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臺灣社區營造論述之形構

21世紀臺灣社區營造論述之形構
定價:260
NT $ 205 ~ 234
  • 作者:柯一青
  • 出版社:白象文化
  • 出版日期:2014-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580139
  • ISBN13:9789863580133
  • 裝訂:平裝 / 13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社區總體營造在臺灣有何影響?一部幫助你快速明瞭社區總體營造理論的參考書

  ◎作者深入研究社區營造領域,持續出版之第三部探討社區營造的專書。
  ◎跳脫前作探討社區營造案例之模式,轉而釐清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理論的內在理路。
  ◎探討臺灣社區營造論述的緣起及其執行後的現象。
  ◎剖析臺灣各時期因社會、經濟及政治變動所影響的不同社區營造方向。

  介紹臺灣社區營造論述的緣起及其執行後的現象,並詳細分析臺灣各時期社會經濟及政治方面的改變,書中不論社造運動的成功率,亦非探討社區營造案例與形式,而是深入探討其影響層面及各種現象。同時彙整眾多資料,以戰後臺灣的社區總體營造論述出現的脈落及其現象作為分析,勾勒出社會變遷中人際關係及家庭結構改變的歷程,探討國家機器對社區營造理想狀態的價值預設。

  其研究成果透露出對於社會變遷軌跡的批判以及實踐社會改革的意圖。有助於釐清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理論的內在理路外,亦包含對於該理論的批判與反省,為有興趣於社造運動未來發展的讀者提供了參考教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柯一青


  臺中市外埔區頂竹圍人
  華梵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畢業
  中華民國城鄕風貌協會講師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一、動機與目的
二、方法
三、研究流程與操作方法

第貳章 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會空間的改變與社區意識的興起
一、準後現代性與城鄉社會的變化: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會空間的轉變
二、社區/地方意識在逐漸分裂的時空中差異地興起
三、準後現代性脈絡下「社區營造」意義的轉變

第參章 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造的推動主體及論述
一、缺乏彈性的國家文化官僚 VS.多元展現的社會群體
二、從「生命共同體」到「心靈改革」
三、徘徊於文化產業與地方社會重建的歷史困境
四、來自地方底層非正式實踐的脫曳生機-環保運動

第肆章 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區營造的實踐技術及反省
一、乍露生機的「參與」論述及其納入體制的異化
二、沉溺於地方古董蒐集的文史調查
三、無法中介、調和社會矛盾的社會動員
四、與地域性脫節的活動舉辦
五、文化的廉價化與商品化
六、來自少數案例的生機

第五章 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區營造的社會——空間論述及想像
一、一度浮現的自足地方與市民理想社會(來自西方「地域—公社」傳統的空間想像)
二、模糊的家庭想像
三、認同神話下扁平而均質化的「地方」
四、封閉排外的「父權新故鄉」:以國族為基礎的威權新社會與秩序空間
五、以現代化工業化為品質象徵的進步想像
六、差異地誌的文化產業異化
七、空間與社會的斷裂

第陸章 結論
一、整體回顧
二、逐漸失去的市民意識
三、社區不再!?
 

作者序

  21世紀臺灣主要的社區總體營造論述,已經執行了許多時日。戰後臺灣的社區建設中並無民眾參與學習的政策,社造的出現讓參與機制出現,然而參與並不等於參加,民眾必須在社區硬體及軟體建設中得到學習的經驗。

  社區營造的期待並非實質的社區建設,而是社區民眾如何自主的學習,期待人民在離開學校後在社區仍能得到學習的機會,社區的健全有助於人心的凝聚,社區營造重視的是營造的過程也就是凝聚共識、共同負責及衝突解決的過程,並不一定必須達到怎樣的實質利益。臺灣人民沉溺在經濟奇蹟下的豐沃收入,卻也因此犧牲了家庭及社區生活的建立。人民辛苦的工作本應該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但現今卻有很多人是因為賺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而犧牲了生活,與家人鄰居的關係卻越來越遠。而這個現象在社會上十分普遍,資本家將員工當成生產機器,員工自然將老闆當成提款機,沒有凝聚沒有情感,社會問題自然天天上演。

  社區營造的提出,曾經給予中產階級無限的期待。這是一個凝聚人心的力量,也是經歷殖民及長期威權統治的人民,學習自我發聲的機會。本書試分析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發展的歷程與分析,大部分論點為個人觀點,只對現象及狀況陳述並無針對任族群及黨派之意。內容如有錯誤,仍請前輩先進不吝賜教。令人期待的社區營造精神,始終無法改變以「建設」為選舉鋪路的現象。選舉的考量常讓社區組織內部產生矛盾,最後回到從前以硬體建設為主軸的「社區營造」政策。期待政治的思維遠離社區,才能使社區居民真正自主。

  從社區營造到社區總體營造,臺灣走得十分艱辛,公私部門如何協力,建構一個社區永續的未來,是臺灣的巨大挑戰。期望看到臺灣公民社會力量的真正的展現。
 

內容連載

第貳章 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會空間的改變與社區意識的興起

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區實踐論述的出現與社會空間改變及社區意識興起密切有關係,且隨著政治及社會變動使社區營造的意義,產生重大轉變,故本章節首先要探討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造論述形構的歷史社會根源及意義。

一、準後現代性與城鄉社會的變化: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會空間的轉變

「社區」(community)是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的一環,並不單單指的是村里,更不以集合住宅為單元,應該屬於人心裡互動的一種組織,並無固定的範圍與界限。故「社區意識」(community consciousness)必然隨著社會空間及政治、經濟環境的轉變而變動。臺灣戰後的社會結構由傳統農業社會開始逐漸轉變;政治環境也因威權政治瓦解而開始改變,此種階段性演變意外成為社區意識產生的條件,也造就凝聚成為社會運動的契機。茲分別就臺灣社會結構及政治環境演變敘述如后:

1.戰後以迄八○年代以前臺灣既有的社會-空間結構
戰後,國民政府取代日本殖民統治者在臺灣的地位,起初仍延續日治時期人民與政府的關係,並未試圖觸動或改變整體的臺灣社會經濟結構,故當時臺灣的社會組成仍處於地方鄉紳、小農與佃農為主的農業社會。但隨著政經情勢的變化社會結構開始產生轉變。其中在政治方面,經過一連串政治事件(如228事件等)拔除了日治殖民時期的本土精英或政治領導者。在經濟方面,則透過土地改革政策削弱地主對農業生產之掌控,再以「以農養工」政策扶植原有的地主將產業重點轉向工業。此時期臺灣正處於威權與現代化主義勢力的相互角力,政治與經濟消長的抉擇。由於當時的政府對美國的援助過度的依賴,只好朝向資本主義親成長發展。原本在土地政策中被削弱的地主,在政府扶植下搖身一變,即成為民營家族企業資本家。而臺灣社會因此漸漸的從以農養工轉為由農轉工,經濟上也由進口替代轉為出口導向。而臺灣的農村則呈現生產力衰退的現象,因應著低工資、低糧價、肥料換穀政策及產銷一元化政策而來的農業破產,造成了城鄉移民,農村勞動人口大量向都市集中,城鄉關係開始改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05
  2. 新書
    88
    $229
  3.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