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常有學生問我:「老師,台灣每天出版這麼多書,我們怎麼知道如何去挑選值得看的好書呢?」
的確,我們有時候會因為一本書的書名很有吸引力而買了它,但是回家打開一看,卻大失所望。
我的經驗是先讀作者序,因為作者通常會講述他起心動念寫這本書的初衷,這時就不管書名如何聳動(很不幸,這是現代社群媒體的通病,似乎要靠駭人聽聞的標題才能吸引讀者注意),你大概可以了解一下內容在講什麼。
第二是看出版社,有信譽的出版社不會出一些讓自己蒙羞的書(台灣曾有個出版社出版日本的《完全自殺手冊》,害死了幾個愛模仿的國中生,結果「千夫所指,無疾而死」,最後被迫關門倒店)。如果是帶有學術性質的科普書,則還要看作者任教的學校,原因也是跟出版社一樣,學校重視聲譽,一個人若能在名校教書,品德雖不知道,但至少所講的學術內容不會差到哪裡去。
我就是根據這三個原則選了這本書,因為我很好奇一名念工程的教授,如何這麼清楚桑戴克和杜威這兩條教育路線之爭呢?一般從事教育的老師都只知道桑戴克的「效果律」和杜威的「做中學」(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但是細節並不清楚。我這學期正好有開教育研究所的課,問起學生這兩個學派的區別,學生多半是如上回答。但是這兩句話並無衝突,為何會成為兩個派別呢?
本書的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教授,在印度長大,到美國留學,他能清楚講出這兩派的差異,讓我很驚喜,所以就接下了翻譯的工作。希望旁觀者清,期盼他的見解會帶給我們學生更清楚的理解。
我們過去一直詬病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卻未能提出一個取代它的好方法。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一直對人類如何學習——一個人從什麼都不知道如白紙的嬰兒,成長為學富五車的大師——這中間大腦的歷程和變化不清楚。因為不知道人是如何學習的,也就無法擬出一個理想的教學方式。
最近幾年,因為腦造影技術的精進和核磁共振機器的普遍,這個謎已經逐漸解開了。二○二○年,法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狄漢(Stanislas Dehaene)寫了一本《大腦如何精準學習》(How We Learn),就從大腦科學來解釋訊息如何進入大腦,成為我們的知識。他提出了注意力、主動參與、錯誤的立即回饋及記憶的固化四個歷程。現在這本書更從MIT的校訓Mens et
Manus著手,就機械系的一門課來說明,為什麼將今天課堂上所學的立即應用在機器人的操作上,會使學生廢寢忘食去鑽研背後的道理,為什麼MIT這麼看重動手做而把它當作校訓。作者藉著MIT的微型碩士線上課程,不斷告訴讀者理想的教育制度應該是什麼。
對台灣來說,傳統的教室教學在新冠疫情傳播危機之下,一夕之間被迫改變,學生改為在家學習,所以書中提到的遠距教學對現在的我們一點都不陌生。藉著作者對線上教育的闡述,我希望能改變我們過去對重視成績的偏見。作者說得很好,真正的學習發生在孩子的大腦裡,時間、地點、工具都不是重點。父母不必在意孩子今天學到了什麼,因為他有一生的時間可以學習,真正的贏家跟貫穿全書的機器人比賽一樣,是屬於了解到學習真諦的人。
推薦序
如何讓教育變得不一樣
國立東華大學校長趙涵捷
記得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這件事自古以來就是華人最看重的事情,如何開發最適合於學生的教育方法,更是人們孜孜不倦研究的課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這是讓人成為人,還是讓人成為社會機器中的一個環節呢?我們當前在大學任職的教師,毫無疑問都是從各級學校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如果套用這本書中的說法,都是「篩殼機」篩選出來的「優異品種」。但,在高度體制化的學習制度中,我們各自的潛能真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嗎?敝人作為教育行政工作者,如何最大程度讓教師與學生的潛能獲得開發,這是我常念茲在茲在思考的課題。
學習的奧祕在哪裡?知其然,必先知其所以然,洪蘭教授翻譯的這本《改變我們如何學習的科學Grasp》,就把學習的「所以然」仔細剖析開來。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人人皆有可能」的教育觀:本書指出,人的IQ是可以改變的,會依據環境和經驗而變,暫時成績不佳的學生,他們只是被一些不必要的認知束縛,教師需要重新考量教學方法,讓學生想要學習。洪蘭教授是研究腦神經科學出身的優異學者,擅長通過對大腦各個區塊功能的研究,對症下藥指出如何更好利用大腦。除書中提到的「間隔學習」這類適用於個人調整學習方法的內容外,最讓我有感觸的是教育資源配置問題。
書中提到,新型的學習方式如磨課師(MOOCs)可讓很多人的潛能發揮出來,從人口總數的層次來看,其激發的潛能是無法量化的。我在這十年來先後擔任宜蘭大學與東華大學的校長,特別重視學校磨課師課程的發展。在台灣有許多大學,學校的排名或許有高低的差別,但是學生們求知若渴的心態本來不應該有差別。學生通過考試進入了不同等級的學校,若任何感興趣的領域其老師在其他學校任教,學生想要去聽課,即便現在交通便利的時空,都免不了還是要舟車勞頓。幸運的是,我們今天生活在資訊發達的時代,透過磨課師課程的資源共享,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老問題,已獲得相當幅度的彌補。
我在書中閱讀到這個大哉問:學生應該跟隨著自己的衝動去決定要學什麼嗎?還是他們應該學會嚴格控制自己的思想,去讀老師認為重要的題目?我接受作者的看法,他覺得教育不可能等待完美的答案,我們需要綜合各種不同的意見,而且在新事證進來時立刻更新。洪蘭教授在這本書中最特別的貢獻,就是她已經不只在從事翻譯工作,更重要者,她常在字裡行間有「譯註」,藉此梳理臺灣教育的現象或問題,並抒發她對於這些事情的感想或建議,這使得我們讀來有著特別的親切感,從中更能看得出她翻譯這本書有著特別的用意,那就是讓更多有心人能從中思考如何讓教育變得更契合於人心。
從事行政工作,就有機會展開教育資源的調配,敝人一直在思考如何善用行政裁量權,來有效消弭城鄉差距,並讓不同特質的青年都能被看見。這兩年,我在東華大學創設如「大一不分系」這類大學實驗教育,目的就是讓各類不同的青年,尤其讓不見得適合於「篩殼機」這類紙筆測驗的學生,獲得進入大學的機會,這些青年不只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更能跟平素只知為考試而讀書的學生加強接觸與交流。當我看到我校的老師為學生特別客製的學習計畫已有顯著成效,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這些措施正與本書所說的教育理念一致: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個人化的教學進度,這是從外到內的教育會有成效的最主要原因。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以因材施教的手段,成就學生成為完整的人。當今高度發展的科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這一教育使命,認知科學可以讓我們更深刻認識人腦的結構與運作過程,可從外部的設備上提高教學方法手段。但有使命感的教育者,更應該善用自己的智慧,開發出結合傳統教育與現代科技的全新教育方法。孟子說:「人皆可為堯舜。」我覺得,人人皆可成精英,只是需要教育工作者有耐心去尋找正確的教育方法,挖掘學生的潛能,不讓學生受困於僵化的教育思維,扼殺自身的學習動機。整體來說,不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者,任誰都適合拿這本書來反思自己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歷程,持續探討如何讓教育變得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