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故事
- 作者:潘蜜拉‧托勒,以安‧莫里斯
- 原文作者:Pamela D. Toler,Ian Morris
- 譯者:洪世民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4-03-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843594
- ISBN13:9789570843590
- 裝訂:平裝 / 448頁 / 16k / 19 x 2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美國「歷史頻道」同名電視系列紀錄片,共同製作年度大書
以300幅彩色照片及地圖,和戲劇性的敘事方式
精彩而完整地記錄了地球上,人類文明歷史的每個階段巨大演變,以及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
《文明的故事》是一部前所未有,如動作電影般節奏緊湊、刺激又具高度知識價值的人類文明史。
15萬年前,第一批真正的人類用自己的兩隻腳站立在非洲大地塹。此後,我們的旅程就驚奇連連。從非洲的一塊小區域,我們的足跡踏遍這顆星球,從西伯利亞凍原到撒哈拉沙漠,處處都是我們的家園。
時時改變,時時調適,我們在歷史的每一個階段發展出新的技術:從弩到砲,從楔形文字到活字,從帆船到巨無霸噴射機。我們一直在企求進步與創新。我們重新塑造風景,使河川改道,移走了山丘。我們建造了金字塔、城堡、城市和摩天大樓,以道路網、公路、航道、飛機航線和光纖電纜連結了世界。我們甚至已經來到能夠自我改造的邊緣。
《文明的故事》共分12章,完整呈現人類文明的歷史,追本溯源從地球的誕生開始說起,並一一紀錄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書中收錄超過300幅的彩色照片與地圖,生動呈現了趣聞軼事,更以第一人稱戲劇性地描述歷史上的關鍵點:鐵器的發明、耶穌被釘十字架、羅馬大劫掠、成吉思汗的統治、黑死病肆虐、印刷機發明、新世界之探索、工業革命的誕生、蒸汽機發明、全球遷徙之興起、兩次世界大戰,以及電腦的發明等等。
本書重點
改變的種子
鐵器時代
公民
東方如何拯救西方
瘟疫
新紀元
新世界
銀
荒野
革命
終結者
遺忘或永恆
作者簡介
潘蜜拉‧托勒博士(Pamela D. Toler)
世界歷史協會和美國新聞記者與作家學會的一員,作品常刊登於歷史、文化類的國家期刊。
以安‧莫里斯(Ian Morris)
史丹佛大學珍及蕾貝卡‧威拉德古典文學教授及歷史學教授,也是史丹佛人類學中心研究員。他是電視系列紀錄片《Mankind》的顧問,是人類學及歷史領域獲獎無數的知名專家。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曾任職棒球團翻譯及教學雜誌編輯,現為專職翻譯及家庭主夫,譯有《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獨居時代》等非文學書籍,以及 《靈魂的代價》等小說,育有一女一子。
前言
從我們在地球的第一天開始,人類就面臨種種巨大的挑戰。火山爆發,遮蔽了陽光。嚴酷的冰河時期延續了數萬年。致死的瘟疫侵襲我們的身體,毀滅我們的細胞。還有造成滿目瘡痍的殘暴武器。
一次又一次,預料之外的危機眼看就要讓我們的故事戛然而止。
但《文明的故事》也是勝利的故事,因為從古至今,人類始終挺身迎接挑戰。那些沒讓我們喪命的事,都讓我們更強壯,而藉由學習克服逆境,我們已向前躍進一步又一步。
近一萬年以來,我們已經從一小群、一小群在曠野追逐動物的狩獵者,躍入聚集數千萬人、生氣勃勃的現代大都會。
《文明的故事》是這段過程兼具企圖心與娛樂性的紀錄。它以嶄新有趣的方式訴說我們的故事,不時穿插生動的圖片,以及經歷那些事件的人物的話語。
不同於你或許讀過的歷史書籍,《文明的故事》著眼於最出乎意料的地方,來尋找足以解釋「我們是怎麼走到這裡」的關鍵。
有些關鍵就存在於這顆星球本身──在海洋的潮汐,山脈的輪廓,在我們從大地開採的礦產之中。
有些在我們自己的身體裡──我們的視覺,我們的血液,以及保護我們對抗感染的抗體。
還有很多隱藏於我們每天使用的東西──像胡椒、鹽、糖和冰,這些不起眼的物品都在這篇故事扮演要角。
其他則來自散布地球各處的神祕遺跡──金字塔、巨石陣、萬里長城。
有時,我們會放眼我們的世界之外──看星星或陽光的構造,或太陽的引力如何使我們的星球一面旋轉著穿梭太空,一面在自軸傾斜擺動。
答案也常見於萬物運作之中──子彈脫出槍膛後的旋轉、拱門的完美平衡,或水在羅馬渠道裡的流動。
《文明的故事》將史學家與科學家的最新發現彙集成引人入勝的敘事,說明數十億人民是如何合力打造我們今天居住的世界。
有些人民是響叮噹的人物:凱撒、成吉思汗、喬治‧華盛頓、林肯;他們的決定改變了歷史的方向。
但其他人則只是被捲入特殊事件的平凡百姓,例如在黑死病橫行家鄉、奪走半數人命時不得不埋葬妻小的安諾羅‧迪杜拉。或人在剛果的傳教士艾莉絲‧哈里斯,她拍的照片揭露了史上最慘無人道的罪行之一。
從馴服火到發明鐵器,從佛教的誕生到耶穌被釘十字架,從羅馬的衰落到工業革命,從最早期的民主形態到民權運動的勝利,從印刷機到電腦──這本書將由內而外為我們展現歷史。它生動、直接,而總令人瞠目結舌。
從石器時代以降,改變的速度一直在加快,而我們從歷史學到最大的課題之一是:21世紀的變遷將大於從古到今的總和。它將帶給人類新的挑戰,且將以超乎想像的形貌發生。
歷史為我們說明我們是誰,又來自何方;也教導我們,眼前的機會無窮無盡。人類精神已經證明能夠迎擊任何挑戰。
但歷史也告訴我們,世間沒有絕對。
如果我們要繼續奮戰成功,像過去那般時常克服逆境,就必須了解我們自己的故事。
而閱讀《文明的故事》一書,正是最好的起步。
以安‧莫里斯 於史丹佛大學
*斯巴達戰士
保賽尼亞斯,嶄露頭角的年輕斯巴達指揮官,已整軍待發,準備迎擊波斯超強軍力,面對真正的考驗。對城市的菁英階級來說,迫在眉睫的戰鬥是為證明他們軍力高人一等,並維持斯巴達獨立。對保賽尼亞斯而言,這也是個人的復仇。波斯人殺害他的叔父,他要他們血債血還。
保賽尼亞斯從部隊挑出數百名士兵演練陣式,頭盔和紅色的披風,像大海一般席捲市郊乾涸的山麓丘陵。每一名戰士都一手拿著鐵尖長矛,另一手持劍。一起行進時,他們形成一面堅不可摧的鐵網。前排拿著密集連鎖的盾,像一堵鐵牆向前移動。「方陣」需要嚴格的軍事紀律。如果其中一人破壞隊形,整個單位就會受到威脅。
保賽尼亞斯不滿意一個年輕士兵的表現──他的盾沒有和隊友的呈一直線,於是令全軍停下,懲一儆百。保賽尼亞斯繼續羞辱他,命令另一名士兵與他戰鬥。流血了,學乖了,年輕士兵回到他的位置,這一次讓他的盾與他人緊密相接了。
在這個當兒,30萬波斯大軍正在希臘中部斯巴達的北方紮營。他們的將領馬鐸尼斯是僅次於國王薛西斯的第二把交椅,領導徵兵部隊,用鞭子鞭笞他們戰鬥。他們與驍勇善戰的斯巴達人和雅典的民兵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