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歡迎來到《如何理解研究:使用者指南》這本書的世界裡!本書的標題涵蓋了四個觀點,而正是這四個觀點引導了本書的發展脈絡。
首先,這是一本關於研究(research)的書。我們把研究視為一個由相互連結的活動所形成的過程,而人們則是利用研究來處理在各種不同領域內(像是教育、社會工作、以及健康等等)的重要關心事項或是議題。人們在進行研究時,會依循一組普遍的步驟,也就是從確認研究問題開始,然後到最後發表其研究結論為止,如此一來,其他讀者才能夠去閱讀並且評估其研究成果。我們也承認,今日的研究者在進行研究時,擁有大量的研究方法可供他們選擇,其中包括了量化、質化、混合方法、以及行動研究等等。這些研究方法當中的每一種,都有各自適合處理的研究情境類型。而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今日的學生、實務工作者、以及研究者們,都能夠熟悉這些種類繁多的研究工具,以符合他們自己的需求。
第二,本書是特別為了研究使用者(consumers)而撰寫的。研究使用者會在自己的工作當中使用研究,而此處所謂的研究使用者,包括了任何一個使用研究活動的結果與意涵來強化自己的知識以及提升實務工作品質的人。像是教師、學校行政人員、諮商師、社工人員、護士、以及治療師等實務工作者,都能因為成為有能力的研究使用者而獲得益處。為了要能夠使用研究,研究使用者必須知道如何去閱讀與評論各種研究。筆者們在構思本書的內容以及取向時,正是以符合這些重要研究使用者讀者群的需求為目標。
第三,為了要符合研究使用讀者群的需求,本書的焦點集中在於理解(understanding)研究、而不是在於進行研究上面。具體而言,本書內容所探討的主題,主要是在閱讀與詮釋研究報告、以及在評估此種報告的品質時所需要的各種技巧、知識、以及策略。此種焦點反映在本書內容的整體組織架構當中,因為本書內容是依據研究文章的重大部分所寫成的。在第一部分裡先簡單地說明研究的概念之後,第二部分到第五部分裡所呈現的章節,則是關於如何去理解研究中的緒論、研究方法與結果、以及使用不同取向的研究所作出的結論等等。
最後,本書的撰寫目的是成為一本指南(guide),以求能夠為讀者在學習如何理解研究的過程中,提供實用的建議以及策略。在整本書當中,我們把研究的過程比擬成像是在旅行時的過程。當旅行者外出旅行時,他們會使用旅遊指南來探索新的地方、找到特別的景點與風景、並且培養出欣賞各地本土文化與習俗的能力。同樣地,本書的目標也在於幫助研究使用者探索研究報告中的重要部分,在閱讀每一個部分時能夠辨識關鍵要素,並且培養出欣賞能力,以瞭解進行各種不同類型研究的方法與最後提出研究報告的方式。
你必須記在心裡的是,這本書並不是一本進階的教科書,而且在書中也並未討論目前使用於研究當中的所有研究取向或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本書並未全面而詳盡地探討整個研究的進行過程,這是因為本書並未提及研究活動的進行者所需要知道的某些細節,像是如何進行統計計算之類的。本書只是一本入門的書籍,焦點在於幫助那些打算成為研究使用者的學生們學會如何去理解研究。
關鍵特色
本書是關於研究的全面性入門書籍,而且筆者在構思此書時,是從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閱讀研究文章的角度出發的。在撰寫本書的內容與決定撰寫風格時,我們嘗試著去思考研究使用者讀者群所關心的事項與本身所具備的經驗,因此,本書不但易於閱讀、包含許多最新的內容、而且也具有強烈的應用風格。下列這些關鍵特色可以突顯出本書與眾不同之處:
■本書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閱讀以及評估研究文章。
■本書針對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與取向提供了均衡的討論內容。
■本書包含了廣泛的活動與範例,好讓學生能夠更加專注於書中的內容。
接下來讓我們詳細地看看上述這些特色,以瞭解每一項特色能夠如何幫助教師與學生達到期望的課程目標。
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閱讀以及評估研究文章
本書強調幫助學生成為有能力去閱讀以及評論研究文章的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在整本書中提供了許多關於閱讀以及評估研究文章的指引。本書中也提供了許多特色內容,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在詮釋與評估研究等方面變得更加熟練。這些特色內容包括了:
■依據人們在閱讀研究文章與研究報告時一般所會看到的重要部分,來組織本書的內容,也就是緒論、研究方法、研究結果、以及結論等等。
■「閱讀研究的訣竅」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好讓學生在閱讀實際的研究報告時,能夠學會如何應用一些相關的概念。
■提供八篇研究文章的全文。在介紹這些文章時,本書會提供一個「文章概觀」的部分,幫助讀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各個重要部分的主要重點上面。每一篇文章都有加上註解,以幫助讀者們辨識報告的重要部分、研究過程的步驟、以及研究方法的特徵等等。這些文章也可以充當練習範例,讓讀者可以把在每一章裡的「技巧練習」這個應用練習當中的內容,應用於這些文章當中。
■每一章都提供了檢核表,裡面列出了在評估已出版的研究時所使用的標準,學生們可以利用這些標準來評估一份自己所選擇的研究報告、或是由教師所指定的研究報告。
針對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與取向提供了均衡的討論內容
本書對所有類型的研究設計都提供了均衡的討論內容,如此一來,讀者們才能對於目前在教育、社會科學、以及健康科學等領域中進行的研究擁有完整的概念。本書從對於研究過程的概觀開始,接著引導讀者去瞭解這個過程是如何呈現於研究報告中的各個重要部分當中。本書內容描述並且比較了四種主要的研究取向:量化、質化、混合方法、以及行動研究。為了要使每一種研究取向的內容達到均衡,在八篇提供全文的研究文章中,有3篇是量化、3篇是質化、1篇是混合方法、還有1篇則是行動研究。
本書也鼓勵讀者除了瞭解一般的研究取向之外,也要能夠去辨識與評估一些具體的研究設計,特別是那些被普遍用來實施上述四種主要研究取向當中任何一種的研究設計。我們在介紹研究設計時,是把它當作一種在瞭解研究報告中的方法與結果時的重要考量事項。這些相當重要的研究設計包括了:
■實驗、準實驗、單一受試者、相關、以及調查等量化研究設計;
■敘事、現象學、紮根理論、個案研究、以及民族誌等質化研究設計;
■三角檢證、解釋式、探索式、以及嵌入式混合方法等研究設計;
■實踐的與參與式行動研究設計。
包含了廣泛的活動與範例,好讓學生能夠更加專注於書中的內容
學會如何去瞭解研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研究報告代表了新的詞彙、新的概念、以及利用新的方式來對各種資訊進行批判性思考。本書整合了許多特色,以幫助學生能夠與書中內容產生直接的連結,如此一來,他們就能更順利地發展出他們自己對於研究的理解與技巧。這些特色的範例包括了:
■以研究使用者為焦點的目標,這些具體目標明確地指出學生在學習各章內容之後將能獲得的能力或技巧。
■剛剛學習進行研究的研究使用者通常會深感困惑的一些主題,像是如何在文獻中找出研究範例、以及為何閱讀他人研究對於實務工作者會有所幫助等等。
■來自於學生本身經驗的實用範例,以幫助說明研究概念。
■來自於最近剛出版的研究文章裡的廣泛範例,以實例說明各章節中所討論的主題。請注意,在被摘錄為範例的文章段落裡的引用資訊,並未被包含在本書的參考書目當中。
■在「你怎麼想?」裡的練習,以及在「檢查自己的理解程度」裡的回饋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更加專注於本書中的新內容。
■「應用研究的秘訣」提供學生一些建議,以幫助他們把章節的內容應用於他們本身的實務情境當中。
■在「技巧練習」裡所列出的應用問題,都附有參考答案(在本書的附錄當中),以幫助學生把各章節的內容應用於已出版的研究報告當中。
■在本書內容當中的關鍵詞彙都會以粗體顯示,並且會在詞彙表當中提供定義,以方便讀者快速查詢參考。
補充教材
我的教育研究實驗室
「我的教育研究實驗室」是一個專門為學生設計的動態線上學習環境,能夠幫助學生精熟課程內容,網址是:www.myeducationlab.com。我的教育研究實驗室(My Education Research
Lab)非常容易使用。每當「我的教育研究實驗室」的標誌出現在頁面邊緣時(請參閱左手邊方塊裡的範例),讀者就可以依循裡面的簡易指示來取得「我的教育研究實驗室」裡與該章節內容相對應的資源。
你將在「我的教育研究實驗室」的資源當中看到兩種類型的活動:
■活動與應用:讓學生有機會去更加深入地理解在「瞭解研究」這個部分裡的內容,並且也能夠練習如何去應用這些內容。教師可以選擇指派這些活動來當作回家作業,或者是在課堂上使用。關於這些活動的回饋意見,則只有教師才能夠看得到。
■培養研究技巧的活動:給予學生架構式的練習,以強化一些在瞭解研究時不可或缺的技巧。另外也提供了回饋意見,以幫助學生更進一步培養出閱讀研究文章的技巧。
以下的教科書線上補充教材,都可以在www.pearsonhighered.com這個網站裡下載。只要簡單地點選「Educators」,輸入作者姓名、書名、或是ISBN碼,並且選擇此本教科書。接著點選「Resources」鍵,就可以檢視並且下載可用的補充教材。
線上教師手冊與題庫
這是由Vicki L. Plano
Clark所製作的補充教材,讓教師有機會能夠去支持、豐富、擴展、以及評估章節裡的教材。針對本書裡的每一章,這份教師手冊都會標示出授課重點,這些重點總結整理了一些需要複習與強化的重要概念、教授章節內容的策略、以及關於何時與如何使用這些補充教材的建議。至於題庫則收錄了針對每一章內容所設計的各種類型的題目,像是選擇題、配對題、短篇申論題、以及填空題等等。這些題目要求學生辨識並且描述研究過程,描述他們已經學過的研究設計的特徵,並且分類與評估量化、質化、與混合方法研究以及研究情境。
線上命題程式
這項電腦化的題庫軟體,讓教師能夠自行創造並且設計出一份專屬的考卷。這套軟體可以在麥金塔電腦以及一般的個人電腦上面使用。
致謝
這本書是筆者們集合在教室裡上課、與同事和學生合作、以及撰寫關於研究方法的文章等種種活動的經驗之大成。若是沒有來自許多人的協助與支持,我們就無法完成這本書。我們在教導與撰寫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想法,包括形成這本書的許多概念,都是得益於我們在「質化與混合方法研究辦公室」裡的許多同事。我們尤其要感謝Ronald J. Shope博士、Denise Green博士、Amanda
Garrett、Kimberly Galt博士、Sherry Wang、以及Alex Morales,因為他們在本書成形的過程中提供了許多具有洞見的討論與回應。我們也很感激在研究所裡的「量化、質化與心理測量方法」課程當中的所有教職員工與學生,因為他們在我們的研究與教學方面提供了許多支持。我們也相當感激Amanda Garrett、Courtney Haines、以及Timothy
Gaskill所提供的專業知識以及回饋。
除此之外,VPC(作者之一)個人也很感謝John W. Creswell(另一位作者)與Robert G. Fuller,因為在與這兩位教授合作的過程當中,她的專業著作與教育實務受到極為深遠的影響。VPC也要感謝她在本書成書的整個過程中所得到的來自於家人與朋友的支持與鼓勵。她對Mark W. Plano Clark、Ellen L. Plano、以及Diandra
Leslie-Pelecky也致上深深的謝意。
我們兩位作者也很感激Pearson/Merrill出版社裡的Kevin Davis,因為本書是由他最先提議的,而且也是因為他的遠見,才將本書規劃為一本以研究的消費讀者群為導向的書籍。而在Pearson/Merrill出版社裡的責任編輯Christina Robb,則在整個成書的過程當中提供了耐心、支持、以及無數充滿洞見的回饋。我們也很感謝整個製作團隊,包括製作編輯Mary
Harlan、企劃經理Kelly Ricci,以及校對編輯Kelly Travares,因為他們為本書付出了極大心力。最後,我們也要感謝那些在本書最後成書階段幫助我們校稿的人,因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回饋意見、而且也為我們注意到許多細節,這些人包括了北卡羅萊納大學夏洛帝校區的Lynn Ahlgrim-Delzell、喬治梅森大學的Pamela H. Baker、俄亥俄大學的Robert
Barcikowski、加州州立大學沙加緬度校區的Kathleen Gee、西密西根大學的Nancy Mansberger、維吉尼亞科技大學的Pamela Murphy、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校區的Deborah Oh、以及賓州州立大學哈瑞斯堡校區的Colleen Willard-Holt等人。
黃序
質化與量化兼容並蓄的研究旅程
1987年解嚴之後到1990年代初期,台灣社會朝向多元民主發展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這股趨勢也在教育學術或隱或顯地投下一枚「省思的手榴彈」。所謂「省思的手榴彈」就我的觀察,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對於教育文化理論基礎的期盼,二是關於質性研究法的渴望。這兩者不管是就教育的理論基礎、內容議題、以及方法取向而言,是彼此緊密關連的。
有關教育的文化基礎方面的研究與教學,解嚴之前在教育學門裡向來薄弱,當時台灣大學院校教育相關系所開設教育人類學此一科目者寥寥可數,掛有文化字眼的教育科目更是沒有。然而,解嚴以來台灣社會脈絡裡所發生的重要社會運動與教育改革,莫不與文化議題緊密相關,因而凸顯出跟教育文化基礎相關的教學與研究,仍有待開發並投入更多的心力。
關於質性研究法方面的研究與教學,解嚴之前亦是付諸闕如。環顧當時教育學門裡,除了哲史領域外,行政、心理與輔導、課程與教學等幾乎一概是統計、問卷、與測驗的量化世界。這種現象,可以從當時相關書籍的出版嗅出端倪。孫敏芝(1989)《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書算是較早的一本,但也已是解嚴兩年後的事了。另外,從碩博士論文的研究方法與設計也可以一窺梗概。我記得我還是研究生時,曾有國文系的教授半開玩笑地對我說:「你們研究教育的好像編編問卷、跑跑統計、做做表格就可以畢業了。」這當然是不同領域間的玩笑話,甚至有點以偏蓋全之嫌。這類的印象雖然不能完全接受,但是也非空穴來風、無中生有,甚至是其來有自。當然,檢視當時開課/修課的情形也提供另一向度的真實面貌。我仔細檢核我大學與研究所歷年修習過的研究法課程,包括:「教育統計學」、「教育研究法」、「教育的推論統計與電腦程式」、「心理與教育測驗」、「教育研究法」、「電子計算機在教學及研究上之應用」、「高級統計套裝程式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學方法論研究」、「因素分析專題研究」、「多變量分析專題研究」、「無母數統計專題研究」。這些課程除了綜論式的研究法之外,其他都屬於統計、量化、測驗的課。這當然跟當時的師資、學術趨勢、研究典範、以及社會文化氛圍有密切關係,卻也反映出臺灣教育學門在教學與研究上的一些窘境、缺失與限制。
這些教育學術長期發展所產生的窘境、缺失與限制,並非指涉量化、統計的不當,相反地正因量化測驗統計長期的卓著貢獻,正顯示出其他類、不同研究取向對當時臺灣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居於學術如上原因,我於1993年負笈美國華盛頓大學,除了如願進入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系主修多元文化教育,並得以接觸到「質性研究與設計」(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Design)外,也就近到人類學系修習「民族誌田野技術」(Ethnographic Field Technique)。這兩門質性研究取向的課程,開啟了我在方法論的視野,奠定了我質性研究實做的基礎。
1998年我從美國回到台灣任教之後,先在中正大學開設「教育民族誌研究」,之後則在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質性研究設計與實施」。不知不覺間,關於質性研究的教學相長已超過15個年頭,這期間也見證了質的研究取向在臺灣教育學術急起直追量化研究的態勢。例如,質性研究碩博士論文如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相關書籍或著或譯前仆後繼地出頭,以及各類質性研究取向課程的開設如百花齊放般地開放。這些變化成長,相較於解嚴前所謂「文化沙漠」的臺灣社會以及量化強勢的學術氛圍,現今學生得以處在一種教育文化脈絡不容忽視以及質量方法兼具的學習環境裡從事學術研究,幸福許多。我們很欣慰這一股成長的力量已在台灣教育的土地生根茁壯,同時也感佩在此一領域教學、研究、著作不懈的專家學者們。
本書的原作者之一John W. Creswell在美國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執教與著述關於質性研究法、混合方法的研究已有30年,相關教學與研究的經驗俱豐。他早在1994年即曾出版《研究設計:質化與量化取向》(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一書,這對當時(質性)研究法領域的書籍而言,頗為耳目一新。亦即,該書以質量并陳的方式逐一在各章說明關於研究設計上的各個要素:文獻的使用,目標陳述(purpose
statement),研究目的、問題、或假設,理論的使用,名詞釋義、研究限制、研究重要性等。而後再以專章分別介紹量化的方法、質化的程序、以及結合質化與量化的設計,最後則以闡述學術寫作做結。一本書想要分別完善量化或質化的研究設計,已屬不易。Creswell以研究者與教學者的語調、口氣、觀點、立場,同時針對量化與質化取向進行苦口婆心的書寫,更是難上加難、難能可貴。該書甚至在第二到第四版的副標題增加了「mixed
methods」一詞,成為《研究設計:質化、量化與混合方法取向》(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如此更可見作者在此一領域的企圖心。
本書除了Creswell之外,新增了一位作者,基本上在內容範疇與方向上跟前一本書相去不遠,都是企圖兼容並蓄質化、量化、與混合方法等不同研究取向於一書之中。倒是在內容配置比例上,新增了行動研究的設計說明,並且試圖改以學習者與閱讀者的角度、心情、經驗、案例、活動等進行有關理解研究報告的解讀述說上,則不同於以往,可以說是一種進階版或進化版。如本書作者就曾特別指出,本書的特色之一為「有助於學生學會閱讀並評估研究論文」。這種寫作風格的轉變,亦即從理解研究報告的視角出發來解讀、學習研究設計,如此相較於傳統以作者為主體本位的宣教式筆法,格外貼近刻正從事、正準備或未來擬從事研究者的心聲與需求。甚至在作者的立場之外,更多了作者同理學習者後的觀點與問題解答,以及作者與潛在讀者可能進一步交織而成的詮釋空間與互動對話,這些都讓本書多了些可讀性與人性。
本書中文譯者蘇文賢先生具有英語與教育領域的學術專業背景,又是高中英文教師,同時也曾參與數本有關研究法的譯作。著書立言本就不易,而跨文化、跨語言、跨學術領域的譯作則又是另一種難度。一日教學工作忙碌之後,還願意坐在書桌前一字一句的咬文嚼字,這是心智上一種極高的磨煉,難能可貴。學富出版社于雪祥先生向來熱心學術文化的出版事業,尤其對於研究工具書的引介推廣,不遺餘力,令人感佩。
諸葛亮曾在赤壁一戰對周瑜指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臺灣質性研究法的發展在20多年前,宛若當時教育學術界急需的那股東風。歷經20多年的轉變,這股東風從解嚴後開始鼓吹至今,甚至從美國飄洋過海吹到了臺灣,而我也從跨洋學習的留學生成為講台上教授質性研究法的老師,早先的那股東風已幻化萬千。不知即將或已經踏上研究旅程的學生們,你們是否準備迎向東風、乘風而起,跟我們一起經歷質化與量化研究取向兼容並蓄的奇幻之旅?我如此期盼著、也屏氣凝視著。
黃純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