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

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
定價:320
NT $ 288 ~ 304
  • 作者:夏林清
  • 出版社: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 出版日期:2012-10-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707110
  • ISBN13:9789868707115
  • 裝訂:平裝 / 360頁 / 17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我們若只在身心適應與病理醫療的視框中了解家庭與家人關係,勢必無法由時空兩個維度,參與進入一特定社會的內部張力場域,人文社會科學的專業實踐若不能如此辨識,便不能綱舉目張地研發出在地的專業方法與知識。

  「斗室星空」的書寫,就是希望協助教育、心理與社工專業的工作者們,能以家庭經驗為土壤,「看得見,識得了」家人關係所承載著的多種差異結構,專業工作者若不能辨識台灣與中國家庭,在過去數十年中,社會存在與生活經濟政治條件的演變,對家庭內部經驗是如何發生作用的方式,就只會淪為歐美資本主義化小家庭理論與方法的搬運工,也助長了專業證照制度的錯用與浮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夏林清


  台灣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夏林清教授是台灣推動「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的先行者。她在美國哈佛大學修讀諮商與諮詢心理學博士學位時師承Chris Argyris以及Donald Schön兩位老師,並以行動科學方法,紮實的走向「實踐取向」的社會田野:『我在1970年代初期開始學習源自Kurt Lewin的團體動力,1980年代初由Viginia Satir帶領的工作坊進入家庭治療與心理劇的學習;1983年三十歲時,做了一個重要的專業生涯抉擇──對自己在大學之外社會參與的作用,認定為一名社會教育工作者而非心理治療師。是這個決定,啟動了支撐民族誌與行動研究取徑的社會實驗。』
台灣政治大學教育系畢業,美國賓州大學諮商教育碩士,哈佛大學諮商與諮詢心理學碩士、博士。現任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基層教師協會顧問、蘆荻社區大學創校校長。專長於行動研究、組織學習、反映實踐、團體動力等。翻譯著作有《變──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反應的實踐者》、《行動科學》、《反映回觀》和《行動研究方法導論》等;歷年來,她以行動科學方法走入華人教育田野,成為香港、大陸、馬來西亞等地區實踐取向研究方法的資深學者。
 

目錄

二刷感言
序:家的田野 ~勞動的身體、錯置的層次、混亂的話語與沉默的呼吸
  
第一部份 路徑知識1:社會田野中的家與工廠
第一章 「家」的階層處境
第二章 老李家庭小工廠的彈性-家族關係與雇傭關係的交互作用
第三章 小金家的勞動與衝突
  
第二部份 路徑知識2:共振參照與回溯返身
第四章 由鄉入城 ~女兒回家的路
第五章 尋覓噤聲的畫眉 ~走近父親的兒子
  
第三部份 路徑知識 3:差異顯影的社會學習
第六章 盈豐行 ~恨的爆衝與轉化路徑
第七章 勞動父母的家庭帳本 ~兩個女兒的共振參看
第八章 斗室星空 ~家庭經驗晒穀場
  
第四部份 路徑知識4:學習的共同體.讓我們相互對看與參照的社會學習
第九章 在地人形:政治歷史皺摺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
第十章 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
尾 聲 離散斷裂後的遭逢對看 ~在政治歷史差異結構中長大與發展
 

(摘錄自)〈序〉╱夏林清

超載拼裝車上的社會母子盒


  1970~1990年代間的台灣家庭恰似包著小轎車外殼的拼裝車,國家以現代化生活為誘餌,工廠生產線與外包家庭小工廠鏈接運作的伸縮彈性,將千家萬戶納入了工業化的進程!只是拼裝車上了高速大道,全力奔馳地生產與消費,零件鬆脫、險象環生,燃油不足,形神耗盡。於是,「家人關係」像是膠皮紐帶,在承擔著工業化機器運轉巨大張力高速運轉的同時,回身組織綑綁了工人彼此之間與工人和他的家人們的關係方式。除了工業化的勞動力使用的軌道式力道外,家庭做為一個社會內部的基本單位,還同時承擔住多層次、多面向社會系統的作用力量,「母子盒」(Chinese Boxes)的概念,將交錯疊置與滲透作用到「家庭」之內的社會力量(social forces)鮮活的意象化了:

  「母子盒」(Chinese boxes )是用以形容人的經驗世界是具有階層性、遞迴性的,人與體制系統的關係就猶如母子盒般,每個個體都是各種層次之組織的一部分,而每個社會機制都被更大的社會機制包覆,並以遞迴的方式包覆下去。所有的系統和反饋迴圈都像母子盒一樣層層自我包覆【註1】。

  我們若只在身心適應與病理醫療的視框中了解家庭與家人關係,勢必無法由時空兩個維度,參與進入一特定社會的內部張力場域,人文社會科學的專業實踐【註2】若不能如此辨識,便不能綱舉目張地研發出在地的專業方法與知識。

  「斗室星空」的書寫,就是希望協助教育、心理與社工專業的工作者們,能以家庭經驗為土壤,「看得見,識得了」家人關係所承載著的多種差異結構,專業工作者若不能辨識台灣與中國家庭,在過去數十年中,社會存在與生活經濟政治條件的演變,對家庭內部經驗是如何發生作用的方式,就只會淪為歐美資本主義化小家庭理論與方法的搬運工,也助長了專業證照制度的錯用與浮濫。

  【註1】原文:「將這些層次看成是一盒包一盒的母子盒──系統內的系統再包含系統。盒子全部包起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視其為一個整體;全部拉開的時候,就能看出不同的節點、階級或層次。整體與部份是兩個不同的視角,卻也互補的觀點。」詳見《變的美學》,丘羽先譯,心靈工坊出版;Bradford Keeney 著,1983。

  【註2】夏林清(譯)(a2004, b2007):〈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台北:遠流。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Donald A. Schön 原著,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內容連載

(摘錄自)〈突圍 ~丁乃非觀看星空〉╱丁乃非
 
「歐洲批判家庭理論所看重的階級,性別與文化權力的社會壓迫與女性主義的解放論述,不在研究室裡,也不在遠方學者的身上,它們就在有血有肉、有怨有恨、有情有義的家人關係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差異的承載者,「結婚是戀愛的墳墓」不單是指柴米油鹽的難題,更是指這真實複雜且變動的家人關係,需要看得見星空的好眼力,接納住不同習性;聽得見靜默細聲與涵容差異的新的能力。」(夏林清,《斗室星空》第四部份,343頁)
 
蘆荻社大像一個大的曬穀場,家家戶戶可以在太陽底下,把裝箱發霉的經驗攤出來,曬一曬、晾一晾!我們體認到社會壓迫有著穿牆越戶無所不在的家戶特性,並試圖發展出與參與者一起回觀家庭經驗的工作方法;我們看待個人的婚姻與家庭的痛苦為我們共享的社會經驗,不往私人化印記或封存或逃避的生活適應模式走去,也不鼓勵專家諮詢的市場化消費方向。(夏林清,《斗室星空》第三部份,241頁)
 
《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簡稱《斗室》)集結了夏林清老師三十年的作品,從1987年遠東紡織關廠抗爭時期,進入一關廠資遣員工的玩具工廠進行資遣歷程的調查工作,逐漸展開來的,也是一種用她的話語,解壓縮式的探勘知識路徑,家戶作為社會田野的艱辛方法和歷程。「斗室」有幾個關鍵詞:母子盒,拼裝車,解壓縮,回家返家。敘事過程裡,階級、性別、家既是方法,也是拆解重新遇見的對象,是工具,也是時刻轉換的目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88
  2. 新書
    95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