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

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
定價:320
NT $ 210 ~ 320
 

內容簡介

從「認同、便利與責任」的日常三角辯證做起,當個覺醒的飲食消費者!

  飲食研究是個迷人而複雜的領域,汲取了諸多學科的素材與關懷,一方面有社會學、人類學和文化研究,另一方面則有經濟學、政治學與農業科學。本書為飲食研究的初心者,提出了令人振奮、條理清晰及跨取徑的豐富討論。全書除了以生動的個案研究為例來進行分析,還提供分條列點的章節摘述、富啟發性的思考問題,以及進階閱讀的指引。

  為了釐清重要的相關議題,本書將食物選擇提煉為三種相互競逐的考慮:認同(消費者的記憶、情感與生命經驗)、便利(對價格與可取得性的考量)及責任(對於消費後果的覺察)。此外,本書深刻檢視了兩種差異甚鉅的餵飽世界人口的未來場景:科技修補(仰賴科學提供滿足我們未來食物需求的解決之道),以及人類學修補(寄希望於改變我們對食物的期待與實踐)。

誠摯推薦

  「本書呈現了食物背後的認同如何被操縱、情感如何被截斷、社會關係如何被重組,以及吃錯食物的社會風險與個人風險。在讀完後,希望你也如被當頭棒喝一般,更能瞭解我們如何從每天維繫生命的食物裡,發揮自己的力量,解決當代食物的問題。」——余宛如(生態綠創辦人)

  「國外學界對於飲食文化教學已行之有年,重視全觀探討食物系統的社會和文化,本書做了很好的示範,適合師生、親子一起研讀討論。在食安問題與食物主權問題屢躍上新聞版面時,臺灣讀者對於飲食議題的知識期待,亦需要一些討論架構和議題為楔子。」——林怡潔(中興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沃倫.貝拉史柯(Warren Belasco)


  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美國研究教授,也是期刊《食物、文化與社會》(Food, Culture & Society)的編輯。

譯者簡介

曾亞雯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現為專職譯者。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致力於譯介具啓發性的西方作品,譯作近四十本。
 

目錄

推薦序 用食物來認識世界/余宛如
推薦序 飲食文化創意中的臺灣自信/林怡潔
概覽
第1章 為何要研究食物?
第2章 認同:我們吃什麼像什麼嗎?
第3章 食物的戲劇:分隔的認同
第4章 便利:全球食物鏈
第5章 責任:誰替晚餐付賬?
第6章 食物的未來
論文撰寫與課程討論的問題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推薦序

用食物來認識世界 余宛如(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食物人類學碩士)


  我們當代的糧食產銷體系已經破損了,一方面全世界一半的飢餓人口,都是那些小規模種植的自耕農或是佃農,另一半的世界,食物生產過剩,人們用宴飲來炫富。而另外一個現象是,許多過去習以為常的食物,可能消失,可能換個靈魂,我的意思是,就像基改大豆一樣,外觀仍然是大豆,但是誰都知道它連基因都變了!除此種種,我們今天桌上的食物,如果認真追究,生產的環節在近代已經因為歐盟的CAP法案,或是WTO等政治因素,而扭曲了生產地原本的社會結構、文化、與經濟等面向。這個扭曲的過程,可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可能是一個隱藏在角落的回憶。但消費者看不見,因為破碎與不透明的生產鏈,把消費者與生產者分隔在兩個世界。

  是的,食物其實也很政治,就像在台灣發生的美牛議題一樣,美國牛隻的生產方式以集約蓄養、量產,精肉率等資本主義的思維,走向工業化,卻為人類帶來狂牛症的隱憂,但是在美方的壓力與自由貿易形式的關係下,台灣政府是難以拒絕開放的。除了美牛,檢視台灣的麵食習慣,也是因為外力形塑而成,在二戰後,因為國際米價較好,台灣米努力出口賺外匯,大量購買美援的小麥,加上來自中國北方省分的麵食族群,漢堡、麵條、麵包、西點等麵食,逐漸進入台灣日常的飲食文化中。

  歐美先進過家,其實利用食物援助之名,殖民了許多國家的經濟。如今歐美仍然到處傾銷他們生產過剩的小麥或是玉米,而許多的第三世界國家,就像當初的台灣,仍然接受以「援助之名」包裝的歐美「剩食」,繼續以血汗的勞力,販售一袋袋廉價的咖啡或可可,賺取溫飽,因為他們沒有機會資本積累,只能陷落在貧窮的陷阱裡。

  2010年我在英國攻讀研究全球糧食產銷問題的食物人類學碩士期間,適逢英國的食物運動蓬勃發展,英國人一向對食物不怎麼認真,可能因為清教徒信仰的關係,可能因為工業革命的早,或是英法百年世仇的關係,讓理性的英國人認為對食物認真就太無聊了。但現在情況可大大不同,在英國各地食物運動火焰,像是烽火連天般的遍地開花:有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推動的小學食物革命、有英國政府編列預算,教學生與家長如何烹飪、瞭解食物里程、支持食物正義的食物教育,也有英國青年自行推動的「倫敦青年食物運動」,甚至超市也互相比較,誰的公平貿易產品最多。

  回到台灣後,有一次因為在臉書上感慨手打牛肉漢堡、血汗咖啡與美國薯條充斥在市場,還被譏笑成「公平貿易法西斯」,我的簡單留言的確因為沒有完整說明「食物」這件事的重要性而被譏諷是我活該,但也看到台灣很缺乏對食物的想像與認識,更重要的是缺少像《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這樣食物研究的田野誌與文本,沒有如同英國人文學科深厚的根基,因此只停留在店面的裝潢、廚師的手藝、性價比這些消費主義的表象。

  近年,台灣社會燃起了一股青年歸農的風氣,社會開始改變過去看待土地的觀點,重新建構人與土地的價值,除了背後的環境值得去描述與探討,但只談到農業還是太不直接,食物的消費者也需要重新理解食物與社會的關係,才能加速用食物實踐全球永續的速度,也因此更顯出本書的重要性。

  《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呈現了食物背後的認同如何被操縱、情感如何被截斷、社會關係如何被重組,以及吃錯食物的社會風險與個人風險。在讀完後,希望你也如被當頭棒喝一般,更能瞭解我們如何從每天維繫生命的食物裡,發揮自己的力量,解決當代食物的問題,誠如本書作者所期待的,改變飲食的習慣:例如透過支持在地食材,保留原生物種,重新認識土地;透過有機,愛護我們的土地多一些;透過公平貿易,支持貧窮的生產者,讓他們有機會跳出貧窮的陷阱!把食物當成武器,每一天我們都可以讓世界更好一點。
 

內容連載

第 1章  為何要研究食物?

歡迎來到食物研究的領域!食物是生命要素之首,世界上最龐大的產業,我們最常沈溺其中的歡樂,也是我們親密社會關係的核心。很難想像有任何正面社會經驗,沒有涉及分享食物——無論是與熟人喝杯簡單的茶,跟同事一起吃午餐,或是跟情人共享豐盛的龍蝦大餐。更廣泛地看,少了食物就沒有文明——大約一萬年前農業的發明,帶來了城邦國家與帝國、藝術、音樂,以及組織化的戰事。農業在實質上和文化上都重塑了世界,改變了地景和地理,滋養了士兵與詩人、政治家和牧師(Diamond 1999: 236)。

對法國美食家布里亞-薩瓦蘭(Brillat-Savarin)來說,我們吃什麼就成為什麼(我們吃什麼像什麼);對盧克萊修(Lucretius)而言,我們以自己不吃的東西來自我界定。我們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都能夠說明我們是誰。身為亞馬遜雨林帕拉卡納族(Parakana)的一員,就會認為烤貘是好滋味,卻棄猴子肉於不顧,但他們的鄰居阿拉拉人(Arara)卻剛好相反(Rensberger 1991: A3)。食物界定了我們是誰、從哪裡來,以及我們想要成為什麼。「食物揭顯了我們的靈魂。」社會學家蓋瑞.阿蘭.費恩(Gary Alan Fine)如是說。「就像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懷想一塊馬德蓮小蛋糕(madeleine),或是克爾文.崔林(Calvin Trillin)被一盤肋排嚇到一樣,我們與自己的食物糾纏難解。」(1996: 1)食物是「社會事實的高度濃縮」,人類學家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如是觀察,「也是一種可塑性極高的集體再現。」(1981: 494)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6
    $210
  2. 二手書
    72
    $230
  3. 新書
    85
    $272
  4. 新書
    9
    $288
  5. 新書
    9
    $288
  6. 新書
    9
    $288
  7. 新書
    95
    $304
  8. 新書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