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讓家成為愛的堡壘
今天在臺灣的住民,包括原住民、明鄭及清領時期移民臺灣的漢人之後裔、二戰結束來臺與一九四九年前後隨國府遷臺的省外人士及其後代;他們在大時代巨輪的滾動下,歷經族群競爭,或被日本殖民,或因日本侵華而流離失所,因國共內戰而避禍臺島,甚或二度漂流異域。他們的第二代,乃至第三代、第四代,融入整個臺灣社會,老中青幼,在時代與世代、族群與家境的交錯影響下,各自展現其生命之姿;近年更有為數不少的新移民,越洋來臺掙幸福。
然而,不論社會如何多元而複雜,家庭作為構成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最最切身,且是心心繫念的空間;兩代或三代之間,夫妻之間等關係,亦即所謂倫理,所謂親情,在面對新時代、新生活、新價值之際,必然會有新的回應與挑戰,我以為,掌握其中不變的「情」,以「平等」、「尊重」為原則,應該可以讓「家」成為一個穩定的「愛」的堡壘。
當媒體充斥著形形色色扭曲變形的家變新聞,「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被誇大,提倡親情書寫,或許是文藝媒體可以為這個社會付出的一種方式,進一步將相關文章彙編成冊,鼓勵並指導年輕的朋友閱讀,應該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以青年為服務對象的《幼獅文藝》,邀請相對比較年輕的作家撰寫親情散文,得文十六篇,或寫母氏,或寫內外祖父及父親,皆出之以情之作,內容包括成長過程中所蒙受的點滴恩惠,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和對話等,帶動過去在大陸時期的顛沛流離人生,日據時代的茹苦含辛歲月,以及在臺灣社會的變遷中的肆應等。
而為了導引讀者披其文而入其情,編者特別邀請文壇散文名家陳幸惠女士逐篇撰寫賞析,言簡意賅,直探文心。我讀過以後,深覺三方(編者、作者、賞析者)搭配得很好,合當是一本值得青年朋友閱讀的好書,樂於向讀者諸君大力推薦。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李瑞騰
序
父親與母親,我的信仰
父親與母親,是小孩心中的第一個神。
面對神,我們只能仰望、祈求,期許神,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嬰兒因肚餓難耐、或尿濕難受,以哭聲呼喚神明。遇著病痛,而嬰兒已熟悉語言時,我們哭喊著爸爸、媽媽,驅使他們趕赴我們生病的現場。在外頭遇見不肖學生欺負,我們會哭喊說,「我要回去告訴爸爸跟媽媽!」而若不幸跌倒或車禍意外、而若我們正值少年,必伸長頸項,企盼父母到來。
父母是孩子心中的第一個神,但是,也可能最先瓦解的神。
隨著年齡漸長,知識與閱歷漸多,慢慢地我們知道,在父母上頭,還有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釋迦牟尼、耶穌與阿拉真主,以及驅除災厄的王爺、保佑船民的媽祖,甚至是一條紅巾圍起的大石頭公、穿上一條大紅披風的風獅爺……原來,父母不是神。而且,父母的作為、能耐,極為有限。
從這個角度看,本書諸多篇章,都在瓦解父母不是神明,而是一般人。
有個廣告用詞朗朗上口,「人,因為夢想而偉大」,人,到底因為負擔了什麼,堅持了什麼,終於讓人的平凡顯現聖潔,而有些淡淡、卻不抹滅的光煦?任何一個年代不是充滿大的動盪,就是小的不安,沒有平穩而不失衡的水平線。而近代歷史的震盪,震央就在臺灣海峽,羅智強、楊明、郁馥馨為歷史中的小人物作傳,平凡的父母於書寫的還原下,成為抵抗時代巨變的巨人。張信吉、劉雅郡、謝三進、王麗娟、鄧文瑜、楊美紅所記載的卑微卻深刻、微小卻永恆,那是父母站在時光長廊的角落,一個匆匆但又凝駐的畫像。李儀婷、鄭淑瑩,為父輩與母者,崎嶇且曲折的故事,烙下一個印。
本書收錄的是《幼獅文藝》於二○一一年五月與八月刊載的兩個專題,加上編輯的定位與巧思,並邀請散文名家陳幸蕙專文導讀,終而為書。當專輯尚未成書的時候,曾有多位朋友表達對文章的激賞,其中一位說,「半夜睡不著,起來翻閱專輯,沒料到讀了之後,更加睡不好了。」勾走睡眠的,是每一個人心中對於往事消逝,繾綣情懷之牽引;或者,透過眾作家對於父母身世的撰寫,遍涉身世與地理,忽然想起,爸爸、媽媽也有故事,而原來,他們是最沒有故事的人。父母的失去故事,在於他們不便傾訴、或者拙於述說。也可能……朋友看見他失去的第一個神明,又在文字的焠鍊中復活。拔卓挺立的身影取代駝背與多病,父母終因敘述而不老,甚至,再成為了神……
又或者,我把閱讀的感動想得太遠了,午夜夢迴之際,這一切的感動是來自幾個字句勾勒的細節,一綹枯動的白髮、幾條擠得深峻的皺紋,非常之傳統,卻也非常之抒情。
吳鈞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