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人口老化大趨勢,世界將大重整
這是一本預言書,始於體認美國、歐洲與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的人口正在老化。本書要談這股無法阻擋的趨勢如何強加嚴峻的經濟壓力,並迫使這個世界進行重大調整,包括大幅擴張全球化。當然,這些改變本身又會回過頭來引發壓力,發動更多的改變。
在評估各種調適的不同層面時,更因為本書考量的是長期,故而我極力抵禦誘惑,不採用外推法(Extrapolation,根據過去和現在的發展趨勢推斷未來的方法)。現代極流行將目前的趨勢延伸到長遠的未來,得出讓人血脈賁張、論點極端的結論,但這類「預測」一向都錯了。現實很少按照預測路徑走。趨勢從未在不受干擾的條件下發展。當個人、企業與政府面對自身的改變時,他們拒絕處於被動,會做出回應。如此一來,他們就把情勢帶入了新的方向,引發了新的壓力並導致了其他的連鎖反應,之後又引導態勢往不同的方向走去。這些轉折便是本書及其他任何合理長期預測的資訊基礎。
本書的分析納入了更多的生活面向,超過我一開始寫作時的預期。雖然經濟與金融如一般預期占了最多篇幅,但文化、社會或組織以及政治的議題隨處可見。有些素材拋磚引玉,帶出我更大的興趣。挖掘這些資料很引人入勝,但也很可能讓討論顯得龐雜難懂。更糟的是,這些離題的資料很可能使基本的主張失焦。為了確保本書切題,我有時候會在某些議題之外略提原本應該很詳細豐富的內容,指向其他研究的結論。我把多數的注意力放在相關議題如何契合大方向主張中的其他要素。但,我會提到這些資料,供有興趣的讀者詳細研究。
我相信,我在本書中提出的是精準的美國與其他經濟體未來面貌。當然,這當中有很多犯錯的空間。雖然人口結構趨勢變動緩慢,也因此而成為紮實的分析基礎,但個人、企業與政府的因應作法卻不容易預測,尤其時間這麼長。以我實際所做的推演來說,我的假設是(我認為這很合理)人們、企業及政府將會理性地遵循自身的利益行事,至少在長期來說是如此。
但就算當現實偏離預期時(有時一定會),本書的分析仍能協助投資人、商業人士以及政府在長遠的未來找到定位,因為我找的不僅是機率,更是隨著事件展開與壓力累積會出現的潛在陷阱與選擇。這樣的背景應能讓你不僅能為自己評估持續流動的資訊流,也能權衡無法預見的事件造成的可能效應。
我發現,在彙整這麼多、這麼分歧的元素時,我持續不斷看到對現實作出任何漂亮完美解讀時會出現的嚴重陷阱。當然,這是因為於我們無法了解或預見全局,但這些陷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相關人士了解「作用力道」的概念;這些陷阱同時也成為一種工具,讓人去分辨很有可能、或許可行以及機會不大之間的差異。
我很確定,當艾森豪將軍(General Dwight
Eisenhower)在一九四四年六月月日諾曼地登陸前晚,對屬下說計畫「無用」、但規劃「不可或缺」時,他心裡也能辨別同樣的差異。他知道一開火將立刻啟動事件,朝意外的方向邁進。但他有信心,相信努力拼湊出全貌會讓他的屬下了解能力與限制所在,讓他們即便在面對無可避免的意外時亦能判斷情勢可能如何發展。就算未來很不會再有如世界大戰這般的殺戮,但猛烈的經濟、金融、政治與社會現實將一如戰爭,偏離最精心建構的細節,也因此,規劃背後的分析將遠比特定的結論更加寶貴。
在評估這些預想的行動與回應、並針對未來的行動提出建議時,本書中的分析將不時從互相衝突的意識型態出發提出論證。有時候本書會支持政府要積極作為,例如在訓練這些領域。有時候,本書似乎又偏向商業,比方說,會大力主張政府與企業在研發方面締結伙伴關係。更有些時候,本書的調性是大鳴大放擁護自由市場,要求政府完全退出整個流程,比方說,我會指出規範如何壓抑創新與妨礙必要的調適。這些意識型態上的混亂,出自於我決心從實務觀點出發,而且,現實太過複雜,難以用單一意識型態說明。
我期望,最終的成果就算無法提出簡單扼要的解讀,也能有所釐清。我有信心,本書的分析大有引發歧見的空間。我相信心存善意之人彼此間也並不相同,我期待能和發現錯誤的人積極交流,或者是認為後續發展會讓議題更為複雜、是我所無法預測的人,當然,還有那些認同我的人,不管是個人、政府或商界都好。
推薦序
面對新時代,不願學習和改變,小心成為未來的文盲
兩年前,《經濟學人》雜誌以「沒有工作的世代」(jobless generation)當做封面主題,內容主要是探討面對全球化經濟形態的轉變,工作模式也正在改變,不但工作不好找,薪資下降,更有可能的是工作即將消失。戰後嬰兒潮是代表建立經濟的果實,強調勤奮努力就能累積財富的工作觀,雖然還適用在這個世代,但結果卻大不相同。
現在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領著微薄薪水,面對著物資不斷上漲,房價如天高,造成無論如何努力都跟現實差距極大化的現象,中產階級消失,社會M型化更加明顯,年輕人對未來感到無望,因為大環境不好,企業不敢投資,大家只好追求小確幸,久而久之便無大志,國家也就停滯不前。
讓問題更加嚴重的是,人口生育率的下降, 鄰近的日本已經進入老化社會,在未來二十年內日本國家超過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三○%,國家老年保險邁入嚴重赤字,社會沒有足夠的壯年支撐經濟生產,他們又要負擔老人的供養,大部分的勞力工作被機器人取代。負生育率讓台灣在不久的將來人口將會低於兩千萬,同樣的進入老化社會,更嚴重的是人才匱乏將會是壓倒整個國家進步的最後一根稻草。
體制的崩壞是整個人類要面對的事情。富裕國家有富裕國家的問題,如人口老化,社會福利負擔沉重,開發中國家有開發中國家的問題。然而,危機也會帶來轉機。網路會加速體制的崩解,會讓舊思維的政府花更多的力氣維持權力;同樣的,網路也會開啓新的機會,加速金融、教育、商業、流通的創新,國家和國家的政治差異形成的障礙漸漸模糊,決勝負不是在國際的談判桌上,而是在虛擬世界的法規。政府的行政創新成了重要的指標,擁抱開放資料、開源社群(open
source community)和強韌系統(resilient network systems)是未來的趨勢。
老化社會變成必然,機器人會取代人類部分的勞力工作,因此有一技之能的知識經濟模式要比有文憑更重要。教育的功用轉變成如何學以致用,於是基礎知識外的實用技術變得更重要了。另外,網路解決了大部分取得教育內容的問題,所以老師的角色從指導者變成引導者,也就是說,自主學習要比學校教學更重要。而且,家長和學生的觀念也要跟著改變,因為文憑變得不值錢,擠進名校不再是莘莘學子唯一目標。還有,健康醫療產業變得更重要,如何活得更久更健康變成顯學,壓力、焦慮引發而來身心病症變成社會的主流疾病。
未來的不確定已是必然。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曾說:「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願意學習或重新學習的人。」學習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當代最重要的技能,投資在教育和不斷的進步是個人勝出的重要關鍵,同樣的,政府要正視這些未來的變化,好好思考教育的創新,去除名校文憑的迷思,注重在做(doing)和啟發,在教育中培養「心的鍛鍊」,讓其可以從失敗中學習,鼓勵開創。如果改變已是必然,那麼就用輕盈的心,快速的調整去面對改變吧,沉溺在過去的美好或悔恨是無用的。
TEDxTaipei 創辦人 & TED亞洲大使 許毓仁
推薦序
從未經歷人口減少的年代,值得你關注
大家應該都知道,也有一定的認知,那就是台灣將在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亦即二○二五年超過六十五歲的人口將占台灣總人口的二○%,老化速度比起日本、美國、法國等先進國家都要快,因此都很關心未來長期照護等社會福利制度,也認為這將是社會安全網必要的一環。
事實上,對於台灣的永續發展而言,高齡少子所帶來的衝擊並不止於社會安全網而已,因此趨勢所帶來的人口減少的議題,更牽動了整體產業的興衰。雖然目前我國總人口仍在成長,但將於二○一九年到達頂峰,其後總人口數開始減少。而從十四到六十五歲的勞動人口來看,勞動力總數已於二○一二年達到頂峰開始反轉向下。
此一趨勢對於國內消費內需與勞動供給都將產生影響,包括勞動力人口減少,導致生產力持續弱化;各級產業勞動力高齡化情形普遍,風險逐漸增加;內需市場規模萎縮,入境人數的消費也難以彌補少子缺口;而台灣人口退休後平均餘年遠高於先進國家,勞動力未能有效發揮,其消費需求也未獲滿足等等議題逐漸浮現!
就產業規劃的角度觀察,在台灣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從未經歷人口減少的年代,因此過去產業與經濟發展思維,皆在人口持續增長的狀態下進行,政策基調為應對人口增長的經濟政策,目標重點為效率生活與高品質生活模式,因此政府主要關心焦點在於建構基礎建設、教育設施、城市開發,推動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等。
但未來,人口成長的趨勢將盡,產經思維亦需有所改變。為應對人口減少的現象,政府在政策基調上應轉變為適應人口減少、友善高齡,在核心政策理念上則應著重善用國家資產,包括人、資源、金錢,提高人民的生活滿意度,目標應該是創造公平、開放、包容的社會,提出讓民眾感到富裕及希望的有感政策,消除對未來的不安全感。
基本上,面對這樣的高齡少子社會,除了政策應有所對應以外,國際貿易及市場、產業、消費需求及基礎環境也會有連串的變化,廠商應該如何及早布局,相信大家都很關注。而你手上這本《晚退休時代》對往後三十年高齡相關的議題有深入的描述與分析,並嘗試提出可能的解決之道,雖然有些是美國觀點,但許多現象及趨勢全球是一致的,值得關心個人、社會、市場、產業及國家發展的你撥冗一讀!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詹文男
推薦序
世界的遊戲規則將大改,你準備好了嗎?
「人口老化」已非新鮮議題,這幾年更有不少文章、數據、書籍出籠剖析其來龍去脈,甚至利弊得失和如何因應也都不少見。例如:二○○○年在台出版的《老人潮》(Gray
dawn)一書,它生動描述了面臨高齡社會的心悸場景,列出一長串問題,諸如人口老化後經濟會衰落嗎?年輕一代會因即將支付的龐大稅賦,引發世代戰爭嗎?醫療科技的進步讓生命得以延續,是人類值得支付成本的福祉嗎?誰該活下來或被放棄?誰能作決定?針對這些頭痛課題,作者提出六大解決辦法:一、拉長工作年齡;二、增加勞動力(如移民);三、培養品質高的下一代以提升資源;四、喚回孝道;五、老人只求基本津貼就好;六、早些儲蓄防老。
再如二○○五年出版的《世代風暴:人口老化即將引爆新經濟危機》(The Coming Generational
Storm),該書以「從嬰兒車到拐杖車」清楚點出人口已從小孩過多轉為老人過多的問題,同樣的都是青壯年勞動人口相對不足,於是「依賴率=每位青壯人口扶養的小孩和老人數」升高。小孩和老人雖說都屬於依賴人口,問題卻大不相同,即使是食衣住行育樂這些基本生活需求也迥異,最大的差別則在「小孩子有明天」,會成為生產性人口,但老年人卻只是消費人口,而且不論是照護、醫療,不但耗費資源多,需求也複雜,因為這類人口經過人生歷程,意見和脾氣都難以捉摸。
在台灣,不但官方早已發出高齡、老齡社會來臨的警訊,且已有明確的人口統計數據呈現了出來。而中研院于宗先院士也早在二○○四年五月五日發表<台灣幼少年人口銳減的警訊>一文,將「少子女化」的衝擊歸為四項:一、從幼稚園到大學生人口的銳減,必然影響教育制度的改變;二、未來勞動力減少對產業的影響;三、養兒防老的傳統社會保障制度化為泡影;四、對硬體公共建設的需求減少。
所以,人口老化、少子女化是全球課題,也都有不少文章、書籍作了相關分析,似乎很難有新的突破觀點。不過,這本由資深經濟學家米爾頓.艾茲拉提著作的《晚退休時代》另闢蹊徑,除對全球高齡化社會的來龍去脈綜合分析外,特別對未來三十年,邁向老年老社會、產業形態被迫轉變、工作環境大不相同、生活重心轉移、國家如何維持富強等問題,教導你我在面對未來三十年時,該如何過活?
是的,這是一本預言書。作者指出,在未來三十年,美國、歐洲與日本老化的人口結構,將開始威脅人們的生活方式。退休人口的規模不斷擴大,將會使得相對縮小的勞動力負擔加重,減緩成長步調並拉緊公部門與民間的財政。兩相強烈對照之下,新興經濟體則享有大量、年輕且充滿熱情的勞動力帶來的好處。這些差異將會未來三十年或之後的經濟與金融發展定調。
作者樂觀認為,未來的前景要比媒體試圖讓世人相信的更光明。在面對強迫勞動力出現重大變革的挑戰時,我們可以活下去,甚至還可以活得好。美國有能力領導全球作出必要的改革,包括提高女性在職場上的參與率、創造整體而言更長的勞動生涯、改變各經濟體生產的產品與方式等。這本書明確且引人入勝地論證,憑藉著政府、企業界與一般人民的可觀想像力、努力與彈性,這些作為將如何帶來甜美豐碩的果實。
對於投資人、大小型企業的業主,以及任何有意了解未來將如何的人來說,這應是一本改變遊戲規則的好書。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