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尼爾.格申斐德(Neil Gershenfeld)
MIT位元與原子中心總監,物理學家,1998在麻省理工學院開了一門課,教授「如何製作(幾乎)任何東西」,之後受邀在TED演講討論實驗工坊。曾撰寫許多與技術刊物、專利以及書籍,包含《當鞋子開始思考:數位革命退場,數位演化發燒》(When Things Start to Think)等。
譯者簡介
蔡敦仁
設計研究者。自2007起開始橫跨現象學與人類活動的互動設計研究工作,現在專注於塑造個人製作(personal
fabrication)的軟性社會設計運動。畢業於元智大學國際企業系,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後至日本千葉大學進修設計科學。舉辦/共同舉辦過10餘次互動設計工作坊。曾任職於千葉大學博士後研究員,Nifty使用者界面設計研究師(實習研究),廣達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三創基金會設計實驗室經理。
楊仕音
臺灣大學動物學系學士、動物學研究所碩士,主修病毒遺傳。美國長春藤Dartmouth
College科技管理學碩士。曾任專職專利工程師、國安局英文講師、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網站兼職譯員。譯有《半顆腦袋就夠了》、《信任的療癒力》、《誰把艾菲爾鐵塔搬到了中國?》,合譯有《動物密碼》、《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難以迴避的抉擇》等書,編譯過數本科學/科技普及期刊及著作。獲頒第四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翻譯類獎。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