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稱單數

第二人稱單數
定價:300
NT $ 50 ~ 264
  • 作者:薩伊德.卡書亞
  • 原文作者:Sayed Kashua
  • 譯者:呂玉嬋
  • 出版社:皇冠
  • 出版日期:2012-03-2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3328895
  • ISBN13:9789573328896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你很幸福?
還是只是「看起來」很幸福?

  ●榮獲2011年「伯恩斯坦文學獎」!入圍以色列文壇最高殊榮「薩匹爾文學獎」決選!
  ●以色列瘋狂熱賣,蟬聯排行榜逾30週!

  沒有人不羨慕他,律師先生家庭美滿、事業有成。他對自己的人生沾沾自喜,卻沒想到這一切只是美好的假象。那天他從二手書店帶回一本書,裡頭夾了一張紙條:「謝謝你昨天帶給我美好的一晚。明天打電話給我?」律師先生再熟悉不過,這是妻子的字跡。原本形同裝飾品的美麗妻子,頓時成為他人生的叛徒……

  沒有人看得起他,埃米爾自小受盡歧視與欺凌,即使如今出社會工作,仍然被同事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埃米爾總是逆來順受,卻常常懷疑自己有一天會不會突然爆炸。直到他擔任居家看護,開始照顧那個有點詭異的植物人:目光失焦,卻彷彿將一切看在眼裡……

  沒有人不嫉妒他,尤納坦根本就是天之驕子,除了顯赫的家世背景,還擁有讓人望塵莫及的攝影才華。然而卻沒有人發現他緊鎖的眉頭底下,蘊釀著一個恐怖的計畫:他要運用他那獨特的天賦,來毀掉自己的人生……

  一張神秘的字條,竟意外挑動三個人對生命的困惑、憤怒與憂懼,他們開始彼此糾纏,難分難解,而命運早已形同一條無形的繩索,將他們的人生緊緊捆綁,並牽引至一個無可想像的境地……

  《第二人稱單數》是兼具文學性與故事性的精采傑作,作者薩伊德在不斷逆轉的情節中,刻劃每一段機械人生的血肉之軀,與每一副血肉之軀的透明初心。而結局更讓人拍案叫絕,使我們在充滿懸疑的餘韻中,重新確認自己的定位,並釐清生命的種種真相!

作者簡介

薩伊德.卡書亞 Sayed Kashua

  薩伊德是以色列《國土報》的專欄主筆,他擅長運用幽默而諷刺的文字,反映阿拉伯人在以色列難以自處的困境。犀利透徹的目光與滿溢溫情的社會關懷,讓薩伊德在報紙專欄的領域之外也多有發揮。他曾編寫名為「阿拉伯勞工」(Arab Labor)的情境喜劇,不僅創下收視佳績,並獲「耶路撒冷影展」評選為「最佳電視劇」。

  二○○二年,薩伊德出版長篇小說處女作《跳舞的阿拉伯人》(The Dancing Arabs),濃厚的自傳色彩與深入淺出的刻劃,創下了亮眼的版權銷售佳績,也為他贏得兩項文學新人大獎。四年後,薩伊德再推出第二部小說《留待清晨》(Let It Be Morning),描寫一對阿拉伯夫妻從以色列返回巴勒斯坦故鄉所面臨的難題。這本書不僅入圍二○○八年「IMPAC國際都柏林文學獎」,更即將改編拍成電影。

  《第二人稱單數》則是卡書亞醞釀四年的最新長篇,推出後果然造成轟動,除了橫掃以色列文學排行榜,更入圍以色列文壇最高殊榮的薩匹爾文學獎決選,並榮獲二○一一年伯恩斯坦文學獎。

譯者簡介

呂玉嬋

  專事筆譯,譯有《雙生石》、《偷書賊》、《洪荒年代》、《第十三個故事》等書。

  歡迎來信指教:[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1
不只是單數的孤島身分
小說家 / 高翊?

  我常想,絕大部分的人,在已然逝去的成長過程中,都鄙視著自己的立足點,並以仰角去看待身邊的某人、某物,甚至是某事、某地。不管生於如何高台或是低窪,都是如此。我也無法避免如此。這是自我衝突,以及與他者競爭的起點;也是讓自我鄙夷合理化的有效辦法。不知是幸運抑或無奈地,我們因此努力,踩踏自己,爬上了當初我們所鄙視的仰角高度。

  在這個階梯,然後,下個階梯。其下,其上,反覆,因為身分上的非誰。

  這種希望能夠生而為誰,同時對生而為誰的恐懼,是這部以色列小說《第二人稱單數》傳遞給我的底層訊源。

  作者自剖,這是一部「用通俗劇形式包裝的諷刺小說」。除此之外,我還隱隱感覺到,在以色列這塊土地上的黑色不安。

  十分巧合的,在閱讀這部小說同時,我正在草擬一份圖文資料,想與高中學生討論有關小說人物的外在形塑與內在立體。我隨意在Google的圖片搜尋欄裡,鍵入「女兵」這個關鍵詞。搜尋之後,我被一張圖片吸引──三個年輕女人,穿著平日逛街的日常服裝,側背著一把自動步槍,在一處可能是簡陋的咖啡廳,等待著吧檯內的男人為她們服務。

  瀏覽細讀之後,從資料上得知,她們是以色列女性軍人。

  以色列國家規定,男女年滿十八歲之後,都需要服役,男性三年女性兩年。服役軍人的槍械如果遺失招竊,造成犯罪,軍人也將受到嚴重處分。是否因此等同傷害者殺人犯?她們又是否為職業軍人?我無意追查細究以色列的軍法規定。在這些點上鑽牛角尖,不一定有利於故事,也可能造成故事角色的制式感,或是過分真實的假象。這些都可能是錯誤設定的扭曲。但她們背著槍,逛街購物,找朋友聊天,就像我們一樣,活於日常,只是街頭多了無數槍械。

  以色列全民皆兵。這樣的遙遠教育記憶,再度被寫出我的記錄之外,並與這部小說雜交卵生:全民,是指在以色列建國的猶太人全體?還包括了一九六七年之後,被迫留在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並且也算上小說內提及的「庫德族猶太人」?並以此「全民」,對抗以色列以外的回教阿拉伯世界……我想,就算熟讀完已故評論大師薩依德(Edward W. Said)的所有作品,也無法為這複雜的身分認同、國族紛爭,標定出理想的判斷座標吧。

  這張以色列女兵的照片,在我閱讀《第二人稱單數》的期間,沒能彰顯國與族的濃血精神,反而突出了一種國界內的集體焦慮。這種各自表述的曖昧時空關係,之於被海洋包圍的島嶼上的我,其實沒有隔閡。一個閱讀上的不小心,就容易被撼動。而漫溢出來的,是屬於我的黑色不安,也讓我不斷想起村上春樹前往以色列,受頒耶路撒冷文學獎的那篇致詞:〈牆和蛋〉。

  為何生出黑色不安?需要由自己去爬梳。

  《第二人稱單數》將我印象中的以色列,畫成了一座被宗教包圍的陸地孤島。故事主人翁,又是居住在以色列猶太人世界中的阿拉伯人,那可以說是,孤島中的孤島。如此的孤島身分,引誘「通俗劇」成了理想躲藏的手段,讓「諷刺」成為甜美的包裝紙,而那些穿越國界與種族的種種情感,才是我以為小說最動人的分鏡。

  故事雖然起飛於──一個可能的外遇。以此其實平凡無比、也無須國界的人生小插曲,啟動了阿拉伯人律師與阿拉伯人攝影藝術家的兩條故事線。但那位躺在病床上的植物人,尤納坦,才是我心底的小說核心與真正主人翁,更加值得細細探究──因自殺未果而癱瘓的猶太人,在被困活於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眼中,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具軀體、一國人種?

  或者,順著村上春樹的話語去追根,是牆、還是蛋?

  那張從托爾斯泰《克羅采奏鳴曲》二手書中掉落的便條紙,寫落了一段「曾經」與「過去」的真愛,動搖了婚姻的基礎?這樣的安排,一開始就以揭示謎底的方式進行小說。看似古拙,但情節推演中,那些被巧妙安排的以阿共存問題與不同生活律法的衝突,交織出一張「誰生而為誰」的蛛網,緊緊捕捉了在遙遠島嶼上的我。在靜靜閱讀的行進間,我的人種、我的血統、我的母土……這些生成我是誰的瑣碎細節,時不時被挑釁起來,與小說發聲共鳴。

  作者精準無比的分鏡安排,如調查員一路抽絲剝繭,直抵那如琴弦突然斷裂的結束瞬間,讓我停在一種「影像的驚嘆號」狀態上。如果這部小說是一部電影,那它拿下的不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是最佳影片,我一點都不感覺意外。

  這個影像感十足的故事,快速說服了我──這是一部知識份子的小說,也是知識份子閱讀的小說。當然,這是另一種身分認同的迷思,也是《第二人稱單數》為我帶來的美好迷失。只能從法律系畢業的我,甚至還想像著,如果被垂愛而考上律師,那之後的島嶼人生,或許就是這樣了吧。不特別誇張,稍稍微量的人生戲劇感,怎麼樣也無法大於島嶼的輪廓。如果還能擁有更多一些,應該就如這部小說給我留下的閱讀餘韻。

  這一路走來,我願意相信,所有理想的幽默,都是巨大憂傷的前一段階梯,堅固隱身,好讓人更加輕盈地向上走渡過去。所以,《第二人稱單數》該是一部卓別林不小心哭出聲音演出的卡繆《異鄉人》吧!我們都是生而為誰的單數,但永遠都不會僅只是單數而且。

  這是單數的我,一直深深相信的。

推薦序2
雖是他方,但讀到的人心,卻非異鄉
文字工作者 / 臥斧

  我們一開始就看出律師是個拘謹壓抑,希望一切按部就班,合理發展的人。

  因為律師會在設定鬧鐘、然後在鬧鐘還沒響之前就先醒來;因為律師對於自己在家庭當中該扮演什麼角色、妻子又該扮演什麼角色,有十分傳統的想法;因為律師對於能夠表現自己社經地位的一切──像是子女就讀的學校、自己座車的款式等等──都力求符合某種不言而喻的規範;因為律師對於自己的事業應該如何發展、夥伴應該如何挑選,都有全盤的考量與安排……雖然一切照著計劃進行,但,律師的人生,卻在那天晚上出現轉折。

  這時,律師的故事暫停,第二章開始了。

  於是我們發現,從某個角度看來,《第二人稱單數》(Second Person Singular)具備一個十分易懂而吸引人的故事架構。這個架構由兩條主線交纏而成:一是以律師為主角、採用第三人稱方式記述的故事;一個偶然,律師發現了令自己起疑的線索,在憤怒與妒恨的驅使下,律師開始設法追查這件事情的真相;另一則採用第一人稱方式回顧,以另一個主角的主觀視點,敘述自己某段人生經歷。第二個主角的經歷,與律師想要探查的事件有關,但律師在追索的過程中,又自行推論出不同的可能;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律師的想法只是被嫉妒沖昏頭的譫妄?或者第二主角所講的一切,其實並不是事實?

  但換個觀察角度,我們也會發現,這個故事當中,還埋著別的主題。

  《第二人稱單數》的故事背景發生在耶路撒冷(Jerusalem)。耶路撒冷是天主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等三大宗教共同的聖地,位於中東的巴勒斯坦(Palestine)地區,此區目前主要分為以色列(Israel)及巴勒斯坦國兩個獨立的政治體系。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及宗教地位,所以耶路撒冷一直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國的衝突中心,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國的官方均宣稱耶路撒冷是該國的首都,但國際上對此的認定仍然莫終一是。

  因此,耶路撒冷成為一個對比強烈、奇妙複雜的城市。

  不同種族、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道德標準的居民,一起在耶路撒冷當中生活,所呈現出來的並不完全是多元繽紛的混雜文化特色,還有許多劍拔弩張的緊繃情勢。除了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長期因為土地、國際及宗教問題而產生的對立情況之外,同處一城也讓彼此之間因社經地位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更加明顯。在社會的金字塔中,縱向(種族、宗教等等)與橫向(職業地位、經濟階級等等)結構於是變得複雜無比。

  如此狀況,一方面提供了角色們某些作為的理由,一方面也具體而微地揭示了這個城市的現實面貌。

  所以我們會明白:身為阿拉伯人的律師,為什麼對於某些能夠代表生活階層的物件(例如搭配西裝的領帶,例如駕駛代步的座車)如此刻意經營,對於自己發現的線索,又為什麼會有那樣偏執誇張、近乎瘋狂的反應;我們也會明白:第二主角為什麼會做出某些選擇,寧願冒險,也要試圖用一些極具爭議的方式來扭轉自己的人生方向。

  這些千頭萬緒的主題,作者薩伊德.卡書亞(Sayed Kashua)全都舉重若輕地將其溶在以人為主的情節當中。

  是故,就算對於耶路撒冷特殊的地位沒有什麼認識、對於猶太人及阿拉伯人之間長期積累的歷史情仇沒有什麼概念,閱讀《第二人稱單數》時,也不會有什麼滯礙之處。事實上,在長期受到西方視點影響、被好萊塢電影催眠的情況下,我們對於距離並不遙遠的中東,一直沒有太清楚的想像;閱讀《第二人稱單數》,正好讓我們能夠暫時撥開那些宗教及政治情勢所成的重重誤解迷霧,直接且單純地審視生活在那樣環境當中的人們,究竟是什麼樣貌。

  無論身處哪種環境,人總難逃離愛恨嗔痴。

  對於所屬族群的認同、對於社會地位的經營、對於婚姻關係的想像,以及對於畢生夢想的追求……在那些懸疑、猜忌、徬徨與追尋的情節裡頭,驅動角色們的,正是人皆有之的愛情、慾念、佔有以及渴望。這些我們都會覺得熟悉,因為同樣的情節也會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周遭,甚或就發生在我們的身上。閱讀《第二人稱單數》,我們可以從中一窺中東地區的生活面貌,感受那個社會氛圍裡的衝突與張皇,而且也可以辨識出某些不變的人心輪廓,從而認識包括自己在內的人間種種。

  雖是他方,但讀到的人心,卻非異鄉。

推薦序3
不只是肥皂劇
版權經紀人 / 譚光磊

  二○一一年二月去了一趟以色列,參加耶路撒冷書展的國際出版交流活動(JIBF Fellowship),除了拓展人脈,也實地走訪了死海、哭牆、瑪撒大古城,親身感受到那無所不在的宗教氣息,以及城市裡隱伏的種族對立。

  活動最後一天,我和幾個同學跑到大馬士革門,搭阿拉伯人的公車前往巴勒斯坦的首府拉瑪拉(Ramallah)。旅程不過短短四十分鐘,卻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相較於耶路撒冷現代而乾淨的市容,巴勒斯坦顯得貧窮而落後,那難免會讓人想起三、四十年前的台灣或改革剛開放時的中國大陸:有點土氣的現代物事與老舊的傳統建築參差錯落,形成一種不協調但又生機勃勃的景象。販賣各式鮮蔬瓜果與廉價衣服球鞋的市集裡人流湧動,走出一條巷子就是滿街便宜改裝手機和網路、仿冒手錶的店舖,當然,還有叫做﹁Star & Bucks﹂ 或 ﹁FridayZ ﹂的山寨咖啡館和餐廳。

  以色列機場的安檢素以「滴水不漏」和「擾民之至」著稱,所以我們早早就到了機場,沒想到運氣很好,警衛只問了幾個標準問題,箱子都沒開就揮手讓我們過去了。在等候登機的時候,我開始讀薩伊德.卡書亞最新的小說《第二人稱單數》。

  在以色列期間,除了以色列文壇幾位大師級作家(如Amos Oz、Meir Shalev、David Grossman、AB Yehoshua),薩伊德.卡書亞應該是最常聽到的作家。美國Akashic出版社著名的「城市黑色小說」(City Noir series)找他主編「黑色耶路撒冷」(Jerusalem Noir)。
 
  卡書亞的身分非常特殊,他是來自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卻在以色列猶太區定居和工作。他在以色列最大報《國土報》(Haaretz)每週寫專欄,文字幽默辛辣,時而挑釁、時而諷刺,關注的正是阿拉伯人在以色列如何自處的議題。他的筆觸鋒利,既貶損猶太人,也常以阿拉伯人所遭遇的種種荒誕困境自嘲,因此猶太人愛看、阿拉伯人也愛看。除此之外,他編寫了一齣叫做「阿拉伯勞工」(Avoda Aravit, or Arab Labor)的情境喜劇,收視率奇高,並在耶路撒冷影展中被選為最佳電視劇。

  二○○二年,他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跳舞的阿拉伯人》(The Dancing Arabs)頗具自傳色彩,敘述一個巴勒斯坦少年贏得獎學金,進入耶路撒冷的猶太大學唸書,本來前程似錦,但他卻迷失了自我,虛擲光陰,既鄙視自己的阿拉伯同胞,又憎恨猶太人。這本書賣出十國版權,除了歐洲主要國家,還包括印尼和越南,並贏得兩項文學新人大獎。

  四年後,卡書亞發表第二部長篇小說《留待清晨》(Let It Be Morning),描寫一對阿拉伯夫妻從以色列回到巴勒斯坦故鄉,妻子習慣了城市生活,對鄉下的落後甚感不滿。丈夫則發現日夜思念的故鄉早已變了許多,他被報社解約卻不敢告知妻子自己失業。某天以色列軍方突然發動包圍,封鎖整個小鎮,似乎是為了調查多年前一樁炸彈案。面對這種困境,村民彼此猜忌攻訐,而記者怎麼也想不到,妻子竟與恐怖行動有關。這本書入圍了二○○八年的「IMPAC國際都柏林文學獎」,也即將拍成電影。

  至於《第二人稱單數》,則是卡書亞醞釀四年的最新長篇,套句作者的話,這是一部「用通俗劇形式包裝的諷刺小說」。故事的開場非常聳動:一個住在猶太區、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阿拉伯律師,某日在書店買到一本舊書,裡面夾了張字條:「我等你,你沒來,希望你一切都好。我想謝謝你昨天帶給我美好的夜晚。明天打電話給我?」署名給「尤納坦」。那娟秀的筆跡赫然出自他妻子之手。律師看了氣血上湧,嫉妒、憤恨和恥辱感油然而生,決定暗中展開調查,非要來個捉姦在床,把太太踢回巴勒斯坦鄉下家裡去不可。

  確實,這聽起來就像個八點檔的狗血劇情,但可別被卡書亞騙了。這樁「妻子外遇」的謎團其實大有文章,而卡書亞關切的主題更絕非單純的婚姻問題,而是阿拉伯人在以色列所要面對的身分認同問題。

  就以那個無名律師主角為例,他自小成績優異,以法學院第一名畢業,亟欲脫離巴勒斯坦的鄉村生活。他在猶太區開業、西裝筆挺,完全西方打扮(他學生時代常被以色列警察攔路查驗通行證,但出社會後就再也沒被問過,因為他終於明白,警察只敢挑「衣著比他們差」的人來開刀),開好車送小孩去唸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並存的學校(校門口一字排開的名車都是阿拉伯人的,因為他們要證明自己出人頭地,反而猶太家長比較實際,也不需要這種競爭,所以開的車普通得多),每個月定期和幾個朋友聚餐開沙龍討論會,表面上是談些嚴肅高調的議題,實際上男人談的還是錢與房地產,女人談的則是學校老師和孩子同學們的家長。

  小說的第一章以律師在書裡發現提獻給「尤納坦」作結。是了,這個令人憎恨的名字肯定就是引誘妻子紅杏出牆的魔鬼,也將會是律師要傾力剿滅的對象。不過小說第二章話鋒一轉,從全知第三人稱改為「我」的主觀敘事,而且劈頭就說「尤納坦死了。上週四我替他料理了後事,自掏腰包找兩個阿拉伯年輕人幫忙抬棺材。除了我以外,沒別人出席葬禮。其實我也沒邀別人。他死時二十八歲,和我一樣。」

  「尤納坦」是誰?「我」又是誰?他們跟律師又有什麼錯綜複雜的關係?透過卡書亞以雙線交錯的手法精心鋪陳,唯有看到最後一頁,才能真相大白。

 

內容連載

書店

  律師看看手錶,發現才七點半,便把公事包揹到肩上,拿起裝好壽司的褐色紙袋,回頭又沿著雅法路而行,朝喬治國王街與他最愛的書店前進。那家店位於麥什比爾百貨公司後方,離停車場只有幾步路,在晚間八點關門。他一週逛書店一次,只要能夠準時離開事務所就會進去晃一晃。

他推開玻璃門,金屬風鈴隨之晃動。

「嗨,」正在看書的女店員說。她抬起頭,對著律師笑了笑。

「嗨,梅拉芙,妳好嗎?」

她點點頭,繼續看她的書,知道律師將依照習慣的瀏覽路線走動,也知道他會去尋找尚沒上架的新進貨。

律師深深吸了口氣,享受二手書的特有氣味。咖啡館老闆歐維德熱情支持獨立經營的店家,首先推薦了這間新書舊書兼賣的書店,咖啡館有位常客是藝術評論家,曾經褒揚老闆個人風格與搜刮各式珍本的本領。

三年前,律師為了準備每月的聚會,首度走進書店,那時他的會計師兼大學友人安東邀大夥到他家晚餐,同時討論暢銷書《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律師把公事包與壽司放在櫃檯旁,回想起自己那一次把挑選的書交給年老的女店員時覺得羞愧不已,站在收銀機前,恨死安東害他買下那本書,恨死女店員的冷笑,恨死她讓自己有那樣的感受,也為了很多自己想知道卻不知道的事情恨死自己。

那位女店員走了,換了樂於助人又對人客氣的梅拉芙,起碼在他比較喜歡上門的週四晚間排班時段。打從「乳酪」事件後,他決心提昇文學造詣,為了保證不會再次尷尬,還專程閱讀他所訂閱的高格調《國家報》的週三書評。有了書評為本,他通常還沒走進書店,就知道等等要買下哪本書。這個習慣打從三年前開始,從此以後,他每週買一本書來讀,由於他只許自己在睡前閱讀與工作無關的文字,這項任務並不容易。

律師知道他沒有理由上樓看一看,上面擺的是英語及猶太研究書籍。他大多時候買小說,確切地說,買的是現代小說,理由很簡單,因為報紙評論那一類的書。其實,律師非常希望閱讀經典名作,十分願意熟悉偉大作品,那些連不看書的人都聽說過書名的作品。他想知道杜斯妥也夫斯基說過什麼,《安娜‧卡列尼娜》與《戰爭與和平》講的是什麼故事,他想閱讀卡夫卡、契可夫、甚至哈伊姆‧納赫曼‧比亞利克,但是很難,幾乎是不可能的。他怎麼拿下架?梅拉芙曾經對他說:「我希望我們所有客人都像你一樣。」因為當時他買下了伊塔羅‧卡爾維諾的三部曲。假如他拿了經典到收銀機前,梅拉芙就會發現她對自己的誤解可深了。律師永遠忘不了梅拉芙那句話讓自己感到多麼地飄飄然,雖然他買下三部曲,只是因為有位年輕的作家在書評訪談中提到,那是對他影響至深的十本書之一。在書店的得意洋洋超越工作所帶來的任何感受,甚至比委託人無罪開釋還要令他感到滿足。他沒有告訴梅拉芙,那本備受讚賞的書,他無法勉強自己讀完前三十頁,那幾頁已經幾乎逼得他徹底放棄繼續讀下去。

有時他還是忍不住好奇,從架上取下一本經典作品,請梅拉芙包成禮物。《蘿莉塔》、《罪與罰》、《安娜‧卡列尼娜》,通通以歡樂的包裝紙帶回家,因為律師最想閱讀的是偉大著作,是他每一個猶太同輩閱讀的作品。

他看看錶,發現書店再十分鐘就要打烊。他已經知道要買哪一本書,他在該週報紙讀過書評,也在架上找到了它。他知道,到經典區很快逛一圈,他就要回來拿這本書。瀏覽書架時,《克羅采奏鳴曲》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起妻子問過他這位家中圖書專家一次,是否讀過托爾斯泰這部中篇小說。律師很訝異她突然對書起了興趣,她則解釋說,每回教授討論到佛洛依德,一定會在課堂上提起《克羅采奏鳴曲》。他把書自架上取下,又走到新書區,快速拿了村上春樹的最新小說。

「我想把這本包成禮物,麻煩了。」說著,他把那本二手的《克羅采奏鳴曲》拿給梅拉芙,又補充說:「我妻子正在研究心理學,老是催我替她找這本書。」

梅拉芙點點頭,「所有相信佛洛依德學說的人都很迷這本書,不過,不管從什麼角度讀,都是一本好書,我們今天才進貨。」她指著角落一堆書箱說:「我只有時間拆開一箱,不過裡面有好些珍品。」

「太好了,」律師一面說,一面把村上的書放入塑膠袋。「那樣的話,我很快會再來逛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7
    $50
  2. 二手書
    33
    $100
  3. 二手書
    33
    $100
  4. 新書
    69
    $207
  5. 新書
    72
    $216
  6. 新書
    88
    $264