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思考生死,是人生最重要的練習題
本書談論生死,但不把生死當作名詞,而是動詞。本書的重點在於告訴讀者,該如何活,就必須思考怎麼死。因此,這不是一本有關生死學理論的書,而是一位每天面對死亡的醫生手記。
因為這個緣故,所以這本書的內容包含了三個特點。第一,缺乏系統性;第二,充滿說教性;第三,隱含超越性。在討論生死的問題上,這三項特點卻正好是一般人最期待能夠受到啟發的部分。
本書分為五章,但從各章節的題目之中,完全看不出它們之間想要呈現的結構。作者透過職涯經驗與個人體悟,不斷地舉例說明病人以及他本人的瀕死經驗。我想,任何一位讀者在看到作者本人三次面對死亡的驚嚇時,都會情不自禁地融入他的情緒,想問作者是如何克服這些恐懼的。在這種尋覓答案的心境中,沒有人會在乎本書有沒有系統,更遑論這是不是有關生死學的探討。
書中記錄許多作者在急診室治療病患的經驗。閱讀它們,讓我對於作者的職業產生肅然起敬的感覺。在即將死亡的病患面前,他被家屬毫不質疑地認為是救命的神。可是,沒多久,這位家屬眼中的神卻面對了無力回天的限制,時常立即成為咒罵的對象。這種平常稱為「醫療糾紛」的不愉快經驗,卻能夠在作者的筆下,呈現人生的限制與無奈。
本書作者在每一小節之後,以斷言的風格,提出非常具有說教意味,但也甚具說服力的話語。這些話讓人感覺到,一位承認限制的醫師能夠對我們說的,就是我們都是人。在面對親屬死亡的家人心中,這是最渴望被說教與被說服的時候,尤其來自一位已經盡力急救的醫師。我必須坦承,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都因為這些話語而深深感動。
雖說本書沒有明顯的系統,但是讀者會發覺,不讀到最後,是不能夠理解作者在章節編排上的用心。最後一章的題目是:〈人們是以靈魂相互連結〉;這一章,將本書的內容提升到最高點。
對於渴望知道如何活,怎麼死的讀者而言,本章處理了三個涉及道德、國家以及宗教的議題。在行為道德上,作者以江戶人體恤對方的傳統作為尊重生命的方式。同時,他也明白地彰顯,日本人的愛國心理是活著時候的人生方向。然後,作者以泛神論的觀點,詮釋日本的神道教。他認為神道,是一股對萬物都心存感謝的力量。在這種結合道德、政治與宗教的鋪陳當中,我深深覺得,的確如此;人活著的時候就應當注意行為,為國盡忠,做好在人生的終點時,以感謝的心情迎向與宇宙融為一體的神道境界。
我很想告訴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我意識到,生死是人生中最需要不斷練習的兩項工作。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思考,尤其是從日常經驗中,透過思考擷取人生的智慧。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逐步在作者的引導之下,從高潮迭起的人生經驗中,漸漸感覺到人人皆如此。每一個人的生命當中,都出現許多涉及生命價值的體驗,是我們反省人生的素材。起初,我會覺得醫生的經驗很特殊,所以對於生死議題的理解比較深刻。但在閱讀的過程中,伴隨著作者所寫的例證,我意識到,因為我們都是人,所以對於生死必然都面對相同的課題。
最後,我再次強調,本書最可貴之處,就是最後一章,尤其是對於超自然現象的描述。當人能夠延續傳統,做到體恤對方、敬愛國家,以及感受神道的境界時,我們都能夠體悟生死的價值。這是因為,一旦承認有限,必然轉向無限。我很喜歡作者的一個觀念,在「那個世界」裡,你終能遇見所有你想見的親人;他們在「那兒」等你!
苑舉正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面對生死,坦然且不畏懼
面對人生,努力但不執著
其實我很怕死。
我曾經因為想到人終有一天會死,會離開這個熟悉的世界,再也無法表達自己,再也不能思考,再也見不到生命的一切,最終無可避免地歸於虛無,這件事實讓我害怕到半夜哭泣而睡不著。
當了急診醫師之後,每天都在面對人生的意外與無常。我遇過年輕的女大生,開開心心地跟朋友去泛舟,沒想到一個翻覆,應該要救她的救生衣卻勾到河底的樹枝,讓她再也無法離開水中而呼吸。也遇過年僅十五歲的孩子,跟朋友喝酒之後,沒有戴安全帽,騎著機車,本來應該是想要享受在夜裡迎著涼風、頭髮亂飄的快感,卻在人生最後的一瞬間,只見到對向的車燈,然後就再也聽不到父母悲愴的呼喚。有的人早上還好好的出門,突然地就在工作時倒下。有的人則是好好的在路邊走著,被酒駕的肇事者迎面撞上,到院時肉體或面目全非,或七孔流血。但更多是除了臉色蒼白,嘴唇發黑,其他的部分則僅僅像睡著一樣,甚至有時還有體溫。看到家屬接到通知來到急診室不能接受的樣子,哭到全身癱軟,跪倒在地,苦苦哀求醫護人員的場景,我即使見得再多,心裡的痛仍無法釋懷,甚至有時一轉身還得偷偷拭淚,心裡既無奈又怨恨著,即使我們掌握最先進的醫學,卻無法再多做一些。
漸漸地,我體會到,我們真的不知道是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這世界就是有那麼多無可奈何的事,要怎樣才能看得開?
這本書的作者,矢作直樹教授,是東京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急診醫學教授,及東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急救部及加護病房部部長。他看過的人生百態,遠比我多得多了。他自己也親身經歷過母親及弟弟的辭世,甚至在登山時滑落了一千公尺之深,差點沒命。他在書中寫到,「沒人知道生與死的交界為何」「生與死的交界,是只有『神』才知道的一條界線。」「死代表肉體之死,這是確切的事,但我們的靈魂卻能永續長存。」「雖肉眼看不見,但往生者們一直在觀眾席為我們聲援。我們要好好活當下,期待日後與他們重逢之日。」「所以現在的我,已沒有被遺留在人世間的人所感受到的孤寂。世上同時存在著兩個世界,對此我自認了然於心。」「無論死於何處,切莫忘記,我還是我。」「每個人離開人世的形態,不會有所不同。」「不管死在什麼地方,我們都一樣是人。」「不論死於何處都一樣。」
他對生死是如此的坦然,因此,他說,「如何好好度過有限的生命,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要好好的過這一生,毋須過度執著於不必要之事。我們會執著於別人的想法,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執著於一定要達成的人生目標,如一定要結婚、一定要生孩子等等,其實都是沒有必要的。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價值觀下,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個體,沒必要苦苦束縛自己。
在這本短短不到二百頁的小書中,蘊藏著珍貴的人生道理。不僅僅是對生死、對做人,作者也在無數面對意外與不幸的人們的經驗當中,體會到如何處理這些狀況,像是如何告知壞消息、遇上壞事怎麼面對、醫師的自豪與驕傲怎麼調適、悲傷與痛苦的過去要怎麼改變等等。
這是一本教我們怎麼做人的書。看著這本書時,我忍不住一直微微地點頭,心裡的結似乎漸漸解開。作者不是用嚴肅的說教的方式,而是能讓讀者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他的平靜和溫柔。這是一位經歷人生百態,閱歷豐富的長者,誠懇地分享他的體驗,如同是我們人生的導師。
這是一本值得反覆咀嚼,一讀再讀的好書。
急診女醫師其實.
敬畏著死亡,所以我認真地活著
小時候,在那個懵懂的年紀,對於「死亡」有一種全然陌生的恐懼。恐懼來自於無知,對於死亡本身無知,對於死後的世界無知。隨著學識的增長,理性思維的成熟,對於「死亡」有了逐漸的了解之後,恐懼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現世事物的專注與追求。直到進入臨床多年之後,經歷了許多的生老病死,才又重新對於「死亡」有了新的體悟。
本書的作者矢作直樹是個經驗豐富的急診科醫師,本身是東京大學研究所醫學系急診醫學教授暨東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急救部及加護病房部部長,他從至親的辭世體悟出「死亡的意義」,確認了「死後世界」的存在,那是一個鄰近我們世界的存在!因此我們在世上生活的日子都是在為了將來的「重逢」作準備,一旦有了這樣的體悟,你就能理解「根本沒必要擔心死亡」的道理!
大部分的人都害怕死亡,而且因為不敢將希望投注在虛無縹緲的來世或是「另一個世界」,因此在生前便汲汲營營,一切以追求現世利益為重,這是讓人感到非常無奈的狀況。
其實死亡不是一切的終結,反而可能是另外一場壯遊的開端,關於這一點,許多醫護人員甚至殯葬業者都有各自的靈魂體驗。從各種瀕死體驗,附身現象等等,讓人們了解到死亡並不是終結,生命是會延續的。所以說,死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應該是一種遺憾。
不過「死亡」最重要的意義,還是對於在世者的激勵作用!因為生命有了限制,所以人們才會努力追求美好!「長生不老」雖然是許多人的夢想,實際上卻是一種詛咒!沒有死亡的威脅,無止境的時間就失去了它的意義,無法激起人們的雄心壯志去完成任何偉大的成就或目標。生命因為有了限制方能更顯珍貴,如何好好度過有限的生命並書寫出完美的篇章,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人生的好壞,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於其中歲月的精采!
因此,矢作直樹教授以一個「生命體驗者」的角色,認真地和大家分享生活的重要態度,諸如「珍惜等待的快樂」、「不對自己的選擇迷惘」、「關心社會時事」、「懂得放手」等等,希望大家的日子都能夠沒有遺憾,充實而精采!
作者最打動我的文字,是關於生命的譬喻:
「這個世界是一座體育場,我們都是活在當下的參賽者。
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往生者們一直在觀眾席為我們聲援。
我們要好好活在當下,期待日後與他們重逢之日。」
我們要好好活在當下!
洪浩雲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