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建構全局治理的知識基礎 林水波
自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議題之重要性∕4
第二節 臺灣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之現況發展∕6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設計∕25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30
第二章 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之基本概念
第一節 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之形成背景∕36
第二節 區域發展與跨域合作之發生原因∕38
第三節 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之基本內涵與構成要素∕46
第四節 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之運作屬性與原則∕56
第三章 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之理論建構
第一節 制度環境∕63
第二節 基礎理論∕68
第三節 治理模式∕81
第四節 運作機制∕102
第四章 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之國際經驗
第一節 英國都會體制變革與區域治理組織的制度發展∕117
第二節 法國跨域治理發展與機制探討∕153
第三節 德國空間發展新理念與區域合作模式∕174
第四節 日本跨域治理體制與模式探討∕208
第五節 美國都會規劃組織治理經驗之啟示∕229
第五章 臺灣區域發展與跨域合作之制度發展與問題分析
第一節 現行跨域合作制度的動態發展∕258
第二節 區域發展與跨域之政策方向與法制作為∕273
第三節 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之制度障礙∕286
第四節 跨域合作成功與失敗案例分析∕300
第六章 直轄市於區域發展的角色扮演與合作機制
第一節 多層次治理與區域合作∕309
第二節 直轄市治理在區域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316
第三節 區域發展取向之直轄市組織治理能力的形塑∕319
第四節 直轄市區域發展夥伴治理模式與制度運作機制∕328
第七章 影響臺中市區域治理永續發展因素之研究
第一節 永續發展與區域治理之關聯與運用∕342
第二節 縣市合併後臺中市區域永續治理發展可能面臨的問題∕349
第三節 主要研究議題與切入途徑∕352
第四節 影響臺中直轄市區域治理永續發展可能之因素分析∕355
第八章 縣市改制後臺中市直轄市跨域治理能力之提升策略
第一節 跨域治理能力理論架構∕372
第二節 直轄市跨域治理需求與問題∕377
第三節 直轄市跨域治理能力提升策略∕387
第九章 臺灣區域合作創新機制之設計邏輯與組織模式之建立
第一節 區域合作治理機制創新之基本邏輯∕396
第二節 區域合作組織模式之建立途徑∕401
第三節 區域發展與跨域合作組織之運作模式∕403
第十章 臺灣區域治理合作機制之建構與評估—歐美區域治理經驗之啟示
第一節 區域治理文獻回顧與新區域主義趨勢分析∕417
第二節 新區域主義與歐美區域治理發展趨勢∕419
第三節 區域治理合作機制之研提暨優缺比較分析∕423
第十一章 臺灣區域治理的運作機制與功能強化
第一節 區域治理運作機制的發展脈絡∕440
第二節 主要研究問題與切入途徑∕454
第三節 區域治理運作機制的關鍵問題∕457
第四節 區域治理機制功能強化的策略方向∕468
第十二章 結論:邁向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的未來
第一節 重點回顧與總結∕482
第二節 研究建議∕494
第三節 未來研究議題∕506
參考文獻∕509
序
推薦序
建構全局治理的知識基礎
臺灣在形構五都的區域架構體系後,即進入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的嶄新演化旅程,再加上國土規劃又為政治系統優先施政的核心課題,為使這項演化過程與優先施政得能順時順勢推展,同時兼顧空間正義的追求,各個發展與治理面向的全局關照,亟需攸關的知識作為研擬規劃的導航與基礎,俾能提供領航的方向與設計規劃的利基,以免區域之間的資源、服務與建設的分配,失去公平的要求,造成區域發展的嚴重落差,忽視地理正義的基本人權要求。
在這樣的發展使命驅使下,「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理論與實務」一書,適時提供全局治理的關鍵性知識,避免發展與治理路徑的偏差、擴大區域差距、惡化跨域治理的虛擬性,導致空間正義的無法追求。因之,本書之出現掌握了歷史演化的時刻,為學術的短缺填補了迫切性的、可用性的與啟蒙性的知識。尤有甚者,本書更表露三大特性,足為各方學子對之關注。
一、理論實務兼備:作者在理論與實務兩者交織的論述下,讓讀者快速進入兩項知識領域的精髓,可在對之浸淫下,認識到知識應用的眉角,調整過往區域失衡的問題。
二、鑑往知來雙營:作者為了替臺灣未來區域發展及跨域治理找到平穩又強健的路徑,乃反省過往的作為,診斷妨害兩項任務的制度障礙,以為未來攻克的指針,圍堵空間正義受阻的顯性或隱性因素,開啟嶄新的空間意識。
三、移植固本並籌:西方國家的發展與治理經驗,有些面向,殊值得汲取;不過,在汲取之際,也不能忽略本國有效運作的制度環境,於是移植與固本的兼籌並顧,乃能全局計畫完整周詳,不致有所遺漏,或滋生水土不服之病,導致兩項任務的失靈。
本書在上述三大特色的陪襯下,構成臺灣公共治理的重大學術資產,或可引領相關學子進入追求空間正義的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的研究領域,提供另一條嶄新的研究路徑;幫助正急速啟動的相關發展與治理任務之揭密,使其一直走在正軌上運行,不致發生耗本的執行遊戲。
本書在出書前,識者有機會先賭為快,並從中獲益良多,啟蒙個人進入這方面知識的竅門,增強在開拓新研究領域的基礎。在欣喜公共治理研究正在國內開展之際,有了這本導航的新著,欣願為本序介紹本書,至祈學術、政府界及在學生加以研讀,促使這個擴散公共治理的學術平臺,在三類人士的滋育下,形成開發更多學術的生產鏈及應用鏈。
林水波
識於臺北俊邦書屋
2012年2月18日
自序
新世紀公共行政的最大課題,即在因應各種體制上既定分界的解構與重整。過去,人為劃定的各種分界,一直是行政體系有效運作的基礎;如今,面對新興議題快速變遷、牽扯面向多角化的挑戰,既有分界與體制結構難以因應之,反而成了行政管理的挑戰。因此,公共管理者唯有採取跨域治理策略與協調合作模式,才能有效因應全球化時局的變遷,同時避免行政效能不斷惡化。
雖然跨域問題不是個新問題,它是自從組織專業分工後就存在的,但跨域治理的實踐經驗與理論卻是西方國家近一、二十年來才開始對它重視,其在本質上不同於傳統意義上政府作為單一治理主體的模式,而倡導一種多元和整體型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的模式,是未來公共治理發展的新趨勢。
本書寫作的主旨即在於掌握此一演變趨勢,一方面探析區域發展研究上的理論創新與跨域治理的理論發展,另一方面從跨域治理能力議題面、區域合作治理機制面、跨域合作治理制度性規範面及國際跨域治理經驗移植面等四個向度,試圖反思與重建在合作治理時代潮流下,臺灣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應有的調整思維和變革方向。
作者近年來轉向與府際關係相關的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議題研究上,本書的成形正是代表作者在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研究上的進階成果與心得。在寫作期間,剛好有機緣接到行政院研考會「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先期規劃」和臺北市研考會「縣市升格後北臺區域治理之研究」兩項委外計畫,讓作者在區域合作治理的學理不斷充實下,更有機會接觸區域發展與跨域治理的實務面,並與實務界相互對話、共同學習,這對本書的完成產生很大的協力效應。當然,也希望藉此書,一方面瞭解自己不足之處,更加鞭策自己努力精進;另一方面也能與學術界、實務界人士對話學習。
本書從開始寫作到完成付梓,有苦有樂,也有應該感謝的許多朋友與老師。首先特別感謝兩位恩師林水波教授和紀俊臣教授的長期關心與指導,林教授更為本書作序,讓本書添增學術價值,筆者能夠快速掌握此一研究議題,均得自於兩位恩師的引導與啟發。其次,感謝元照出版公司的大力幫忙。最後,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並以此書紀念我不斷想起的父親。感恩!
李長晏
謹致於興大769研究室
2012年2月
-
新書23折$124
-
新書54折$298
-
二手書55折$300
-
二手書55折$300
-
二手書55折$300
-
二手書55折$300
-
二手書55折$300
-
二手書55折$300
-
二手書55折$300
-
二手書55折$300
-
新書95折$523
-
新書95折$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