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歷史:名家論述導讀

自學歷史:名家論述導讀
定價:220
NT $ 130 ~ 675
  • 作者:張元
  • 出版社:三民
  • 出版日期:2015-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459747
  • ISBN13:9789571459745
  • 裝訂:平裝 / 20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歷史一詞有兩層意思,一指過去發生過的事件,另一指我們對過去發生事件的理解與表述。但是,為何過去發生的事件能為我們所知?正因有歷史家蒐集資料、爬梳整理、分析論證、書寫成文,我們經由歷史家的理解與表述,才得以認識過去世界的事件及其意義。

  本書以歷史家為主軸,自諸多著作中挑選精彩的篇章,引領讀者一探究竟,希望讀者能因此知悉歷史的結構和方法,成為學習歷史的基礎,亦能從大史家在文章中闡明人世間的某些道理,感知其終極關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 元


  1943年生於重慶市,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博士,曾任東吳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主任、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現為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其著作有《談歷史話教學》、《簡明中國歷史》(與李孝悌合著)、《古代中國的圖像長卷》,編著高中歷史教科書多種。
 

目錄

自序
導讀1 羅振玉——昔日的基礎教育 1
導讀2 羅振玉——學術新貌 6
導讀3 章太炎——歷史故事是什麼? 11
導讀4 章太炎——漢文帝南面之術的思想背景 18
導讀5 梁啟超——〈治國學雜話〉24
導讀6 梁啟超——〈春秋載記‧序言〉35
導讀7 梁啟超——春秋時代的秦國 43
導讀8 梁啟超——從清代學術展望未來 51
導讀9 齊如山——研究國劇 59
導讀10 王國維——周制的意義 64
導讀11 陳垣——雲岡石窟寺之譯經與劉孝標 70
導讀12 徐炳昶——深遠的思考與嚴謹的考訂 76
導讀13 陳寅恪——唐太宗與魏徵,君臣之際顧難言哉 82
導讀14 郭沫若——關於卜辭 88
導讀15 郭沫若——文化起源與奴隸社會 94
導讀16 湯用彤——開闢西域舆佛教 101
導讀17 范文瀾——厲行節儉政治的隋文帝 107
導讀18 范文瀾——五代的馮道 116
導讀19 錢穆——先秦學術的脈絡 124
導讀20 錢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130
導讀21 錢穆——西漢後期外戚用事的緣由 134
導讀22 李濟——考古學家的方法 139
導讀23 徐復觀——起死回生的一罵 144
導讀24 郭廷以——〈曾國藩總制東南〉152
導讀25 張蔭麟——墨子的思想,理智的明燈 157
導讀26 張蔭麟——北宋變法舆王安石 163
導讀27 劉子健——背海立國的南宋 169
導讀28 何兆武——歷史是科學嗎? 174
導讀29 何兆武——歷史主義舆史論 179
導讀30 漢密爾頓——修昔底德寫史的目的 184
導讀31 漢密爾頓——戰鬥前夜,旗艦上的談話 189
導讀32 漢密爾頓——悲劇是痛苦和歡樂的神秘混合體 194
 

自序
  
  學生學習歷史,不能只讀教科書,還需要讀些課外資料。閱讀的重要,老師知道,家長知道,學生自己也知道。但是,讀什麼呢?大約八、九年前,與兩位高中老師商談,鑑於學生課業繁重,時間有限,不可能讀整本的書,甚至單篇文章;再說,一本很好的書,一篇很好的文章,其精妙之處何在,學生讀了也未必能夠懂得。所以,選些現代史家論述的片段,寫點說明,做點分析,作為課外閱讀的資料,應該是可行之策。我陸續做了一些,在自己任教的大學通識課程班上,讓同學試讀,反應不惡。於是,越寫越長,越寫越深。回頭看看,這樣的小文,課堂以外,對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也不妨抽空瀏覽,或許可以略嚐歷史知識的趣味。
  
  自己閱讀近代學者的論著,覺得真是精彩,很想與人分享,寫點這類文字,就是方法之一,其為偏狹的個人觀點,也在所難免。所以,小文可說都是隨手寫來,未曾刻意安排,以致篇章之間不成系統,內容深淺更欠整齊,這是要向讀者致歉的。最初的想法,無非是為課堂教學增添一點新材料,給學生學習提供一點新觀念。前面的二十幾篇曾放在「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教學網」上,敬請指教;有一位南湖高中老師建議出書,也收到兩件發自海峽彼岸的電郵,表示肯定與支持,並詢問是否已經出版。
  
  感謝三民書局應允出版。我對最初的若干篇加以增補,以求體例不致相去太遠,用了一些時間,也拖了不少時間。當編輯部小姐就著作權問題,告知必須取得著者或其後人的文字使用同意書,真是相當訝異。只不過是一小段文字,需要這麼認真嗎;何況,著作者的後人在哪裡,真是尋覓無處啊。這麼一猶豫,又拖了些時間。其實,對著作權的嚴格要求是需要的,大學者的後人是不難聯絡到的,只要請求拜託,必能得到好消息。我得到了所有著、譯者或其後人的慨然惠允,真是衷心感激;在此謹向何兆武教授、葛海濱先生,以及湯一介教授、陳智超教授、陳流求女士、郭平英女士、郭倞闓先生、范作申女士、張李卉士、王忱女士,還有聯經出版公司、臺灣學生書局、北京三聯書店的版權部門,敬致謝忱。聯絡過程中,得到大陸出版界耆宿沈昌文先生大力幫助,最為感謝;鄧小南教授、白慕堂(Thomas Bartlett)教授、陳星燦教授,以及葉毅均同學的協助,也是十分感謝。
  
  我寫了二十多篇時,在江西上饒的朱子學術研討會上,認識了北京師範大學古籍所的邱居里教授,我向她述及此一工作,深獲鼓勵;邱教授提出撰寫的高見,幫我做了精細的校對,真是感謝不已。後來的幾篇請何曉薇同學校對,也要致以謝忱。最後要向三民書局編輯小組致謝。  
 

內容連載

梁啟超——〈治國學雜話〉

民國初年,一位知識分子或者一位大學生,應該具備怎樣的國學素養,或者應該讀過哪些國學方面的經典著作,是大家關心的事。由於大家關心,也就有人請大學者開列閱讀書單,於是我們看見這位大學者列出這些必讀的書,那位大學者又開出另外一些應讀的書;此一情況今天看來,似乎有點難以理解。今天的大學生會請老師開些應讀的書單嗎?恐怕已經不多,開列「國學」方面的書單,更是匪夷所思。什麼年代了,還要讀國學嗎?先把外文弄好,便於找個好工作,才是緊要的事吧。

為什麼要讀「國學」?作為一個中國知識分子,應該對自己的文化有所理解,知道其特點何在,這就要對國學具有基本的了解,並且進一步加以研讀了。梁啟超(1873-1929)在清華任教時,為學生開了一份「國學」的書單,還附了一篇〈雜話〉。今天看來,書單似乎太難了,大概已經乏人問津,〈雜話〉儘管文章稍長,但說理透闢,而且處處流露真摯的情意,頗有一讀的價值,我們就全文抄錄於下:

學生做課外學問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講堂上功課及格,便算完事,那麼,你進學校,只是求文憑,並不是求學問。你的人格,先已不可問了。再者,此類人一定沒有「自發」的能力,不特不能成為一個學者,亦斷不能成為社會上治事領袖人才。

課外學問,自然不專指讀書:如試驗,如觀察自然界……都是極好的。但讀課外書,最少要算課外學問的主要部分。

一個人總要養成讀書趣味。打算做專門學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業家,也要如此。因為我們在工廠裡在公司裡在議院裡,在……做完一天的工作出來之後,隨時立刻可以得著愉快的伴侶,莫過於書籍,莫便於書籍。

但是將來這種愉快得著得不著,大概是在學校時代已經決定,因為必須養成讀書習慣才能嘗著讀書趣味。人生一世的習慣,出了學校門限,已經鐵鑄成了。所以在學校中,不讀課外書,以養成自己自動的讀書習慣,這個人簡直是自己剝奪自己終身的幸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9
    $130
  2. 新書
    79
    $174
  3. 新書
    79
    $174
  4. 新書
    85
    $187
  5. 新書
    9
    $198
  6. 新書
    9
    $198
  7. 新書
    $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