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94個降血糖疑惑解答+11個經典診療實例+中醫調養祕訣
中西醫雙管齊下,戰勝糖尿病!

  小心!每10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
  注意!糖尿病高居10大死因第4名!


  做好血糖管理,遠離致命併發症

  ●糖尿病可以根治嗎?
  ●糖尿病會不會影響壽命?
  ●糖尿病患者能維持正常性生活嗎?
  ●為什麼血糖總是忽高忽低?
  ●飯吃得越少,血糖控制越好?
  ●如何安排糖尿病患者的三餐?
  ●糖尿病患者須補充哪些營養?

本書特色

  94個糖尿病疑問+11個成功診療實例

  10大權威名醫傾囊相授,詳細剖析糖尿病常見問題,提供對症健康新概念,教您吃對食物、正確用藥,遠離相關併發症,享受樂活人生!

  中醫對症調理+16道養生料理+簡易穴位自療按摩
  透過藥茶、藥膳、按摩,循序漸進改善體質,維持經絡暢通,多管齊下溫和調理,滋養臟腑、解除病痛、益壽延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治元醫師


  現任: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
  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理事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

  學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商管碩士
  台大醫學院生理研究所博士

  資歷:
  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祕書長

何一成醫師

  現任: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碩士

  資歷:
  台北榮總醫師
  省立桃園醫院醫師
  衛生署台北醫院主治醫師
  美國抗衰老醫學會(A4M)會員
  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醫師高等考試及格

洪建德醫師

  現任: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

  學歷: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
  德國約翰固騰堡大學醫學博士

  資歷:
  台北榮總醫院內科部專科醫師
  台北市立陽明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老年醫學中心召集人
  國立陽明醫學大學內科學兼任副教授

翁瑄甫醫師

  現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教學研究部教學副主任
  台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兼任講師

  學歷:
  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

  資歷:
  台大醫院內科部總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內科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臨床研究員
  敏盛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敏盛綜合醫院內科部副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品質部副主任

黃中瑀醫師

  現任: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
  台灣中醫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
  中華中醫學會理事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台北醫學大學生藥研究所碩士

  資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針灸科主任
  中醫師國家考試第1名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監事
  中華中醫學會副祕書長

裴馰醫師

  現任:
  耕莘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院教授、副院長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資歷:
  三軍總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員
  慈濟醫院內科部新陳代謝科主任、社區醫學部主任、
  一般醫學科主任、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蔡世澤醫師

  現任:
  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級醫師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主任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

  學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謝安慈醫師

  現任:
  雙和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

  資歷: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內科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內科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

  資格:
  台灣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
  糖尿病衛教人員合格證書
  中華民國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謝勝湖醫師

  現任:
  台北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學歷: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資歷:
  台北長庚醫院內科主任
  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病房主任

簡銘男醫師

  現任:
  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資深主治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碩士
  台北科技大學機電科技研究所博士班研究

  資歷:
  台大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研究員
  馬偕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
  教育部定講師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會員代表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
  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理事
 

目錄

名醫會客室─台灣10大糖尿病名醫的叮嚀
全方位控制糖尿病,幸福健康可期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王治元醫師

穩定血糖是健康之鑰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 何一成醫師

控制血糖的王道─學會計算熱量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 洪建德醫師

積極治療,徹底控制糖尿病
-北醫附設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翁瑄甫醫師

用對中藥,有助於控制血糖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 黃中瑀醫師

控制血糖的不二法門─正確的知識
-耕莘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裴馰醫師

以病為師、與病為友,悠活人生操之在我
-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級醫師 蔡世澤醫師

控制飲食加運動,照樣健康長壽
-雙和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 謝安慈醫師

控制血糖良寙關鍵─遵從醫囑
-台北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謝勝湖醫師

有效管理血糖,不怕併發症上身
-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資深主治醫師 簡銘男醫師

第1篇 糖尿病疑難雜症解答
第1章 糖尿病診斷對症新概念
王治元醫師解答
1 「糖尿病」是什麼樣的疾病?
2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3 為什麼會罹患糖尿病?
4 糖尿病一定有「三多」症狀嗎?
5 胰臟和胰島素有什麼關係?
6 血糖升高就是罹患糖尿病嗎?
7 糖尿病該看哪一科?
8 「糖化血色素」是什麼?
9 罹患糖尿病和職業有關嗎?
10 糖尿病患者能維持正常性生活嗎?
11 第1、2型的糖尿病如何辨別?
12 換下的內褲有螞蟻是因糖尿病?
13 糖尿病患者應如何預防各種感染?
14 「糖尿病腎病變」如何防治?
15 糖尿病患者易發生視網膜病變?

蔡世澤醫師解答
16 我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17 患者需要心理諮詢或治療嗎?
18 罹患糖尿病還能有正常生活嗎?
19 肥胖和糖尿病有關嗎?
20 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21 女性較容易罹患糖尿病嗎?
22 如何預防妊娠期糖尿病?
23懷孕時也會得糖尿病嗎?
24 糖尿病可以預防嗎?
25 糖尿病一定會遺傳嗎?
26 糖尿病患者能生育下一代嗎?
27 糖尿病可以根治嗎?
28 糖尿病會不會影響壽命?
29 運動、飲食對控制血糖很重要?
30 糖尿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謝安慈醫師解答
31 為什麼血糖總是忽高忽低?
32 糖尿病和高血壓、高血脂有關?
33 女性患者懷孕會影響胎兒健康?
34 患者出現危險時應如何自救?
35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需要戒菸?
36 天氣變化對病情有影響嗎?
37 糖尿病患者可以搭飛機嗎?
38 糖尿病患者可否泡溫泉?
39 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牙周病?
40 如何安排糖尿病患者的三餐?
41 外食族患者能吃市售便當嗎?
42 為什麼年輕的患者越來越多?
43 小朋友也會罹患糖尿病嗎?
44 自幼罹患糖尿病該如何照護?
45 糖尿病兒童在校時要注意什麼?

第2章 糖尿病就要這樣吃
何一成醫師解答
46 有益血糖控制的飲食原則為何?  
47 糖尿病患者需補充哪些營養?    
48 什麼是「食物代換表」?        
49 什麼是「低蛋白飲食」?        
50 用藥患者在飲食上須注意什麼?  
51 妊娠糖尿病的飲食如何安排?    
52 糖尿病若不治療會有什麼後果?  
53 罹患糖尿病一定要服藥嗎?      

洪建德醫師解答
54 糖吃太多,才會罹患糖尿病嗎?
55 吃哪些水果比較不會影響血糖?
56 甜食不能多吃,鹹食有限制嗎?
57 各型糖尿病飲食控制有何不同?
58 飯吃得越少,血糖控制得越好?
59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保健食品嗎?
60 糖尿病患者外食應注意什麼?
61 適合糖尿病患者的烹調法為何?
62 糖尿病患者需要低鹽飲食嗎?
63 糖尿病患者正確飲食順序為何?
64 三餐正常吃還是覺得餓怎麼辦?
65 糖尿病患者多吃哪些食物無妨?

第3章 糖尿病生活保健
謝勝湖醫師解答
66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酒嗎?
67 為什麼血糖太高容易感染?
68 哪些情況下容易發生低血糖?
69 低血糖該如何處理?
70 如何避免發生低血糖情形?
71 什麼情況下會發生糖尿病足?
72 雙腳傷口難癒會嚴重到截肢嗎?
73 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皮膚病變?
74 小傷口也會引起嚴重的問題嗎?
75 運動有助於血糖的控制嗎?
76 患者跌倒受傷會比一般人嚴重?
77 患者家屬應如何從旁協助?
78 胰島素應該如何注射?
79 治療糖尿病如何因人而異?

第4章 糖尿病用藥和治療問題
簡銘男醫師解答
80 口服降血糖藥應注意什麼?
81 吃藥傷胃,能只吃一半分量嗎?
82 偶爾忘記吃藥,該怎麼辦?
83 糖尿病藥物可和其他藥品同食?
84 什麼情況要注射胰島素?
85 胰島素注射有哪些種類?
86 胰島素可以口服嗎?
87 胰島素可以自己注射嗎?
88 注射胰島素應注意什麼?
89 有沒有不痛的測血糖方法?
90 一定要經常自我測量血糖嗎?
91 測量血糖有何注意事項?
92 感冒或生病時測血糖會不準嗎?
93 患者即使是感冒也要立刻就醫?
94 血糖太高會發生什麼危險?

第2篇 糖尿病對症治療
翁瑄甫醫師解答
認識糖尿病
糖尿病4大類型
糖尿病症狀停看聽
如何得知已罹患糖尿病?
誰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裴馰醫師解答
糖尿病日常檢查和治療
糖尿病的治療方式
糖尿病的併發症
糖尿病的生活保健
糖尿病對症特效食譜
●翡翠飯卷
●花椰菜炒蛋
●香芋燉牛蒡
●黃瓜番茄炒蛋
●山藥燴鮮蔬
●南瓜蒸雞
●黑木耳燉雞
●香菇燜鮭魚

黃中瑀醫師解答
糖尿病的中醫觀點和療法
糖尿病對症藥膳食譜
●茯苓山藥鵝肉湯
●丹參荔枝燉鮮魚
●柴胡魚頭湯
●黃耆紅棗牡蠣湯
●胡桃蓮子燉肉
●桑葚烏雞粥
●淮山枸杞雞湯
●枸杞養生飲
糖尿病自然療法

第3篇 那些名醫教我的事
名醫診療室
洪建德醫師的傾聽與關懷
案例1 打胰島素會上癮,吃藥會傷腎,所以靠運動和飲食控制就可痊癒?
案例2 徹底執行所有糖尿病控制事項,如少吃飯、不吃糖、按時吃藥等,為何仍全身無力、體力漸差?
案例3 我是位標準的美食主義者,難以想像每天都是粗茶淡飯,是否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吃美食?
案例4 今年因身體不適住院,檢查出有糖尿病,簡直是晴天霹靂,我是否就此與幸福人生絕緣了?
案例5 我身高155公分,體重46公斤,身材標準,為什麼也會罹患糖尿病?
案例6 計算熱量有較為簡單的方法嗎?除了「食物交換表」,還有更好的建議嗎?
案例7 為什麼吃乾飯和稀飯的血糖差距那麼大?是否和「升糖指數」有關?
案例8 罹患糖尿病只要靠名醫治療,就可不用控制血糖,輕鬆過日子?

黃中瑀醫師的傾聽與關懷
案例1 老阿嬤已經很努力吃藥,近來身體也很好,為什麼又中風了?
案例2 常覺得非常疲累,又極易口渴、流汗,是不是太忙太累了?
案例3 糖尿病是否可用中藥調養,輔助維持血糖的穩定?
 

作者序

控制血糖是健康之鑰


  糖尿病是血糖的新陳代謝異常,會造成神經、視網膜、血管傷害,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失明、截肢等問題。急性併發症有「酮酸血症」,此時脂肪組織大量分解,產生大量的游離脂肪酸、酮體、酮酸,造成酸中毒。糖尿病患者使用降血糖藥物,如果劑量過大,或沒有定時進食、吃太少或過度運動等,會造成低血糖,症狀有頭暈、心悸、冒冷汗等,若沒有及時處理,會進一步導致抽筋、昏迷。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有血管病變硬化,造成冠心病、心肌梗塞、腦梗塞、下肢血管阻塞等,如果下肢血管病變合併神經病變時,易導致下肢壞疽或潰瘍,嚴重時必須截肢。糖尿病常造成腎病變,嚴重時須洗腎、視網膜病變則可能造成失明。糖尿病會導致神經病變,最常見的是:患者會感覺四肢末端有發麻或針刺感,感覺能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很重要,要以低糖、低鹽、低脂肪、高纖維為原則,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醃製的肉類、魚類、醃菜等,以免因攝取過多的鈉而引起高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選擇低GI食物,可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食物含澱粉類比含麥芽糖、葡萄糖的GI值低,而含纖維質較多的食物,通常GI值也較低,例如蔬菜、水果的GI值,通常低於蛋糕、甜甜圈、果汁,而食物煮得越熟爛,GI值通常也越高,例如稀飯比乾飯的GI值高。

  善用「食物代換表」均衡飲食

  有相似營養素的食物,列成表格稱為「食物代換表」,應用食物代換表,可使每餐食物較有變化,幫助控制熱量與均衡飲食,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取醣類的量,應約占總熱量的50%,最好是以澱粉類為主,脂肪的攝取約占總熱量的25~30%,應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攝取蛋白質應占總熱量約15~20%。

  糖尿病患者如果發生腎病變,第一要務是嚴格控制血糖、血壓,並實行低蛋白飲食。由於腎臟的功能是負責排除體內廢物,當功能下降時,無法有效排除廢物,所以須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以減輕腎臟負擔。但也不能完全不吃蛋白質,若不吃蛋白質,身體會分解肌肉,反而增加廢物,因此飲食調配要適當。

  低蛋白飲食的蛋白質中,需有1/2~2/3的優質蛋白質,如奶類、蛋、魚、肉、黃豆製品等。在限制攝取蛋白的情形下,熱量可能不足,須注意補充熱量。如果熱量攝取不足,反而會引起身體組織蛋白質分解,增加含氮廢物。為了維持熱量的攝取量,可適量補充油脂、低蛋白澱粉製品、糖分等。

  調整食量和用餐時間以控制血糖

  不論是用胰島素還是口服藥物治療,營養均衡和飲食控制都非常重要,經由調整食物分量和用餐時間,往往可以讓血糖得到較好的控制。口服降血糖藥,適用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凡是進行飲食、運動控制,仍無法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的患者就應使用。口服降血糖藥依服用時間的藥物特性,可分為3類:

  1 空腹服藥類,作用為刺激胰臟分泌較多胰島素。
  2 飯後服藥類,可調節血糖的新陳代謝。
  3 隨餐服藥類,須隨用餐時的第1口食物服用,主要作用為減緩澱粉類吸收。  

  服用降血糖藥首重定時定量,以維持血糖穩定。

  雖然現今醫療科技還不能完全治癒糖尿病,但控制好血糖,卻是打開健康的鑰匙,如糖尿病患者能控制好血糖,那麼其壽命與健康族群並無多大差別,而糖尿病是一個必須長期追蹤、長期控制的疾病,患者必須要更有耐心地聽從醫囑,並配合運動、飲食三管齊下。希望糖尿病高危險群,及糖尿病患者皆能徹底力行,以邁向健康的人生大道。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 何一成

作者序

  用對中藥,有助控制血糖

  近10多年來,由於人口老化、飲食西化、肥胖,以及運動不足的生活型態,致使糖尿病(尤其是第2型糖尿病)在台灣的發生率直線飆升。糖尿病是一種長期的隱性無症狀疾病,在未做明確診斷前,是非常不容易被發現的疾病。正因為這種長期、無症狀的高血糖傷害的結果,產生各種血管性疾病(Microvascular and Macrovasicular),因而造成高發生率的併發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腎病變,以及神經病變等。

  糖尿病有很多合併症,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引發腎病變,目前台灣洗腎人口比率居高不下,糖尿病和藥物是主因。在此呼籲大眾,很多人對中藥有誤解與迷思,認為吃中藥會導致洗腎,事實上,吃中藥造成洗腎的機率實在微乎其微!

  勿吃來路不明的中藥

  許多民眾以為吃中藥會導致洗腎,會有這種誤解,通常是因為有些人服用來路不明的藥材。早期,比利時婦女吃減肥藥,發現其中含有馬兜鈴酸而導致洗腎,這是因為外國人不懂中藥,還有一些不合法的藥商所為。像是關木通、青木香這些中藥都具有毒性,合格的中醫師是不會使用這種藥材的。我個人就不喜歡開外單,讓病人到院所外抓藥,因為一般民眾對藥材的辨識能力有限,很容易誤用。

  加上很多人誤解中藥藥性緩慢,相對於西藥療效沒那麼好、那麼快。事實上,中藥用藥比西藥複雜,如果沒有合格的中醫師處方,中藥常會遭誤用,因而被誤以為沒什麼療效。曾經有個病人來到我的門診,說他只要做推拿,但是我沒有幫他做,並且還告訴他,在「辨證論治」的機理下,正確的處方治療,勝過盲目的推拿。

  彼此配伍可增強藥效

  幾千年來,中醫源遠流長。而現代社會,許多人對文言文根本不能理解,讀不通,也不瞭解中藥的用法。簡言之,中藥最可貴的地方,就是藥物彼此間的配伍、協調作用。中藥不用單藥,「單藥久服必致病」,如果只用一味藥,雖然藥效很好、很快,但一定會有不適的情況發生。例如只吃黃耆,黃耆吃久了一定會口乾舌燥,但是如果黃耆加了當歸,黃耆補氣、當歸養血,兩者交互作用,即可降低單味藥物的用量,卻又能增強藥效。

  中醫講的是辨證論治,用中藥不但要看個人體質,還要看中藥成分,舉例來說:用「六味地黃丸」可以降血糖,可是六味地黃丸有的是用糖蜜、有的是用蜂蜜,有研究證實,蜂蜜比糖蜜較不易讓血糖上升,但很多民眾受到廣告大肆渲染的影響,不清楚成分就買來吃,結果吃出問題,反而歸咎於中藥,這對中醫師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此外,中藥若是用對,的確對腎臟有幫助,包括對腎臟病患者也是有幫助的。但中醫已經強調「臟病不治」(即器官已經損壞,要再靠中藥重新恢復器官功能,幾乎已經是不可能),也就是說,已經要洗腎了,想再靠吃中藥醫好的可能性,必須再仔細研究,但是對於不適症狀的緩解是可以做到的。

  中西藥可以一起服用

  還要補充的是,有些中藥和西藥是可以一起服用的,但要經過合格的中、西醫長期觀察。我曾經告訴一位正在服用西藥的患者,中藥可以輔助延緩血糖上升;因為他是台商,有一陣子不在台灣,他發現停用中藥後,血糖果真變得不穩定,之後返台又來門診找我,我也同時叮囑他西藥不要停,結果,現在血糖穩定很多;另有一位患者血糖不穩定,已經中風2次,經過我的診治後,血糖終於穩定下來了,我告訴她西藥不要停,中藥是作為輔助之用的;但老奶奶聽不進去,擅自停用西藥,在第3次中風後,連患者的家屬都開始責怪我們。

  此外,絕對不要道聽塗說。曾經有患者拿來路不明的藥方來問我,吃了有沒有效?我一看是非處方藥,便叫他不要吃,因為不是從我手中開出的藥方,我是無法對病患負責的,如果吃出問題,病患又要責怪中醫師處方無效,這真是天大的冤枉!

  最後,給糖尿病患者一點養生建議:中醫特別強調吃新鮮、當季的食材,而非名貴的食物。至於運動,則著重遲緩深沉、全身性放鬆的運動,才能使含氧量增加,讓深沉的內臟呼吸,細胞也才能修復良好。中醫強調,白天陽、晚上陰,所以盡量不要在晚上運動,以免過度消耗一天的能量。除此之外,糖尿病要找合格的中醫師診療,吃對中藥,才是治病的不二法門。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 黃中瑀
 

內容連載

◎肥胖和糖尿病有關嗎?蔡世澤醫師解答

肥胖與糖尿病密切相關,只要適當減重,血糖控制藥物的效果就會更明顯,也能降低併發症

肥胖與糖尿病密切相關。根據統計,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有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問題,因為「胰島素阻抗現象」,導致肥胖者的胰島素作用鈍化,體內必須要有更多的胰島素代償,但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細胞功能,往往已較常人衰退,因此更是雪上加霜。

臨床發現,糖尿病患只要減重3~5公斤,血糖控制藥物的藥效就會明顯提升許多。

代謝手術-病態性極端肥胖患者的福音

通常對於「病態性極端肥胖」的患者,如果進行適當的代謝手術,患者的血糖都能獲得很好改善,血糖控制也因此變好;有些糖尿病患因為病態性肥胖,BMI值高達35以上,此時可藉由手術來降低體重;有些人術後甚至不必再使用控制血糖藥物,糖尿病也因此有了戲劇化的改善。

醫學統計發現,身體的BMI值越高,糖尿病的盛行率就越高;此外,糖尿病未能好好控制者,常會引發心血管問題,「減重」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也有很大助益。

◎糖尿病病友易發生視網膜病變?王治元醫師解答

約50%病友會出現視網膜病變

根據統計顯示,糖尿病導致失明的機率,高於一般人的25倍!糖尿病患者因為日積月累的微血管病變,和新陳代謝的緣故,導致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其中以視網膜病變最嚴重,也是導致失明的原因之一。

視網膜病變2大類型

1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

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又稱「單純性視網膜病變」,此時眼部血管會慢慢變窄、阻塞,一開始會出現微血管瘤,並有硬性滲出的白斑塊,接著出現棉絮狀的軟性白斑。醫生可根據「眼底檢查」發現這些變化。

早期的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不會引起視力下降,但視網膜小片出血,會引發局部視野缺失。如果出血或滲出白斑擋住黃斑部,視力將明顯下降。

2增殖性視網膜病變

發生「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時,新生血管會進入玻璃體,這些新生血管只生成單層內皮細胞,所以很脆弱,容易出血,造成玻璃體出血;再加上血管纖維增生,使得視網膜遭到拉扯,有時還可能導致視網膜脫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4
    $229
  2. 新書
    75
    $270
  3. 新書
    88
    $317
  4.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