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台灣是族群的大熔爐,要如何跨越族群間的藩籬,彼此在這塊土地上和諧、融洽的在一起,始終是現代社會中最大的課題。
從原住民捍衛傳統、台籍老兵的平等對待、外省族群的文化與政治認同及外籍配偶的生活、外籍移工的權益至蘭嶼核廢料的爭議……。
本書藉由各NGO團體的角度帶領讀者一窺各族群在融合時所遭遇的困境與艱辛。讓讀者藉由他們的角度練習如何與多元族群長長久久的在一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嚴婉玲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生,曾任教於永和社大教授台灣史相關課程。研究台灣民族主義與戰後社會運動,學術之外也參與當前社會議題討論,目前關注對中國經貿自由化課題,最終希望自己是動保人士。
採訪團體:公民影音行動資料庫、台灣人權促進會、外省台灣人協會、南洋台灣姊妹會、天主教嘉祿國際移民組織台灣分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鄭淳毅
曾任職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在高屏重建地區擔任駐地記者,長期觀察災後重建議題。以「桃源鄉八八災後重建」系列報導,獲2011年雲豹新聞獎網路類文字報導獎佳作。並與同事合著《在永久屋裡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與人的故事》一書。
採訪團體:台灣泰雅爾永續協會、台東縣原住民主體文化發展協會
王佩芬
自由影像工作者,以紀錄片、電視紀錄片及紀實節目拍攝製作為主,擅長人物故事,家庭故事,歷史及社會議題等。工作之餘也參與自學教育議題討論及社群活動。導演作品「擺攤男孩的心願」紀錄片入選2014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德國慕尼黑青少年影展。
採訪團體:四方報
陳育青
自由影像工作者,主要關懷和創作方向為人權、環境問題,希望以美學、文字、影像與各種媒材來實踐創作與理想。導演作品「漂泊,落地,生根—張志群」紀錄片獲族群和諧基金補助。
採訪團體: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嚴婉玲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生,曾任教於永和社大教授台灣史相關課程。研究台灣民族主義與戰後社會運動,學術之外也參與當前社會議題討論,目前關注對中國經貿自由化課題,最終希望自己是動保人士。
採訪團體:公民影音行動資料庫、台灣人權促進會、外省台灣人協會、南洋台灣姊妹會、天主教嘉祿國際移民組織台灣分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鄭淳毅
曾任職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在高屏重建地區擔任駐地記者,長期觀察災後重建議題。以「桃源鄉八八災後重建」系列報導,獲2011年雲豹新聞獎網路類文字報導獎佳作。並與同事合著《在永久屋裡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與人的故事》一書。
採訪團體:台灣泰雅爾永續協會、台東縣原住民主體文化發展協會
王佩芬
自由影像工作者,以紀錄片、電視紀錄片及紀實節目拍攝製作為主,擅長人物故事,家庭故事,歷史及社會議題等。工作之餘也參與自學教育議題討論及社群活動。導演作品「擺攤男孩的心願」紀錄片入選2014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德國慕尼黑青少年影展。
採訪團體:四方報
陳育青
自由影像工作者,主要關懷和創作方向為人權、環境問題,希望以美學、文字、影像與各種媒材來實踐創作與理想。導演作品「漂泊,落地,生根—張志群」紀錄片獲族群和諧基金補助。
採訪團體: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目錄
3‧推薦短文
9‧序 /陳傳岳
13‧序 /瞿海源
1‧抗爭,不為分彼此,是為了互相尊重──卡大地布悍衛祖靈行動
──台東縣原住民主體文化發展協會/鄭淳毅
17‧以地名寫下歷史,看見泰雅爾國度
──台灣泰雅爾永續協會/鄭淳毅
33‧追名追公道、鑑往見未來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陳育青
43‧真相之所在和解之所繫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嚴婉玲
53‧世代接力,走上人權之路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嚴婉玲
63‧時代與族群的搭橋者
──外省台灣人協會/嚴婉玲
73‧南洋過台灣,異鄉結姐妹
──南洋台灣姊妹會/嚴婉玲
85‧跨國勞動者的苦旅驛途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嚴婉玲
97‧看見彼此,願意瞭解
──四方報/王佩芬
113‧垂憐上主的落難羔羊
──天主教嘉祿國際移民組織台灣分會/嚴婉玲
123‧紀錄影像,保存時代
──公民影音行動資料庫/嚴婉玲
133‧以蘭嶼為例:從核廢料到廢機油
──台灣人權促進會/嚴婉玲
141‧後記
金士頓的行善+司改會的行義 /陳傳岳
151‧附錄一
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 歷年補助計畫
156‧附錄二
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 秘書處歷年籌備計畫
157‧附錄三
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 第三屆諮詢委員暨監察人
9‧序 /陳傳岳
13‧序 /瞿海源
1‧抗爭,不為分彼此,是為了互相尊重──卡大地布悍衛祖靈行動
──台東縣原住民主體文化發展協會/鄭淳毅
17‧以地名寫下歷史,看見泰雅爾國度
──台灣泰雅爾永續協會/鄭淳毅
33‧追名追公道、鑑往見未來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陳育青
43‧真相之所在和解之所繫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嚴婉玲
53‧世代接力,走上人權之路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嚴婉玲
63‧時代與族群的搭橋者
──外省台灣人協會/嚴婉玲
73‧南洋過台灣,異鄉結姐妹
──南洋台灣姊妹會/嚴婉玲
85‧跨國勞動者的苦旅驛途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嚴婉玲
97‧看見彼此,願意瞭解
──四方報/王佩芬
113‧垂憐上主的落難羔羊
──天主教嘉祿國際移民組織台灣分會/嚴婉玲
123‧紀錄影像,保存時代
──公民影音行動資料庫/嚴婉玲
133‧以蘭嶼為例:從核廢料到廢機油
──台灣人權促進會/嚴婉玲
141‧後記
金士頓的行善+司改會的行義 /陳傳岳
151‧附錄一
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 歷年補助計畫
156‧附錄二
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 秘書處歷年籌備計畫
157‧附錄三
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 第三屆諮詢委員暨監察人
序
序
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於2005年12月23日由委託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司改會)與受託人中央信託局股份有限公司(後因合併,更名為台灣銀行)簽訂,以促進族群和諧化解社會對立為宗旨,基金為42,845,691元,置信託監察人高瑞錚、顧立雄、黃旭田等三位律師,設諮詢委員會,置委員11至15人,第一屆主任委員為瞿海源教授,第二、三屆張茂桂教授。
諮詢委員會秉持推廣族群和諧之精神,以審慎的態度支持各項有助於台灣族群和諧的計畫申請,前後共審查102件申請計劃,通過52件,並自主執行10件計劃,涵蓋層面包括多元文化、外省族群、新移民/工、原住民族、媒體傳播及轉型暨人權等六大項,對推廣台灣族群和諧之努力有目共睹。
瞿海源教授及張茂桂教授前後兩位主任委員,三屆的全體諮詢委員均秉持愛台灣,重融合的心,在他們前後十年的努力及奉獻下,才能有如此亮麗的成果,這些努力及成果,都是在創造台灣的歷史,讓我在這裡深深地一鞠躬,表示我最誠摯的謝意及敬意。另外我也要感謝本基金會的三位監察人,在默默中監察整個基金會的運作;還有受託人台灣銀行,以其專業的金融管理專業控管基金,一併在此感謝。
在這裡我們更要感謝提供基金的金主金士頓公司的孫大衛董事長以及一起響應的捐款企業,沒有他們對台灣的愛心,就不會有捐出鉅款的善行,也不會有許多各色各樣的社會團體為族群和諧貢獻開花結果的心力!(註1:請參閱拙著「金士頓的行善+司改會的行義」,收於本書後記。)
最後,司改會以他們的專業及熱心,穿針引線,使一個善人能達到他奉獻的願望,更因眾人的共同協力及司改會的關注,以前後十年的時光,將台灣族群的和諧向前推進,也與有功焉。
在諮詢委員的決議下,決定邀請嚴婉玲女士、鄭淳毅女士、陳育青女士、王佩芬女士四人向十二個對族群和諧頗有貢獻的社團或組織進行訪談,將他們的工作、事蹟、成果予以記載,編撰成冊,稱為《在一起要練習》公諸於世,一則對族群和諧工作有成的單位予以表揚,再者他們的事蹟與表現,也可供同為族群和諧努力的團體,彼此觀摩學習,三則更可讓社會各層人士了解體會族群和諧的重要,及促進和諧工作的成果,更希望能激起全民的重視與努力,以達到我們能擁有一個更和諧、更幸福、更快樂的社會。
序
自2006年「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成立以來,支助五十四個計畫補助案,協助了三十多個社會團體,推展促進族群和諧的相關計畫。現在總結這五十多項計畫,特別選出12項計畫為代表報導並摘錄各個計畫實際推動族群和諧的狀況。
從族群和諧基金資助的各項計畫,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有許許多多民間社會團體在努力協助各種弱勢族群解決問題,也從而發現族群問題還真不少,也多難以解決。從十二篇報導,就看到東南亞各族移民面臨生存、生活、文化、語言,甚至「非法黑戶」等等問題,有些問題幾乎是無解。我們也看到外省老兵和台籍老兵的悽慘狀況,更看到原住民幾個族群面臨的具體問題。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社會志工在殫精竭智努力深入了解問題,竭盡所能奮力幫助解決問題。
去年八月,族群和諧基金舉辦最後一次得獎博碩士論文發表會,因為我是族群和諧基金等第一任主任委員,應邀在開場致詞,在事先本來打算在致詞結束後稍聽兩三個報告就離開。但聽了一會,又翻閱會議手冊裡的論文摘要,就停不住,就一直聽到完,到全部論文報告結束才離開。每一篇論文都非常動人,每一個作者感言也講得很感人,因為每個作者都真正真心投入有關的族群研究,又都對所研究的弱勢族群對象真正關心,企圖深入了解問題解決問題。
雖然族群和諧基金在成立之初有四千多萬,但相對於要協助解決的族群問題所需經費而言,還真只是九牛一毛。台灣的族群問題極多,基金也不能都能管到。因應族群的問題,雖然政府已成立正式機構,諸如原民會、客委會,但終究還都是弱勢機關,也缺少積極的作為,對族群問題的解決效果相當有限。民間的要改善族群問題,團體雖多,但缺少經費資源。由於族群和諧基金是公益「基金」,不是基金會,只有一筆基金,支用完了,就結束,本身不是一個長久的基金會組織,也無法自行再募款。許多民間志願團體努力解決各個弱勢族群的問題,亟需經費的資助,但族群和諧基金已用罄,很盼望有捐款來繼續支援台灣族群的研究和解決。
瞿海源 2014年3月23日
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於2005年12月23日由委託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司改會)與受託人中央信託局股份有限公司(後因合併,更名為台灣銀行)簽訂,以促進族群和諧化解社會對立為宗旨,基金為42,845,691元,置信託監察人高瑞錚、顧立雄、黃旭田等三位律師,設諮詢委員會,置委員11至15人,第一屆主任委員為瞿海源教授,第二、三屆張茂桂教授。
諮詢委員會秉持推廣族群和諧之精神,以審慎的態度支持各項有助於台灣族群和諧的計畫申請,前後共審查102件申請計劃,通過52件,並自主執行10件計劃,涵蓋層面包括多元文化、外省族群、新移民/工、原住民族、媒體傳播及轉型暨人權等六大項,對推廣台灣族群和諧之努力有目共睹。
瞿海源教授及張茂桂教授前後兩位主任委員,三屆的全體諮詢委員均秉持愛台灣,重融合的心,在他們前後十年的努力及奉獻下,才能有如此亮麗的成果,這些努力及成果,都是在創造台灣的歷史,讓我在這裡深深地一鞠躬,表示我最誠摯的謝意及敬意。另外我也要感謝本基金會的三位監察人,在默默中監察整個基金會的運作;還有受託人台灣銀行,以其專業的金融管理專業控管基金,一併在此感謝。
在這裡我們更要感謝提供基金的金主金士頓公司的孫大衛董事長以及一起響應的捐款企業,沒有他們對台灣的愛心,就不會有捐出鉅款的善行,也不會有許多各色各樣的社會團體為族群和諧貢獻開花結果的心力!(註1:請參閱拙著「金士頓的行善+司改會的行義」,收於本書後記。)
最後,司改會以他們的專業及熱心,穿針引線,使一個善人能達到他奉獻的願望,更因眾人的共同協力及司改會的關注,以前後十年的時光,將台灣族群的和諧向前推進,也與有功焉。
在諮詢委員的決議下,決定邀請嚴婉玲女士、鄭淳毅女士、陳育青女士、王佩芬女士四人向十二個對族群和諧頗有貢獻的社團或組織進行訪談,將他們的工作、事蹟、成果予以記載,編撰成冊,稱為《在一起要練習》公諸於世,一則對族群和諧工作有成的單位予以表揚,再者他們的事蹟與表現,也可供同為族群和諧努力的團體,彼此觀摩學習,三則更可讓社會各層人士了解體會族群和諧的重要,及促進和諧工作的成果,更希望能激起全民的重視與努力,以達到我們能擁有一個更和諧、更幸福、更快樂的社會。
陳傳岳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前董事長(1997-1998, 2000-2007)
2014.4.30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前董事長(1997-1998, 2000-2007)
2014.4.30
序
自2006年「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成立以來,支助五十四個計畫補助案,協助了三十多個社會團體,推展促進族群和諧的相關計畫。現在總結這五十多項計畫,特別選出12項計畫為代表報導並摘錄各個計畫實際推動族群和諧的狀況。
從族群和諧基金資助的各項計畫,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有許許多多民間社會團體在努力協助各種弱勢族群解決問題,也從而發現族群問題還真不少,也多難以解決。從十二篇報導,就看到東南亞各族移民面臨生存、生活、文化、語言,甚至「非法黑戶」等等問題,有些問題幾乎是無解。我們也看到外省老兵和台籍老兵的悽慘狀況,更看到原住民幾個族群面臨的具體問題。更重要的是有很多社會志工在殫精竭智努力深入了解問題,竭盡所能奮力幫助解決問題。
去年八月,族群和諧基金舉辦最後一次得獎博碩士論文發表會,因為我是族群和諧基金等第一任主任委員,應邀在開場致詞,在事先本來打算在致詞結束後稍聽兩三個報告就離開。但聽了一會,又翻閱會議手冊裡的論文摘要,就停不住,就一直聽到完,到全部論文報告結束才離開。每一篇論文都非常動人,每一個作者感言也講得很感人,因為每個作者都真正真心投入有關的族群研究,又都對所研究的弱勢族群對象真正關心,企圖深入了解問題解決問題。
雖然族群和諧基金在成立之初有四千多萬,但相對於要協助解決的族群問題所需經費而言,還真只是九牛一毛。台灣的族群問題極多,基金也不能都能管到。因應族群的問題,雖然政府已成立正式機構,諸如原民會、客委會,但終究還都是弱勢機關,也缺少積極的作為,對族群問題的解決效果相當有限。民間的要改善族群問題,團體雖多,但缺少經費資源。由於族群和諧基金是公益「基金」,不是基金會,只有一筆基金,支用完了,就結束,本身不是一個長久的基金會組織,也無法自行再募款。許多民間志願團體努力解決各個弱勢族群的問題,亟需經費的資助,但族群和諧基金已用罄,很盼望有捐款來繼續支援台灣族群的研究和解決。
瞿海源 2014年3月23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23折$45
-
二手書5折$100
-
新書95折$190
-
新書95折$190
-
新書95折$190
-
新書$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