂「中原客家」族群觀念,則是在進入二戰末期以及戰後,才逐漸深入臺灣社會。

  本書特別著重在「族群」與「國家」之間的互動,作者在本書指出,國家既是行政治理的機構,同時也是文化理念的集合體,而族群意識的衍生和表達,深深地植根於不斷變化的國家意識當中。它並不僅僅透過制度性因素表現出來,亦透過禮儀和象徵表現出來。不同國家政權治理下的禮儀和文化元素,如何在臺灣六堆巧妙地、選擇性地納入歷史記憶的框架,成為晚近表達客家認同的方式,亦為本書的論述重心。

  本書以六堆地區的客家族群為研究對象,探討當地客家文化及習俗,在隨著不同政權治理,從清領、日治到民國之下,因應時空背景及政策更迭,而衍生出不同的認同形式。作者並藉此闡述族群與國家之間的結構基礎。

名人推薦

  本書透過各類歷史材料的蒐集與整理,將具體的人物行動與反應鮮活地刻畫出來,但是又往往經過不同材料的交叉比對分析,而不致流於只是當事者的片面說詞。這些嚴謹的鋪陳與論證,往往是以流暢而引人入勝的敘說方式進行,而不會流於一般學術論文的艱澀。這充分展現歷史人類學取向的優點。……這是一本論證嚴謹、又有相當可讀性的著作,值得向客家研究、臺灣研究的學者,以及一般讀者推薦。――王甫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麗華


  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其目前的學術研究集中在臺灣社會史與客家族群史。2010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後,曾先後於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及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其研究論文曾發表在《臺灣史研究》、《臺大歷史學報》、《歷史人類學學刊》等學術期刊上。
 

目錄

代序 客家認同的民族誌研究:讀《族群與國家》/王甫昌

第一章 導論:六堆地區的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六堆的客家節慶
臺灣客家研究的脈絡
國家與族群
六堆地區的環境與開發

第二章 六堆地域社會的形成
庄與嘗會
六堆地域聯盟的形成
忠義亭的拜祭結構
省籍與學額
「土」、「客」之別
結語

第三章 殖民地下的種族塑造
六堆的收編
土地與水利政治
改奉天皇
從籍貫到種族
結語

第四章 從傳統走向近代
小學生的背後意義
紳章背後的資本流動
一體化之下的禮儀
再祀明治
語言學的關懷
結語

第五章 新興階層的自覺意識
新領袖,新舞臺
香蕉通海外
新興的傳統
忠義亭之外的運動會
都市裡的自覺意識
結語

第六章    戰爭時期的民族建構
戰爭陰影下的鄉村
統制下的空間
廢廟危機
聖火與庄葬
民族主義還是殖民主義?
結語

第七章    融入民族國家
戰後初期
資本變動與土地改革
六堆運動大會
從忠義亭到忠義祠
「客家」觀念的興起
結語

第八章 結論:從清帝國、殖民地到民族國家的族群認同
清帝國下的人群分類與族群認同
晚清至日本殖民帝國下的客家族群塑造
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交織
後民族國家時代的禮儀、族群與認同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代序

客家認同的民族誌研究:讀《族群與國家》(節錄)
王甫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臺灣客家研究在過去十年中有相當大的進展。

  過去清代的各類地方志記載許多「客人」、「客庄」、「粵人」、「粵庄」情事,日治時期日人對於「廣東種族」的風俗民情也有頗多記載及詳盡的人口統計,甚至包括漢人祖籍的鄉貫調查。然而,戰後初期卻因為多數臺人經過日本統治後,對於中文與中文古典文獻已經不熟悉,以及國民政府在「去日本化」政策下,對日語與日文文獻的排拒與禁限,以及「再中國化」政策對本地社會的刻意忽視,而使得多數具有客家背景者對自己祖先來臺拓墾與發展的歷史,僅有口語傳說的模糊印象。雖然在1960年代就已經有大陸來臺的客家人透過《中原》雜誌,引介1930年代在中國大陸出現的客家研究(以羅香林的《客家研究導論》為代表),但是這些研究主要介紹的是臺灣客家人的大陸原鄉人物與情事,對於臺灣本地客家的認識與理解幫助相當有限。

  1970年代初期,六堆客家人士鍾壬壽曾透過整理有限的歷史文獻(中、日文都有)、親身的田野調查、及對各鄉鎮現況的問卷調查,出版《六堆客家鄉土誌》,是目前比較為人熟知的戰後最早臺灣本地客家研究。透過對於具有長遠歷史發展的地域社會「六堆」地區的研究,以及對於客家人幾次大遷移的歷史溯源(主要是羅香林的論述之影響),本書代表有客家身分意識的文化菁英,建構區域性客家社區歷史的重要文本。其內容也在後來出版的《六堆》集刊中一再被引述。1978年,苗栗頭份客家人士陳運棟也曾在類似影響下出版《客家人》一書,並在1980年代主編《三臺雜誌》。在早期學院內學術研究幾乎都不處理臺灣本地歷史與文化課題的情境下,這一類鄉土誌文獻,成為表達本土性認同的重要、但隱幽的管道之一。

  1980年代在民主化與本土化的浪潮下,臺灣研究開始引起較多關注。本土意識的上升,使得探究過去一直被忽略的臺灣歷史、語言、與文化,成為新的文化現象。而臺灣社會科學的研究者,也在此時開始引介西方學界族群關係研究的分析概念、詞彙與理論,探討臺灣各類族群關係問題。社會科學(特別是社會學)對於族群關係的研究,主要是關注於當代族群團體之間在各種權力與資源分配的不均衡現象,以及試圖改變這些不平等結構關係的集體行動如何能出現及其影響。換言之,雖然社會科學研究者大多同意「族群團體」(或族群類屬)的界定,必然有其文化與歷史的淵源,但是這些研究的分析焦點,通常是聚集在「現在」(的不平等現象)與「未來」(如何創造一個比較平等的制度性安排),也因此對於族群團體(或類屬)「過去」(包括群體或認同的起源與變遷)的探究,相對缺乏與不足。更重要的是,由於過去沒有相關研究,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中期所出現的臺灣族群關係研究,大多是直接引用西方的分析概念與理論性解釋或問題意識,並套用到臺灣的情境與個案上,而尚無能力去反省這些分析概念與理論,背後對於社會既有結構的預設,是否適宜於臺灣狀況的問題。而臺灣多重而複雜的各類「族群關係」,更增添這些研究在臺灣進一步深化的困難。

  在這種狀況下出現的客家族群關係研究,尤其具有挑戰性。相對於「原住民/漢人」、或是「本省人/外省人」的族群關係研究,有相當明顯的當代權力及社會與經濟資源不平等面向,「客家族群」所面臨族群不平等面向,除了作為「本省人」(相對於「外省人」在民主化之前的不對等權力位置)的一部分之外,尚有「本省人」內部相對於福佬(閩南)人的不對等部分。然而,臺灣客家人作為人口或政治權力分配上的少數人,並非社會經濟地位上的少數或弱勢者(其整體教育成就與經濟地位甚至在福佬人之上),其所面臨的族群不平等問題也和其他本省人不盡相同。文化或語言特殊性的保存、歷史記憶的尊重、族群身分與族群尊嚴的認可,對於臺灣客家人來說可能是更為重要的族群問題。尤其是1970年代以後,在現代化及工業化的趨勢下,愈來愈多客家人離開原本居住的、客家人占有絕對多數人口的客家村落或客家鄉鎮,而進入到與其他族群混居的都市社區後,使用客語的機會大為下降,許多客家人隱藏自己的身分,客語能力在世代之間的逐步流失問題愈發明顯而急迫。臺灣客家人最擔心的問題是,作為其族群身分獨特標記的客家語言與文化面臨消失的危機,而不僅是變成「隱形族群」而已,甚至有族群消失的危險。而在臺灣民主化與本土化轉型的過程中,客家語言、文化、與歷史記憶的特殊性,並未得到對等的重視,更讓許多客家菁英憂心忡忡而發起客家文化運動。1990初期以來的客家族群關係研究,似乎已經相當清楚地點出這項特殊性。這項客家族群關係或族群問題的特性或許能夠部分說明,為何當代客家研究中一個重要主題是客家語言、文化、歷史及客家認同形成的研究。

  1980年代末期客家文化運動的出現,使客家族群的訴求逐漸受到主要政黨的重視,而以提出客家文化政策或組織性建置回應。在2000年首度政黨輪替之後,中央政府在制度上的一個重要的回應是成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另外,在多所大學內也紛紛成立客家研究中心,以及在桃竹苗地區的大學分別成立三個客家學院。這些高等研究機構中的客家教學與研究機構的設置,帶動了新一波客家學術研究的風潮,也吸引了不少優秀的新生代學者投入客家研究。

  相對於早期的客家文化運動者或文史工作者不全然以學術研究格式書寫客家研究,或是客家文化運動出現後原先並不研究客家的學者開始進入客家學術研究的領域,這些新生代的客家研究者,從學生時期就開始閱讀客家相關文獻與研究,絕大多數也以客家研究的題目完成碩士或博士學位論文。這些新一代的研究者有幾項值得注意的特色,第一,由於在研究及撰寫學位論文時期,就已經投入客家研究,他們往往能在反省既有研究發現(特別是臺灣本地的研究)或理論的基礎上,提出更深刻、以及更能契合本地社會需要的研究問題。第二,他們往往挖掘或運用更多新出土的史料,來進行研究。過去比較難以獲得的各種史料,特別是日治時期大量文獻與檔案,也在首次政黨輪替後,本土化意識逐漸成為政策及資訊更為公開流動的時期,大量出土或翻譯出版,而能為臺灣研究者所用。第三,這些新一代的研究者往往能夠運用不同傳統學科領域中已經發展成熟的方法、理論、研究工具、與基本訓練,包括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與社會學,來進行客家研究。雖然傳統上不同學科領域之間因為預設與問題意識的不同,很少能夠進行有效對話,但是「客家研究」的共同專注,卻讓不同學門領域有了對話的平臺與可能性。總體來說,新一代研究者的出現,意味客家學術研究成果已經通過既有學術體制的檢驗,也讓客家研究的體制化與深化,邁進一大步。過去十年來這些新的客家學術研究成果已經逐漸出版,呈現在讀者面前。

  陳麗華博士這本由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的《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正是這一波學術研究潮流下,最新的客家研究成果之一。本書採取歷史人類學的觀點與方法,試圖描繪及說明臺灣六堆地區的客家族群認同,如何由清代、日治、到戰後民國統治的三個政權時期,將近三百年的時間中逐漸演變與形成的過程。本書特別強調「族群」與「國家」之間的互動,包括國家行政與法律體系中隱含的人群分類概念與登記制度、國家作為大一統的文化理念集合體,以及國家的現代化等因素,對於地域社會中人群分類概念的衝擊。而本書以高屏地區的六堆客家地域社會作為研究對象,亦展現歷史人類學非常獨特的研究觀點。透過歷史材料的重新耙梳與整理,陳麗華所完成的民族誌清楚地呈現六堆的起源,以及六堆客家文化菁英在不同歷史時期,面對不同政權與國家法制,如何在傳統的文化、生計與社會組織的基礎上,找到足以維繫六堆地域認同的制度或文化創新。

  這本書最突出的特色之一,是以民族誌的方法描繪六堆地區在不同歷史時期下的變化。透過各類歷史材料的蒐集與整理,將具體的人物行動與反應鮮活地刻畫出來,但是又往往經過不同材料的交叉比對分析,而不致流於只是當事者的片面說詞。這些嚴謹的鋪陳與論證,往往是以流暢而引人入勝的敘說方式進行,而不會流於一般學術論文的艱澀。這充分展現歷史人類學取向的優點。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本書的分析主體是六堆社會,但是作者經常會引用臺灣北部桃竹苗客家社會、或是中國廣東客家原鄉的狀況來做比較,以突顯六堆的特色,例如比較六堆忠義祠與新竹義民廟在日治時期興衰的不同境遇。這是一本論證嚴謹、又有相當可讀性的著作,值得向客家研究、臺灣研究的學者,以及一般讀者推薦。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導論:六堆地區的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節錄)

本書要講述的,是族群認同如何從傳統時代至當代形成和演變的歷史。我關注的群體是臺灣的客家人,他們在近年來臺灣社會政治和學術轉向的潮流中,已經日益成為一個「顯形化」的群體。而反觀歷史,臺灣社會從清代以來經歷了三個不同國家政權的治理(清帝國、日本、中華民國),這一特殊歷史經驗對於客家族群認同形成的影響,便是本書的主題。

為了將這一關心落實到具體的地域社會脈絡中,我選擇臺灣南部的六堆地區作為研究地點。這是因為該地號稱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客家聚落,目前亦是除了北部桃竹苗地區之外的第二大客家聚居區。不過,「六堆」並不是一個可以在地圖上找到的地名,它其實是大高雄市及屏東縣境內十二個鄉鎮的合稱,分為前、後、左、右、中及先鋒六個不同的堆,每堆包含一至數個鄉鎮。其地域名稱的由來與清代當地人士組織的軍事性地域聯盟有關,現在地方人士還可以清楚分辨不同地域的堆別。

六堆的客家節慶

在六堆地區,現在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六堆嘉年華」活動。在今天的臺灣,節慶活動已經成為展演族群文化和認同的重要方式,這一活動亦不例外,還被歸入臺灣「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2006年10月,我曾赴當地參加首屆「六堆嘉年華」活動,試圖了解當地人用何種方式表達自己是客家人。我發現其中展示出來的豐富地方歷史文化元素,正是回答我關心問題的切入點。

我所參加的首屆「六堆嘉年華」,整個活動為期近十天。它主要由四大部分活動構成,其中最重要的兩部分,一是六堆忠義祠忠勇公出巡繞境活動,二是六堆運動會。此外則是由十二個鄉鎮分別舉辦的文化產業活動,以及屏東縣政府主辦的昌黎祠韓愈文化祭。

整個活動的重心,是圍繞六堆忠義祠進行的。它位於中堆屏東縣竹田鄉境內,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廟宇,始建於康熙末期。「忠勇公」則是這座廟宇的主要拜祭對象,也是當地人對清代曾協助清廷平亂的「義民」的稱呼。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3
    $238
  2. 二手書
    72
    $325
  3. 新書
    85
    $383
  4. 新書
    88
    $396
  5. 新書
    9
    $405
  6. 新書
    9
    $405
  7. 新書
    9
    $405
  8. 新書
    95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