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火星:尋找人類文明的下一個棲息地

前進火星:尋找人類文明的下一個棲息地
定價:320
NT $ 240 ~ 360
 

內容簡介

在1969年登陸月球之後
人類史上另一次深入太空的載人任務
這一次我們的目標是——火星!

  「阿姆斯壯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類,我則是由地外世界前往地球、首先跨入太空船的第一人。」

  到2035年之前,太空人能登陸火星嗎?
  到了那個時候,繁忙人流與物流是否已經在內太陽系穿梭往返,
  以地球、月球和火星的內側衛星火衛一為三大集散地?
  我們能不能把全地球的力量集合起來,
  一同探索這個最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個居住地的行星?

  最早的踏上月球的人類之一巴茲‧艾德林:「絕對可以!」
  
  全球知名太空人、優秀工程師、暢銷書作家艾德林相信,這件事不但辦得到,對人類的未來更是至關重要,人類必須以探索、科學、開發、商業和保安為目的,持續往外開拓太空新領域。

  艾德林認為,身為全球太空發展的領導國家,美國需要的是總統的登高一呼──像當年甘迺迪承諾在1960年代結束之前踏上月球的那番話那樣激勵人心──和一個統一的太空願景。

  在前進火星之前:

  ●不要再派太空人上月球了!
  2010年4月15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整頓美國太空計畫,否決前總統小布希提出的太空探險願景計畫(Vis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有些人認為我們應該按照計畫,先嘗試重返月球。但我必須直言……我們已經去過那裡,巴茲去過了。太空中還有更多地方等待探索,探索的同時還有很多事情要學。」重新訂定當前太空任務的目標——登陸火星。

  ●新時代的旅行方式:太空漫遊
  目前已有少數人支付2000 -3500萬美元的票價,接受訓練並利用俄羅斯的聯合號太空船前往國際太空站,多家公司正在開發次軌道太空旅遊的機會。未來幾年內,公眾將能選擇次軌道航行。太空探索帶來全新的旅遊景點,太空旅遊業將是下一個新興行業,星際郵輪、近地軌道旅館,這些都不會只是科幻小說的幻想。

  ●全球太空經濟:這是一門好生意
  《2012年太空報告:全球太空活動權威指南》指出,2011年全球各地在太空經濟將近成長了2900億美元。在全球許多領域經濟低迷的情勢下,這個令人驚訝的數字反映它在單一年度擴增了12.2 %,而且在五年裡成長41%,太空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利益。

  在《前進火星》書中,艾德林擘劃出一套發展方向,強調美國應該重新擔負起太空探索的領導角色,如此將對美國和全世界的經濟和科技活力帶來重大助益。

  你敢作大夢嗎?那就加入艾德林這場發人深省的任務,一起前進火星吧!

本書特色

  美國太空總署前太空人以獨家觀點解析當前進行的火星任務
  書中收錄太空探索的珍貴照片與作者手繪草圖,太空迷必看

專家推薦

  ●「巴茲‧艾德林已經去過人類所能去的最遠之地,現在他還要帶頭走向更遙遠的地方,前往人類的下一個目的地:火星。」
  ──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

  ●「移民太空是延續人類命脈的根本之道,這本書就要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一個阿波羅任務時代的太空人站出來,說出他對我們太空未來的想法,這時候我們都應該停下手邊的事,仔細聽。巴茲‧艾德林這位最早在月球上漫步的兩位太空人之一,滿腦子都是這樣的想法。他在《前進火星》中毫不保留地說明,我們為什麼要在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前往火星。」
  ──尼爾‧德葛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

  ●「任何關心人類太空發展下一步的人,一定要看這本書。」
  ──英國維珍集團執行長 理查.布蘭森

  ●以火星作為人類航向宇宙深處的跳板,讓巴茲帶領你由科幻一步步邁入科學!
  ──台大物理系暨天文物理所教授 吳俊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巴茲.艾德林(Buzz Aldrin)


  在阿波羅11號任務中與阿姆斯壯一同漫步月球。
  美國西點軍校機械工程學學士、麻省理工學院航太學博士。
  曾獲頒無數獎章,包括從月球返航後獲得的「總統自由獎章」。
  艾德林也是暢銷作家和航太工程先驅,他所設計的火箭系統獲得三項美國專利。
  
  從NASA和空軍退休之後,他就孜孜不倦地為了確保美國在載人太空探索領域的領導地位到處奔走,並持續替未來從地球到月球、再到火星的太空旅行規畫藍圖。

李奧納德‧大衛(Leonard David)

  資深太空記者,曾任美國國家太空學會的《Ad Astra》和《Space World》雜誌總編輯,擁有25年報導太空產業的資歷,曾獲2010年美國國家太空俱樂部新聞獎(National Space Club Press Award)。
 

目錄

序言/安德魯 ‧ 艾德林 vii

第一章  空軍一號的觀點1
第二章  決策時刻:建立太空統一願景 29
第三章  屬於您的太空:建構商機 51
第四章  我的月球夢 81
第五章  航行到世界末日 115
第六章  前進火星 145
第七章  開墾紅色星球 165
第八章  號角響起 201

附錄 211
圖片來源 249
 

序言

安德魯‧奧德林 Andrew Aldrin


  這本書本身就是一趟旅程,從我父親返回地球的那一刻開始。自那時起,他就一直在思考地球人如何移居另一個星球。在本書中,你會讀到他對於將人類的存在延續到火星上的願景。但我父親的願景所著重的,不只在於這個星球本身,也在於前往這個星球的途徑;他要談的不只是目的地,也是旅程。

  我陪他走過了大半旅程,也還記得其中一些事。

  我最早的回憶大概是坐在廚房餐桌,看著一架架美妙的太空飛機模型,那時我對於將成為下一代載人進入軌道的太空梭幾乎一無所知。關於早期太空梭設計系統配備的自動駕駛返航推進器,以及為什麼人員和貨物要分開,我們曾經慷慨激昂地討論過──其實比較像是我父親的長篇獨白。這大約就是我所有的回憶了,我那時才11歲,沒能貢獻什麼,除了願意傾聽。

  這些就是我和父親討論太空旅行時,頭20年的對話模式:父親談論太空,我聆聽並學習。

  有時談話會涉及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思想家。當我父親想出一個概念,他會尋找當時最富有創意思維的人,然後打電話過去,他們通常都會接電話。有一次他嚴格審視太空站的設計,覺得結構方面似乎不夠有效率。我記得他當時很迷戀測地線結構,所以他很自然地打給建築師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那一次他們的對話真是了不起。當時聽起來像是兩人在爭相發表內心獨白,不過後來我開始發現設計裡多了很多富勒的概念。

  不過會吸引我父親注意的,不只是對方的名氣。

  如果任何人的想法符合我父親對未來的願景,他就會去和他們交談。往往他會成為他們理念的積極倡導者。當時他正在建立一套系統架構,如果有人有適合放進這個結構的元素,他就想拿來用。

  你在本書中會發現很多其他人的元素,不過整體的系統架構,從最廣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他自己創造的。

  把所有元素結合在一起,可能這本書真正的價值。有數以百計、甚至數以千計的人,曾和我父親討論過、讀過他的文章、聽過他的演講、在電視上看過他。每個人都為我父親的完整願景貢獻了小片斷。有時這些片斷不可思議地看似毫不連貫,因為他要表達的內容實在太多了,而一場對話、講演或採訪的時間又太少。

  但我記得一次與布蘭特‧舍伍德(Brent Sherwood)的對談,他是確實看得到大局的太空建築師(現任職於NASA的噴射推進實驗室)。我父親畫過一份關於人類如何從各個不同地點前往火星的圖解,但是畫得複雜難明。智力一般的人可能會不同意圖中的很多觀點。而且確實有很多人不同意。但後來舍伍德告訴我,儘管他對技術面的看法不同,但圖中的所有元素「構成了一個綿密的整體」。他接著說,巴茲可能是唯一一個掌握了這幅拼圖中每一片的人。

  在這本書裡,我父親首度嘗試將這幅拼圖完整地拼湊出來。

  我父親花了大量時間和許多人談論太空,這本書是他這項慣例的延續。這些章節的基礎,是40多年來我父親出版的文章、訪談和演講。其中許多已由與我父親密切合作的人精心收集。我特別要提及克莉絲汀娜‧科爾普(Christina Korp)和羅伯‧瓦爾納斯(Rob Varnas)過去收集和整理大量我父親的作品。

  但是,這本書真正中心思想,是我父親和我、以及李奧納德‧大衛(Leonard David)三個人在2012年大半時間的一系列對談,成為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這些對談涵蓋範圍極為廣泛,充滿驚人的見解,歡樂、挫折、啟發的時刻,和無可救藥的混亂。李奧納德憑著無比毅力,將所有討論組織成完整又連貫的手稿,我父親對太空飛行最清晰且全面的紀錄,我相信都在這裡了。

  本書一開始簡短敘述了我父親搭乘空軍一號,參加歐巴馬總統唯一一次主要太空演說的情形。我父親那天不只是乘客而已,前一年,他馬不停蹄地工作,努力將太空探索計畫的概念精緻化、發表太空探索的演講、出席太空委員會和國會的聽證會。我最自豪的時刻,是看著他在登陸月球40週年時於史密森學會航空太空博物館的演講。他在這場演講中簡潔地陳述了他對人類未來太空發展和探索的願景。

  這本書就是這個願景的延伸。

  對我父親來說,太空探索從來就不單單是純粹的技術事業。阿波羅任務帶來的啟示非常多,但沒有一個像甘迺迪總統的演說那樣給他那麼強烈的印象,甘迺迪當時宣告了清晰而令人信服的太空探索目標,永遠地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因此,我每一次和我父親討論有關人類未來探索的長期規畫時,免不了總會發現我們是在四年一次的總統選舉週期下討論太空問題。就像科技發展一定會進步一樣,在完善的政策分析支持下,我父親認為政治決策也一定會進步。

  在第二章,他提出太空統一願景(Unified Space Vision),呼籲美國重新致力於取得太空的領導地位。為了支持這一點,他希望能成立一個永久性的、由專門委員所組成的非政府顧問團,他稱之為聯合策略太空企業(United Strategic Space Enterprise)。

  早在私人太空旅行開始流行以前,我父親就已不遺餘力地倡導這個觀念。主要是因為他認清了創造大量、永續的出航需求非常重要,因為這能降低單一飛行任務的成本;也因為他相信,提供參與的機會,是引發公眾對抱負遠大的太空計畫產生興趣的最佳方式。

  在第三章,你會讀到為何商業旅客航行應該採用可重複使用的「地球對軌道」交通系統。這一章的另個一主題是利用現有系統和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不論是要將現有的發射載具當作可重複使用的返航推進器,或是採取前蘇聯和美國的技術開發更小、更高效能的類太空梭載具,或者使用現有的發射載具,而非開發飛行率不高的新系統,我父親總是以現有的科技,作為發展革命性新系統的基礎。

  第四章討論到重返月球。說起來可能有點奇怪,40年來我和父親一直在討論太空,但我們談到月球的次數相對而言非常少。那是已經經歷過的事,談論月球似乎會偏離真正的目標:火星。然而過去幾年,月球又重新成為他思考時的關鍵元素。它成為從發展到探索這個轉折過程發生的地方。美國政策的焦點應該是在月球各地建立交通、基礎設施和居住系統,以及促成月球的商業和國際發展。而探索的重點應放在如何前往火星。

  2008年,我父親開始構思一個想法,利用近地小行星做為火星任務的前導任務,這是第五章的重點。

  我相信他不是第一個考慮這些任務的人,但是他首創將小行星任務與前面所說的月球策略結合,並以火衛一作為火星的前哨站,而創造出「彈性路徑」(Flexible Path)架構的基礎。這個策略後來被歐巴馬成立的奧古斯丁委員會(Augustine Committee)推薦,作為人類太空探索的一個可行的、漸進式的路徑。

  彈性路徑的一項關鍵概念,是讓人類在登陸火星之前,先登陸(實際上是停靠)火星的兩顆衛星之一:火衛一。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搞不懂其中的邏輯。既然已經航行了99.999 %的路程,卻不把任務完成?

  第六章就要說明停靠火衛一,讓太空人在遠端操控系統,以組裝人類居住火星所需的必要基礎建設,為什麼有助於人類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較永久的生存環境。

  我的父親一生做過很多事情。全世界都對他參與人類首度航行月球感到尊敬與景仰。但是就我所知,對他而言,創新的技術概念更重要:他發展出會合方法的主要元素,後來成為早期人類太空飛行任務成功的關鍵;以及採用水下練習作為革命性的艙外訓練,這些都是他對人類太空航行的重大貢獻。不過讓太空船在行星之間循環往返的想法,可能是我父親最引以為傲的一個。無論是地球和月球之間循環,或是更有技術挑戰的任務、也就是在地球和火星之間,我想我們已經持續討論循環太空船超過20年了。

  在第七章,我父親討論我們如何創造永續的交通系統來運送人員、物資和裝備到火星,這是利用在地球和火星之間定期往返、行駛在固定航道上的大型母船。這個循環太空船系統將奠定人類永久居住火星的基礎。

  超過40年的太空對談,我真的不記得有哪一次我父親提及他的月球之旅。當然有些相關的隻字片語,但我們總是在談論未來。作為一個文明主體,他更在乎我們走向何方,而非我們已經完成的那些。他在第八章討論並總結前往火星所需的準備。

  他的願景不只包含技術或策略因素,也牽涉到國家若決心重振人類太空探索和發展,背後所需要的政治社會力量。他將2019年,也就是他歷史性登月的50週年,視為屆時美國總統將許下承諾,要在火星建立人類永久居住地的那一年。

  這就是本書要吹響的號角。
 

內容連載

美國太空探索的未來令人感到憂心。由於預算吃緊,以及美國國會變幻莫測的支持度,人類與近地軌道以外的目的地之間的距離,似乎比實際的里程還要遙遠。在國際方面,美國的太空領導地位可以說是開放競爭了。

俄羅斯正在重新制定太空進度表,大肆宣揚要建立自己的月球基地。中國早就啟動人類太空飛行計畫,有系統地往獨立太空站的建造計畫與利用機器人探測月球的方向發展,似乎堅決要在月球表面上留下許多中國太空人的足跡。

美國太空發展的路線有一段時間非常直接與實際,沒有人質疑方向的問題。要飛越近地軌道,需要一套漸進式的任務,這是奠定太空統一願景(Unified Space Vision)的最重要基礎。我們現在就必須投入,堅守一套一貫的做法開始執行太空計畫的相關活動。
現在就跟著我一起想像這趟旅程吧。

旅程從地球軌道開始,此時美國的太空企業主已經開放讓數百位公民參與日益蓬勃的太空旅遊業務。這些太空探險者搭乘可重複使用的新型太空船進入太空,這種太空船能在跑道上降落,還能執行多種任務。

同時,早期的Block 1探索艙則往返於地球和月球,以及地球和火星之間。
我們飛過彗星並攔截威脅地球的小行星。從我們的太空船往外看,會看見一顆古老的彗星稀疏的尾巴;彗星是充滿塵埃、石頭和氣體的「髒雪球」,這是太陽系數十億年前形成時的遺留物。

我們掃視小行星的表面,採集上面的岩質土壤樣品,探究太陽系早期的性質,並研究生命之所以出現在地球上的基本建構要素。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5
    $240
  2. 新書
    79
    $253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79
    $253
  5. 新書
    79
    $253
  6. 新書
    79
    $253
  7. 新書
    85
    $272
  8. 新書
    9
    $288
  9. 新書
    95
    $304
  10. 新書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