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那些事

幼兒園那些事
定價:380
NT $ 300 ~ 342
  • 作者:鄭婉妮
  • 出版社:奧普特影像視覺設計
  • 出版日期:2014-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617332
  • ISBN13:9789868617339
  • 裝訂:平裝 / 258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生動的故事式個案,描繪兩岸三地幼兒教育現場實境,
涵蓋家長、兒童、教師、班級經營、
多元文化等亟需探討的幼教案例,篇篇發人深省。

  ◎ 兩岸三地幼兒教育現場亟需思考的人事物問題,一次蒐羅六大主題,36個案例。
  ◎ 以理論與實務架構幼教案例,涵蓋學術思維與專業引導。
  ◎ 文學獎筆觸,生動好讀,情境鮮明,讓人深刻體會幼教教育真實情境。


  家長讓幼兒園孩子帶著iphone、ipad上學,下課不想出去玩只是低頭滑平板;每一班,總是會有一隻永遠在後面的蝸牛,也總是會有腳踩風火輪,永遠停不下來的孩子……;有時候,班上會出現連孩子的餐具都忘記清洗的家長,也有時候,會出現對老師每一個教學策略方式都過度關切的家長……。這些故事,每天都在兩岸三地的幼兒園中上演,考驗著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的智慧。

  作者鄭婉妮博士致力於台灣學前教育專業20年,以其豐富的學術涵養與實務經驗,完成這本幼教案例教學法研討專書。

  本書將幼兒教育現場容易遇到的問題歸納成五大議題:家長、兒童、班級經營、課程理念、教師同事。案例設計均涵蓋幼兒教育相關理論,再透過文後的討論問題,啟發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與方向。

  其中家長篇敘述在幼兒園中常見的家長衝突及新時代的代間問題;兒童篇則以兒童行為輔導的重要理論與形式出發設計敘寫;班級經營篇以常見問題為引,導引老師思考解決策略;課程理念篇集結兩岸三地的新觀念,刺激幼教理念重新思考;教師同事篇則加入教師相處及幼兒教育領域獨特組織文化之討論;多元文化篇廣泛蒐羅新時代議題,大膽搬上檯面進行禁忌激盪。

  本書由作者統一書寫方式及敘事風格,流暢易讀且字字中的,期望幼兒教育專業人員在專業進修或是學生在專業養成時,皆可透過案例的思考刺激,提升自我專業層次,對於幼教現場遭遇的問題作出符合理論與倫理的專業判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鄭婉妮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博士,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及專長除關注於幼兒教育領域之外,近年來更專注兒童手機遊戲、媒體組合遊戲等新媒體之研究,並與兒童行銷、消費、兒童流行文化結合,致力於全方位的遊戲模式建構與理解,目前為台灣遊戲產業開發商兒童遊戲發展與行銷策略諮詢顧問。
 

目錄

寫在前面
他山之石
家長篇
寶貝
這個好
安安的被子
不速之客
PAUL的中藥粉
群群的大書包
兒童篇
小口成髒
我要回家
吃飯囉
愛哭鬼
慢吞吞
小報馬仔
班級經營篇
無敵破壞王
我揍你喔
脫韁小野馬
獨行俠
風火輪
小咪咪
課程理念篇
就是不要有功課
貝貝的瘀青
NOCHINESE
考試比賽
小忙人
節奏
多元文化篇
大隻雞慢啼
他是娘娘腔
窮小孩
你媽媽是外籍新娘
原住民是懶惰鬼
大姐姐是男生還是女生?
教師篇
稀有動物
處罰
臭小孩
我跟你說
分配
兩個人的教室
 

作者序

  十年來因為種種社會進步所帶來的變化,竟有倉促之感;幼兒教育因為連動著家長的行銷與兒童的需要,更為巧妙。許多尋找資料,甚至閱讀的方式,在時地空間上都有著與以往不同的風貌,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日積月累的人性。

  教書那樣多年,接觸幼兒教育那樣多年,那些在幼兒園發生的事,對於許多工作已久的前輩們來說,早已經是滄海桑田,司空見慣。雖說是司空見慣,有時候卻也總是無解或是無法可解,成了一日又一日的抱怨;對於新手來說,更是裹足不前,夜半時分輾轉的擔憂,也是未來為師的操煩與挑戰。

  面對不同的問題,就著每個人的人生、每個人的閱歷、每個人的性格以及技巧,情緒上的忍受度不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就不同。有些事情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睡一覺或是吃個飯便過去了,不當一回事。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時刻在心上,焦慮不已。

  幼兒園每天都會發生不同的歡笑,憤怒,悲傷,喜悅等等各式各樣的事件,像是一個旋轉木馬,不同的人坐上來,便有不同的感受。這些體驗是珍貴的,對於幼兒園教師來說,是難得的經驗累積。以往這些故事,只在許多的茶餘飯後或是課堂上簡短流傳,或許解決了那一些微小的困擾,但是我總覺得必須把它系統化的收藏,讓更多人知曉。在思維角度上,透過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策略方向,解決的方式也能像活水一樣,源遠流長。

  於是,開始我找學生聊天,我到幼兒園蹲守,再次看見那些我曾經的習以為常,也陸續聽到許多充滿歡喜悲傷的幼兒園人事物。然後依照不同的議題,我把許多故事重新組裝,依照許多理論,我再修飾,並且把想要突顯的專業慢慢編織進故事裡面。

  在書寫的同時,本來我想將問題處理的方式附在文後,但是幾經思考之後,卻覺得在實務人生經驗方面,處理的方式實在沒有準則,也不適合用教條式的方式列出。更何況在案例討論的當下,每個人的經歷與人際都有許多的不同,若是列出處理的方式,就失去群體討論的意義,也剝奪讀者自己尋找資料歸納想法的樂趣,鑒於我對作者已死觀念的推崇,我更不想在書裡面綁架許多幼兒園教師的處理思維。不過,縱然如此,在羅列問題討論的同時,我已經間接地告訴讀者我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偷偷地存活在對方思考的絲縷中。

  另外,我也發現目前手機電腦等,一指上網搜尋資料的速度非常快。也就是說當在某個情境之下,已經定義出你面對的問題是什麼,例如剛開學的小朋友離了父母親就哭哭啼啼,你定義出了這是分離焦慮的問題,只要一上網,各種前輩的解決方式,各種學術理論的建議,千奇百怪,各有千秋,我甚至覺得我的處理方式尚不及網民們的創新多元。加上前面所說的情境與討論總能激盪出差異的美麗火花,所以我就除卻一般寫教科書的邏輯,大膽把文後的建議處理方式拿掉了。我想我是真正實踐了科技社會變革下,把教師的角色轉換為問題引導者,而不再孜孜不倦地要唯我獨尊地說教了。

  通常人生會面臨許多兩難的矛盾抉擇,很多時候是因為看不清處問題的點在哪裡?又或者是沒有挺身而出的解決勇氣,所以在處理時總是摸不著頭緒。當問題的點線面都清晰了,也知道自己心裡的界線在哪裡了,最終也能接受事情的結局必須是理性而合理的時候,這時許多解決事情的態度與準則,便自然浮現在心頭。這些案例故事的呈現,就像是一方沃土,在許多教師的心裡提供思考的環境,在與他人的討論中,灌溉滋養,讓專業幼教種子更為精煉成熟。

  這些故事,來自於幼兒教育的第一線,這一條線,因為這本書,延伸至每一位教師的心中,經由他們,天心月圓,滿至芳溢。
 

內容連載

No Chinese…
這一句No Chinese總是深深
刺痛了小妮老師的心。


對於小妮老師來說,他真的不懂,究竟看到那些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有什麼好開心的?

一年前剛從研究所畢業的他,頂著優異的成績與一口流利的英語,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這家幼兒園。那時候進到集團的連鎖幼兒園體系,大家都替他高興, 因為這畢竟是一個有品牌有制度的工作環境。但是最近小妮老師卻在幼兒園強調全美語的環境下,感到矛盾與沮喪。

佳佳幼兒園其實一直以來強調以幼兒為中心的理念,因此重視兒童的遊戲及成長經驗的重要性,在課程的編排上,基本上不急不徐,一年以來小妮老師覺得這個環境基本上還行吧!之後幼兒園因為經營得很好,被賣給了新來的創投經營者。新的董事長,在其他事業賺了不少錢,他看準了兒童產業的市場,當然如果要賺錢,那必須是迎合家長需求的。

全美語環境的創設就是新董事長的第一波大改造。於是佳佳幼兒園的英文招牌掛起來了:

Double Best Kindergarten 大大的招牌經過品牌視覺設計,招搖地在街頭閃耀著。每個老師都洋裏洋氣地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小妮老師的英文名字就叫做Wendy,這些改變都還好,比較可怕的改變是,董事長要求幼兒園要創造學習英文的環境,因此只要在幼兒園裡面開口就只能講英文。

上個月在招聘英文教師時,令所有華文教師感到好沮喪呀!首先董事長親自招聘,開出來的薪資足足比華文教師多了兩倍,這些老師其實並不被要求太多的專業資格,只要金髮碧眼就夠了。再者,聘進來以後,老師們開始發現,這些外籍教師有許多並非幼兒教育本科畢業,對於教案的撰寫執行根本不行,於是,華文教師便必須完全支援或是一起討論教案,但是…一言以蔽之,就是得幫忙準備一切了。這使得幼兒園陷入一種充滿冤情的氛圍,幾個華文教師心裡直恨得牙癢癢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00
  2. 新書
    85
    $323
  3. 新書
    88
    $334
  4.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